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以甲醇为原料选择性催化氧化生产
新一代环保型柴油添加剂甲缩醛(DMM)新工艺  甲缩醛,又名二甲氧基甲烷(简称DMM)。因其毒性非常低可用于香料生产和药品合成的溶剂,又是面广量大的民用涂料的环保溶剂。DMM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合成聚甲醛。聚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塑料,它机械强度高,可代替铜、铝等金属,在汽车工业方面有广泛的应用。DMM更重要的用途是作为柴油添加剂,它不仅可以代替部分柴油,减少原油进口量,还可以改善柴油的燃烧性能,减少颗粒物及氮氧化合物的排放,可以说它是下一代的新型柴油添加剂。目前,工业
南京大学 2021-04-14
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环异构化
成功发展了Rh(I)-SegPhos-PCy3催化体系,首次实现1,6-联烯-炔不对称环异构化反应,该反应通过新颖的5-exo-dig环化,可高效、高选择性制备一类具有氮杂5/6环系产物。值得一提的是,该反应也可适应于联烯末端含环状片段的底物,可一步制备高度挑战性的5/6/6或5/6/5环系产物,在复杂天然产物和药物合成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该反应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经过一条不同寻常的环化途径,即Rh正离子作为π酸活化炔基,经5-exo-dig环化形成5/3并环Rh卡宾中间体,随后经一系列扩环、Rh辅助的C-H键活化/烯基异构化、C-C键活化、还原消除等过程完成催化循环,得到目标产物。在该过程中C-H键活化/烯基异构化过程是决速步骤,同位素标记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该研究不仅首次实现了Rh(I)催化的不对称联烯-炔环异构化反应,展现了Rh(I)独特的催化活性和应用价值,理论计算研究也为此类反应提供了新的认识,为新的催化体系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用于烯烃氧化的催化体系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烯烃氧化的催化体系,属于有机催化领域,其为钯盐、非氧化还原活性金属盐溶于溶剂中形成的溶液,所述溶剂为有机溶剂和水形成的混合液;所述溶液中,钯盐与非氧化还原活性金属盐的摩尔比为1︰2~10,且钯盐的浓度为1毫摩尔/升~10毫摩尔/升。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如上所述的催化体系进行烯烃催化氧化的方法。本发明中催化体系能使反应体系简单、易于实现、原子利用率高、污染小,并且其反应效率高、成本低廉。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乳酸乙酯催化合成丙酮酸乙酯
目前工业上生产丙酮酸乙酯的工艺是以乳酸乙酯为原料,经高锰酸钾氧化合成丙酮酸乙酯。该工艺虽然反应温度温和、成本低,但是该过程中高锰酸钾的使用量很大,高锰酸钾价格较贵,投加过量会引起出厂水色度升高,长期过量投加,反应产物水含二氧化锰易使滤料板结。且高锰酸钾与皮肤接触可腐蚀皮肤产生棕色染色,粉末散布于空气中有强烈刺激性,环境污染严重。现有专利技术则多采用氮氧化合物和碱催化乳酸乙酯制备丙酮酸乙酯。但这些方法催化剂会污染环境,含氯氧化剂有毒,难储存运输,对工业生产安全存在一定威胁且溶剂难于回收。 本成果采用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分子氧为氧化剂,在低温、低压条件下即可实现乳酸乙酯到丙酮酸乙酯的高产率合成。 技术特点: 1.以氧气氧化实现乳酸乙酯到丙酮酸乙酯的有效转化; 2.乳酸乙酯来源广、价格低,是理想的原料; 3.氧气是最常见的气体,性质稳定,使用安全,易于控制,具有绿色化学优势,是氧化反应中最理想的氧源; 4.采用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在优化反应条件下,乳酸乙酯的转化率100.0%,丙酮酸乙酯的选择性99%以上,催化剂与溶剂可重复使用。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异硬脂酸催化合成关键技术
C18饱和支链脂肪酸(异硬脂酸)是一种具有支链结构的长链饱和脂肪酸,分子式与硬脂酸相同,但是常温下呈液态。异硬脂酸及其酯在合成润滑油、液压油、燃料添加剂、高档化妆品、高分子材料、表面活性剂、纺织、涂料和医药等工农业生产的许多行业以及军事、航空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异硬脂酸的生产只局限在欧洲的少数几个规模较大的油脂化工企业,如英国Corda、比利时 Oleon 等。在国内,一方面尚无企业掌握异硬脂酸生产技术,另一方面异硬脂酸产品需求逐年增长,2016 年我国进口异硬脂酸产品超过 10000吨。这样的局面造成异硬脂酸产品市场的供求严重失衡,价格居高不下。尤其在国内,该产品是典型的卖方市场,2019 年异硬脂酸国内的市场价格达到 6.5 万人民币/吨,利润惊人! 近年来,江南大学自主研发了异硬脂酸合成工艺,以廉价的工业油酸为原料,经催化异构化、氢化合成异硬脂酸产品,可将异硬脂酸的生产成本控制在 1.5 万人民币/吨以内,同时产品质量达到 Corda 和 Oleon 的现有水平,发展前景广阔。 技术指标: 拥有低成本、高活性催化剂制备的核心技术; 掌握催化异构化、氢化关键技术参数; 掌握产品纯化分离技术; 催化合成异硬脂酸的收率超过 70%; 在小试基础上,开展 1000 倍工艺放大实验,效果良好。 项目成熟度: 1)小试成熟; 2)工艺放大:已经成功完成 1000 倍工艺放大实验; 3)产品成本:采用江南大学自主研发的合成工艺生产异硬脂酸,生产成本低于 1.5 万人民币/吨。 
江南大学 2021-04-13
光催化性能新型半导体复合颗粒的制备技术
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变暖义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家园。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环境问题一直是科学家们努力的研究方向之一。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废气和废水深度绿色处理技术,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而制备具有高效光催化能力的催化剂则是这一技术的核心。目前,TiO2及其复合材料被广泛用作光催化反应的催化剂。但纳米TiO2只吸收紫外光,通过改性能够将TiO2的光吸收范围拓宽至可见光区。该方面的研究能够提高太阳能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技术主要以催化降解水中污染物和催化还原CO2的效果作为评价标准对纳米TiO:实施多种改性方案,旨在以新型方法制备出新型结构并且催化效率高的光催化剂。首先以微波法制备了结构新颖,可用于光敏剂的酞菁。然后分别制备了水溶性的负载型酞菁及酞菁敏化TiO2纳米颗粒,并实施了金属氧化物复合、非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共复合纳米TiO2颗粒的制备及光催化应用。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一种用于VOCs处理的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
发明(设计)人:陆朝阳, 张纪文, 徐遵主, 蒋海涛, 李明, 孙永嘉。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VOCs处理的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面上设有换气装置和催化燃烧装置;通过监控装置实时监测催化燃烧装置内部的压降变化,根据压降变化判断金属网型催化剂表面积碳的严重情况,压降越大,积碳情况越严重,同时监控装置能够在压降的作用下获取动能,使监控装置能够驱动传动装置运动,通过传动装置对催化燃烧装置、换向装置、上出气装置、下出气装置进行控制,使两个金属网型催化剂能够自动交替投入使用,同时能够自动对积碳情况严重的金属网型催化剂进行清理作业,自动化程度高,人工成本低,而且不需要终止VOCs废气处理过程,VOCs废气处理效率高,提高了该用于VOCs处理的蓄热式催化燃烧装置的实用性。
南京大学 2021-04-10
利用晶相共生现象可控合成异质结光催化材料
基于半导体异质结概念,首次通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熔融盐法合成一系列钽酸钙基半导体异质结复合材料,发现了两元及多元半导体复合物组分及其含量可通过改变前驱物比例简单调控,证明该异质结复合物相,组分变化与光催化制氢性能有着密切关系,阐明不同钽酸钙晶相界面异质结形成促进光生电荷有效分离机制,极大地提高光催化制氢性能。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0
酶催化制备光学活性(S)-丁呋洛尔的方法
(S)-丁呋洛尔化学名为(S)-1-(7-乙基苯并呋喃-2-基)-2-叔丁基氨基-1-乙醇,被广泛用作研究细胞色素P450(CYP)酶的底物,对β-肾上腺素受体具有无选择性阻滞作用,可用于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以往制备光学纯的(S)-丁呋洛尔的方法主要是酯化拆分和化学催化不对称氢化还原,这两种方法均存在原料利用率低或成本昂贵等问题。本技术利用(R)-醇腈酶((R)-Oxynitrilase)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的高效手性转化能力,通过催化不对称氰化反应获得制备(S)-丁呋洛尔的关键手性中间体,开发出一条新的(S)-丁呋洛尔合成路线。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硝基苯催化加氢洁净合成对氨基苯酚项目简介
对氨基苯酚又名对羟基苯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主要用于染料、医药、橡胶领域。在医药工业中主要用于扑热息痛和安诺明等药物的生产。在橡胶行业,对氨基苯酚主要用于防老剂4010MA、4020、4030等的合成,这些产品是目前很有发展前途的子午轮胎产品的配套防老剂。国外对氨基酚生产能力约10万吨/年,生产主要集中在北美和西欧,日本有一定产量,巴西、土耳其、韩国以及我国台湾也有少量生产。从全球总消费量看,呈逐年上升势头,1994年全球共消费对氨基苯酚约6.7万吨,1996年约消耗8.2万吨,2000年需求量约10万吨, 2005年需求量增加到近13万吨。目前,我国对氨基苯酚的生产厂家有30多家,总生产能力约为4.5万吨/年,产量约为3.0万吨/年。我国对氨基酚主要用于生产解热镇痛药一扑热息痛,占对氨基酚总产量的88%左右,出口量约占10%,根据预测,预计2008年国内PAP需求量将达到约6.8万吨,而今后几年我国内子午轮胎比例将达到40%,这将大大刺激我国对氨基苯酚的发展。因此,总的说来,对氨基酚的市场缺口较大,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对氨基酚的生产按原料路线分为对硝基酚法和硝基苯法,主要包括对硝基苯酚铁粉还原法、对硝基苯酚加氢还原法、硝基苯催化氢化法和硝基苯电解还原法等。对硝基苯酚铁粉还原法是对氨基苯酚生产最早采用的一种传统的生产方法,该方法以对硝基氯苯为原料,经过水解及酸化得到对硝基酚,对硝基酚再经铁粉还原得到对氨基酚。该方法不仅PAP收率低,且生产过程中会同时有大量的铁泥和废水生成,环境污染严重,在发达国家已被淘汰,我国的一些中小规模企业普遍采用该方法生产。对硝基苯酚加氢还原法同样以对硝基氯苯为原料,采用与铁粉还原法中一致的水解酸化工艺,所不同的是其还原工艺采用直接加氢,以R-Ni为催化剂,在水溶液中还原得到对氨基酚。该方法对氨基酚收率高,副产物少,且大大减少了废液及废渣的排放量,如美国孟山都、法国罗纳普朗克、英国的斯特林公司和我国安徽八一化工集团等均采用该工艺技术生产。以硝基苯为原料合成对氨基酚相对硝基酚法具有明显的原料优势,按还原方法不同分为硝基苯催化氢化法和硝基苯电解还原法两种工艺。这两种工艺被普遍认为是目前世界上对氨基苯酚最先进、最有前途的生产工艺,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大都采用这两种工艺,但在国内,这两种工艺均不成熟。其中硝基苯电解还原法操作简单,工艺流程短,产品纯度高,环境污染小,但是设备复杂,耗电太多,对反应器的设计及工艺条件控制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而硝基苯催化加氢还原法工艺流程短,能耗低,对氨基苯酚收率较高,产品质量较好,被普遍认为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硝基苯催化加氢合成对氨基苯酚通常以铂、铑、钯等贵金属为催化剂,于稀硫酸介质中进行反应。反应中硝基苯首先加氢生成中间产物苯基羟胺,然后在酸性介质中苯基羟胺重排为对氨基苯酚。目前国外工业生产中该工艺均是以Pt/AC为催化剂,于10~20%的硫酸水溶液中进行。而在国内,该工艺一直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生产,主要是存在以下问题:(1)催化剂与产品分离困难。目前,该工艺所采用催化剂为Pt/C,所用载体为粉末状活性炭。该催化剂不仅粒度小,而且比重较小,将催化剂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极为困难,导致催化剂在回收过程中损失较为严重,生产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力下降。(2)由于反应过程中需要以硫酸为反应介质,一方面对设备材质要求较高,另一方面,在反应后处理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氨水来中和反应液,才能将产物PAP和副反应产物苯胺从反应液中分离出来,工艺复杂,同时副产大量的稀硫酸铵溶液,综合治理费用较高。本课题组针对现有工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发了一种新的环境友好催化剂,获得了较高的PAP收率。该催化剂不仅有效解决了金属催化剂的分离问题,同时由于反应在近乎中性的水溶液中进行,一方面有效解决了设备腐蚀问题,另一方面,产品PAP及副反应产物苯胺可通过简单的蒸馏、蒸发、冷却、结晶等方式从反应液中分离出来,无需中和处理,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产品质量,也避免了大量硫酸铵废液的生成。目前该项目正在河北阳煤正元化工集团进行中试放大研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PAP收率达到60%以上,催化剂回收率可完全满足工业生产要求。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4 55 56
  • ...
  • 121 12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