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用于校正农产品光学特性检测装置的固体仿体的制造模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校正农产品光学特性检测装置的固体仿体的制造模具。包括三种针对不同使用需求的模具,分别是用于制作薄平板型固体仿体的模具、用于制作厚平板型固体仿体的模具和用于制作带半球厚板型固体仿体的模具,模具通过模块化组件搭建而成;模块化组件包括底座板、薄中间板、注射器、厚中间板、烧杯和半球板,薄中间板和厚中间板均为中部开有通槽的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侧壁开有用于注入液体的径向通道,底座板为一块平板结构,半球板为一端中心带有凸台的平板结构,半球板非凸台端面中心开有半球形孔。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模块化成本低,制作固体仿体时间短,制作的固定固体仿体能够长期保存,能够用于提高农产品光学特性的检测精度。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用于制造含油轴承的浸渗模具及含油轴承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油轴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 粉末冶金基体在润滑油中浸泡进行预处理,然后将粉末冶金基体放入 浸渗模具内;(2)在反应釜中倒入润滑油,然后关闭反应釜的入口和出 口;(3)将反应釜中的润滑油加热并保温;(4)使用与反应釜入口连接的 压力源对反应釜进行加压,达到所需压力后保压;(5)使反应釜内的润 滑油通过连接管路进入浸渗模具的进油通道和浸渗内腔中,以对密封 在浸渗模具内的粉末冶金基体进行浸渗。本发明采用的是压力渗油, 这使得制成的含油轴承的含油率更高,极大提高了该含油轴承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从铁水脱硫渣中回收鳞片石墨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510312021.1)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铁水脱硫渣中回收鳞片石墨的方法,属于资源综合利用领域。该方法具体步骤是:首先将脱硫渣破碎,并磁选回收铁,尾渣破碎至小于1mm并加水配成浓度为30~40%的浆液,加入浮选剂进入浮选机浮选,浮渣加水配成浓度50~70%的浆液并球磨10~30min,然后磁选回收铁,而尾渣加水制成浓度为30~50%的浆液,送往浮选机进行浮选,浮选剂由“煤油+2号浮选油”或“液体石蜡+辛醇”组成,回收的鳞片石墨通过多次“球磨-磁选-浮选”工艺处理提高品位,最终获得的鳞片石墨中固定碳含量可以达到90%以上,而且其中的铁也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回收。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三维石墨烯体相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制备在宏观尺度上具备二维单片石墨烯的独特本征性质的石墨烯三维体相材料是材料学研究中兼具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的重大挑战。本项目制备得到了一种三维石墨烯宏观体相材料,其由大量独立且悬空的二维石墨烯单元通过片层边缘的化学键构筑而成。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在常温可见光下作用下具有电子发射能力,在瓦特功率级别的可见波段激光或聚焦的太阳光照射下,厘米尺寸的此石墨烯材料样品可以在真空条件下实现有效的直接光驱动,此现象为国内外所首次观察及报道,为石墨烯带来了一种激动人心的潜在应用价值。上述材料的制备及相关性能研究还可为石墨烯在催化,能源转换与存储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材料支持与相关理论支撑。
南开大学 2021-02-01
4K深低温超弹性三维石墨烯材料
具有较大可逆形变功能的弹性材料在各种工程应用中具有广泛需求。然而,当温度显著降低时,材料延展性或弹性通常会受到损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材料能够实现在外太空等深低温下具有高弹性。近日,南开大学陈永胜团队报道了一种三维交联的石墨烯材料,在4K的深低温到1273K的高温温度区间材料超弹性行为几乎不变。在4K超低温条件下,具有与室温相同的力学性能:几乎完全可逆的超弹性行为(高达90%的应变),杨氏模量不变,泊松比接近零,循环稳定性好。原位实验和模拟结果表明,这种超弹性得益于独特结构的协同结果:单个石墨烯片层的本征弹性和片层之间的共价连接。
南开大学 2021-04-10
超薄石墨片作衬底的碲化镉太阳电池
超薄石墨片作衬底的碲化镉太阳电池,属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本发明 采用柔性超薄石墨片作为衬底材料,在石墨片上溅射一层铜,进行热处理。铜 扩散进入石墨形成掺铜石墨片。在掺铜石墨片上沉积一层碲,再沉积碲化镉并 进行退火处理。在碲化镉的沉积及退火处理过程中,在石墨片和碲化镉之间形 成重掺杂的CuxTe层而实现柔性石墨衬底与碲化镉之间的欧姆接触。然后依次 沉积硫化镉、透明导电薄膜和栅状铝电极获得柔性碲化镉薄膜太阳电池。本发 明解决了制备高效柔性碲化镉电池所需的较高工艺温度与常规柔性衬底耐受温 度低的矛盾。
四川大学 2021-04-11
氧化石墨烯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开发和应用
本技术采用先进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技术,实现了氧化石墨烯在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可控分散,进而制备出超高韧性、超高耐久的水泥基材料。本技术通过从纳微观尺度上对水泥基材料水化产物的改性,克服了传统水泥基材料本质上脆性行为的弊端,产品能够在严苛的服役环境中长期(大于 100 年)保持优异的服役状态。同时,相比于现有的纳米混凝土改性技术,本技术使用的纳米外加剂-氧化石墨烯制备工艺简单,价格优势明显,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使该产品具有较大的经济优势。 
青岛理工大学 2021-04-22
三维石墨烯体相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制备在宏观尺度上具备二维单片石墨烯的独特本征性质的石墨 烯三维体相材料是材料学研究中兼具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的重大挑 战。本项目制备得到了一种三维石墨烯宏观体相材料,其由大量独立 且悬空的二维石墨烯单元通过片层边缘的化学键构筑而成。该材料具 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在常温可见光下作用下具有电子发射能力,在瓦 特功率级别的可见波段激光或聚焦的太阳光照射下,厘米尺寸的此石 墨烯材料样品可以在真空条件下实现有效的直接光驱动,此现象为国 内外所首次观察及报道,为石墨烯带来了一种激动人心的潜在应用价 值。上述材料的制备及相关性能研究还可为石墨烯在催化,能源转换 与存储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材料支持与相关理论支撑。 项目特色: 1.制备了基于二维石墨烯单元通过片层边缘的化学键构筑而成 三维石墨烯体相材料,该材料不仅保留了二维石墨烯材料的本征性质, 而且具备优良的机械及光电性能。 2. 在国内外首次观察到厘米级尺寸的裸眼可见的宏观石墨烯样 品,只依靠瓦特级别的光作为单一驱动源,即可实现较大距离(数十厘 米)的有效的运动,并提出了光致电子发射驱动的机理解释上述三维 石墨烯体相材料独特的光驱动, 3. 上述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揭示通过有效合理的结构构筑手 段,能够得到以二维石墨烯作为构成单元,并有效保留其独特二维性 质和兼具三维宏观形态的石墨烯体相材料,此项研究为其它二维材料 的开展类似工作并拓展其应用提供了范例和思路。已取得的成果: 项目的标志性研究结果于 2015 年 6 月在线发表于 Nature Photonics,并于 2015 年 7 月正式发表(Nature Photonics, 2015, 9, 471- 476)。杂志同期以“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Lift off for graphene” 发表了专题评论。英国著名科普杂志 New Scientist 以“Spacecraft built from graphene could run on nothing but sunlight”为题报道了此研究, 指出该成果“再为石墨烯这种优良材料增添了一种惊人的性能”。国 内主要媒体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以及多家门户网站等均 对此研究进行了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于 2015 年 6 月 21 日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市场应用前景: 空间飞行器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工具,而动力源问题一直羁绊 着人类无法走得更远。目前几乎所有的航空、航天飞行均采用化学驱 动,即通过喷射燃烧的化学物质来获得驱动力,光直接驱动飞行是科 学界和航空界多年的梦想。
南开大学 2021-04-13
高效持久的新型纳米银基/石墨烯抗菌材料
Ag 纳米颗粒具有优异的抗菌及杀菌性能,且具有广谱性及无抗药性。石墨烯是近年来最热门的材料之一,可以作为载体制备纳米复合材料,广泛应用在光电,电池,生物,医学等众多领域。对比目前 Ag 抗菌材料的载体如沸石,二氧化硅等来说,石墨烯具有独特的二维结构,其高的比表面积,稳定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可以优化 Ag 基纳米颗粒的生长,控制其形貌尺寸,从而获得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 其独特的二维结构以及界面性能使其可以组装成不同应用环境的器件,因此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重要的是,石墨烯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
江苏大学 2021-04-14
负载纳米改性石墨氮化碳的白光连续消毒材料与技术
目前传统消毒技术有诸多缺点:紫外消毒由于紫外光光谱会杀死健康细胞,对人眼和其他器官也是危险的,所以其灭菌场所不能有人进入,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传统的二氧化钛催化剂由于禁带宽度3.2ev,也只能受紫外光激发有效,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臭氧消毒易分解,其灭菌场所不能有人进入,对人眼和其他器 官具有危害;酒精、84消毒剂由于挥发不具有持续消毒能力,需要经常喷洒,另外存在着使用不当引起的火灾、中毒等风险。 课题组研发的氮化碳g-C3N4功能复合膜制备可解决述痛点,该项技术具有可提高膜的亲水性、提高膜的水通量、赋予膜光催化性能、赋予膜自清洁性能和抗菌性等特点。
北京交通大学 2023-05-0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24 2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