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工业缝纫机伺服驱动系统
电控驱动系统是构成工业缝纫机的核心部件。目前我国是工业缝纫机生产和应用最多的国家,但其中所采用的后两种先进技术方案主要来自日本,我们国内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和高校能够提供基本的技术方案。我校微特电机与控制研究所结合自身在永磁电机设计与控制方面的优势,研制成功了工业缝纫机用伺服驱动系统,解决了其中电机设计、传感器设计和低成本永磁电机伺服驱动等难题。 本系统采用优化设计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加装简易编码器,使得驱动缝纫机的电机部件体积小、加工容易、成本低。本系统采用一片价格低、功能强的新型DSP芯片作为主控单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斥力机构驱动电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斥力机构驱动电源,包括充电单元、放电单 元;充电单元包括固态继电器、调压器、带抽头的升压变压器、第一 充电电阻、第二充电电阻、单刀双掷开关、高压充电子单元,机动充 电子单元和合闸充电子单元;放电单元包括高压放电子单元、机动放 电子单元、合闸放电子单元、放电电阻、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和 第三接触器。本发明通过增加一组机动充放电子单元,能够使驱动电 源在不同的工况下灵活地满足不同的需求。在满足传统的直流断路器 简单的分合闸需求的基础上,添加了高速分闸、低速分闸功能,既能 够满足快速斥力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同步驱动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步驱动升降装置,它通过同步带把主、从两侧的滚珠丝杠连接起来,由电机驱动一侧的滚珠丝杠旋转,再由同步带把旋转运动同步地传递给另一侧的滚珠丝杠,同步驱动移动单元作竖直向的升降运动。本实用新型特别适用于较大跨距的升降运动,能够有效地避免单丝杠驱动带来的偏载问题,又不需要复杂算法对双伺服电机进行同步控制。由于充分地利用了同步带的同步性能和缓冲作用,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了结构简单、控制容易、同步精度高、无卡死及稳定迅速等特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欠驱动假肢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欠驱动假肢手,包括手掌、拇指和四根手指,手指由手指本体和手指内传动机构构成,拇指由拇指本体和拇指内传动机构构成,手掌内设有指间驱动机构和拇指驱动机构;手指本体以滑轮为主要部件,手指内传动机构采用张紧绳和放松绳依次交替缠绕于手指的各滑轮上,指间驱动机构采用单个电机驱动两个手指以及其多个自由度;拇指本体内以滑轮为主要部件,手指本体内传动机构采用传动绳作为传动介质,指间驱动机构采用槽轮组件、齿轮组件和曲柄滑块组件配合传动,实现单个电机控制拇指的多个自由度。本发明手指和拇指及其驱动机构配合形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新型数字汽车点火驱动控制装置
成果简介汽车点火驱动模块是汽车发动机点火系统的重要部件之一。 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启动性、 动力性和经济性。传统模拟电子点火驱动装置虽然在提高点火电压和点火能量方面卓有成效,但它易容工作环境的影响, 稳定性和可靠性较低。 而且, 模拟电子点火驱动装置所需电子元件较多, 造成其体积较大, 安装困难。 另外, 由于传统模拟电子点火驱动装置没有信息处理能力, 不能改变存储在驱动线圈内的能量来满足在各种工况条件下顺利点火的要求。本项目采用低功耗小尺寸(贴片型) 的工业级 pic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7吋LCD驱动控制系统
LCD驱动电路可以应用于各种智能控制设备的实时显示。该驱动方式可以使控制芯片长距离传输,抗干扰能力强,有真彩和伪彩选择形式。电路元件采用贴片式RA8875芯片。RA8875是一个文字与绘图模式的双图层液晶显示(TFT-LCD)控制器,可结合文字或2D图形应用,最大可支持到800*480点分辨率的中小尺寸数字面板。内建768KB显示内存可提供大多数使用者的应用一个更弹性的解决方案。此外,使用者可藉由选用外部串行式Flash接口,支持BIG5/GB编码,可提供最大达32*32像素之的字型输入。在图形的使用上,支持2D的BTE引擎(Block Transfer Engine),此功能兼容于一般通用的2D BitBLT功能,可处理大量图形数据转换与传送。同时也内建几何图形加速引擎(Geometric Speed-up Engine),提供使用者透过简单的设定轻松画出直线、矩形、圆形和椭圆的几何图形。为了贴近终端始用者的应用,该驱动整合了强大的功能,如画面卷动功能、显示浮动窗口、图形Pattern及文字放大等功能,可大量节省使用者软件开发的时间,并提升MCU软件的执行效率。含有8080/6800并列式MCU接口,由于内建强大的硬件加速功能,可降低数据传输所需的时间并且改善效率。可以串行式SPI/I2C等极少量脚位的界面,内建4-wire的触控面板控制器,以及2组脉波宽度调变(PWM),可用于调整面板背光或其它应用。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开放磁路的磁致伸缩导波检测传感器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开放磁路的磁致伸缩导波检测传感器,该检测传感器包括激励线圈、接收线圈和磁性装置,磁性装置包括多 个检测模块,并且这些检测模块周向均匀布置,以用于吸附到被检细 长构件的外侧;每个检测模块均包括外壳、永磁铁和导磁板;相邻两 外壳通过一调节装置连接;激励线圈和接收线圈靠近检测模块并同轴 套设于被检细长构件的外侧,激励线圈输入正弦交变电流,以在接收 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压,以使计算机接收到此感应电压的信号并判断被 检细长构件内是否存在缺陷。本传感器结构简单,具有体积小、重量 轻、安装方便的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穿过式永磁磁化器及由其构成的漏磁检测探头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永磁磁化器及由其构成的漏磁检测探头,包括第一、第二环形永磁体,环形衔铁;环形衔铁夹在第一、第二环形永磁体之间,三者同轴并贴合形成一穿过式永磁磁化器。由上述穿过式永磁磁化器构成的漏磁检测探头,它还包括探靴,探靴同轴布置在衔铁的内腔,与衔铁之间可拆卸式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探头集成磁化和信号输出功能,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通用性强、造价低等优点,可适应某些待检测构件摆动幅度大、速度变化快的特点。该探头为剖分式结构,但是工作过程中又可以形成穿过式探头的形式,且具有接近穿过式螺线管线圈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高性能复杂铸件轻合金材料与控形控性工业软件
(1)研发了系列新型高强高韧铸造轻合金材料,支撑了复杂铸件性能提升。 1)研发出一种新型高强韧铝硅合金。开发出一种新型高强韧铝硅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提出一种混合稀土和Sr元素的复合变质方法,缩小枝晶间距并细化共晶硅;研究出合适的热处理制度;阐明了变质剂组成与含量对变质效果的影响规律,基于此显著提高了铝硅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有效解决了现有铝合金铸件易发生的裂纹、伸长率低、屈服强度不达标等缺陷和问题。 2)研发出一种低成本高强耐热稀土镁合金。开发出一种添加低成本混合稀土的新型多元稀土镁合金材料;揭示了混合稀土对镁合金相变规律的影响机制;研究出准晶增强稀土镁合金的高温固溶T6热处理工艺;开发出兼具优良的室温与高温力学性能的低成本稀土镁合金;解决了现有镁合金铸件易产生冷隔、强度低、韧性差等问题。 3)研发出一种新型高强韧钛合金。开发出一种α+β型双相高强高韧钛合金,揭示了合金在凝固-热等静压-热处理过程中微观组织的演变规律;研究出调控相组成及相形态的双级固溶时效热处理制度,形成了以等轴和篮网为主要特征的基体组织,使合金的强度和韧性同步提升。解决了现有铸造钛合金强度和韧性偏低、铸造成形性差等问题。 (2)研发了铸造全流程模拟仿真系统,提出了高效的单件化铸造数值模拟方法,实现了高性能复杂铸件的数字化工艺设计。 1)提出了一种铸造原辅材料热物性参数高精度求解方法。提出了基于实验测温与数值模拟反求的热物性参数求解方法,实现了面向数值模拟的热物性参数高精度求解;建立了反热传导法求解铸件/铸型界面换热系数的数学模型,降低了界面关键参数求解误差;研发了高精高效的热物性参数反求平台-华铸PIS,创建了铸造原辅材料高精度热物性参数数据库。 2)研发了铸造合金熔炼-复杂铸件充型凝固-热处理的铸造多物理场全流程高效模拟平台。建立了电磁、速度、压强、浓度、温度的多物理场耦合数学模型,自主研发了从铸造合金熔炼到复杂铸件充型凝固到热处理的铸造全流程模拟仿真平台,为铸造工艺优化提供了工具;提出一种数据内存动态自适应划分技术,解决了SOLA流动场求解数据耦合干扰难题,实现了大规模铸造流动场模拟问题的并行高效求解。 3)提出缩孔缩松缺陷定量预测与单件化模拟工艺优化方法。提出双高分配原则缩孔缩松预测模型,解决了复杂铸件缩孔缩松高精度预测难题;提出了针对高性能复杂铸件不同批次的单个铸件模拟方法,建立关键工艺参数波动对典型缺陷的多元回归关系模型,实现了基于单件化模拟仿真的高性能复杂铸件缺陷控制与工艺优化。 (3)建立了铸件生产全生命周期的单件化柔性化质量管理模型,实现了高性能复杂铸件质量问题的单件化、全过程、全要素溯源。 1)创建了基于PLM理论和TQM理论的铸件单件化管理模型。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PLM理念以及多智能体技术,构建了铸造串并联多工位单件化的缺陷溯源模型;建立铸件单件及作业过程信息模型和组批、混批、拆批模式下单件自动生成、感知、标记、进度跟踪的控制机制,实现高性能复杂铸件单件化缺陷溯源。 2)创建了支持业务即时重构的参数配置式多维度铸造柔性化管理模型。创建了支持铸造数字化管理系统业务即时重构的参数配置式多维度铸造柔性化管理模型,解决了刚性管理系统可重用性低、应变能力弱和实施周期长的难题,支撑不同领域不同类型铸造企业随环境变化、自身发展等柔性进行的组织变革、流程变更和管理改善,实现了企业按需柔性化管理。 3)创建了基于TLBO\GA\BSA元启发式算法优化理论的铸造智能化管理模型。创建基于改进性教与学算法(TLBO)、遗传算法(GA)、回溯搜索算法(BSA)等元启发式算法优化理论的铸造智能化管理模型和技术,解决了铸件异步热工序组炉复杂条件下工序生产调度IPPS组合优化难题,实现了系统智能决策管理以及多品种大容量铸件高效生产。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5-24
一种宽带小型化基片集成同轴线压控谐振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小型化基片集成同轴线压控谐振器,包括从上往下依次层叠的第一金属层、第一介质层、第二金属层、第二介质层、第三金属层、第三介质层和第四金属层。本发明可以实现对谐振频率的宽调谐功能,同时,与相同结构的微带、基片集成波导结构相比,实现了结构的小型化,这就使得以基片集成同轴线谐振器为基础的滤波器或者振荡器实现宽调谐和小型化成为可能。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1 22 23
  • ...
  • 380 38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