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面向低碳资源转化的分子筛催化材料
揭示了沸石分子筛中硼中心的配位环境与催化丙烷脱氢性能的构效关系,率先提出双羟基硼物种作为丙烷脱氢的活性中心 一、项目分类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 二、成果简介 开展沸石分子筛催化材料研究,阐明了惰性碳-氢键低温活化转化的机理,国际上率先提出分子围栏催化剂设计的新方法,克服了甲烷低温氧化中高甲烷转化率和高甲醇选择性不可兼得的领域难题,在70℃下突破性实现17.2%的甲烷转化率和92%的甲醇选择性;揭示了沸石分子筛中硼中心的配位环境与催化丙烷脱氢性能的构效关系,率先提出双羟基硼物种作为丙烷脱氢的活性中心,并在纯硅分子筛骨架中构筑具有此类硼中心开发出硼硅分子筛新材料,催化丙烷有氧脱氢中丙烷转化率达到41.6%,烯烃产物选择性超过80%(效率达到传统分子筛负载多聚硼材料的近十倍),为天然气和页岩气的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上述相关技术完成了实验室的小试研究,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准备进一步推进中。
浙江大学 2022-07-22
碳五分离
我国裂解碳五的产量已经达到数百万吨。国际上一些乙烯装置趋向于使用轻质原料,裂解碳五产量增长缓慢,为我国碳五的利用提供了市场空间。碳五分离可以为下游数以百计的高附加值产品提供原料。1974年化工部成立碳五分离攻关组,我校史美仁教授为负责人,几十年来我们测定了整套的热力学数据,建立了经过工业化验证的分离模型,开发了4套工艺。目前国内多套碳五分离装置均是基于该攻关组早年开发的两步萃取精馏分离工艺。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碳-60结构模型
产品详细介绍碳-60结构模型
广州市展科教学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碳-60结构模型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炉前碳硫化验仪器
产品详细介绍主要特点:气体容量法差压式定碳、碘量法定硫;单片机控制电路,工作过程全自动操作、彻底消除人为误差、性能稳定可靠;进口精密传感器检测数据,测量准确,自动打印测量结果。启动一次完成碳硫全部测定。操作简单、维修方便。
南京金牛高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碳硫联测钢铁元素
产品详细介绍碳硫主要技术指标:测量范围:碳:0.02%~6.00%  硫:0.002%~2.00%测量时间:约45秒测量精度:符合GB/T223.69-97 GB/T223.68-97标准元素分析主要技术指标:分析方法:光电比色分析法量程范围:吸光度值0~1.999A、浓度值0~99.99%测量精度:符合GB223.3-5.88标准可测元素:锰、磷、硅、镍、钼、铬、钛、铜、铅、锌、铁、铝、镁、稀土、铌、钒等元素的分析电源电压:220v±10%  50Hz 碳硫主要特点:气体容量法差压式定碳、碘量法定硫;单片机控制电路,工作过程全自动操作、彻底消除人为误差、性能稳定可靠;进口精密传感器检测数据,测量准确,自动打印测量结果。启动一次完成碳硫全部测定。操作简单、维修方便。元素分析主要特点:零点、满度均可自动跟踪,无需准确调整,直读吸光度或百分比含量,自动打印结果,包括炉号、日期、浓度百分含量;采用单片机控制电路,可储存15条曲线;采用精密触摸式键盘,32键音响提示,操作简单、适用、稳定性好;更换不同的冷光源或滤光片,可扩大测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范围;采用先进的光电转换技术,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化验。金牛仪器服务承诺:1、所售化验仪器三包一年,终身服务,产品售后服务热线电话24小时开通,定期回访客户; 2、免费为客户安装、调试、代办托运化验仪器 ;3、免费培训化验人员,现场培训或来公司培训均可;4、提供材料分析工艺,代办化验仪器配套理化检测设备和配件;协助筹建化验室 5、常年提供化验仪器所需各种配件(特制硅钼粉、纯锡粒、各种标准物质、玻璃器皿、分析天平、添加剂等仪器所需的各种配件)。http://www.jnfxyq.com
南京金牛高速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小型真空碳管炉
产品详细介绍 小型真空碳管炉  产品编号:52310445116  ◎产品说明  设备技术:  本电炉为周期作业式,广泛用于功能陶瓷、光学材料、碳复合材料、硬质合金、粉末治金等高温下进行烧结处理,也可在充气保护下成型烧结。  技术参数:  1、型号:ZT-18-22  2、额定功率:18KW  3、额定温度:2200℃  仪表控温精度:正负1℃  5、控温方式:钨铼热电偶+红外衣  工作区尺寸:直径80x100mm  7、冷态极限真空度:5x10-3 Pa  8、压升率:2Pa/h  9、电源电压:380V 50Hz 单相  10、充气压力:<0.03Mpa(可充氮气、氩气)  11、发热元件:石墨管(高纯石墨)  结构与说明:  1、炉体:采用双层水夹层结构,"内层为不锈钢(1Gr18N9Ti)抛光。上、下法兰组焊筒形结构,法兰平面开设封闭槽。采用“0”圈真空密封,并设有水冷装置(防止因温度过高“0”圈老化)。开设有抽气、热电偶、红外仪等。  2、炉盖:采用双层水夹层封头结构,设有观察窗,屏蔽锁紧、开启装置,并通水冷。  3、炉底:采用双层水夹层封头结构,设有电极引出装置,支撑平台等,并设有水冷装置。  4、炉架:山型钢及钢板组焊成箱式结构,炉体安装放在箱体内,美观大方。  5、真空系统:又一台K-100扩散泵配冷阱,一台2XZ-8D直联泵、手动高真空蝶阀、真空压力表(Pa)、充气阀、放气阀和真空管路等组成,扩散泵采用金属波纹软管快速接头联接(减缓震动),真空度的测量采用数显复合真空计。  6、控制系统PLC控制:控制系统是由我公司自行开发人机对话操软件,画面显示友好,操作简单,要以炉内工况进行实时监测,软件彩色模拟屏显示,加热升温显示及真空阀门的控制都集成到电脑上操作,现场也可以手动操作,需要电脑操作时,直联由232接口连接到笔记本电脑上启动软件,可检测到各种状态,也可通过485通讯连接到办公室操作,本设备可采纳温度、真空度曲线和烧结时间,方便用户根据历史曲线分析烧结工艺。控温方式为1300℃以下热电偶升温。1000℃-2200℃红外仪表自动控制。压力控制可采用手动及自动方式。控制系统上设有过流、超温及断水等分类报警功能。  7、气路系统:整个系统中设有1个j进气口、1个放气口、可冲气氛。  8、电气控制:采用各种管道阀等相关装置组成,具有断水声光报警自动切断电源能。  9、变压器及连接电缆:采用与之相匹配的变压器及连接电缆。  10、发热元件及隔热屏:发热元件采用高纯石墨加工成圆筒形结构,隔热屏采用石墨复合材料、碳毡、石墨毡,保温性能好、加热均匀、辐射面大、耐冲击性好,可快速加热和冷却。保温层和发热分体,易维护和取装,保温套外用不锈钢框架支撑,固定。 
上海晨鑫电炉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聚丙烯复合材料
聚丙烯/木质素复合材料的制备,通过添加相容剂,使官能团之间进行反应,可以有效地 降低木质素中的亲水基团,增加其与聚丙烯的界面粘结性。通过选择适当种类和比例的增韧 剂,添加钛酸钾晶须以及其他助剂,来提高聚丙烯/木质素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其中改 性木质素接枝聚合物是通过用含双键酯化剂与木质素中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并进一步将改性木质 素与取代烯烃单体接枝所得,通过改性木质素接枝聚合物以及增韧剂的加入可以降低复合材料 脆性和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通过以上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合理利用了纸浆和造纸工 业中的废弃副产物木质素,可以有效减少聚丙烯的用量并降低石油资源的消耗。因此,本发明 将具有较强的推广前景。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木塑复合材料注塑成型技术
木塑复合材料(WPC)兼有木材成本低和塑料性能佳的优点,目前大多采用挤出或模压法进行加工。而采用注塑成型,其优点是生产速度快、效率高、易实现自动化生产,且能成型形状复杂的制品。 本项目针对聚烯烃(聚乙烯、聚丙烯)基木塑复合材料的流变特性,通过设备改进和合理的配方工艺设计,实现了PP/木粉、PE/木粉的注塑成型,可得到具有良好外观和优良物理机械性能的木塑复合制品。将PP(或PE)树脂与干燥后的木粉、添加剂混合均匀后挤出造粒,然后通过经改进的注塑机进行注塑成型,可生产包装盒、花盆、像框、笔筒、汽车邮箱盖等各种形状制品(可进一步实现仿红木等仿木效果),在某些场合可替代纯塑料或纯木制品,降低产品成本。技术指标是PP基木塑复合材料注塑,木粉净含量可达30-50%。应用范围为可生产木塑复合材料注塑制品,如:包装盒、花盆、像框、笔筒、衣架、眼镜盒、花盆、鞋楦、工具手柄、果盘、雨伞手柄、汽车邮箱盖等。通过添加木粉,可降低产品成本,增加产品木质感。提供专用注塑机(或设备改进)及配方工艺技术,其他设备包括高速混合机、双螺杆造粒挤出机、模具为用户自购。通过添加木粉,可使产品在纯塑料的基础上降低15-30%。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干纤维缠绕复合材料气瓶
内衬层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吹塑成型、增强层采用干纤维缠绕成型、外防护层采用聚氨酯涂敷固化成型。 采用干纤维缠绕工艺可进行高速缠绕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无需树脂作为基体且不需要固化,降低了生产成本;采用凯夫拉纤维替代玻璃纤维,提高了产品强度及韧性。 产品具有质量轻、抗腐蚀、寿命长、耐冲击等特点,是传统钢质LPG气瓶的全新替代品。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5-0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275 27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