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纳米氧化锆粉体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611888.2)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氧化锆粉体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真空或氩气气氛下,对氯化锆+硼氢化钠混合粉末进行5~10h球磨处理;然后,在0.5~1atm氢背压下,将球磨产物加热到300~400℃,并保温1~2h后自然冷却;接着,将加热产物倒入蒸馏水中,过滤出固体物,再用蒸馏水清洗;最后,用乙醇对水洗固体产物清洗后干燥,即可获得所述的纳米氧化锆粉体。本发明的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 LED 荧光粉胶涂覆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粉胶涂覆方法,属于 LED 封装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S1 将已完成芯片贴装和电路连接的 LED 模块置于温度为 100℃~180℃的加热板上;S2 待所述 LED 模块温度稳定后,将设定量的荧光粉胶涂覆在芯片上表面,静止一定时间直到所述设定量的荧光粉胶在所述芯片上表面上形成球缺状形貌;S3 从加热基板上取下所述 LED 模块,在芯片侧表面涂覆设定量的荧光粉胶;S4 待荧光粉胶形貌稳定后,执行固化工艺,获得预定的荧光粉胶形貌。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可灵活控制荧光粉胶形貌,获得中间荧光粉层厚度大于两侧荧光粉层厚度的荧光粉胶形貌,其封装成本低,可大规模应用在工业中进行 LED 封装。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天然高Vc超微柿叶茶粉的制作技术
柿叶中富含维生素C(Vc)、多酚、氨基酸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预防贫血、减肥美容等多种功效。我国柿资源丰富,主要食用果实,柿叶一部分加工成柿叶茶代用茶。 该成果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根据柿叶Vc含量的累积和化学变化特性,采用新的制作方法,制作一种高Vc超微柿叶茶粉,使其达到富含维生素C、汤色黄绿、滋味醇和,口感较好的品质要求。该成果制作的超微柿叶茶粉外形为粉状,富含Vc,Vc含量可以达到30-40 mg/g,不仅可以单独冲泡饮用,而且还能作为面包、蛋糕等食品添加辅料,提高食品中Vc含量,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 柿叶是柿树( ( Diospyros kaki L.f.) 的叶子,柿树在我国广泛栽培,云南、广西、湖北、江苏、浙江、河南、河北、陕西等地都有分布。全国柿树分布面积近100万公顷。按亩生产1kg超微粉500元计,亩增收500元,100万公顷可增收增收70亿元,不包括添加柿超微粉产品带来的附加值。 成果完成时间:2015年12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白光LED用硅酸盐红色荧光粉制备技术
1.背景介绍 白光LED近些年发展十分迅速,在技术方面,以亮度为代表的光效不断提高,不但技术进步非常迅速而且市场份额也不断扩大,在光效方面,新的记录不断产生,2010年2月,美国Cree公司宣布其大功率白光LED的光效达到208lm/w,远远超过白炽灯的15-20 lm/w及荧光灯的60-80 lm/w;我国2008年LED行业产值约650亿元,2009年约827亿元,预计今年(2010年)的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其中LED封装市场的产值约占25-30%。近几年,随着LED光效的快速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其光色,红色荧光粉的加入能有效提高白光LED的显色指数。以硅酸盐为基质的各种荧光粉正崭露头脚,硅酸盐基质具有稳定性好,耐热性好等优点,十分适合作为一些发光材料的基质。目前一些硅酸盐黄色荧光粉、绿色荧光粉已经投入了实用,红色荧光粉也已有报道,欧洲、日本、韩国等企业及科研院所都在不断展开研究,我国也已见到相关报道。我们研制的硅酸盐红色荧光粉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性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技术方案和技术路线 目前各种包括荧光粉在内的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都有很多种,但是最为实用,最容易转化为生产的仍然是高温固相法,本项目中,从未来进行生产的角度考虑,也将采用这种方法来制备硅酸盐荧光粉。具体步骤及技术路线为:1、选择合适的原料;2、将这些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别称取一定量混在一起;3、将混匀的原料放入高温炉内,在一定的温度下灼烧;4、将灼烧好的物料取出,球磨、粉碎至粒度达到一定要求为止;5、测试荧光粉的各种技术指标。6、与YAG进行混合封装测试。 从其他荧光粉的制备方法来看,高温固相法是目前最为实用及成熟的研究方法,我们所熟知的YAG荧光粉、三基色荧光粉,氮化物荧光粉,硅酸盐黄色荧光粉等都是采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因此采用高温固相法作为硅酸盐红色荧光粉是可行的。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人才需求:软磁复合材料的共性技术研发难题,有关软磁复合材料及应用领域的人才
软磁复合材料的共性技术研发难题,有关软磁复合材料及应用领域的人才
山东精创功能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2021-09-02
基于PCB线圈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输电系统
该成果采用PCB线圈组成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可实现中短距离无线供电,该系统的创新在于采用PCB线圈替代传统的线绕线圈,铜线绕制的线圈容易变形而引起参数变化,对系统完全保持一致的谐振频率增加了难度而PCB 板生产出来的线圈参数几乎能完全保持一致,因此有利于保持系统的谐振频率一致。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一种铁氧体软磁材料的注射成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磁铁氧体材料的注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粉料制备:将铁氧体粉料进行一次混磨,干燥后,将粉料进行预烧,将预烧后的粉料破碎后,再进行二次混磨,并进行干燥处理;2)混炼造粒:将步骤1)得到的粉料与粘结剂均匀混合后,混炼,得到混料,将混料粉碎;3)注射成型:将粉碎后的混料加热,在压力条件下,注入到模腔中,打开模具冷却后即得到成型坯体;4)脱脂:将成型坯体置入三氯乙烯中脱脂,干燥,再进行热脱脂;5)烧结:将脱脂后的成型坯体烧结,得到铁氧体软磁材料。本发明适合制备中小型形状复杂、高精度的铁氧体磁芯器件,所制备的铁氧体软磁材料具有密度大而均一、内部组织均匀、机械强度高和铁损相对较低的特点。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铁氧体软磁材料的注射成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磁铁氧体材料的注射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粉料制备:将铁氧体粉料进行一次混磨,干燥后,将粉料进行预烧,将预烧后的粉料破碎后,再进行二次混磨,并进行干燥处理;2)混炼造粒:将步骤1)得到的粉料与粘结剂均匀混合后,混炼,得到混料,将混料粉碎;3)注射成型:将粉碎后的混料加热,在压力条件下,注入到模腔中,打开模具冷却后即得到成型坯体;4)脱脂:将成型坯体置入三氯乙烯中脱脂,干燥,再进行热脱脂;5)烧结:将脱脂后的成型坯体烧结,得到铁氧体软磁材料。本发明适合制备中小型形状复杂、高精度的铁氧体磁芯器件,所制备的铁氧体软磁材料具有密度大而均一、内部组织均匀、机械强度高和铁损相对较低的特点。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软磁复合材料的压滤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磁复合材料的压滤成型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多孔模具的制备;2)软磁粉末的制备;3)软磁粉末的筛分及性能检测;4)将软磁粉末进行钝化处理;5)将软磁粉末与水或有机溶剂混合,并添加粘结剂,搅拌制成均匀分布的浆液,然后进行浇筑;6)将上述步骤制得的浆液进行压滤成型;7)烘干,烧结成型。本发明方法的优点是:通过压滤法而非传统的直接干粉压制成型所需的设备简单,工序简化,得以使成本降低,并且制备的软磁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均匀性。
浙江大学 2021-04-11
病原微生物磁珠富集浓缩试剂盒
本课题发明一种针对临床液相标本中的微生物进行快速浓缩富集的方法和试剂,可以明显地提高临床标本中微生物检测的阳性率。 本方法首先通过磁珠吸附的方式,将临床液体样本(尿液、胸腹水、脑脊液、肺泡灌洗液等)中细菌、真菌或病毒特异性结合于磁珠上,无需高速离心,从而实现病原体的富集;再通过对细菌进行培养、染色、分子生物学或质谱检测,或者对病毒进行免疫荧光或分子生物检测,最终对细菌、真菌或病毒进行鉴定。对临床标本中的细菌、真菌或病毒进行富集,提高了后续鉴定时病原体的初始量,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鉴定的阳性率。 本产品可以迅速将5~50ml液相样本中微生物浓缩至50~200µl样本中,在磁性环境下可以轻松实现临床标本中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浓缩,无需离心,减少了由于离心产生的气溶胶所带来的潜在生物安全隐患。本方法操作简单、无需复杂仪器、耗时短、在源头显著提升临床液相样本中病原微生物检测的灵敏性。
北京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3 24 25
  • ...
  • 46 4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