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适用于多直流馈入电网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方法
该专利技术在多直流馈入电网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和控制方法方面都做了技术创新,研制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准和可靠性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直流馈入系统中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经济性和可靠性不能兼顾的问题,提出的高压直流动态无功精准控制方法突破了现有技术中高压直流不能参加电网动态无功补偿的技术瓶颈,满足了多直流馈入受端电网电压稳定对动态无功支撑能力的要求。专利技术在南方电网进行实施,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技术能高效利用系统中的动态无功资源,显著提高了南方电网动态无功支持能力和电压稳定性,为多直流馈入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确保了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顺利实施,促进了东西部的合作共赢,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基于对该专利技术贡献率的测算,截至2017年12月底,累计新增销售额超过5亿元,累计新增利润超过4000万元。在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评审中获得银奖。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0
一种无直流母线储能元件的交-交功率变换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直流母线储能元件的交?交功率变换器,包括直流母线连在一起的第一三相全桥电路、第二三相全桥电路和第三三相全桥电路,第一三相全桥电路的交流输入侧输入三相电源,第一滤波电容的一端、第二滤波电容的一端以及第三滤波电容的一端相连,第一滤波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相电源,第二滤波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相电源,第三滤波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相电源,三相电源中的每一相电源分别通过滤波电感连接第三三相全桥电路中每一相的交流输入侧。本发明能够减小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利于集成。
东南大学 2021-04-11
自适应线性神经元的混合有源(HVDC)直流滤波器 控制技术
本项目基于系统辨识的原理,通过对控制对象参数进行估计,并根据辨识 结果对控制其参数进行及时调整,克服了控制对象参数的不确定性以及时变性 对控制系统性能的不利影响,并且兼顾了重复控制方法能够精确跟踪含有谐波成 分的周期信号,具有计算量小,易于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上实现的优点。仿 真结果证明基于系统辨识的 HVDC 直流有源滤波器控制技术具有良好的控制性 能,能够对 HVDC 系统直流侧谐波进行有效的抑制。
山东大学 2021-04-13
非对称PWM控制的ISOP全桥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对称PWM控制的ISOP全桥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变换器每个模块输入侧包括输入电容、逆变桥和变压器原边;输出侧包括变压器副边、全桥整流电路和LC滤波电路。输入直流电源正极串联一个输入电感后连到第一个模块输入侧逆变桥的第一桥臂中间点,负极连到最后一个模块输入电容负端。相邻两个模块的连接方式为,前一模块输入电容负端连到后一模块的逆变桥
东南大学 2021-04-14
基于混合型 MMC 的 HVDC 直流侧短路故障穿越和恢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型 MMC 的 HVDC 直流侧短路故障 穿越和恢复方法。能在不闭锁换流器的前提下,通过换流器自身控制 完成直流侧短路故障的穿越和恢复,无需机械设备动作,恢复过程不需要重启换流器,因而故障响应与恢复速度快,对输电线路为架空线 时经常出现的非永久性短路故障特别有效,在隔离直流侧故障的同时 为交直流系统提供无功和有功支撑,并有利于提高所连接的交直流系 统的暂态稳定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直流偏磁多阶段递进式综合治理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偏磁多阶段递进式综合治理评估方法,包括:步骤 1,收集接地极和接地站 点的相关资料;步骤 2,从接地极向土壤注入小电流,获得接地站点的直流电流测试值;步骤 3,采用 直流电流仿真模型计算接地站点的直流电流仿真值;步骤 4,基于接地站点的直流电流测试值和直流电 流仿真值调整直流电流仿真模型,并进行第一阶段直流偏磁治理;步骤 5,从接地极向土壤注入逐步增 大的小电流,观察治理站治理设备动作情况,测量测试站直流电流,检查观察站的运行情况和噪声;步 骤 6,采用直流电流仿真模型计算测试站的直流电流仿真值,调整直流电流仿真模型;并进行下一阶段 直流偏磁治理。本发明计算简单、准确度高、效率高、切实可行。
武汉大学 2021-04-13
海洋装备交流电磁场智能安全检测及可视化评价技术与应用
海洋平台、海底管道等海洋装备长期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中服役,较易出现腐蚀、疲劳以及开裂等结构缺陷,直接影响水下结构可靠性。针对以上问题,本项目(海洋装备交流电磁场智能安全检测及可视化评价技术与应用)围绕海洋装备在役安全检测及评估的技术难题展开系统攻关,基于交流电磁场检测原理,引入海洋电磁学,探究海洋环境中多类型激励下电磁场畸变特征,揭示水下结构缺陷三维形貌-畸变电磁场-可视化成像的正反演化规律,提出水下提离扰动条件下干扰信号识别及补偿方法,建立海洋装备智能检测与可视化评价算法,改变传统操作人员主观评估为智能可视化评价,显著提高海洋结构缺陷检测的智能化和可视化水平,最终构建新一代海洋装备交流电磁场智能安全检测和可视化评价技术体系及其工业应用系统,有效添补水下结构缺陷交流电磁场检测及可视化技术空白,突破国外技术壁垒,率先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下交流电磁场智能可视化检测仪器,可实现500米水深结构物缺陷检测。 团队(赛弗智检)依托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智能传感与无损检测实验室,目前有教授一名,副教授两名、博士后一名、博士三名,硕士生二十余名,具有良好的科研攻关和产品研发、升级能力。 团队研发的海洋装备交流电磁场智能可视化检测仪器能够实现水下结构萌生级裂纹(3.0 mm 长、0.5 mm 深)的智能识别和可视化评价,突破水下涂层和附着物扰动影响技术瓶颈,减少表面清理作业工序60%以上,可视化反演精度超过9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本项目成果改变传统无损检测主观经验判断为智能检测与可视化评价,显著提高海洋装备结构缺陷检测效率和准确率,可广泛用于海洋油气开发、港工码头、跨海大桥以及船舶等多领域海洋装备的在役安全检测,提供高精度缺陷三维形貌信息,为合理决定维修或改装方案提供数据支撑,有效延长海洋装备的使用寿命,保障海洋装备安全运行,具有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目前研发的智能可视化检测仪器已在中海油检测技术公司、广东运通仪器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销售和推广应用,用于水下导管架焊缝、深水隔水管、海洋平台等关键海洋装备安全检测和评价,有效代替传统磁粉等表面无损检测方法,产品销售及检测服务已为企业新增效益9000余万元。 获奖: (1)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银奖 (2)中国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   团队组金奖 (3)首届“能源 智慧 未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一等奖 (4)第五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金奖 (5)第十二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银奖 (6)东营市首届油地校创新创业大赛   二等奖 (7)第七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   一等奖 (8)第六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   二等奖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21-05-11
一种基于轮毂电机的全方位转向越障车
成果描述: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轮毂电机的全方位转向越障车,包括中央控制系统,固定于车体上的蓄电池组,操作台,液压系统,车体左前、右前、左后、右后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与车体之间通过转向抬升机构相连,车体底部左右两边均设有履带轮机构。该种越障车能够实现原地转向、横向行驶、车轮抬升越障,其灵活性、机动性和越障性能好;且其稳定性、动力性能和地形适应能力强。市场前景分析:汽车结构工程技术领域。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技术先进,性价比较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0
多相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相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故障诊断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1)对待诊断多相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系统的速度传感器、直流母线电压传感器、相电流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采集;(2)利用步骤(1)中采集得到的信号分别计算转速指数SI、磁链差绝对值|Δψ|、谐波平面电流幅值Ixy、正半波电流指数CI+和负半波电流指数CI?;(3)速度传感器故障诊断;(4)电压传感器故障诊断;(5)谐波平面电流状态检测;(6)缺相故障诊断;(7)S1开关管开路故障诊断;(8)S2开关管开路故障诊断;(9)电流传感器故障诊断。本方法在不增加外部辅助电路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各类故障快速、准确的诊断。
东南大学 2021-04-11
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喷雾冷却技术
针对燃气轮机进气冷却过程,基于高效喷嘴雾化技术和射流掺混两相流基础理论,开发了燃气轮机进气喷雾冷却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高效喷嘴雾化技术、进水方式与喷嘴阵列布局、喷雾过程调节与控制三个部分,基于该技术可实现不同运行条件下燃气轮机进气与喷雾的高效掺混过程组织,确保喷雾在尽可能短的距离内快速雾化并蒸发,提高压气机入口气流品质和燃气轮机工作稳定性。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5 36 37
  • ...
  • 57 5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