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利用小麦秆灰湿法浸渍修饰制备铁矿石载氧体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小麦秆灰湿法浸渍修饰制备铁矿石载氧体的方法。将小麦秆灰在去离子水中溶解过滤,制得溶液,将0.1~1mm的铁矿石颗粒浸渍于溶液中,水浴干燥、高温煅烧后制得载氧体颗粒。利用价格低廉的铁矿石作为载氧体制备基础,先后通过浸渍、干燥和煅烧步骤制备载氧体颗粒,制备工艺简单,且将小麦秆灰中的碱金属元素与灰分分离出来,有效解决了干法修饰时灰中其他成分对载氧体的不利影响,实现了小麦秆灰的资源化利用。制得的小麦秆灰修饰的铁矿石载氧体抗烧结性能与反应活性显著提高,CO总转化效率高于纯铁矿石。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双轴同步作业的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及方法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轴同步作业的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其包括两个搅拌头,两个搅拌头的排列方向垂直于搅拌摩擦增材制造装置的移动方向;搅拌轴的轴肩呈星形并具有沿径向向外突出、且呈辐射状均匀间隔设置的突出部,在突出部内具有向上凹陷并连通搅拌头内下料孔的布料腔;两个相邻突出部之间形成槽区,每个搅拌头的突出部均插入到另一搅拌头的槽区内,两个搅拌轴的轴肩的下端面共面,在轴肩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向下突出的搅拌针。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搅拌摩擦增材制造方法。本申请利用两个搅拌头能够一次性形成较单一搅拌头更宽的单层热沉层,由于两个搅拌头的突出部相互交错设置,使得两个搅拌头内的塑化物料能够相互融合,保证了产品质量。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基于GNSS/INS深组合导航的双速率卡尔曼滤波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NSS/INS深组合导航的双速率卡尔曼滤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载体的初始位置、速率和姿态信息构建状态方程,初始化卡尔曼滤波的参数; 2、进行M步步长的状态预测更新,得到先验状态量的预测值。 3、对先验状态量进行修正,得到后验状态量的预测值。 4、对状态量的误差和系统误差协方差矩阵进行自适应更新,并用后验状态量预测值对惯性导航结果进行补偿,得到载体位置、速度与姿态信息; 5、补偿完成后更新该方法可以在GNSS/INS深组合导航的数据融合算法过程中,降低因GNSS卫星数据更新频率低或卫星数据失锁导致的截断误差;同时解决因INS数据与GNSS数据不同步导致的导航定位误差。
东南大学 2021-04-11
海洋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分子快速检测与评价技术
本课题研发用于海洋环境(海水及水产品)中病毒、致病菌等病原微生物、重点针对可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和病毒(如总杆菌数、大肠杆菌、粪链球菌、产气荚膜梭菌、铜绿假单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腺病毒、肠道病毒、甲肝病毒、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沙门氏菌及李斯特菌)快速检测的分子生物技术,为研制用于这些微生物的现场监测手段和设备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检测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检测、蛋白质检测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三种。
南开大学 2021-04-13
基于采动效应分析的底板含水层注浆改造效果评价技术
本技术以岩体工程地质力学和岩体水力学理论为指导,采用五图—双系数法对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现场测试和模拟计算,系统地开展注浆前后工作面底板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特征研究,揭示注浆前、后工作面底板采动变形破坏特征的差异性,为注浆改造底板突水预测和评价提供技术支撑,为承压水体上煤炭资源安全高效开采提供地质保障。 (1)采用五图—双系数法对井田 6 煤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了预评价,反映了深部水平煤层底板的水害威胁程度,为矿井防治水工程设计与实施提供了依据; (2)采用岩石物理力学实验、岩石质量指标统计、岩石试件波速测试和原位波速测试等多种方法,研究了注浆前后底板岩体结构的差异性,给出了注浆前后底板岩体的强度值; (3)建立了注浆前原始底板、厚度增加底板、强度增加底板、强度厚度均增加底板、含套管底板等 5 种不同的底板模型,模拟注浆前后各种状态的底板结构类型的采动效应,获得了各种模型的底板采动效应特征,揭示了工作面底板岩体结构改造的效果以及采动效应的岩体结构控制作用; (4)采用孔间电阻率 CT 法对注浆后底板采动效应进行了监测,获得了注浆后底板岩层的破坏特征,揭示了底板岩层破坏具有分带性。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用于降解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的鞘氨醇杆菌菌株
该成果提供了用于降解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菌剂,其活性成分为鞘氨醇杆菌菌株,该菌株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获得,能够快速降解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尤其是菲、芴、荧蒽、芘和苯并芘等有机污染物。该菌株还具有广泛的pH值(5-9)、盐度和温度(16-37℃)适应能力,是对土壤或环境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进行生物修复的优秀微生物材料。 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已经在石油污染治理、土壤有机农药去除、重金属污染治理以及氮磷营养调节等环境修复过程中得到广泛运用。1972年美国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清除宾西法利亚州的石油管线泄漏石油是第一次成功运用生物技术进行土壤有机污染物修复,我国也在开始采用微生物修复技术进行石油污染区域的生物修复实践。该技术应用后土地基本恢复耕地功能,修复速度快,使用简单方便且效果理想,预计该技术投放市场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转化条件:微生物菌剂生产无需大面积厂房,有发酵罐和灌装车间即可投入生产。 成果完成时间:2017年6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株诱变凝结芽孢杆菌及其在生产川芎嗪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诱变凝结芽孢杆菌及其在生产川芎嗪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诱变凝结芽孢杆菌YB‑2023,分类命名为凝结海恩德里克斯氏菌(Heyndrickxia coagulans),菌株编号为YB‑2023;于2024年3月7日保存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菌种保藏号为CCTCC NO:M 2024411;诱变凝结芽孢杆菌YB‑2023的乙偶姻产量可达12.61±0.34 g/L,川芎嗪浓度可达到2.54±0.26 g/L,原始菌株经诱变后,在正常培养条件下以葡萄糖和酵母膏为原料,保留益生菌凝结芽孢杆菌数量的同时提高川芎嗪产量,降低成本,利用可再生生物质生产天然川芎嗪的绿色生产过程具有意义。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基于改进麻雀优化算法的光伏电池模型参数辨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麻雀优化算法的光伏电池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获取光伏电池的实测电流和实测电压;2)建立光伏电池模型,并将模型估计输出与实际输出的均方根误差作为目标函数;3)将levy飞行和螺旋搜索机制融入到标准的麻雀优化算法中,形成改进的麻雀优化算法;4)使用改进的麻雀优化算法最小化目标函数,对光伏电池模型的未知参数进行辨识,获取最佳参数并建立数学模型;5)基于获取的最佳参数及模型进行外电路i‑v特性预测;本发明具有快速收敛、能够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以及较高搜索精度的特点,能够显著提高对光伏电池模型参数辨识的准确性。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基于降阶观测器的模糊无人机系统容错编队控制方法
本发明针对模糊多领航无人机系统的容错编队控制问题。提出基于降阶观测器的模糊无人机系统容错编队控制方法,包括:使用T‑S模糊模型多领航无人机系统进行建模;将原系统先转化为降阶形式,再导出增广形式;基于中间变量为降阶增广系统设计降阶故障观测器,估计跟随无人机的状态、过程故障和系统不确定性;利用相对状态信息设计跟踪容错编队控制器,以过程故障和系统不确定性的估计作为补偿项;为降阶故障观测器和跟踪容错编队控制器设计自适应参数;验证降阶故障观测器和跟踪容错编队控制器性能;本发明能更突出地处理非线性、不确定的控制问题,同时减少计算量、提高分布式决策效率。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制作技术,主要用于高分子聚合物材质微流控芯片制作,其特征在于利用CNC雕刻机直接加工微流控设备,即利用数控软件进行微流控芯片的通道设计,得到相应的雕刻路径,编写雕刻用代码;将雕刻代码导入控制CNC雕刻机的软件中,对要进行制作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进行制作;图案制作结束后,根据不同要求,封接芯片,即可得到功能化的微流控设备。 成果亮点 技术特点:极大的降低高分子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成本,简单易用,快速制备,有利于芯片的大批量生产,并能灵活的调节芯片微通道深度,有利于实现微流控芯片器件的功能多样化,克服了现有技术制作微流控芯片设备成本高、制作效率低、难以实现芯片通道深度多样化的缺点,排除了人为因操作熟练程度造成的偏差和人力的消耗。
兰州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89 990 991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