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ATMP模块化高应用度全地形移动机构平台的设计研发与实现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学号 简凯纳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 2018.9/2022.6 201831031312 张星 电气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 2018.9/2022.6 201831072307 陈浩彬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 2020.9/ 202031030285 邓青蓝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 2018.9/2022.6 201831053229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杨林君 工程训练中心/机械工程 实验师 机械工程 陈建勇 理学院/凝聚态物理 讲师 凝聚态物理 四、项目简介 目前,在移动机器人领域,轮式移动机器人因具有结构相对简单、驱动和控制方便、工作效率高等优点被广泛用在需要越过障碍物的工作中。但是,一般常用的移动装置为四轮驱动结构,动力相对不足,越障能力差;各种零部件之间拆装特别繁琐,不同模块之间管理混乱,更换属于一个模块的坏掉的零部件往往需要拆卸掉其它模块的零部件,电气元器件之间走线杂乱无序,电池等器件暴露在外部空气中,容易造成短路等安全问题。因此,增大驱动动力,提高越障能力,加强模块之间的管理,方便模块之间的拆装,提高电子元器件的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项目本次设计和研究的是一种六轮结构的全地形机器人,使用模块化安装,使结构更为紧凑稳定,适用于多场景,提高轮式全地形机器人的应用度。我们采用基于探索者的PLA材料高提纯外分子重结晶化密致处理,极大增强了摩擦系数,底盘采用西南石油大学自主研发探索者二代原理高致合度准刚性攀岩越障地盘,越野能力增强,其底盘后侧主要为空体重心靠前,便于越障。
西南石油大学 2023-07-20
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拓扑结构的电容预充电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1混合式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拓扑结构及其控制策略,属于电力电子及分布式发电领域。其拓扑结构通过在传统n个半桥子模块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基础上,在每相上下桥臂加入一个全桥型子模块构成,使全桥子模块的电容电压是半桥子模块的一半,实现输出电压电平数由原先的n+1增长至2n+3。 本发明以提高子模块输出电平数、改善MMC换流器的输出电压质量为目的,根据其拓扑结构提出其控制策略:一种混合式调制方式和一种电容预充电方式,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东南大学 2021-04-11
电源信号、数据信号和音频模拟信号时分复用的单总线通信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数据信号、音频模拟信号时分复用的单总线通信系统,包括接在电源/通信总线上的电源模块和至少两个通信模块,电源/通信总线的始端和终端分别跨接一个阻抗匹配电阻,通信模块包括:整流稳压电路、数据信号发送电路、数据信号接收电路、音频模拟信号发送电路、音频模拟信号接收电路和通信控制电路。本发明的总线供电通信系统电路结构简单,大大简化了电路的复杂度并降低了成本。在构成多节点总线通信方式时,支持主从通信和对等通信。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宽输入范围高电源抑制比的带隙基准电压源
一种宽输入范围高电源抑制比的带隙基准电压源,包括电压预调节电路和带隙基准核电路,电压预调节电路产生一个低温漂、高电源抑制比的预调节电压Vreg对带隙基准核电路进行供电,带隙基准核电路包括启动电路、负温度系数电流ICTAT产生电路、正温度系数电流IPTAT产生电路和非线性电流INL产生电路,非线性电流INL产生电路用于补偿负温度系数电流ICTAT产生电路中的高阶温度分量,通过叠加电流ICTAT、IPTAT、INL并由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得到近似零温度系数的基准电压Vref。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绝缘铁氧体磁芯变压器型高压电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绝缘铁氧体磁芯变压器型高压电源,包括上 磁轭、下磁轭、初级磁芯、次级磁芯、绝缘层;四个初级磁芯分布在 上磁轭和下磁轭之间;每个初级磁芯对应的磁芯柱上安装有多层次级 磁芯;上下相邻次级磁芯之间设有绝缘层;磁轭和磁芯均选用铁氧体 材料;电路结构包括初级线圈电路和次级线圈电路;初级线圈电路包 括初级线圈、方波逆变电路和高频 PWM 整流器,高频 PWM 整流器 将三相交流市电变成直流,方波逆变电路将直流逆变为方波作为初级 线圈输入;次级线圈电路包括次级线圈和全桥整流电路,全桥整流电 路将次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支撑海量分布式电源并网的群控群调软件
1.痛点问题 由于新能源发电易受气候环境影响、出力具有强随机波动性、且缺乏惯量支撑能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供电结构将发生根本性变革,“灵活性匮乏”将成为长期矛盾,亟需汇集各类资源参与调节,增强系统灵活性、适应性。随着分布式电源和多样性负荷的接入配电网,配电网已经成为支撑高比例分布式电源安全并网、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挖掘新型可调控资源灵活性的关键所在,亟需研究支撑海量分布式电源并网的群控群调的关键技术,研发支撑海量分布式电源并网的群控群调软件,实现分布式资源的自律和输配电网的协调,促进高比例新能源的安全并网和可靠消纳。 2.解决方案 本项技术实现了支撑海量分布式电源并网的群控群调,主要技术要点: 1)利用量测系统采集的信息估算电力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给出各母线的电压和相角,各线路和变压器的潮流,各光伏逆变器有功无功出力。 2)以集群状态估计的结果为基础,计算出当前时刻群内完整的有功、无功潮流分布和电压分布,覆盖变压器、光伏及储能节点和馈线。 3)基于集群控制子站对能源进行主动管理,通过控制区域内的分布式电源及其他可控资源,加以灵活有效的协调控制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对现存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的高度兼容。 4)建立在配电自动化主站及分布式发电集群控制子站基础上的高级管理计算系统,支持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以经济性为目标,以安全性为约束获得集群的日前重构组态方案,在紧急状态下以运行安全为首要目标,进行实时性的快速集群重构控制。 3.合作需求 寻求应用场景和资源对接,应用场景和业务能覆盖新疆、甘肃、江苏、浙江等新能源大省,并且与新能源领域的大中型企业有合作经验,同时具有一定的技术开发能力、市场推广资源和现场工程实施经验,能与现有团队形成合力,通过信息领域与能源领域的交叉研究,突破支撑海量分布式电源并网的群控群调的软硬件难题。为保障项目实施质量和进度要求,拟合作团队需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且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期望通过合作,全面开展产品和服务的推广销售,力争在一年内形成规模化产值,同时在各个省份组织相应的实施团队,高质量完成项目的交付,并持续做好技术支持和各项售后服务。
清华大学 2022-11-28
混合导通模式的逆变电源装置及其直接电荷量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导通模式的逆变电源装置及其直接电荷 量控制方法,适用于高功率密度、高性能的单相及三相逆变电源。逆 变电源由逆变桥、滤波电感、滤波电容以及直接电荷量控制器构成。 该装置采用小电感量的滤波电感来降低其体积,并在减小磁芯损耗的 同时降低开关损耗,缩小散热器体积,从而提高功率密度。但小滤波 电感使得其电流在每个工频周期中的各个开关周期中即可工作在连续导通模式,也可工作于不连续导通模式。因此,本发明在每个开关周 期中,采用直接电荷量控制器通过采样输出电压和负载电流,计算下 一周期中流过滤波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采用高阶滤波器的高带宽包络线跟踪电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高阶滤波器的高带宽包络线跟踪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阶梯波电压发生电路、高阶滤波器电路和高频补偿电路。所述阶梯波电压发生电路发生阶梯波电压对包络线信号进行初步拟合;高阶滤波器电路采用高阶LC低通滤波器结构,有效滤除阶梯波中高频谐波分量,进一步得到更加接近包络信号的电压信号;再通过高频补偿电路先计算出前述步骤得到的结果与参考信号之间的差值,再将差值经由PID控制器处理后输送到线性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最后补偿到负载上。所设计包络线跟踪电源降低了通过线性放大器中的电流,减小了线性放大器的损耗,显著提升了包络线跟踪电源的效率。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预测及控制技术
特高压技术已成为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前沿。针对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的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问题,提出了直流输电线路离子流场三维计算方法,参加制定了±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指标限值;提出了换流站阀厅电磁屏蔽效能要求以及阀厅搭接技术要求;提出了特高压输电线路对邻近无线电台站和输油输气管道的电磁影响指标限值及防护措施;提出了直流接地极布置的主要技术方案和改善跨步电压的技术措施,评估了入地电流对邻近变电站变压器的直流偏磁影响,提出了抑制变压器直流偏磁的主要措施。研究成果应用于云南-广东、向家坝-上海、锦屏-苏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建设。参与研究的成果“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华北电力大学作为项目主要完成单位排名第15,齐磊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排名第30。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计及交直流微网应对灾害事件弹性能力的鲁棒调度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交直流微网应对灾害事件弹性能力的鲁棒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获取不确定性预测参数,构造交直流微网中的不确定性集;步骤20)基于步骤10)构造的不确定性集,线性化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的出力约束;步骤30)获取交直流微网中各设备的运行成本系数和运行限值,基于步骤10)和步骤20)建立灾害事件下交直流微网的鲁棒调度模型;步骤40)求解步骤30)建立的鲁棒调度问题:利用嵌套型列约束生成算法迭代求解该鲁棒模型,获得交直流微网在灾害事件发生情况下的鲁棒运行计划。该方法提高交直流微网在应对灾害事件上的弹性能力,为制定特殊天气情况下交直流微网的运行计划提供重要指导。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6 47 48 49 50 5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