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防腐耐磨铁基非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腐耐磨铁基非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其包 括的成分及该成分的原子百分比含量分别为:14.0~22.0at.%Cr,6.0~ 16.0at.%Mo,4.0~7.0at.%B,4.0~20.0at.%C,0.0~3.0at.%W 以及余 量的 Fe。其制备方法包含 S1 制备单一合金靶材;S2 选择衬底材料, 将衬底表面进行平整化,然后清洗并吹干待用;S3 进行磁控溅射,其 中,背景真空度值不高于 5x10<sup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多层薄膜微结构自对准制备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层薄膜微结构自对准制备方法,通过分隔板 将喷头内腔体纵向分为至少两个腔室,在各腔室内注入不相溶的高分 子溶液,并汇聚于喷头的喷嘴处;施加高压静电场,同时驱使接收板 做平面直线运动,在高压静电场作用下喷嘴处的溶液变形成泰勒锥, 从泰勒锥尖端拉出射流,射流中的多种高分子材料先后沿着接收板运 动的方向进行静电纺丝,形成多层薄膜微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实 现上述方法的装置,分隔板纵向设于喷嘴内,将喷嘴内腔体分隔为至 少左右两个腔室;在喷嘴端部设有端部盖板,端部盖板与喷嘴端部之 间设有密封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变色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变色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薄膜为聚苯胺与三氧化钨的复合薄膜,其中含有5~80%质量分数的三氧化钨,薄膜厚度为50~300nm,表面具有纳米棒阵列形貌。该制备方法包括:将表面经羟基化处理的ITO玻璃或者ITO/PET基底垂直竖立并固定于反应容器中,将过氧化钨酸溶液与苯胺溶液的混合溶液倒入其中并搅拌;再加入过硫酸铵溶液,搅拌下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取出沉积有薄膜的基底并冲洗、干燥而得。本发明制备方法实现了聚苯胺/氧化物在分子层次复合,工艺简单,成分可方便控制,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工业化。制得的薄膜光谱调节范围大、颜色丰富、响应速度快、循环寿命长,应用范围广泛。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双波段薄膜光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微纳制造与光电子器件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双波段 薄膜光探测器,包括基底薄片、第一电极层、第一 WSe2 层、石墨烯 层、第一 MoS2 层、第二电极层、介质层、第二 WSe2 层、第三电极 层、第二 MoS2 层和第四电极层,第一电极层设置在基底薄片上;第一 WSe2 层铺设在基底薄片和第一电极层上;石墨烯层设置在第一 WSe2 层上;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PT100型号薄膜铂电阻低温温度计低温实验
北京锦正茂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13
PT100型号薄膜铂电阻低温温度计PI封装
北京锦正茂科技有限公司 2022-03-26
一种制备聚二氮杂环辛四烯的方法
本发明属高分子化学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聚二氮杂环辛四烯的方法。利用均苯四甲酸二酐与取代苯进行傅克反应,制备取代苯甲酰基对(间)苯二甲酸,并分离取代苯甲酰基对苯二甲酸和取代苯甲酰基间苯二甲酸;取代苯甲酰基对(间)苯二甲酸在氯化试剂作用下反应制备取代苯甲酰基对(间)苯二甲酰氯,进而与叠氮化钠反应生成苯甲酰基对(间)苯甲酰叠氮。该叠氮化合物在高温下通过Curtis重排生成异氰酸酯化合物,并在酸性条件下水解获得取代苯甲酰基对(间)苯二胺,利用氨基与酮的缩合反应,直接缩聚制备聚二氮杂环辛四烯。本发明制备聚二氮杂环辛四烯,使用原料价格低廉,反应条件温和,使其能够应用于光电材料、电驱动聚合物、医药等领域。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3β-羟基雄甾-17(20)-烯-21-酮的合成方法
以 3β-羟基-5α-雄甾烷-17-酮为原料先制得 3β,17-二羟基-20-炔-21-苯基(或为对甲苯基,或为对氧基苯基, 或为对氟苯基, 或为间氟苯基)-5α-雄甾烷, 然后通过 Meyer–Schuster重排得到 21-苯基(或为对甲苯基, 或为对氧基苯基, 或为对氟苯基, 或为间氟苯基)-5α-雄甾-17(20)-烯-21-酮的合成路线。 该方法具有合成步骤少,成本低,反应条件易控制,收率高,适于大量制备的优点。
扬州大学 2021-04-14
双环戊二烯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双环戊二烯氧乙基甲基丙烯酸酯是一种特殊功能性单体,具有耐水性、耐溶剂性、柔韧性、附着力好等优点,是光固化材料理想的活性稀释剂。可广泛地应用在UV涂料、胶黏剂、油墨,以及树脂的改性等领域。
山东瑞博龙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9-09
纳米石墨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及其应用技术
我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和上海市纳米技术专项等资 助下研制开发的纳米石墨相变储能材料具有储能密度高、导热换热效果优异、安全稳定、 阻燃和环境友好等优点。 技术指标:与现有的相变储能材料相比,纳米石墨基相变储能材料的导热系数提高 1~2 个数量级,相变温度在-40~+70°C 之间连续可调,储能密度可达 150~250J/g 左右, 经 1000 次循环后,性能劣化小于 5%。
同济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0 31 32
  • ...
  • 42 4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