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畜禽血液高值化产品的开发与产业化生产
动物血液占其体重的5.0-6.0%,屠宰时放出血液为其体重的2.5-3.0%。血液中蛋白质含量高达17-20%,其中2%具有生理活性的免疫球蛋白。目前有相当部分的血液以污水的形式排放,致使大量蛋白质资源流失,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本研究在国家“十一五”支撑项目“畜禽屠宰加工设备与骨血产品开发及产业化示范”、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猪血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国家重点星火项目“牛羊血深加工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及各省市重大项目的支持下,经过五年的研究开发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 项目以畜禽屠宰副产品血液为原料,利用生物分离和现代加工等技术开发了系列高附加值血液产品(血红蛋白多肽粉、免疫球蛋白粉、血红素肽铁)。该项目已通过三项成果鉴定,授权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 技术指标 血红蛋白多肽粉:采用生物酶解技术开发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多肽,有降血压作用的降血压多肽粉,有抗氧化作用的抗氧化多肽粉,产品多肽达70%以上;免疫球蛋白粉:产品中活性免疫球蛋白含量达到45%以上;血红素肽铁:通过生物酶解和分离技术开发的一种生物有机铁,具有较高的吸收利用率。 投资预算及效益分析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使目前每吨不到1000元的血液资源,经过加工后每吨血液的产品产值可达16000多元。建立年处理800-3000吨血液的项目需要设备投资150-700万元,厂房1500-3000平方米(根据具体产品类型和生产规模而调整)。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高危HPV免疫诊断试剂盒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人群中HPV的感染率在13.5%左右。分子诊断是指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的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而做出诊断的技术。免疫诊断(immunodiagnosis)是应用免疫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诊断各种疾病和测定免疫状态。但现有单克隆抗体均无法达到HPV亚型鉴别目的,若干亚型特异性抗体均与其它亚型有交叉反应。迄今为止市场上没有高危型HPV免疫诊断试剂盒。因此我们开发的HPV免疫诊断试剂盒有望成为第一个高危HPV免疫检测试剂盒。
南京大学 2021-04-10
降脂降压、增强免疫力食品开发
以功能性红曲霉固体发酵产降脂活性成分莫纳克林 K,产量 2%,颜色鲜红亮丽,为纯天然功能食品原料,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以灵芝菌固体培养高产灵芝酸80mg/g,产品气味醇香,为纯天然功能食品原料。以此两种功能成分添加到焙烤食品、面制品、酱制品等普通食品中,可生产降脂降压、增强免疫力的焙烤食品、面制品、酱制品,目前国内市场上尚属空白,该类产品的开发面市将是国内率先引领保健食品转变为普通食品化,代替保健食品胶囊、口服液的传统消费模式,具有更大更宽广的市场空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江南大学 2021-04-11
在Cell上发表肿瘤免疫治疗
发现了补体调控肿瘤B细胞双向作用的机制,深入挖掘了肿瘤相关B细胞的表型、功能及形成机制,为判断化疗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及患者的疗效预后提供了有应用前景的标志物。 该研究收集了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的肿瘤组织,从中分离出B细胞进行单细胞测序,发现化疗后出现了一群以ICOSL+CR2highIL-10-CD20+CD38+CD27+IgA-IgD-为特征的B细胞。研究者进一步借助全视野数字化切片扫描及自动化分析方法,全面解析了患者肿瘤组织中B细胞的位置及表型,发现ICOSL+B细胞倾向于定位在化疗后形成的三级淋巴样结构中,并且它们的浸润数目与患者的长期生存时间呈正相关。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利用特异性敲除B细胞表达ICOSL及CR2基因的小鼠模型,证实ICOSL+B细胞的功能是激活T细胞相关的抗肿瘤免疫;该群细胞的产生机制是化疗后肿瘤细胞免疫原性死亡引发的补体信号活化;而补体抑制蛋白在肿瘤中的表达,决定了化疗后B细胞在不同肿瘤中相反的作用。具备抗肿瘤功能的B细胞以及相关机制中的调控分子,是乳腺癌免疫治疗潜在的新靶点。
中山大学 2021-04-13
揭示lncRNA调控肿瘤免疫新机制
发现了长非编码RNA NKILA能促使肿瘤特异T细胞被诱导凋亡,以至于不能开“猛火”攻打肿瘤。研究还提示,可在体外将T细胞中的NKILA敲除,从而保证回输到体内的T细胞的“火力”,增强免疫治疗的效果。 研究团队在体外对T细胞进行了修饰,沉默了NKILA的表达,再将T细胞回输至患了乳腺癌的小鼠模型体内,NF-κB通路便会维持在激活状态。他们发现,如此一来肿瘤内的T细胞明显增多,被杀伤的肿瘤细胞增多,肿瘤明显缩小。
中山大学 2021-04-13
细胞自噬和免疫交互调控
选择性自噬能动态靶向I型干扰素抗病毒通路中关键转录因子IRF3,从而平衡抗病毒通路的激活以及免疫抑制过程。这一发现不仅解析了I型干扰素抗病毒免疫与选择性自噬之间的交互联系,也为抗病毒信号网路的动态修饰提供了重要的分子证据。在静息态细胞中,去泛素化酶家族成员PSMD14能与IRF3结合,并依赖其酶活性去除IRF3上的K27泛素化,抑制IRF3降解并维持IRF3的本底表达。然而在病毒入侵过程中,IRF3发生磷酸化并活化,活化的IRF3与PSMD14解离,导致IRF3上的泛素化增强。而IRF3上的K27泛素化会成为选择性自噬货物识别受体NDP52/CALCOCO2的识别信号,并被NDP52识别并带入自噬体中降解,从而导致抗病毒免疫反应的削弱。因此,在病毒入侵过程中,PSMD14通过调控IRF3上的动态泛素化修饰,控制IRF3的选择性自噬降解过程,从而平衡干扰素抗病毒免疫信号的激活与抑制。本研究不仅发现了IRF3在病毒入侵过程中动态修饰与调控,也为抗病毒免疫通路与选择性自噬的交互联系提供了新的证据。
中山大学 2021-04-13
酶水解蚕蛹蛋白制备免疫活性多肽
研究内容 :本研究采用复合酶法水解蚕蛹蛋白制备免疫调节活性多 肽,得到最佳的水解工艺条件。在最佳水解条件下,酶解后蛋白质得率为 57.24%,小分子多肽得率为 32.16%。该结果达到了计划指标,即蛋白质 得率>40%,小分子多肽得率 >20%。另外,本研究探讨了水解条件与分子 量大小,分子量大小与免疫调节活性的关系,同时建立了毛细管凝胶电泳 测定蚕蛹多肽分子的检测方法。 技术特点 :本研究
南昌大学 2021-04-14
免疫诊治靶点抗原性预测
本团队拥有生物信息学研究方向的成员,在致病微生物大数据处理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经验,善于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在人群中广泛流行的病原微生物,从而能够对疾病的防治起到预警作用。其主要工作成果在于流感病毒重要抗原性位点筛选,流感病毒抗原性距离预测,流感病毒流行性监控以及有 效疫苗株推荐等方面,具体阐述如下: (1)流感病毒重要抗原性位点筛选本工作首先对自 1968 年以来近五十年间的流行流感病毒株进行统计,分析了其主要抗原蛋白--血凝素蛋白上每个氨基酸位置的抗原性贡献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一种畜禽肉多要素黏弹模型建立方法
本发明属于食品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畜禽肉黏弹性无损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多要素黏弹模型建立及其黏弹参数确定的方法。具体步骤为:首先利用畜禽肉黏弹性无损检测系统采集、计算待测样品的应变数据;然后根据待测样品的变形特征选择多要素模型,将不同多要素模型与不同数据拟合算法结合,对应变数据进行数据拟合,建立若干畜禽肉多要素黏弹模型;最后比较若干畜禽肉多要素黏弹模型的拟合效果,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最佳畜禽肉多要素黏弹模型,并计算黏弹参数。最终实现对畜禽肉黏弹性的无损、快速检测。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畜禽肉品深加工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
该成果 2010 年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该成果对发酵肉制品品质形成机理进行研究; 研发了发酵肉制品发酵关键工艺技术;天然肠衣保质关键技术;肝素钠提取关键技术。如:高邮琵琶鸭、扬州风鹅、如皋火腿等。
扬州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4 1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