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涂层的制备方法
本技术成果属于化学分析测试仪器领域,涉及到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涂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石 英纤维的碱洗、酸洗、活化、硅烷化处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置于溶剂中自组装;加入交联剂及引发 剂,插入硅烷化石英纤维,热引发聚合;取出纤维,老化;重复以上涂渍步骤至涂层厚度达到要求;洗脱 除去模板分子。与商品化涂层相比,用本方法制备的朴草净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涂层对三嗪类除草剂具有 良好的分子识别性能,涂层均匀致密,为疏松多孔结构,长时间使用后无断裂、脱落现象,厚度可通过涂 渍次数进行控制,重复性好。萃取头可与液相色谱联用。
中山大学 2021-04-10
一种基于磁梯度自愈合防腐涂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磁梯度自愈合防腐涂层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防腐涂层领域。基于磁梯度自愈合防腐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涂层中添加包封缓蚀剂的磁性纳米颗粒,在涂层制备过程中通过施加外部磁场,使磁性纳米颗粒在涂层中呈纵向梯度分布,近金属表面的纳米颗粒浓度高,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安全环保,降低了的智能纳米容器或功能性高分子微球的使用量,提高了常规自愈合涂层的防腐效果。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钛金属表面原位合成 TiC-DLC 复合涂层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金属表面原位合成 TiC-DLC 复合涂层的方法,将 Ti 靶置于镀膜室内,并通入 烃类气体,对镀膜室抽真空并保持 100~400°C温度,采用电弧离子镀使 Ti 离子从 Ti 靶蒸发出来,同时 利用电弧放电离化烃类气体,从而在 Ti 靶形成 TiC 掺杂的 DLC 复合涂层。本发明采用原位合成技术在 Ti 靶材表
武汉大学 2021-04-14
高效可转位刀具多元复合膜涂层设备及技术
项目简介: 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数控机床的普及, 对工具和耐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钟表等饰品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国内外都大
西华大学 2021-04-14
一种新型钢结构水性带锈防锈涂层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钢结构水性带锈防锈涂层,包括钢材基底、水性铁锈转化漆底层、水性防腐漆中层、水性调色面漆层;在钢材基底表面具有锈蚀层,所述的水性铁锈转化漆底层设置于钢材基底表面锈蚀层上,水性防腐漆中层及水性调色面漆层从下到上依次设置于水性铁锈转化漆底层上。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涂层均采用水性涂料组成,无VOC,对环境和人体无伤害,同时能最大限度的保护钢结构再生锈,提高了钢铁的使用寿命,同时不需要在施工前,进行大规模的除锈工作,可节省大量财力和人力。
浙江大学 2021-04-13
在钛合金表面制备 Ti-Si-C 涂层的方法
项目简介 一种在钛金属表面制备 Ti-Si-C 涂层的方法,其特征是它由涂层合金粉末片制备和 激光熔覆处理组成。其中,Ti 粉、Si 粉和石墨粉经混合球磨烘干后,在压片机上压制合 金粉末片,且涂层合金粉末片中各组分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为:Ti 粉 50%,Si 粉 16.7%,C 粉 33.3 %。 产品性能、指标 本发明熔覆工艺性能优良,涂层组织致密,界面结合良好,主要组成相为 α-Ti、TiCx、 Ti5Si3 和 Ti3SiC2,组织为 α-Ti 基体+
江苏大学 2021-04-14
高分子自修复涂层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智能自修复防腐涂料通过先进的方法,将封装缓蚀剂的纳米容器均匀分散至传统涂层中,一方面解决缓蚀剂与涂层的相容性问题,同时在涂层发生异常变化(破损,过度挤压,酸碱刺激)时,纳米容器中封装的缓蚀剂迅速被释放,附着在金属材料表面,有效抑制这些位置腐蚀的发生。这是个智能保护系统,腐蚀发生时,它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和位置自动释放腐蚀抑制剂。而当该位置腐蚀停止时,纳米容器的释放也自动终止。 所有者: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成果发布时间:2018 年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车载探地雷达隧道检测系统与检测技术
本成果来自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2014年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15年通过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技术评审,2015年11月获得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年度技术创新奖,认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技术的检测速度从间歇式5km/h,提高到连续性175km/h,它能在正常的列车运行条件下完成整条线隧道的检测,彻底地改变了国家铁路网隧道病害不能普查和定期体检的现状。该技术还可以用于公路隧道和地下铁路隧道的健康状态检查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车载探地雷达路基检测系统与检测技术
探地雷达属于高科技产品,长期以来,只有美国、加拿大、瑞典等少数国家生产。近年来我国国内也生产探地雷达,一些大学也研制探地雷达,但是这些探地雷达多为单通道,地面耦合天线,扫描速率很低,不能用于车载。一般探地雷达系统好比照相机,而车载探地雷达系统好比多摄像头的高速摄像机。车载探地雷达系统的扫描速率与高速摄像机的单位时间内所能拍摄的照片数类似,扫描速率越高,测试速度越高。目前国外车载探地雷达系统主要有美国GSSI公司的SIR-20系列、30系列和意大利IDS公司RIS-2K系列。车载探地雷达技术有五项关键技术:空气耦合天线、多个通道技术、高速扫描技术、定位技术和多通道数据处理技术。以我校地学学院昝月稳教授领衔研制的车载探地雷达系统,在这五项技术方面都达到国际领先。专用空气耦合天线,集中了国外喇叭型天线和平板天线的优点;采用金属壳全屏蔽,减少了外界干扰;三通道探地雷达系统的扫描速率是美国SIR-20系列雷达扫描速率的5倍,意大利RIS-K2系列雷达扫描速率6倍, 美国SIR-30系列后来才与我们的扫描速率相当,但是探测深度只有我们的三分之一。定位系统采用了GPS和里程绝对坐标定位技术,可以整条线自动采集数据,而国外同类产品是相对定位,累计误差大,无法长距离检测。自主研发了多通道数据处理软件,在吸收国外软件优点的基础上,软件功能达到国外同类软件先进水平。该项成套系统集成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工程实际,2008年经铁道部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不干扰运输的路基状态检测与普查。铁路车载探地雷达24小时可以采集2880km的数据,而在运营线上人工检测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其效率是不言而喻的。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石墨烯和金属网孔复合膜柔性透明电极
1、主要功能及应用领域 透明电极在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触摸屏等光电器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应用最多的用氧化铟锡(ITO)为制造的透明电极,但ITO存在脆性大,无法弯曲,近年来随着光电器件对透明电极需求的增加,铟的价格也大幅提高。由于石墨烯产业化后的预期成本低,成为柔性透明电极的主要材料之一,但在实际中由于大面积石墨烯总会存在一定的缺陷,影响了其导电率,本项目结合石墨烯和纳米金属网孔的优势制备出石墨烯和金属网孔复合膜柔性透明电极。 2、特色与先进性技术指标 特色:利用低成本、无污染的溶胶在透明基底形成网状模板,利用模板制作金属网格;通过转移石墨烯在金属网格上制作一种石墨烯/金属网格复合电极。其复合电极表现出优异的光电特性。通过结合单层石墨烯的高透光性和金属网格的导电性,有效地弥补了化学气相沉积法(CVD)-石墨烯多晶结构的缺陷和金属网格不利于制作依赖垂直电流传输器件的的缺点,从而提高透明复合电极的光电特性。 图1 制备的石墨烯及拉曼图,可以看到非常清楚的2D峰,右图为金属网孔的显微图。 3.技术指标 复合电极:面电阻为 21.2 、透光率为92%(在550nm波长测得),下图表明其宽带的透射光谱特性。 图2 复合电极的透过率 将复合电极制作在PET基底上,使其可以表现出优异的机械柔软性。在将透明电极从正向到反向弯曲,其弯曲角度从-150o达到150o时,其电导率也只下降3.4%,反复弯折100次,电导率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4、产业化的关键性问题 高性能的透明电极在许多光电器件是必不可少的,例如触摸屏、光伏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等。目前商业上,由于氧化铟锡(ITO)薄膜的高光学透过率、低面电阻和成熟的制造工艺,在作为透明电极方面已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光电器件中。但铟是稀有金属,在地壳中的分布量比较小且分散,主要以微量存在于锡石和闪锌矿中,且随着液晶显示器和触摸屏等产品的普及,因此铟的价格在急剧上涨。此外,氧化铟锡透明电极缺乏柔韧性,不易弯曲,化学稳定性差,不适合应用于柔性透明电极。 传统上制备金属网采用光刻法及蚀刻工艺。但是,通过采用光刻法制备的金属网格不仅成本较大、工艺复杂、效率低,而且在制备的工艺条件、设备要求也较高。 本实验采用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方法制备金属网格,再通过CVD法生长大面积石墨烯并转移在金属网格上。实验过程中工艺简单、成本低、效率高,并可制备大面积-高质量的透明电极。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8 39 40
  • ...
  • 408 40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