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工装生命周期管理系统
本成果针对国防企业对工装管理信息化的实际需求,研发基于组件的工 装生命周期管理可配置系统平台,不仅使企业能够对工装整个生命周期的信 息和业务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从而保证工装质量,降低工装库存和工 装成本,提高工装的利用率和重用率;而且能够通过信息系统可配置技术进 行系统功能和信息模型的敏捷重构,实现针对不同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工装 管理系统的快速实施。性能指标: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数字肉牛养殖管理云平台
数字肉牛养殖管理云平台借助 RFID 物联网技术、AI识别技术、区块链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实现肉牛养殖数据、产业服务数据的汇聚,支持打通饲草种植监管系统、活牛交易系统、屠宰加工管理系统、牛业产业联盟系统等内容,包括政府监管版和企业版。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技术分析 数字肉牛养殖管理云平台借助 RFID 物联网技术、AI识别技术、区块链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实现肉牛养殖数据、产业服务数据的汇聚,支持打通饲草种植监管系统、活牛交易系统、屠宰加工管理系统、牛业产业联盟系统等内容,包括政府监管版和企业版。 信息化平台集成借助 RFID 物联网技术、AI识别技术、区块链技术和大数据平台对肉牛进场管理、繁殖进程、疾病免疫、日常饲养、日增重、料肉比等过程全程跟踪。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提供各类分析报表指导生产、协助管理,精准分析牛饲养价值,进而对每头肉牛个体提供精准科学决策依据。 信息化平台建立科学准确的肉牛身份及产品身份标识,优化动物日常管理,实现精准饲养管理数据库,科学进行经济性分析,形成标准化体系与国际接轨,数字助力农牧产业转型升级。 在提供强大功能的同时,对系统的操作进行优化与整合,使系统操作准确易用,提高工作效率,功能模块的开发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所选用的技术和产品,全部遵循通用的国际或行业标准,各系统模块之间有良好的兼容性。支持数据的导出和导入功能,以及与其它系统文件和其它数据库系统的信息共享。 在用户登录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有效防止注入攻击、密码猜解、木马上传等各种恶意攻击手段,最大化保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延边大学 2022-07-27
设备管理与维护系统
项目研究内容: 原型系统将针对国内外制造企业设备管理的实际情 况,深入挖掘企业的需求,提取管理的共性,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与试 用企业一起进行耐心、有条不紊的准备和精心的系统规划与分析、模型设 计、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使系统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技术性能 :基于 WEB 方式设计开发一套涵盖固定资产管理、设备运 行和故障管理、预防维护管理、备件管理、状态检测管理、润滑管理、文 档管理以及报表中心等功能的设备管理系统,为
南昌大学 2021-04-14
工艺设计与管理系统(BITCAPP)
Ø  成果简介: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是连接产品设计与制造的桥梁,主要完成产品零件制造工艺过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文档编制,其过程从零件信息的获取到工艺规划完成,并为CAM、PPS、PDM、ERP提供信息输出结束。BITCAPP实现以下功能:零件信息获取:读取CAD信息,并对加工特征信息进行补充;工艺设计:完成工艺规划,输出工艺文件信息:表格定制:根据企业的不同表格绘制表格,并关联数据库;工艺资源管理: 管理当前企业的资源设备和工艺知识;报表生成:统计资源、设备的应用;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天为WHS工时管理系统
在工厂经营管理中,除去品质以外,最重要的管理就是成本与交货期。而这两部分管理均离不开工时管理,可见工时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天为WHS工时管理系统是针对企业工时全过程管理的解决方案。管理内容涉及工时定额评审、下发、派工、现场实动工时采集,直到工时数据上报等各个管理环节,为定额管理员、工艺员、厂工时统计员、成本管理员、车间调度、车间工时统计员、现场工人提供统一的工时信息管理平台,为工时信息快捷高效审批,下发,实动工时接收等业务管理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技术工具。 天为WHS工时管理系统针对企业工时管理特点,包含了正式任务,临时任务两种不同特征任务的管理。系统分为厂级工时管理系统和分厂(车间)工时管理系统两个层面,车间接受厂级任务并形成车间具体生产任务派工,实现两个层面工时管理信息无缝集成。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机务段微机管理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大量应用,机务段内的很多科室都建立了适合自己科室情况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各科室的管理效率。但是由于机务段各科室这间存在着很多密切的联系,许多数据需要在科室秘科室之间进行交换。在这种情况下,各科室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就无法完成科室间数据交传递的任务。如果需要使用其他科室的数据,还需要再次进行输入,并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数据共享的优势。因此需要建立一个跨科室的数据平台,为每个科室留出各自的数据接口。这样,一个科室的原始数据可以直接送到需要此数据的其他科室的数据库中。达到原始数据只需一次输入,就能全段共享。使整个机务段的各种数据实现有序流动,管理和使用。在数据有关联系起来的基础上,还可以实现一些高层次的管理应用。 本系统的最终目标应该包括两部分:一是实现一个跨科室的数据信息管理交换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实现对各科室的数据进行查询、管理以及分析统计等功能;还提供各个科室与此数据平台的数据接口,可以实现不同系统,不同数据结构的转换,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和现在各系统的兼容。二是建立一个检修车间的计算机数据采集管理子系统,本子系统不仅可以对过程中产生的原始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并入库,同时可以自动将原始数据反映出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并送到相关科室以生成各种报表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处理。检修过程中的数据可以实现一处输入,全段共享。使机务段的检修生产管理过程中通过此系统可以使生产过程的更加有序可控,可以按现有的规程实现对生产过程的评定。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3
实验动物中心综合管理系统
实现线上理论考试、伦理申请及审核、动物实验申请及审核、笼位分配、动物购买、动物管理、扣费等功能,各个模块数据关联,实现实验动物中心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让管理更加规范化。
广州佰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全功能气道管理模型
XM-QDA全功能气道管理模型能够进行模拟气管插管、人工呼吸面罩通气、口腔气道液体异物吸引及环状软骨按压等操作训练,模型由PVC塑胶材料制成,具有形态逼真,操作真实等特点,适用于广大医学院校、护理学院、临床急救、麻醉等临床示教和实习操作训练。 一、主要功能: 1、精确的头颈部解剖特征,可以更加有效地讲解Sellick手法和气道痉挛。 2、模拟气道可以插入喉罩和复合插管。 3、提供清除气道阻塞和吸引液体异物的操作练习。 4、人工通气时可观察肺部呼吸运动并可进行呼吸音听诊练习。 5、可经口或鼻进行气管、咽、食管插管,通过支气管镜进行经口或鼻支气管吸引。 6、可以进行打开气道练习和复苏球—面罩,复苏球—插管之间通气练习 7、提供模拟痰液,增加练习场景的真实感。 8、配有液晶显示器,电子监测气管插管不同位置。 9、内置传感器:可自动检测模拟人体位、环状软骨按压监测、气管插管位置。 10、全程语音提示。 二、标准配置: 1、全功能气道管理模型:1台 2、液晶显示器:1台 3、气管插管:1根 4、手提铝塑箱:1个 5、说明书:1册 6、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数控机床刀具管理系统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该项目以某企业 CIMS 应用工程为背景,针对数控机床刀具管理的需求开发的一套系统,可与企业 ERP 系统集成。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系统采用 C/S 模式,运行在 Windows 环境,安装操作方便。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已经在天津市某企业成功运行四年,效果良好。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可提高数控刀具利用率,降低企业资金占用,可观的经济效益。 应用领域:离散制造业。 技术转化条件(包括:原料、设备、厂房面积的要求及投资规模):服务器一台,Windows2000 Server,SQL Server 数据库。 合作方式及条件:转让实施。 
天津大学 2021-04-11
无人值守智能称重管理系统
无人值守智能称重管理系统是集自助终端、车辆自动识别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道闸控制系统、自动语音指挥系统、红外光栅防作弊系统、防遥控系统、远程监管系统于一身的智能称重系统。        系统采用RFID射频卡识别技术防止更换车牌作弊 ,采用红外线定位技术防止车辆不完全上磅或者多台车辆同时上磅,采用视频技术防止更换货物品种,采用客户智能卡技术防止冒领货物,采用皮重监控技术防止车辆皮重作弊。        通过采用远程称重技术,司磅员与货主、车主脱离接触,采用远程打印终端在磅房或者门卫自动打印磅单,解决了货主、车主对司磅员干扰和胁迫的大问题,有效化解和避免了矛盾。        在称重的整个过程里做到计量数据自动可靠采集、自动判别、自动指挥、自动处理、自动控制、自动防作弊,最大限度的降低人工操作所带来的弊端和工作强度,提高了系统的信息化、自动化程度。
山东广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1-06-1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1 32 33
  • ...
  • 100 10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