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血吸虫致病机制研究
以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敲除大鼠作模型,发现iNOS基因敲除大鼠对日本血吸虫的感染表现出明显的敏感性(虫体发育正常、雌虫产出成熟虫卵,肝组织虫卵肉芽肿严重),从而证实,由iNOS代谢精氨酸产生的一氧化氮(NO)是大鼠抗血吸虫病的关键先天性免疫分子。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还利用多种研究手段,对NO抗日本血吸虫发育的分子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大鼠中天然高表达的iNOS代谢L-精氨酸产生的高浓度的NO,是通过干扰血吸虫线粒体中能量代谢的相关酶的活性,使虫体发育严重受阻并影响雌雄虫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导致虫卵成熟和受精受阻,从而显著减弱/降低了血吸虫感染对大鼠的致病性。该研究结果解释了为什么大鼠对日本血吸虫具有天然抗性的机理,为制定新的防治措施和抗血吸虫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有力的实验证据。
中山大学 2021-04-13
教育创新研究院
在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学术背景及专家导师的支持下,青橙教育创新研究院通过参与教育创新项目及课题的深入研究,已成功推出青橙“创客赋能”课程体系、“英雄之旅”教学方法论,以及创客能力测评体系,有效指导中国青少年创客课程的教学与评价。
北京青橙创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1-23
研究性立体课程
产品详细介绍  Discovery研究性学习立体课程   研究学习立体课程是“京文教育”依据中国教育部最新的“课改方针”和“3+X”考试的思踟,来引进开发世界上最优秀的教育影音资源-美国DCI公司的精品。   Discovery研究性学习立体课程提供了:  两大类型: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设计类:  三种主要组织形式: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  四个主要步聚:指导确定选题、制订研究计划、实施研究、撰写研究成果;  五个主要特性: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六个主要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毫无疑问,实施研究性学习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产品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三大系列,内容涉及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   京文探知学堂-Discovery系列教育产品,是以激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其主动性及探究能力、鼓励其支手实路和不断创 新为目的,力求以其丰富全面的知识及立体、真实的表现开式导中小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同时也给教师提供全新的、最有交往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产品特色:  ●探究式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动手实践,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  ●丰富的视频、文字、图片、多媒体软件教育资源泉库和课件制伯库  ●开放式题型设置,全面能力锻炼,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以锻炼学生基本能力为目的,全方位建构学生完整的知识与能力体系  ● 研究性和互动性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产动参与学习,加深理解,以知识为能力,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北京京文多媒体教育有限公司 2021-08-23
湖北出台全国首个《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实施意见》
充分发挥评价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导向作用,用好评价“指挥棒”,通过评价反映成果的创新水平,推动高质量成果产出和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中部知光 2021-12-02
中国成果入选!《科学》公布2022年度十大突破
云南大学资源植物研究院胡凤益团队多年生稻研究成果成为中国唯一入选的研究成果
科技日报 2022-12-16
2023年拟认定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公示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全省中试基地建设的统一部署,根据《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经研究,现对2023年拟认定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
成果转化与奖励处 2023-06-21
基于国际标准的通用物联网技术成果应用
oneM2M是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联络美国、中国、日本和韩国的通信标准化组织,成立国际标准化组织,共同开展物联网业务层国际标准的制定。oneM2M协议是应用层中的上层协议,以HTTP、CoAP、MQTT等协议作为通信载体,将自己的语义封装在HTTP等应用层协议之中。NB-IoT是3GPP针对低功耗广覆盖类业务而定义的新一代蜂窝物联网接入技术,主要面向低速率、低时延、超低成本、低功耗、广深覆盖、大连接需求的物联网业务,NB-IoT物联网协议是低层协议,二者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1 协议体系关系图 基于多协议转换的研究以及系统模型方案的设计与分析,提出NB-IoT设备接入oneM2M的系统模型,如图2所示。NB-IoT设备:搭载了NB-IoT芯片的一套设备,包含了数个传感器。运营商服务器:负责接收NB-IoT设备数据包,并将其存放于平台数据库中。协议转换节点:将NB-IoT设备信息接入oneM2M系统中的核心模块。oneM2M平台:具体保存资源以及对外展现资源的平台。图2 NB-IoT设备接入oneM2M系统模型架构 本成果基于NB-IoT和oneM2M标准,研究构建的工业互联网全系统通用技术,包括基于NB-IoT硬件系统的嵌入式开发及其低功耗的解决方案;NB-IoT终端与运营商云平台系统的协同通信机制;运营商云平台系统与oneM2M企业私有云平台的通信机制;oneM2M工业企业的数据的统一表示,实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的深度人工智能应用。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4-10
基于国际标准的通用物联网技术成果应用
oneM2M是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联络美国、中国、日本和韩国的通信标准化组织,成立国际标准化组织,共同开展物联网业务层国际标准的制定。oneM2M协议是应用层中的上层协议,以HTTP、CoAP、MQTT等协议作为通信载体,将自己的语义封装在HTTP等应用层协议之中。NB-IoT是3GPP针对低功耗广覆盖类业务而定义的新一代蜂窝物联网接入技术,主要面向低速率、低时延、超低成本、低功耗、广深覆盖、大连接需求的物联网业务,NB-IoT物联网协议是低层协议,二者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协议体系关系图 基于多协议转换的研究以及系统模型方案的设计与分析,提出NB-IoT设备接入oneM2M的系统模型,如图2所示。NB-IoT设备:搭载了NB-IoT芯片的一套设备,包含了数个传感器。运营商服务器:负责接收NB-IoT设备数据包,并将其存放于平台数据库中。协议转换节点:将NB-IoT设备信息接入oneM2M系统中的核心模块。oneM2M平台:具体保存资源以及对外展现资源的平台。 图2 NB-IoT设备接入oneM2M系统模型架构 本成果基于NB-IoT和oneM2M标准,研究构建的工业互联网全系统通用技术,包括基于NB-IoT硬件系统的嵌入式开发及其低功耗的解决方案;NB-IoT终端与运营商云平台系统的协同通信机制;运营商云平台系统与oneM2M企业私有云平台的通信机制;oneM2M工业企业的数据的统一表示,实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的深度人工智能应用。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5-09
我校刘明凯博士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最新学术成果
当今,锂电池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地球上锂资源十分有限,且开采成本高,开发一种替代电池成为研究人员的努力方向。相较于锂元素,钠的“自然丰度”和“易获取性”都要胜出许多,使得钠离子电池(Sodium ions,SIBs)有望成为下一代储能系统中最有前途的替代者。然而,钠离子的半径大于锂离子,阻碍了电化学界面反应动力学,钠离子嵌入/脱出效率低,导致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不适用于钠离子电池。目前,钠离子电池较差的倍率性能已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过去十年中,人们致力于开发有前景的二维结构材料,如磷、碳质材料、金属合金和二维碳化物等,以改善钠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尤其是促进其倍率性能的提升。其中,二维二硫化钼(MoS2),作为一种由范德华力叠加在一起的具有S-Mo-S基序的层状过渡金属材料,被认为是SIBs最有前景的材料之一。然而,由于导电率低和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大,基于MoS2的电极在循环过程中呈现出较差的速率能力和快速的容量衰减。   为了同步提高钠离子在二硫化钼材料中的储存量和快速嵌入/脱出性能,刘明凯和赖超课题组通过高分子聚丙烯腈(PAN)协助碳纤维在石墨烯层间的垂直穿插,构筑了类似于楼层-支柱概念的微观结构(如图1所示),(1)不仅为二硫化钼材料的大量、高效负载提供了合理的空间位置;(2)碳纤维/石墨烯的穿插结构也为电子的穿梭提供了良好的传输通道;(3)弹性多孔结构为电解液离子的快速浸润提供了可靠路径,有效缩短了钠离子与活性材料界面之间的传输距离;(4)由于其均匀沉积,MoS2纳米的所有活性位点片材可以完全暴露在电解质和钠离子下,从而为MoS2@CNFIG混合电池产生高能量密度。此外,本研究中的MoS2@CNFIG混合电极表现出良好的速率性能和长期的循环稳定性。可以为开发具有稳定内部结构的新型能量相关电极提供新的视角。 刘明凯:1985年4月生,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分子基纳米复合材料设计与构筑、多尺度异质结材料的设计及功能化。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tureCommunications,Angew. Chem. Int. Ed.,Chem. Commun.等刊物发表SCI论文近30篇,论文总被引用超过1000余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   赖超:1985年4月生,博士,教授。主要致力于高比能金属锂电池以及界面电化学的研究工作。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先后在Nat. Commun.,J. Am. Chem.Soc.,Adv. Mater.,Adv. Funct.Mater.,Adv. Sci.,Energy StorageMater.等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徐州市重点研发1项。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28
同一领域两项成果!接连登录《科学》和《自然》
近日,天津大学胡文平教授团队与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团队合作,在可拉伸电子与显示领域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论文于3月24-25日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自然》刊发。
天津大学 2022-03-2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6 27 28
  • ...
  • 210 21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