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磁致伸缩效应的导波传感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致伸缩效应的导波传感器,可用于对构件进行无损检测,包括外壳(6),波导管(8),永久磁铁(4),永久磁铁 同轴容置在所述外壳(6)内,且与中空筒状的波导管(8)一端同轴贴合, 还包括内管(5)以及内管压块(3),位于内管(5)和外壳(6)之间的波导管(8) 上具有相隔距离的激励线圈和接收线圈,对激励线圈通入交流电后, 激励线圈产生交变磁场,该交变磁场与永久磁铁形成的偏置磁场共同 作用使波导管(8)激发出超声导波,将所述超声导波传入被检测构件(16) 以对被检测构件进行无损检测。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磁随机存储器芯片(STT-MRAM)器件
已有样品/nSTT-MRAM 是一种极具应用潜力的下一代新型存储器解决方案。由于采用了大量的新材料、新结构,加工制备难度极大。当前,美韩日三国在该项技术上全面领先,很有可能在继硬盘、DRAM 及闪存等存储芯片之后再次实现对我国100%的垄断。微电子所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研究员赵超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巍胜的联合团队通过3 年的艰苦攻关,在STT-MRAM 关键工艺技术研究上实现了重要突破,在国内首次采用可兼容CMOS 工艺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无线电能传输线圈聚磁屏蔽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线圈聚磁屏蔽结构,采用高导磁率低电导率材料制备,包括底 板,底板带凸缘和中心凸起,底板、凸缘和中心凸起的中心轴重合;底板的形状与无线电能传输线圈外 缘的形状匹配,中心凸起的形状与无线电能传输线圈内缘的形状匹配,底板和中心凸起的尺寸要使得无 线电能传输线圈可嵌入凸缘和中心凸起间,凸缘和中心凸起的高度均高于无线电能传输线圈厚度。本实 用新型在减少磁场向外泄露的同时,还可以约束磁场方向,使尽可能多的磁场参与无线电能传输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磁纳米温度成像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磁纳米温度成像方法,首先,对磁纳米粒子样品所在区域同时施加恒定直流磁场和交流磁场,采集磁纳米粒子的交流磁化强度信号,检测出各奇次谐波幅值;然后,将恒定直流梯度场替换为含梯度磁场的组合直流磁场,采集磁纳米粒子的交流磁化强度信号,检测出各奇次谐波幅值;计算两次谐波幅值差值;利用朗之万函数的泰勒级数展开建立奇次谐波差值与温度的关系式,求解关系式获得在体温度;最后,改变直流梯度场至下一位置,直到完成整个一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磁致伸缩效应的导波传感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磁致伸缩效应的导波传感器,可用于对构件进行无损检测,包括外壳(6),波导管(8),永久磁铁(4),永久磁铁同轴容置在所述外壳(6)内,且与中空筒状的波导管(8)一端同轴贴合,还包括内管(5)以及内管压块(3),位于内管(5)和外壳(6)之间的波导管(8)上具有相隔距离的激励线圈和接收线圈,对激励线圈通入交流电后,激励线圈产生交变磁场,该交变磁场与永久磁铁形成的偏置磁场共同作用使波导管(8)激发出超声导波,将所述超声导波传入被检测构件(16)以对被检测构件进行无损检测。本发明中通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磁致伸缩效应的导波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磁致伸缩效应的导波传感器,可用于对构件进行无损检测,包括外壳(6),波导管(8),永久磁铁(4),永久磁铁同轴容置在所述外壳(6)内,且与中空筒状的波导管(8)一端同轴贴合,还包括内管(5)以及内管压块(3),位于内管(5)和外壳(6)之间的波导管(8)上具有相隔距离的激励线圈和接收线圈,对激励线圈通入交流电后,激励线圈产生交变磁场,该交变磁场与永久磁铁形成的偏置磁场共同作用使波导管(8)激发出超声导波,将所述超声导波传入被检测构件(16)以对被检测构件进行无损检测。本实用新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三相交流铁磁分离器
三相交流铁磁分离器是一种微细粉料中除去铁磁杂质的新型磁选设备。它可应用于微细粉料工业中除去因粉碎、磨细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铁磁颗粒,如耐火、陶瓷、磨料、石英、石墨、非金属矿等工业。它与市场上的磁选机的磁选原理不同,它对微细粉磁选的效果较好,又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一种污染土壤磁助电动修复装置
项目简介 本成果是一种污染土壤磁助电动修复装置,属于污染土壤处理技术领域。通过外加 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使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加速富集于规定区域,达到清洁土壤的目的。 装置包括电极液添加管、阳极板、处理区、阴极柱、电极室、磁铁、外壳、电极液排放 管。本成果结构简单、建造成本低、易于操作、修复效果好,而且可以实现了土壤中多 种污染物的降解去除。 性能指标 (1)运行成本低,本装置适用的电势梯度仅为
江苏大学 2021-04-14
维生素B6通过PKM2/Nrf2通路促进谷胱甘肽合成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帕金森病“长线用药”存在着副作用多、几年后疗效减退的难题。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整合医学学院胡刚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维生素B6通过PKM2/Nrf2通路促进谷胱甘肽合成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为帕金森病临床治疗的突破及研发理想治疗药物提供了新靶标。前不久,该项研究成果在国际一流刊物《自然通讯》上在线发表。 谷胱甘肽作为细胞内一种重要的抗氧化物质,能够保护神经元免受氧化应激损伤。帕金森患者脑内普遍存在谷胱甘肽水平降低问题,导致神经元抗氧化损伤能力减弱,加剧病理进程。因此,亟需阐明脑内谷胱甘肽水平下降的分子病理机制,并通过外源性药物恢复脑内谷胱甘肽水平,为临床治疗的突破及研发理想治疗药物提供新靶标。 南京中医药大学胡刚教授团队的研究新成果,首次报道了星形胶质细胞多巴胺D2受体激活后促进谷胱甘肽合成的具体分子机制,并发现小分子化合物吡哆醇可促进星形胶质细胞谷胱甘肽的合成,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星形胶质细胞D2型多巴胺受体激动后,通过下游非经典G蛋白β-arrestin2信号通路,直接结合并二聚化M2型丙酮酸激酶。”研究团队专家介绍,后者作为转录共激活因子增强Nrf2的转录活性,导致Nrf2与Gclc、Gclm基因启动子结合能力增强,最终促进谷胱甘肽合成。研究团队还通过对源于天然产物的小分子库筛选,找到了一种能促进谷胱甘肽合成的小分子化合物吡哆醇,该化合物能二聚化PKM2从而促进其对Nrf2的转录激活作用,进而提高脑内谷胱甘肽水平,保护神经。 帕金森是全球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病患病率为1%,65岁以上人口患病率为2%,70岁以上患病率约为3%-5%。“现在临床治疗帕金森病的一线药物,多是作用于脑内多巴胺受体的。”研究团队成员之一、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院•整合医学学院青年教师伟尧博士介绍,激活多巴胺受体可以较好地缓解帕金森症状,但存在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会有恶心、嗜睡、低血压、消化道不适等副作用,二是长期服用会产生受体脱敏现象,导致服药3-5年后疗效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业界专家学者们探究的课题。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1
一种电场辅助的硅通孔刻蚀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场辅助的硅通孔刻蚀工艺,包括步骤:(1)在单晶硅片上旋涂光刻胶并通过光学光刻或电子束光刻得到光刻胶图形 ;( 2 ) 镀 上 银 膜 或 金 膜 ;( 3 ) 在 电 场 之 中 , 采 用 HF 、H<sub>2</sub>O<sub>2</sub>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作为刻蚀剂进行金属催化刻蚀;(4)去除光刻胶;(5)去除单晶硅片上残留的金属膜并进行清洗处理。本发明通过在刻蚀过程中控制电场强度,由此形成从数十纳米至数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2 33 34
  • ...
  • 184 18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