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磁约束脉冲涡流检测方法与装置
本发明涉及无损检测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磁约束脉冲涡流检测方法与装置。其方法是在被测构件表面设置一个圆环形永磁体,其上下端面为磁极且极性相反,并使永磁体的中心线与被测构件表面的法线重合;依次同轴设置接收线圈和激励线圈在永磁体的内部;在激励线圈中加载直流电流,以产生稳恒的一次磁场;在关闭激励线圈中的直流电流的同时,测量接收线圈的感应电压,得到检测信号。其装置包括脉冲涡流传感器、激励控制单元、信号处理单元、A/D 转换单元和计算处理器,脉冲涡流传感器中设置有圆环形永磁体。本发明利用上下端面为磁极的圆环形永磁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新型混合励磁风力发电机
混合励磁电机是将高效永磁电机和易于控制的电励磁同步电机有机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电机。采用新型无刷结构,不需电刷和滑环。用作无刷交流发电机时,省去了励磁机及旋转整流器,从而大大简化电机结构,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是现代风力发电系统的重要机型,其效率高、功率密度大,但其存在气隙磁场及电压调节、故障灭磁困难的固有问题。混合励磁电机是将高效永磁电机和易于控制的电励磁同步电机有机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电机。 三、创新点以及主要技术指标 1.结构简单、可靠,兼具永磁电机的高效率和电励磁电机励磁可控的优点; 2.采用新型无刷结构,不需电刷和滑环。用作无刷交流发电机时,省去了励磁机及旋转整流器,从而大大简化电机结构,提高了工作可靠性; 3.励磁线圈中没有励磁电流时,电机处于弱磁状态,减小了磁钢退磁风险; 4.电机既可以工作于发电状态也可以工作于电动状态,同样适用于宽转速范围高效驱动电机。 四、知识产权及获奖 课题组对混合励磁电机的创新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已获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另有8项国家发明专利处于公开期,取得一批创新性成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2-08-12
稀土变磁通电机及其控制技术
为了克服直流电机及斩波控制系统效率低、体积与重量大、电机换向极需要频繁维护、难于有效实现电动车辆再生制动以及交流电机及控制器低速大转矩稳定特性较差以及一般永磁直流电机斩波控制系统不能满足电动车辆大扭矩需求的缺点,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牵引电机自动控制模式,设计出稀土变磁通电机及驱动系统。将驱动电机的增磁绕组接到永磁电机的续流回路中,使得该电机及其控制器既有稀土永磁电机的高效和高功率密度的优点,又具备直流串激牵引电机低速大扭矩的特性,并具有比串激直流电机更优良的自动弱磁性能,符合电动车辆对动力需求的理想特性;电机电枢电感采用转子无槽结构,将电机电枢电感值减小到传统电机的1/3~1/4以内;去掉了驱动系统电机电枢回路的平波电抗器,使系统电枢回路的电感值进一步减小,使换向器火花减小70%以上,电机电刷维护周期延长5倍以上;电机换向器的发热大幅减少,有利于提高电机的转速;电机的体积与重量减小30%;提高了电能转换效率;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3
加工第三代半导体晶片光电化学机械抛光技术
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和碳化硅因其禁带宽、稳定性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和光电子等领域。各种氮化镓和碳化硅基器件是5G技术中的关键器件。将半导体晶片制成器件,其中的一个关键加工步骤是晶片表面的抛光。然而,氮化镓和碳化硅的化学性质极其惰性,半导体工业目前常用的化学机械抛光方法无法对其实现高效加工。对此,我们从原理上创新发展了一种光电化学机械抛光技术,不仅可快速加工各种化学惰性半导体晶片(如:加工氮化镓的材料去除速率可达1.2 μm/h,比目前的化学机械抛光的高约10倍),而且可加工出原子台阶结构的平滑表面。设备简单,技术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厦门大学 2021-04-10
大型复杂金属表面等离子体与脉冲放电复合抛光加工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复杂金属表面等离子体与脉冲放电复合抛 光加工装置,目的是解决常规金属表面精密加工和抛光方法的不足及 加工和抛光效率低、易产生加工应力和表层损伤等问题。该装置包括 射频电源、射频电源匹配器、高压直流脉冲电源、脉冲电源极性调节 装置、高压直流脉冲电源阻抗、等离子体炬、加工保护罩、控制电路 和联动机构;本发明是在大气压下对金属的表面的精密加工和抛光, 不需要真空室和特制的抛光液,可降低设备成本并扩大其使用范围。 加工效率是传统抛光方法的几倍,并且是无应力加工,无表面和亚表 层损伤、无表面污染,抛光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可达到 Ra-0.2μm。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非接触式阵列磁控强化换热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寻求热物理性能优良的冷却介质并发展新型的强化换热和流动控制技术成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而液态金属流体(如镓、镓锡、镓铟锡和锂铅等)由于其对流换热系数高、液相温区宽、耐极限热流密度能力强、特定工况下材料相容性好及易于进行电磁控制等诸多优点备受关注。如电磁冶金、芯片散热、熔融3D金属流体打印、镍基合金焊接等。与常规流体相比,液态金属流体与电磁场相互作用可产生洛仑兹力,进而实现对不同流动区域的定向主动控制。磁钝体阵列作为涡流发生器对换热的促进作用要强于孤立磁钝体,当雷诺数< 500时磁钝体阵列尾迹是稳定的,虽然这些涡流对换热有促进作用,但换热性能综合因子<1;当雷诺数=600时磁钝体阵列尾迹的不稳定性对换热的促进更强一些。因此可以考虑用磁钝体阵列作涡流发生器来强化换热。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5-21
新型磁功能材料特性与应用研究
一、 项目简介新型磁功能材料目前主要有超磁致伸缩材料、磁性液体材料、硅钢材料、电磁流变液、压电和铁电材料等,这些材料都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为电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磁功能材料性能测试方面,测试了硅钢单片及叠片直流偏磁下的磁化特性和磁致伸缩特性,测试了磁性液体的磁化特性、磁粘特性和表面张力等。在磁功能材料数学建模和求解方面,从材料的应用特性着手,以超磁致伸缩材料、磁性液体、硅钢材料和电磁流变液为例,考虑机械效应、温度效应、电场效应、磁场效应等因素,利用能量变分原理建立电-磁-机械耦合模型,编制材料应用特性模型与分析软件。在磁功能材料应用方面,研究了超磁致伸缩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研究了磁性液体加速度传感器、倾斜角传感器、微压差传感器等,研究了磁性液体在物体比重测试技术和减振技术中的应用。二、 技术指标(包括鉴定、知识产权专利、获奖等情况)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70余篇。参加相关科研项目1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11项,技术开发项目1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三、 高清成果图片3-4张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磁微粒系列分离诊断试剂产品及技术
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磁性生物分离技术,在蛋白纯化、核酸提取与分离、病毒及特定细胞检测、生物传感器等方面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磁性生物分离技术制备的用于蛋白质、细胞、核酸、病毒等分离检测的试剂盒,能够实现快速、特异性和高效的生物检测。因此,磁性生物分离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已成为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的一个热点,对于细胞/基因治疗、生物制品研发、疾病预防与早期快速诊断治疗、检验检疫等高技术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本项目在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性纳米粒子(SPIO)的绿色环保低成本的先进制备技术基础上,建立对SPIO表面进行不同类型功能化的构建技术和方法,一步实现不同聚合物对超顺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的可控包裹,并可获得粒径均一、形状和尺寸可控的磁性复合微球,利用具有优异抗蛋白质吸附能力的聚合物,如聚乙二醇等对磁性复合微球表面可控功能化,以及多种抗体或特异性识别基团联用机制,降低对生物分子的非特异性吸附,实现对目标物的高特异性吸附与分离,以获得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高效环保的磁性纳米生物分离材料及系统。 主要技术指标:1. SPIO的日产量>100克,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对环境危害大的、毒性强的有机化合物。粒径为10-20nm,30天内不发生团聚。2. 根据所分离的不同目标物,SPIO与不同聚合物的复合微球粒径为100-1000nm不等,且粒径分布均匀,30天内不发生团聚。 多功能纳米复合微球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对细胞、蛋白、核酸等的分离效率及所保持的生物活性均不低于95%。 应用范围: 磁性蛋白质分离产品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品,可用于细胞/基因治疗、生物制品研发、疾病预防与早期快速诊断治疗、检验检疫等领域,市场需求量大,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国外公司每10毫升规格的免疫磁珠的价格均在万元左右,远远高于相同质量的黄金售价,但由于技术及开发成本的限制,磁性生物分离产品的国产化程度低,即使有少数公司从事磁性载体的研发,但多为仿造国外公司的产品,技术含量低,这不仅在知识产权方面存在潜在风险,而且在产品竞争力方面远远落后于国外已商业化的产品。因此,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性蛋白质分离技术及产品,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目前,磁性蛋白质分离技术及产品已被国际、国内各大医院、检测单位认可,并用于实际生物样品的分离,创造了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项目目前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成果权属为我校独自拥有。
四川大学 2021-04-11
新型粉煤灰基磁絮凝剂
高浓度污水的絮凝沉降处理中,往往会遇到泥化程度高、难以沉降的问题,将磁性力场引入絮凝工艺,可望增强絮团沉降动力,提升污水澄清效果。磁性絮凝剂是将磁种材料与絮凝剂基体复合,形成集磁性与絮凝特性与一身的复合絮凝剂,在高浓度工业污水、矿物洗选废水、生活污水的磁絮凝处理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非齢式阵列磁控强化换热
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寻求热物理性能优良的冷却介质并发 展新型的强化换热和流动控制技术成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与节能减排 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而液态金属流体(如傢、傢锡、镣锢锡和锂 铅等)由于其对流换热系数高、液相温区宽、耐极限热流密度能力强、 特定工况下材料相容性好及易于进行电磁控制等诸多优点备受关注。 如电磁冶金、芯片散热、熔融3D金属流体打印、镣基合金焊接等。与 常规流体相比,液态金属流体与电磁场相互作用可产生洛仑兹力,进 而实现对不同流动区域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 14 15
  • ...
  • 34 3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