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硅基悬臂梁T型结直接加热式毫米波信号检测仪器
本发明的基于硅基悬臂梁耦合T型结直接加热式毫米波信号检测仪器是由传感器、模数转换和液晶显示三大模块组成,传感器模块是由悬臂梁耦合结构、T型结直接加热式微波功率传感器和开关构成,衬底材料为高阻Si,功率通过输入端口对应的CPW信号线终端的直接加热式微波功率传感器进行检测;频率检测通过利用直接加热式微波功率传感器测量两路在中心频率处相位差为90度的耦合信号的合成功率实现;相位检测通过将两路在中心频率处相位差为90度的耦合信号,分别同两路等分后的参考信号合成,同样利用直接加热式微波功率传感器检测合成功率,
东南大学 2021-04-14
硅基悬臂梁耦合T型结间接加热式毫米波信号检测仪器
本发明的硅基悬臂梁耦合T型结间接加热式毫米波信号检测仪器是由传感器、模数转换和液晶显示三大模块组成,传感器模块是由悬臂梁耦合结构、T型结间接加热式微波功率传感器和开关构成,衬底材料为高阻Si,功率通过输入端口对应的CPW信号线终端的间接加热式微波功率传感器进行检测;频率检测通过利用间接加热式微波功率传感器测量两路在中心频率处相位差为90度的耦合信号的合成功率实现;相位检测通过将两路在中心频率处相位差为90度的耦合信号,分别同两路等分后的参考信号合成,同样利用间接加热式微波功率传感器检测合成功率,从而
东南大学 2021-04-14
基于硅基悬臂梁T型结间接加热式毫米波信号检测器
本发明的基于硅基悬臂梁T型结间接加热式毫米波信号检测器,主要实现结构包括由悬臂梁耦合结构、T型结、间接加热式微波功率传感器和开关。悬臂梁耦合结构包括两组悬臂梁,每组悬臂梁由两个对称的悬臂梁构成,两个悬臂梁之间CPW传输线的电长度在所测信号频率范围内的中心频率35GHz处为λ/4。功率通过第一间接加热式微波功率传感器进行检测;频率检测通过利用间接加热式微波功率传感器测量两路在中心频率处相位差为90度的耦合信号的合成功率实现;相位检测通过将两路在中心频率处相位差为90度的耦合信号,分别同两路等分后的参考
东南大学 2021-04-14
Ai视觉检测机器人
Ai视觉检测机器人是一款搭载了六轴工业机械臂、视觉人工智能和工业大模型的高科技设备,充分利用机械臂的多轴灵活运动、重复定位精度高等优势,主要用于复杂外形工业产品的缺陷检测,特别是汽车零配件、新能源、核电领域等高端制造、品控要求高的产品外观检测。
浙江航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4-08-17
经颅深部脑磁刺激仪
成果简介:随着老龄化和疾病谱的变化,脑健康已经成为国家重大需求。根据科 技部发布的“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的指南,抑郁障碍、神 经退行性疾病等防控研究纷纷被列入十三五计划。深部经颅磁刺激技术是自动化 学院横向课题成果,联合了中科院、首都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中日友好医院、 加拿大阿拉伯塔大学等,在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中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有望 在睡眠、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卒中后功能障碍等脑疾病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 用。 成果水平: 国际领先。 应用范围: 1、失眠的治疗:我国睡眠障碍的比例高达 38.2%,尚没有非常好的解决方案。2、抑郁症的治疗:被认为有望改变精神疾病治疗领域的游戏规则。 3、卒中后功能障碍的康复。 4、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防治。 以上四个领域,除失眠的治疗以外,其他三项均列入了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指南, 都是尚未很好满足的重大需求。深部脑磁刺激仪通过全脑神经网络连接特性和神 经可塑性的改善,有望在这些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市场分析及前景:我国 38.2%的成年人有睡眠障碍,6000 万的抑郁症患者,超过 一千万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都需要更好的治疗。 随着老龄化加速,如果不去预防,20 年后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将达到 2600 万人,2050 年的经济负担将达到 5 万亿。 我们采取“按使用付费”的模式,“每天 10 元,呵护全家人的脑健康”作为 我们的营销策略,将为每一个家庭提供脑健康服务。市场巨大。 我们采取分步走战略,从睡眠改善开始,逐步获取治疗失眠、治疗抑郁症、 治疗卒中后功能障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为适应症的医疗器械注册。 如果投入及时,将取得快速发展,三年实现利润 1 个亿。 主要技术指标:弱强度磁场强度,峰值磁场强度只有 20Gs,十分安全。 高频单波(1000hz)和组合节律,带来意想不到的疗效。 均匀分布的磁场,有效的磁刺激可作用到大脑深部。 提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含量,促进海马体神经细胞新生和发育,在临床试验中 发现治疗抑郁症 6 周内的临床痊愈率高达 50%,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与主流 抗痴呆药物相当,联合使用还能够增效。 投资规模:首期融资 2000 万人民币,可以分期到位。 2018 年,2000 万美元,用于美国的临床。 2021 年,完成美国临床和 FDA 认证。PRE-IPO 融资。 2022-2023,获得美国 FDA 认证并实现资本市场上市。 合作方式:技术入股
天津大学 2021-04-11
靶向治疗脑胶质癌的药物
脑胶质母细胞瘤是世界性的医学难题,存在迫切的临床需求,申 请人发明的新药 ACT001 能够穿过血脑屏障,可在脑原位胶质母细胞 瘤动物模型上抑制 87%的肿瘤生长,并延长生存期 172%。其口服胶 囊制剂已进入澳洲临床 I 期试验,在已服药的多位病人中没有观察到 副作用,药代数据支持足够的安全性与疗效。因此, ACT001 有望成 为中国创造的“First-in-Class”胶质瘤孤儿药海内外上市,有望为脑胶 质母细胞瘤这一世界性的医学难题提供新的治疗手段,并且为靶向癌 症干细胞的药物研究提供新的探索内容。 项目特色: 发明的新药 ACT001(即 DMAMCL)可选择性杀灭癌症干细胞, 且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在脑部中的浓度达到血液中的 1.8 倍。临床前 动物试验显示其对脑胶质瘤动物的生存延长期为 172%,由于 ACT001 优异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以及临床上的迫切需求,ACT001 只用了 3 个月获准进入发达国家临床 I 期试验。创新点如下: 1. ACT001 是采用“双缓”策略的药物,口服后缓慢吸收,体内 缓慢释放药物,推荐剂量下,无毒副作用。 2. ACT001 正在进行澳洲临床 I 期试验,目前已有多位患者服 用,没有药物相关的毒副作用,PK 数据优于临床前的动物试验。 3. ACT001 的可从天然产物小白菊内酯制备而来,而小白菊内 酯在西方传统草药小白菊中的含量很低(0.1%)。我们发现我国特有 的中药山玉兰根皮中,小白菊内酯的含量高达 9.6%,从而实现 ACT001 的大量生产。 4. ACT001 是以癌症干细胞为靶点筛选和开发的药物,其在临床上的试用,将为探索靶向癌症干细胞的新药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南开大学 2021-04-13
脑影像智能分析及其临床应用
面向全球脑科学研究的尖端挑战和我国老龄化带来对退行疾病临床的巨大需求,构建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挖掘等技术的脑影像组学模型,编码与疾病对应的指纹信息,开发Brain Label (SAAS)云,精度比肩国际领先的FSL(牛津大学)和FreeSurfer(哈佛大学)。该平台已在国内神经科排名前十的三甲医院(宣武、天坛等)使用,成为宣武国家临床研究中心的唯一影像大数据技术,为其500余家联盟医院(含深圳市)提供智能化分析服务,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右半脑带血管和神经模型
XM-606A右半脑带血管和神经模型   XM-606A右半脑带血管和神经模型显示大脑半球、间脑、小脑和脑干中脑、脑桥、延髓各个部分以及脑神经和脑血管等结构。 尺寸:自然大,15×15×6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607脑水平切模型
XM-607脑水平切模型   功能特点: ■ XM-607脑水平切模型共5片,每片厚度约1.2cm。 ■ 第一个切面约额叶顶部3.5cm位做水平切,以下每隔约1.2—1.5cm做剖面共4个剖面。 ■ 第一剖面示:右额叶胼骶体。 ■ 第二剖面示:胼骶体膝、侧脑室、岛叶、苍白球、肉速膝、尾状核、背侧丘脑。 ■ 第三剖面示:胼骶体侧脑室前角、后角、尾状核、屏状核、豆状核、背侧丘脑、尾状核尾部。 ■ 第四剖面示:外侧沟、豆状核、红核黑质第三脑室、侧脑室下角、中脑水管。 ■ 尺寸:自然大,19×18×24cm ■ 材质:玻璃钢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脑水平切模型XM-607
XM-607脑水平切模型   功能特点: ■ XM-607脑水平切模型共5片,每片厚度约1.2cm。 ■ 第一个切面约额叶顶部3.5cm位做水平切,以下每隔约1.2—1.5cm做剖面共4个剖面。 ■ 第一剖面示:右额叶胼骶体。 ■ 第二剖面示:胼骶体膝、侧脑室、岛叶、苍白球、肉速膝、尾状核、背侧丘脑。 ■ 第三剖面示:胼骶体侧脑室前角、后角、尾状核、屏状核、豆状核、背侧丘脑、尾状核尾部。 ■ 第四剖面示:外侧沟、豆状核、红核黑质第三脑室、侧脑室下角、中脑水管。 ■ 尺寸:自然大,19×18×24cm ■ 材质:玻璃钢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163 16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