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活体培养环境监测仪
“NMT界乔布斯”许越先生推荐创新平台 中关村NMT产业联盟推介成员单位创新产品 “全球抗疫,人人有责”   推出背景:         研究论文的可重复性是研究科学性的最重要基础。论文可重复性需要作者对研究的相关过程、研究对象和统计分析方法提供详细的描述,否则给其他学者重复实验带来很大困难,但是活体生理研究的可重复性差一直困扰着这一领域。有一些杂志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但仍然不能避免一些研究可重复性差的问题。重现性、严谨性、透明性和独立验证是科学方法的基石。   实验的严谨性在于实验变量的统一,随着科技的发展,变量的因素会越来越完善,检测方法、检测设备也会越来越专业,除了我们已知的实验变量,其实还有很多的其他因素也是实验变量的一部分,只是还没有能够将这些因素通过精确数据的形式展示出来。    NMT创新产品系列,带您找到实验中的变量!   产品介绍 名称:活体培养环境监测仪 型号:EPR-100 品牌:旭月 产地:中国 简介: 应对挑战: 活体实验中的数据积累重复性较差,这和样品培养的一致性相关,如何提高样品培养的一致性是关键点 培养环境的参数,对于活体样品实验的数据结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更多使用的是人工记录的方式,增加了人工可能造成的误差与意外 解决方法: 基于NMT活体实验,使用活体培养环境监测仪,能够实时记录培养箱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确保培养环境的一致性 活体培养环境监测仪提供的数据记录,能够帮助科研工作者获取不同时间段内,培养环境的参数数据   功能特点 1.基本功能: 实时监测、记录培养箱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 液晶屏实时显示监测数值 可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查看和下载环境参数数据
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基于大数据驱动的综合能源系统规划优化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项目开展的背景及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能源转型面临需求放缓、传统产能过剩、环境问题突出、整体效率较低等问题,传统能源系统又存在着各能源子系统规划协调不足、弃风弃光现象突出、对化石能源依赖严重等现象,推进国家能源转型、构建新型能源系统势在必行。 综合能源系统是能源互联网建设的物理载体,是支撑国网战略目标落地的重要形式。综合能源系统能够拓宽国网公司发展业务,培育业务增长点和盈利模式增长点,是实现国网公司业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综合能源系统规划建设是项目成立的开端,规划优化效果最优是项目最好的投资、更是最好的节约。综合能源系统规划问题涉及源、网、荷、储协同,需要多维能源数据信息支撑,包括不同设备动态运行特征信息、多元用户负荷特性等数据。而大数据技术能够为综合能源系统规划建设提供基础的数据服务。  有助于可再生能源开发规模进一步提升,促进社会能源可持续发展; 有利于能源的投入产出效率进一步提升,减少能源消耗总量; 有利于社会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降低能源系统建设成本;  有利于推动能源互联网的进一步实施和落地,助力国网实现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目标; 有助于电网公司新型业务进一步推进,扩展业务和收入增长点;  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大数据——应用 在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的推动下,大数据技术在综合能源系统的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助力解决综合能源系统规划优化或运行优化多因素设备建模、设备运行状态诊断、用户用能画像、用能场景生成、优化策略生成的问题。  项目研究内容 项目研究成果 主要成果 本项目的应用示范能够指导综合能源系统工程实际落地,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指导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效果评估,提供规划决策工具;能够指导不同区域典型综合能源系统场景示范推广,打造可推广的样板工程;能够深化综合能源系统一体化服务,助力综合能源系统广泛推广。项目发表学术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5项。 示范应用 本项目预计在山东省内落地应用,打造不同行业的综合能源应用示范项目,目前在前期项目应用实施阶段,预计2021年底完成项目应用实施。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5-10
运动系统模型
1、参照典型人体标本及国内外经典权威教材及图谱制作,如人卫出版社丁文龙主编的《系统解剖学》、人卫出版社南京医学院主编的《人体解剖学图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姜同喻编著的《连续层次解剖图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丁自海主译《格式解剖学》、广东科技出版社胡耀民主编的《人体解剖学标本彩色图谱》等,造型自然准确、颜色自然,满足教学需要;
张家港市华亿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4-12-23
大规模虚拟场景的构建与优化技术
探索虚拟环境的真实感知以及虚实环境融合的一致性理 论与方法,主要研究虚拟环境的构建、大规模场景绘制、沉 浸式真实感漫游、目标检测与识别等关键技术,在高分遥感 影像增强的虚拟仿真、高清立体显示、多用户虚拟漫游等方 面研究特色鲜明。
浙江工业大学 2021-05-06
SWATH 船的稳定鳍优化与鲁棒控制
本书在详细分析了波浪中SWATH船的纵向运动性能和稳定鳍尺寸,安装位置等参数对SWATH船纵向运动稳定性和机动性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SWATH船稳定鳍方案的多目标优化数学模型,并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了优化求解.
江苏海洋大学 2021-05-06
聚酯装置节能降耗优化运行技术
该项目针对聚酯行业引进装置能耗高、竞争力弱的背景展开,结合实际工业反应器及其生 产、操作状况,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计算的基础上,开发了酯化过程宏观反应动力学模型 和缩聚过程的宏观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采集的数据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校核和不断地修正, 获得了全面良好反映聚酯装置特性的模型。通过模型寻优,对操作参数进行较小的调节,根据 调整后的装置具体生产情况,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校核,并在新的操作点周围的一个新 的较小的范围内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寻优。采用这种逐步外延的寻优技术,使装置平稳地移到 最优操作点上,在提高等级品率、降低能耗的同时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该项目通过系统的信 息采集、信息处理对系统进行优化,并在工业装置上实施,具有投资小、收益高的特点,尤其 适用于旧的聚酯生产系统信息化改造。同时,该项目的技术也可推广到相关聚合物过程的节能 降耗等过程优化项目中。该项目已在洛阳石化、上海石化等企业得到应用,流程热媒用量下降 8%以上,创造了1813万元/年的经济效益。该项目所包含的相关技术获2008年中国石化集团科 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 该项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性,可直接推广应用到国内其他聚酯装置。此外,该成果中的建模 技术、优化技术等亦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采用自动化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生产技术水平,推动我国石化工业科技进步,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 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示范作用。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钢铁企业生产物流优化研究
1.项目的简单概述 钢铁行业生产物流的优化重点在于,通过对钢铁行业的物流进行诊断,制定物流优化整合方案,指导企业进行现代物流管理创新。 钢铁企业生产物流优化研究项目通过建立物流优化与整合的数字模型,将各个生产企业的原燃料采购、生产过程的半成品转移及产品销售至用户的全过程进行系统优化;通过物流优化数学模型,使整个物流达到最优化的程度,实现钢铁企业物流管理的整体创新。 2.项目来源 钢铁工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为了提高企业的产量和效益,降低生产成本,莱芜钢铁公司和太原钢铁公司提出了钢铁生产物流的优化战略。在现有客观条件下从全局高度对整个生产系统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达到均衡生产、降低库存、及时供给、降低成本的目的。 太原钢铁公司新建不锈钢生产线一条,为了达到合理的规划、设计,使新建项目达到较优的程度,太钢采用仿真建模和优化的方法,对生产线进行了规划研究。 3.项目的研究内容和优化重点 根据钢铁生产物流现状,生产物流优化的重点,应该是那些与生产及物流管理相关问题。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钢铁企业的生产物流: (1)通过“建立和完善生产物流优化指标体系”和“生产计划优化”,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和作业计划中存在的问题; (2)强化“生产及物流控制”,解决钢铁企业生产作业计划优化编制、物流跟踪、生产调度等方面的问题; (3)采用实用拉动式库存管理方法及原则,改进企业多级库存管理; (4)以运输成本和服务水平作为运输方式选择的依据,并以此进行科学的运输决策优化; (5)建立物资供应管理信息系统,解决物资供应及备件管理方面的问题;(6)建立钢铁企业面向仿真的模型和数字物流仿真系统,对钢铁生产物流进行可视化仿真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聚酯装置节能降耗优化运行技术
该项目针对聚酯行业引进装置能耗高、竞争力弱的背景展开,结合实际工业反应器及其生产、操作状况,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计算的基础上,开发了酯化过程宏观反应动力学模型和缩聚过程的宏观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采集的数据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校核和不断地修正,获得了全面良好反映聚酯装置特性的模型。通过模型寻优,对操作参数进行较小的调节,根据调整后的装置具体生产情况,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校核,并在新的操作点周围的一个新的较小的范围内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寻优。采用这种逐步外延的寻优技术,使装置平稳的移到最优操作点上,在提高等级品率、降低能耗的同时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该项目通过系统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对系统进行优化,并在工业装置上实施,具有投资小、收益高的特点,尤其适合旧的聚酯生产系统信息化改造。同时,该项目的技术也可推广到相关聚合物过程的节能降耗等过程优化项目中。该项目已在洛阳石化、上海石化等企业得到应用,流程热媒用量下降8%以上,创造了1813万元/年的经济效益。该项目所包含的相关技术获2008年中国石化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该项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性,可直接推广应用到国内其他聚酯装置。此外,该成果中的建模技术、优化技术等亦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采用自动化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生产技术水平,推动我国石化工业科技进步,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示范作用。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聚酯装置节能降耗技术”获2008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三等奖。获中国石化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聚酯装置节能降耗优化运行技术
该项目针对聚酯行业引进装置能耗高、竞争力弱的背景展开,结合实际工业反应器及其生产、操作状况,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计算的基础上,开发了酯化过程宏观反应动力学模型和缩聚过程的宏观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采集的数据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校核和不断地修正,获得了全面良好反映聚酯装置特性的模型。通过模型寻优,对操作参数进行较小的调节,根据调整后的装置具体生产情况,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校核,并在新的操作点周围的一个新的较小的范围内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的寻优。采用这种逐步外延的寻优技术,使装置平稳的移到最优操作点上,在提高等级品率、降低能耗的同时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该项目通过系统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对系统进行优化,并在工业装置上实施,具有投资小、收益高的特点,尤其适合旧的聚酯生产系统信息化改造。同时,该项目的技术也可推广到相关聚合物过程的节能降耗等过程优化项目中。该项目已在洛阳石化、上海石化等企业得到应用,流程热媒用量下降8%以上,创造了1813万元/年的经济效益。该项目所包含的相关技术获2008年中国石化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国际工业博览会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 该项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性,可直接推广应用到国内其他聚酯装置。此外,该成果中的建模技术、优化技术等亦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采用自动化技术提升传统产业 生产技术水平,推动我国石化工业科技进步,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示范作用。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小型风电叶片批量自动优化配对装置
近几年,世界风能发电平均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全球风电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风电机组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一般可划分为大型风电、中型风电及小型风电。小型风电多为离网型风电,是独立运行的供电系统,即在电网未通达的偏远地区,用小型风电机为蓄电池充电,再通过逆变器转换成交流电向终端电器供电,单机容量一般在100W-10kW。早在20世纪70年代,小型风电技术在中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内蒙古、新疆等地得到了发展,最初小型风电技术被广泛应用在送电到乡项目中为农牧民家用供电。目前,在小型风力发电机叶片生产过程中,由于叶片采用的原材料多为木质、玻璃钢、合金材料,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度偏低,很难保证每根叶片的重量和重心位置满足装机要求。这就给小型风力发电机的安装带来很大的麻烦,因为要保证小型风力发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的平衡和稳定性,需要安装在每一台风机上的叶片重量和重心位置满足装机要求。于是对所生产的叶片进行测试和配对就成为叶片出厂前的关键技术环节,目前的配对方法和技术不仅生产效率低,并且无法快速大批量自动实现小型风电叶片的最优化配对和配重。针对上述现有小型风力发电机生产过程中叶片配对工序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的小型风电叶片批量自动优化配对装置。该配对装置包括测量系统、数据传输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并配套有相应软件,在对叶片重力、几何尺寸等数据进行测量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处理装置计算出叶片的实际重量、重心位置,将重量和重心位置相同或相近的叶片编号配对,具有测量精准、配对准确、配对效率高的优点。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0 41 42
  • ...
  • 587 58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