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淡菜甾体活性组分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淡菜甾体活性组分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重量百分数计,所述淡菜甾体活性组分提取物包括:25~39%的胆固醇,19~27%的菜子固醇,12~25%的(22E,24S)-麦角甾-5,22-二烯-3β-醇,12~25%的24-亚甲基胆固醇。在酵母衰老模型K6001啤酒酵母细胞中,本发明的淡菜甾体活性组分提取物能够显著延长酵母细胞的复制性寿命,该组合物的抗衰老活性均高于胆固醇、菜子固醇、crinosterol和24-亚甲基胆固醇这四种甾醇化合物单独的抗衰老活性;本发明对延缓衰老及治疗衰老性疾病方面的新药研发进行基础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周向电极扫描的异常体方位判断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周向电极扫描的异常体方位判断系统及 方法,属于隧道工程地质前探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多个周向电极、 恒流驱动电路、电压测量电路、延长线缆和锚杆。将多个周向电极均 匀分布在全断面隧道掘进机护盾后方一定距离的隧道壁上,用恒流驱 动电路依次向周向电极内通以恒定的电流,并用电压测量电路获取对 应的护盾电压。本发明通过分析护盾上电压的大小即能准确的判断异 常体的方位,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工人操作。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可调谐宽波段激光等离子体极紫外光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谐宽波段激光等离子体极紫外光源。包 括脉冲激光器以及设置在真空腔中的反射镜、聚焦透镜、镓铟锡合金 靶材和收集镜;工作时,所述脉冲激光器发出的激光被所述反射镜反 射后到达所述聚焦透镜,在所述镓铟锡合金靶材的液面上形成聚焦光 斑,激发所述镓铟锡合金靶材产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辐射产生极紫 外光,极紫外光被所述收集镜收集后用作测试光源。产生的极紫外光 在 13.X-nm 和 6.X-nm 波段均有较强辐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岩体动态卸荷效应测试试验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体动态卸荷效应测试试验装置及其测试方法,该装置包括承重台(6)和垂直于 承重台架设的承重钢架(7),承重钢架(7)上固设有沿承重台(6)周边设置的上部加载装置(1)、左 侧加载装置(2)和右侧加载装置(3),所述承重台(6)上放置有相似配比材料(4),所述的相似配比 材料(4)中间横向铺设有泄压装置(5),所述的相似配比材料(4)中靠近上部加载装置(1)、左侧加 载装置(2)和右侧加载装置(3)侧分别设有一个压力盒(18),用于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ATO纳米粒子包裹的硅酸盐粉体及其应用
(专利号:ZL 201410270520.4)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境友好型隔热保温涂料用纳米无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功能涂料技术领域。所述纳米无机复合材料,其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90~99wt%硅酸盐底物,1~10wt%ATO纳米粒子,所述硅酸盐底物为高炉渣、云母、粘土中一种或数种。本发明制备方法包括对底物进行表面改性、制备ATO纳米粒子、用纳米粒子对底物进行包裹三个步骤。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环境友好,所制备的ATO纳米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高性能低碳含Mo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低碳含Mo贝氏体钢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向Fe-C-Mn-Si低碳钢的冶炼成分中添加Mo,经真空冶炼后铸成钢坯,将钢坯轧制成板材。将轧制后的板材以5~10℃/s的升温速度加热至880~900℃,保温10~20min;水冷至410~420℃,接着空冷至340~350℃,保温30~40min;水冷至室温,制得高性能低碳含Mo贝氏体钢。所述的高性能低碳含Mo贝氏体钢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是:C为0.15~0.22wt%;Si为1.48~1.55wt%;Mn为1.95~2.04wt%;Mo为0.14~0.15wt%;P<0.008wt%;S<0.002wt%;N<0.004wt%;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廉、周期短和工艺简单的特点;所制备的高性能低碳含Mo贝氏体钢综合性能优良。 (注:本项目发布于2014年)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12
全水深海洋动力环境实时监测潜标
项目成果/简介: 潜标可实现全海深海洋环境的定点、长期、连续、多层次、多要素同步观测,并具有隐蔽性好、不易被破坏等优点,是开展海洋环境长期连续观测最有效的手段。 自主研发系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潜标:2008年以来,团队突破了深海潜标系列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了“海洋动力环境多尺度同步观测潜标”、“定时卫星通讯潜标”等系列高可靠性深海潜标,实现了海洋动力环境长期连续准实时观测。相关研发成果已获4项国际发明专利及8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基于研发的潜标,在南海、西太平洋、东印度洋累计布放潜标400余套次,总结出一套安全高效的规范化、标准化的潜标布放回收作业流程,作业成功率达到100%,解决了我国海洋环境长期连续观测技术瓶颈,大幅提升了我国海洋环境长期连续观测水平。 构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区域海洋潜标观测网—南海潜标观测网:自2009年以来,在南海开展潜标布放回收航次22次,累计布放各类潜标350套次,目前同时在位观测潜标42套,观测海域横跨吕宋海峡、南海深海盆、南海东北部与西北部陆坡陆架区,最长工作时间已接10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区域潜标观测网。南海潜标观测网于2017年完成潜标观测站位在南海深海盆的全面覆盖,实现了南海复杂环境的长期连续观测。上述成果入选2017年度“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 构建了横跨西太平洋热带-副热带的全水深潜标观测阵:2015年以来,在西太平洋热带、副热带海域布放海洋动力环境监测潜标60余套次,构建了横跨热带、副热带(0-22°N)的西太平洋潜标观测阵,实现了西太平洋低纬度流系时空特征、中尺度/亚中尺度过程及混合的长期连续观测,有力支撑了西太平洋海洋动力环境研究工作的开展。 成功布放回收国际上首套万米综合观测潜标:基于自主研发的海洋动力环境监测潜标,2016年1月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成功布放国际上首套万米多学科综合观测潜标,并于2016年9月成功回收。目前以在马里亚纳海沟深渊海域构建了由6套潜标构成的海沟观测阵,实现了深远海域海洋动力环境的长期连续监测,体现了我国深远海长期连续调查的技术水平。项目阶段:工业化生产阶段效益分析: 该系统主要用于海洋动力环境的长期连续监测,是海洋环境监测最基本的设备和手段,可为海洋动力过程科学研究、海洋数值预报模式同化验证、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等提供数据和平台支撑,具有重要的科学、社会和军事意义。随着当前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开发、海上经济贸易、海上军事活动等方面的迅速发展,对海洋动力环境的观测和认知的需求日益迫切,海洋动力环境监测潜标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具有突出的经济效益前景。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 、 软件著作权知识产权编号:US 9,372,082 B1 US 9,423,251 B2 US 9,593,947 B2 US 9,557,171 B2 201410252441.0 201410252601.1 201410821320.3 201510243938.0 201510244120.0 201510244469.4 201510244144.6 201410820855.9技术成熟度:通过中试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4-11
核辐射综合监测信息处理系统
为了生态环境安全,满足某些区域特殊环境核辐射的监测需要,沈阳理工大学与沈阳某研究所联合开发了核辐射综合检测信息处理系统。该成果利用3G无线网络实现区域环境核辐射的实时监测,实现测量数据和信息无线网络传输与处理,对核辐射参数及相应的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综合测量。该系统可以用于涉核区域环境核辐射剂量的无线远程监测,能够将实时数据和辐射剂量的分布情况形象地显示在上位机图形界面上,具有数据无线传输与控制、数据存储、历史数据查询、节点的远程控制等多种功能。该项目已经于2012年底通过部级鉴定并申报科技进步奖。
沈阳理工大学 2021-05-04
区块链实时分阶段性能监测平台
本项目通过创新数据获取方法、创新区块 链性能分阶段评估指标,建立了耦合度较低的 后端数据获取、云端数据处理、前端数据可视 化的性能评估平台原型
中山大学 2021-04-10
基于 WSN 高铁运行环境监测系统研发
高速列车的安全运营关系到旅客生命财产安全,高速列车运营环境监控是铁路安全 运营的重要保障。开展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的高速列 车运营环境监测理论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 高速列车 WSN 亟需解决的问题: ➢ 接触网和车载设备对 WSN 的强电磁干扰问题 ➢ 高速列车运行时,对 WSN 质量的影响 ➢ 大规模传感器节点动态负载均衡和实时路由控制问题 ➢ 计算资源有限条件下,低信噪比监测数据的处理、融合问题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0 91 92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