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碳化硅紫外光电探测器
现今,高响应度光电倍增管(PMT)为最广泛应用于微弱紫外信号的探测器,然而由于其体积大、易损坏、需要高精度高压电源、无法实现阵列探测和价格高等因素的制约,研制碳化硅紫外雪崩光电探测器取代光电倍增管已经成为近年来国际上光电探测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光电倍增管相比,碳化硅紫外光电探测器具有体积小、可制作焦平面阵列探测、结构简单、可在室温下工作、成本低等优点。随着碳化硅材料和其器件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紫外光电探测器性能指标有望达到甚至超过光电倍增管。本研究小组已就肖特基势
厦门大学 2021-01-12
一种碳化硼陶瓷涂浆及其应用
本技术可提供一种碳化硼陶瓷涂浆,及利用此涂浆在金属基材表面形成一层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抗辐射性能的碳化硼陶瓷涂层的制备工艺。 本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克服了金属与陶瓷间存在的不润湿、不粘附的缺点,可以获得很高的界面结合强度。(2)工艺简单,成本低。(3)适用范围广,该工艺无毒、无污染。可以适用绝大多数环境。 本技术可解决目前在金属表面制备碳化硼涂层技术复杂、涂层厚度薄及效率低的问题,并且对解决目前辐射屏蔽材料的屏蔽性能和结构性能之间的矛盾具有实际意义。可应用于各种需要加强辐射防护的环境中。
辽宁大学 2021-04-11
液态烷烃回流包碳法制备纳米碳化钛
一种液态烷烃回流包碳制备纳米碳化钛粉体的方法,以廉价的水合二氧化钛为钛源和液态的烷烃混 合物(C11-C16)为碳源,工艺步骤依次为备料、回流、干燥、装料、高温热处理、取样。控制原料的回流 时间与回流温度,可以制备得到不同碳含量的先驱体粉体,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可调控有机碳转变为无 机碳的碳量,从而制备出高纯纳米碳化钛粉体。用此法制备的碳化钛粉体分散性较好,平均粒度为20~ 40nm,平均晶粒度为10~20nm。此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较一般碳热还原法节约能源,容易实现规模 化制备。
四川大学 2021-04-11
通讯波段碳化硅色心的室温自旋操控
郭光灿院士团队的李传锋、许金时、王俊峰等人与其合作者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碳化硅中氮-空位(NV)色心的室温相干操纵,并且实现了单个NV色心的可控制备和光探测磁共振谱的探测。这种色心的发光波长在通讯波段,在量子通信和量子网络中具有重要用途,基于这种色心自旋的量子器件十分适合光电集成以及产业化。该成果于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1-12
碳化硅材料外延关键技术研究
小试阶段/n本项目研究的碳化硅外延技术有其特殊性,不同于一般的半导体外延技术, SiC 外延生长技术在生长温度、生长速率、缺陷和均匀性控制的具体指标要求以及实现 途径上都突出了电力系统应用的特点。目前,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从碳化硅衬底材料、 外延材料到器件制备的一整套产业体系。高质量 SiC 外延材料是 SiC 功率器件的基 础材料,目前的国内外电力电子器件需要的碳化硅外延材料的发展趋势都是向大直 径、低缺陷、高度均匀性等方向发展。 目前,几乎所有的碳化硅器件都是在碳化硅外延层上制备的。高质量的碳化硅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餐厨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置技术
餐厨垃圾的产生量越来越大,由于餐厨垃圾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微生物处 理技术既能有效消纳有机质又能产生生物能源沼气,具有处理效率高、反应温和 及成本低等优点。在前期实验室关键技术攻关的基础上,突破工程化应用瓶颈, 在企业进行了示范项目的建设。项目中对收集后的餐厨垃圾进行精细化分选,粉碎制浆后进行油、固渣和废液的高效分离;对分离后的各类物质进行分别的处理,获得生物柴油、沼气等。生物柴油可对外出售,沼气可进行后续的利用,包括沼气发电、燃烧锅炉等。项目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江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碳化硅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纳米线的制备方法领域。本发明所述的碳化硅纳米线的制备 方法如下:将不含氧的碳硅烷置于刚玉坩埚或刚玉舟内,将刚玉坩埚或刚玉舟放在耐高 温板上面,然后把耐高温板推入高温炉,排出炉内氧气,并以 6-15sccm 的速率通入惰 性气体保护,以 5-15℃/min 的速度将炉温升到 1000-1100℃,保温 1-3 小时后自然 降到室温。由本发明所述的碳化硅纳米线的制备方法所得产物均为碳化硅纳米线,长度 比现有的方法制备的碳化硅纳米线提高了 2 个量级,且制备方法简单,原料便宜易得, 设备要求简化,成本低。
同济大学 2021-04-11
碳化硅纳米粉体分离分级方法与技术
项目成果/简介:创新了一种纳米颗粒的分离方法并实现了一种分离装置,其原理类似于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的验证方法及其实现装置的原理,可将不同粒径的纳米颗粒收集到不同的位置,达到分离和分级的目的。技术方面涉及不同粒径(质量)纳米颗粒的荷电状态、在电场中的运动速度(及其分布)、给料时间间隔、颗粒落点以及收集周期等多种因素的复杂作用及其之间的优化匹配与控制。纳米颗粒是指直径小于 100nm 的颗粒。与传统分离方法相比,本方法和技术不受被分离的纳米颗粒尺寸的限制,分离量可自行调节,分离效果好,可使分离效率大幅提高。应用范围:本项目采用的方法和技术不是用于纳米颗粒的制备,而是将已有的不同粒径纳米颗粒的混料进行分离和分级。效益分析:可用于具有纳米颗粒分离、分级需求的广泛场合,如电子器件、集成电路制膜的原料准备和光学、电子、医疗等精密部件的磨料准备,应用潜力巨大。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知识产权编号:ZL201610401673.7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果获得方式:与企业合作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兰州大学 2021-04-10
碳化硅纳米粉体分离分级方法与技术
创新了一种纳米颗粒的分离方法并实现了一种分离装置,其原理类似于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的验证方法及其实现装置的原理,可将不同粒径的纳米颗粒收集到不同的位置,达到分离和分级的目的。技术方面涉及不同粒径(质量)纳米颗粒的荷电状态、在电场中的运动速度(及其分布)、给料时间间隔、颗粒落点以及收集周期等多种因素的复杂作用及其之间的优化匹配与控制。纳米颗粒是指直径小于 100nm 的颗粒。与传统分离方法相比,本方法和技术不受被分离的纳米颗粒尺寸的限制,分离量可自行调节,分离效果好,可使分离效率大幅提高。
兰州大学 2021-05-11
高性能碳化硅热电偶保护管开发
碳化硅工程陶瓷材料具有优异的高温性能,能够满足高温和严酷环境使用环境。碳化硅工程陶瓷在工业领域具有最广泛的应用前景、并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产业化规模,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国家科委在“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结构陶瓷产品开发”中安排了“高性能碳化硅热电偶保护管开发”的专题。通过产品开发牵引形成若干具有特色的高性能碳化硅陶瓷材料制备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82 8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