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聚乙烯醇热塑加工技术
1、项目简介 聚乙烯醇(PVA)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可由非石油路线大规模生产,价格低廉,其气体阻隔性能出众。然而,由于 PVA 高分子链相邻羟基间易形成大量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使其热分解温度(200-250℃)与熔点(226℃)接近,熔融时即发生热分解,因而难以热塑加工。为实现 PVA 的热塑加工,通常采用增塑等改性方法,改善熔融加工性能。然而,大量的增塑剂能导致 PVA 综合性能(尤其是阻隔性能)明显下降,同时增塑剂迁移会引起污染接触物等问题,不能用于食品包装。本技术仅添加少量的大分子改性剂(<10wt%),实现 PVA 的热塑加工。该技术制备的 PVA 阻隔性能稳定,力学性能提高,无小分子迁移物,可以与其他塑料进行熔融挤出制备高阻隔复合薄膜。 2、创新要点 该技术所加的改性剂量较少,对性能影响不大;该技术所加为大分子改性剂,不会引起迁移等问题。
江南大学 2021-04-13
全豆豆制品加工及产业化
立足于彻底解决传统豆腐及豆制品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营养成分流失严 重、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等重大问题,江南大学全豆豆制品研究团队历时五年多 的专项课题攻关,研制成功国内首款全豆豆制品。对比传统加工,全豆制作工艺41 有机地整合目前最先进的湿法超细粉碎技术和项目团队经多年研究自主创新的 缓释复合凝固技术,生产过程中无豆渣和黄浆水排出,在有效避免环境污染和资 源浪费的同时,完整地保留了传统工艺中随豆渣、黄浆水排放而损失的大豆异黄 酮、部分水溶性蛋白质和水不溶性蛋白质、钙镁无机盐以及膳食纤维等大量营养成分。同等条件下豆制品得率显著提高。 技术特点和创新性 1、利用整粒大豆,无营养流失; 2、采用自动化、清洁化生产,口感、风味与传统压榨盐卤豆腐相当,适合 煎、炒、炖、煮等各种烹饪方式,烹调品质好; 3、全豆盐卤充填豆腐对比传统压榨盐卤豆腐的产率有很大的提升; 4、采用先进的湿法超微粉碎技术,无豆渣排出,不经压制工序,无黄浆水 产生,有助于生产企业实现全面清洁化、无污染生产的环境友好型目标; 5、全豆豆腐加工工艺简单易行,凝固过程可控,无需压制,适合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高。
江南大学 2021-04-11
机器人加工中心工作站
产品详细介绍 产品介绍: 本设备包含机器人本体、自动上料装置、下料输送装置、车床改造一台。人工将毛坯件放入到上料机自动上料,机器人从上料机上取料,对两台机床进行自动上下料工作,车床自动关门加工,加工完成由机械手将成品取出,放置到皮带线上进行输送。 参数: 一、自动上料设备 1、长宽高:至少达到320mmX260mmX860mm 2、材料:型材、板材焊接及加工 3、安装脚杯(4个),可用于设备的水平调整及高度调整。 4、料仓工件容量不小于20件。 5、设备要具有一定通用性,工件外径范围:Φ20-Φ30mm 6、工件长度:100mm~150mm 7、设备送料速度:根据主机速度可调。 8、设备重复定位精度至少达到±0.5mm,能够准确、稳定、可靠地装夹工件。 9、工件毛坯自动送料,并定位至机器人摘取位置。 二、下料输送装置 1、皮带输送线,平型皮带 2、机身结构材质:铝型材 3、皮带材质:橡胶,除用于普通物料的输送外,还可满足耐油、耐腐蚀、防静电等有特殊要求物料的输送 4、长宽高:至少达到1800mmX260mmX750mm 5、运行速度范围:1.5m-6m/min 6、动力配置:减速电机驱动,并可调速 7、功能实现:工件加工完成输送至单元外 8、运用输送带的连续或间歇运动来输送各种轻重不同的物品 ★三、车床改造1台(车床设备学校自备) 1、自动门改造:增加1个大行程气缸,增加1个外部电磁阀,机床本身的数控系统控制安全门的自动开闭。( 2、自动液压卡盘改造:通过车床自带的液压站提供动力,并对液压卡盘进行改造。液压卡盘能实现正常夹紧,松开动作,主轴旋转时,确保液压卡盘松开功能失效。意外停电,液压卡盘确保夹紧状态,及误踩脚踏开关也保持夹紧,防止工件飞出,导致人身伤害。 3、学校目前已有车床设备为 (1)大连机床厂型号为:CKA614O数控机床 (2)重庆第二机床厂型号为:C2-6140HK数控机床 投标企业可任意选择其中一种车床设备进行改造 四、机器人夹具手爪 采用双手爪形式,可用于上下料变换,提高上上下料效率。在不需要高效率的时候,可以切换为单手爪形式,便于进行不同功能的教学,提供三维图片。 八、开放式电气控制平台1套 1)开放式电气控制平台包括PLC,线槽,接线板,开关电源,端子台,继电器,等等,主要用于控制成套自动化生产线: 2)PLC  1台 采用PLC同时预留20%的点位,根据现场的结构相应增加点位模块; 3)开关电源;24V/10A 五、其它 1、提供机器人自动化加工单元三维布局图 2、工件 毛坯30件: 毛坯尺寸:Φ20x150 材料:Q235,光轴,工件端面一端较为平整 ★3、提供全套机器人手爪及实训套件原始设计图纸(包括全部机械设计图纸及电气连接安装图纸) ★4、提供全套程序代码 适用范围: 中高职、技师、技工、应用类本科工业机器 人和智能制造相关专业及相关人才培养
昆山艾博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加工中心装调维修实验实训装置
该系统为开放式结构、模块化设计、工业用器件,具有数控加工中心电气设计、安装、接线、调试、参数设置、PLC发、 通讯、故障诊断维修、编程及仿真模拟、CAD/CAM, 实际切削加工等教学培训功能。 由数控实验台、MCV-L380加工中心、实训电气柜三部分组成,工业化的配置。机床要求全封闭防护数控实验台侧重于进行电路原理、连接、信号测量、性能监控、参数设置、调试、故障诊断、维修等实验,一台实际数控机床的电控系统每一环节都在数控实验台上分解展示,用专用接插件进行接线和调试,其信号均能显示并可测量。面板上有电气图、接线标号等,便于学习和理解。 实训电气柜,学生可进行数控机床的电气系统的设计、布局、接线、调试等实际训练,电气板配有模拟驱动器和模拟变频器,训练效果逼真。实训电气柜可挂两块电气板,电气板易于更换,一套设备可满足多组学生实训;电气柜配有万向轮可以随意移动,方便、灵活。
南京德西数控新技术有限公司 2021-12-08
小型数控加工中心VMC300-五轴
型号:VMC300-五轴 产品特点: 1、使用380伏电压,占地小,耗电少,采用透明亚克力与钣金结合,提高观摩安全性的同时又保障机器的结构稳固性全封闭。 2、采用10工位斗笠式刀库,使用0.6Mpa气压。  3、功能加大,五轴五联动,配置Xendoll 工业级数控系统,适用国际通用程序,故障自动检测报警功能、断电记忆功能。 4、主轴为高精度工业级主轴,主轴锥度为ISO20,主轴转速300-3500转/分钟。 5、主轴电机功率1.1KW,可用于铣削、钻孔、雕刻等工艺加工。 6、五轴轨道以防尘防屑伸缩护罩包覆,保护轨道及滚珠螺杆免与切削水、残料进入造成磨损。 7、五轴C3级精密双螺母滚珠丝杆,经中周波热处理及精密研磨,各轴施以预拉减少热变形,定位及重覆精度高。 8、五轴机床可以自动连续完成多个平面的多种加工工序,实现高效、高质量加工。 9、工件可以在一次装夹后自动连续完成多个平面的高速铣、镗、钻、铰、攻丝等多种加工工序,可以加工叶轮、叶片等具有复杂曲面的零件。   适合行业: 航空航天、汽车、磨具、机械制造、钢铁、兵器等。   技术参数   装夹刀具   2-13mm   工作台   450mm*160mm   X轴行程   300mm   Y轴行程   175mm   Z轴行程   270mm   A轴行程   120°   C轴行程   360°   主轴转速   300-3500转/分钟 (选配高速电主轴可达24000转/分钟)   主轴电机功率   1.1KW(选配高速电主轴可达2.2 KW)   进给控制   闭环步进电机(可选配伺服电机)   快速移动速度   5000mm/min(选配伺服电机可达10000mm/min)   自动门   前门配左右自动开合开门结构   主轴类型   ISO20   刀库工位数   10工位斗笠式刀库   自动换刀系统形式   气动换刀   五轴工作台参数   中心高:71.5㎜;工作台尺寸:φ80;   外形尺寸:325mm*120mm*148mm   使用气压   0.55-0.6Mpa   数控系统   Xendoll 工业级数控系统(可选配其他数控系统)   电子手轮   5轴三档电子手轮   T型槽:数量-宽度   3-12mm   使用电源   AC380V/50Hz   外形尺寸   1360×1200×1850   重量   630KG  
佛山市先导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2022-08-02
一种机床主轴的振动能量收集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振动能量收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床主轴的振动能量收集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能量收集器、机床主轴、以及主轴箱壳体,所述机床主轴设有固定轴承,所述主轴箱壳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垂直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固定轴承的外壁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设有支撑架,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支撑架之间设有能量收集器,所述能量收集器通过磁致伸缩材料收集所述机床主轴的振动能量,将振动能量转换成电能,进而可以实现对机床的其他元件供电,节省了部分外部电源的供给,同时不影响机床主轴的正常运行,并有利于振动的传递。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1-05-06
应用于黑灯工厂的数控动柱立式机床智能装备
数控立车切削加工作为制造技术的主要基础工艺,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在 20 世纪末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进入了以发展高速切削、开发新的切削工艺和加工方法、提供成套技术为特征的发展新阶段。是制造业中重要工业领域,如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工业、能源工业、军事工业和新兴的模具工业、电子工业等行业的主要加工技术,也是这些工业领域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满足市场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达到现代制造技术对数控技术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数控进线、联网、普及型个性化、多品种、小批量、柔性化及数控迅速发展的要求,最重要的发展趋势是体系结构的开放性,数控技术、制造过程技术在快速成型、并联机构机床、机器人化机床、多功能机床等整机方面和高速电主轴、直线电机、软件补偿精度等单元技术方面先后有所突破。 黑灯工厂”是 Dark Factory 的直译,即智慧工厂,因为从原材料到最终成品,所有的加工、运输、检测过程均在空无一人的“黑灯工厂”内完成,无需人工操作,所以可以关灯运行,故而得名。智能化才是支撑企业的核心,智慧工厂中员工对智能化设备的掌控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由原来的纯粹单一“操作为主,设备为辅”的角色演变为“设备为主,操作为辅”,需要员工变身为具备全面技术能力的工程师。技术工程师不仅要保证智能化生产线的正常运行,还要保证快速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异常等,而且成为了智慧工厂的“隐形人”,由其在综合考虑效率、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决定哪些工作由机器完成,哪些由人完成,实际的生产仍是一个人机协作的过程。基于数字孪生建模、分析、调试、决策和运维等远程管控来实现和保障的。 本项成果的核心是黑灯模式下的动柱式数控机床智能装备及基于云控远程运维平台的加工产线的开发及其产业化,主要是开发中小型数控动柱立式机床智造装备、基于数字孪生驱动的云管控系统及 APP,研制低时延智能控制器并实现产业化。其关键技术是数字孪生驱动的一体化设计、智能控制AI 算法及其控制器和基于物联网的云控远程运维技术。数控机床与智能数字化+物联网+云平台相结合,因此形成的本成果是特有的数字化智能装备(数智装备)。 技术先进性和独占性在于: (1)基于数字孪生的动柱式数控车床的设计制造方法及精密加工自动化流程智能改进技术; (2)基于数字孪生驱动的自感知、自决策、可预测性运维等于一体的黑灯模式智慧工厂的云管控平台及制造服务 APP; (3)全新的基于区域选择性耦合控制的低时延智能控制技术的开发。创新点在于: (1)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动柱式数控机床及其配套生产线的设计制造方法创新; (2)“倒立式五轴车铣中心”实现 5 面车铣复合加工;“动柱式数控立车”技术,X 轴主导轨、X 轴滚动丝杆、X 轴副导轨三者来定位动立柱技术;8-12 工位伺服液压刀塔,加工时换刀快、精度高、故障少; (3)通过内置 K210 智能芯片、SIM8200/8300 和智能传感等核心模块,实现了智能装备间 NB-ioT 和 mMTC 等 5G 物联通讯和人机交互; (4)将多源数控机床运行数据高效融合以及边缘计算与云端一体化,开发制造服务 APP 模块,构建面向制造服务生命周期的云网端管控平台; (5)基于区域选择性控制的低时延智能控制器实现了智能装备之间的网格化耦合控制,结合云网端管控系统及深度学习,构成智能产线。
浙江大学 2021-05-10
一种基于切削激励的数控机床频响函数获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切削激励的数控机床频响函数获取方法, 该方法包括:利用机床切削加工工程中产生的随机切削力激励机床结 构;利用传感器测量所需要获得频响函数部位的振动响应信号;建立 切削力模型,并且根据转速变化对切削力的影响,采用修正函数对切 削力模型进行修正;确定切削力计算模型中的系数,并且根据实验拟 合修正函数;根据计算得到的切削力和测量得到的振动响应,获得机床结构的频响函数,并将计算得到的频响函数进行曲线拟合,消除噪 声,得到最终的频响函数。按照本发明,能够获得辨识结果更加精确 可靠的机床在运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一种数控机床车削稳定性在线监测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数控机床车削稳定性监测的方法,涉及监测技术领域。由于伺服系统性能的不断提高,其响应速度、敏感性等也不断提高,因此,在切削过程中机床的状态可以在驱动电机的电流上得到反映。本发明中,通过各种信号处理方法提取电流信号的多个特征值,建立特征状态向量作为数学模型的输入,再通过数学模型的分析计算,输出机床的切削状态。该发明中由于电流信号抗干扰性强、易于采集、使用辅助工具少等特点,相对于目前的诸多监测方法其操作上具有简单易行、监测效果好等优点,更容易实现对加工状态的在线监测,有效保证了加工安全和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一种机床多运动轴平行度的检测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床多运动轴平行度的检测装置和方法,通 过控制两个或多个平行运动轴组合互补运动后,利用 CCD 检测标定板 上观测点 P 的偏移量来实现多运动轴平行度检测。将 CCD 测量装置固 定在待检测运动轴上,控制待检测运动轴移动至上限位。主运动轴带 动待检测运动轴向下运动使 P 清晰呈现在测量显示系统上。水平移动 标定板使 P 与测量显示系统上的中心基准点 O 重合。主运动轴向上移 动距离 H,待检测运动轴向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1 32 33
  • ...
  • 65 6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