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超细ABC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
成果描述:通过优化配方和有效的表面改性处理,成功地制得了超细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在国内尚属首家。其产品具有以下特点: 1、超细化:粒径小,粒度分布窄,粒度主要分布在10μm以内,平均粒径为7.28μm;而普通的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粒径大,粒度分布相对宽广,粒度分布在40~250μm之间的占55%;小于40μm的占45%。 2、斥水性、流动性好:经过特殊表面改性,具有良好的斥水性、流动性,其吸湿率,抗结块性等指标明显优于国标,保质期更长;其喷射性能为99%(国标中要求喷射性能大于90%即可),喷射后干粉质量剩余率低,仅为0.64%。 3、灭火效能高:经超微细化和特殊表面改性后,流动性、喷射性能大大改善;其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灭火时用量少,灭火快,灭火效能高。同一罐超细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的灭火次数可达6次,其灭火效能约为普通型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的4倍。有效灭火时间由原来的4s缩短到1s。市场前景分析:超细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剂,所得的灭火剂为球形,流动性好,易于喷射。空心结构,密度小,漂浮时间长;表面积大,与火焰充分接触,灭火效率高。灭火效果远远优于国内同类产品。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四川大学 2021-04-10
一种磷酸钆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磷酸钆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硝酸钆水溶液、制备磷酸二铵水溶液、制备磷酸钆粗品和制备磷酸钆纳米材料四个步骤,首先采用氧化钆和硝酸水溶液制备硝酸钆水溶液,然后用硝酸钆水溶液与磷酸二铵水溶液合成磷酸钆粗品,最后对磷酸钆粗品进行提纯,得到高纯度的磷酸钆纳米材料,用于合成稀土发光基质的材料;其制备工艺简单,原理科学可靠,反应条件温和,能量消耗少,制备成本低,易于操作,制备的磷酸钆纳米材料纯度高。镧系正磷酸盐纳米材料是一类特殊的发光材料,发光特性取决于镧离子特定的4f能级,镧系的一些稀土离子是红光、绿光和蓝光的优良的发射器,稀土离子掺杂正磷酸盐广泛应用在高分辨率显示的阴极射线管、等离子显示器件和场发射显示的设备上;镧系正磷酸盐结晶有单斜独居石类和正方磷钇矿类两种形态,其中稀土掺杂磷酸钆在低温下结晶为六角晶相,通过热处理转变成单斜晶相的转变,钆离子的磁矩为7.94μB 具有理想的顺磁弛豫特性,应用于核磁共振成像和电子弛豫时间纳秒,所以,在掺杂稀土发光离子的材料中,磷酸钆有潜力成为一种双官能团的荧光磁性材料。本技术研发了一种能源消耗少、合成效率高、操作简便、材料纯度高和反应条件温和的磷酸钆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应用前景广阔。
青岛大学 2021-04-13
水溶性高效农用肥料多聚磷酸铵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成果简介 近年来多聚磷酸铵已逐渐进入复混肥和液体肥料的生产领域,特别是在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用液体多聚磷酸铵基础溶液通过添加氮肥、钾肥、微量元素配制成的清液型液体肥料,可以通过滴灌和喷施机械化系统施用,并具有施肥准确度高、均匀性好、成本低等优点。 项目特色和创新之处:采用磷酸与尿素缩合法高效合成多聚磷酸铵,由于短链聚磷酸铵溶解度高,比一般磷肥可提高液体肥料中磷的含量;可配置磷含量较高的液体肥料,pH值近中性,作物使用安全系数高;结晶温度较低,生产使用方便。且聚磷酸铵对金属离子有螯合作用,可利用其螯合作用在液体肥料中添加微量元素。一些微量元素在聚磷酸铵溶液中的溶解度远高于在正磷酸铵溶液中的溶解度,利用聚磷酸铵原料作为无机螯合剂,较有机螯合剂便宜,同时又能提供氮磷养分。另外聚磷酸盐不被植物直接吸收,而是在土壤中逐步水解成正磷酸被植物利用,因而是一种缓溶性长效磷肥。
南开大学 2022-07-29
高新能低成本磷酸铁锂生产线
针对磷酸铁锂锂电正极材料存在的不足和制约磷酸铁锂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本项目通过基于混合溶剂的液相合成方法,利用定向分子组装技术,结合独特的煅烧工艺构建了具有三维(3D)导电网络结构的正极材料,从而制备出具有独特晶体结构、良好导电性、高离子迁移速率和高振实密度的新型改性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同时通过先进的回收利用技术实现了生产工艺的低成本、无污染。目前该制备工艺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应用,首条自动化高新能低成本磷酸铁锂生产线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达到了以下技术目标: (1)基于混合溶剂的液相法制备工艺的设计,解决现有工艺存在的材料批次间一致性差的不足,实现批次间材料克容量变化<2%; (2)构建3D导电网络,从而解决制约LiFePO4大规模应用的重大技术难题—材料导电性差的缺陷,将材料的电导率提高到10-2Scm-1; (3)将压烧技术引入LiFePO4制备工艺,结合二次造粒粒径控制技术得到尺寸均一的亚微米颗粒,将材料振实密度提高到1.2gcm-3; (4)以本项目研制的LiFePO4作为正极材料并采用改进工艺装配的锂离子电池将达到如下性能指标: ⅰ 0.1C比容量≥160mAhg-1,1C比容量≥140mAhg-1; ⅱ 循环充放电3000次,常温放电容量高于80%; ⅲ 支持常温50C以上倍率放电,-20℃环境支持20C以上倍率放电,-20℃环境放电容量不低于常温放电容量的80%。 (5)创新反应溶剂和反应副产物的循环回收利用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绿色化、低排放和原子经济性,与现有同类材料比较,生产成本降低30%以上。
四川大学 2015-12-22
先进粉末高温合金的研制及制备技术
采用注射成形工艺实现复杂形状增压涡轮的近终成形,并满足高性能和低成本的要求。根据注射成形涡轮对零件壁厚的要求,选择 ø52mm 涡轮作为研制对象,并完成了中空蜗轮的结构设计及可靠性校验,中空孔径确定为 ø5mm,孔深 25mm,如图 1 所示。对比分析实芯涡轮和中空涡轮的离心应力分布可知,采用中空结构的涡轮,其应力分布较原始涡轮应力分布一致,但涡轮离心应力有所增大,中空结构涡轮的最大离心应力为 626MPa,较原始涡轮增加了 20.4%。涡轮采用中空设计后,自振频率变化很小,频率平均变小 0.167%,可近似认为没有变化。中空结构增压涡轮不仅达到了减轻重量的目的,而且大幅度减小了烧结变形。设计了侧向抽芯模具结构(如图 2 所示),实现了复杂形状增压涡轮的近终成形。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注射成形充模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出了喂料的充模过程(如图 3 所示),并阐明了涡轮在注射成形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与机理。优化了注射成形工艺参数,得出最佳的注射成形工艺参数为:注射温度为 160℃,注射压力为 60MPa,模温为 80℃,最终制备出了无缺陷的注射成形坯。以平均粒度 15μm 的惰性气体雾化的 K418 镍基高温合金为原料,选用 67%装载量,将粉末与粘结剂(60%石蜡+15%高密度聚乙烯+15%聚丙烯+10%硬脂酸)于 140℃在 开放式混炼机中混炼 30min,制备出适合镍基高温合金粉末注射成形的高效粘结剂,制备出了流变性能良好的注射喂料。分析了脱脂方法、脱脂制度和脱脂温度对致密度和最终高温合金性能的影响,掌握了碳、氧含量的精确控制技术。通过烧结+热等静压工艺获得高致密度的粉末高温合金,具有晶粒细小、显微组织均匀、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等优点。MIM418 合金 1230℃真空烧结相对密度为 97%,热等静压后的样品接近全致密。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01
粉末试剂全自动高精度定量封装机
粉末产品作为食品、药品、检验试剂的一种重要载体,其定量封装的准确 度和包装效率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传统的手工封装方式 不仅严重影响粉末产品的生产效率,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浪费现 象以及大量的人工费用,使企业利润严重缩水。我国现有的粉末产品定量填充 技术存在着技术水平低、产品可靠性差、精度不高等缺点。 本项目开发的粉末试剂产品高精度定量封装机,采用高精度的称重技术以 及伺服控制系统等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针对粉状物料的填充精度高、速度快、 稳定性好和灵活性高等技术难题,基本满足食品药品加工等领域企业对产品高 精度的要求,同时能有效地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成本。
山东大学 2021-04-13
先进粉末高温合金的研制及制备技术
采用注射成形工艺实现复杂形状增压涡轮的近终成形,并满足高性能和低成本的要求。根据注射成形涡轮对零件壁厚的要求,选择 ø52mm 涡轮作为研制对象,并完成了中空蜗轮的结构设计及可靠性校验,中空孔径确定为 ø5mm,孔深 25mm,如图 1 所示。对比分析实芯涡轮和中空涡轮的离心应力分布可知,采用中空结构的涡轮,其应力分布较原始涡轮应力分布一致,但涡轮离心应力有所增大,中空结构涡轮的最大离心应力为 626MPa,较原始涡轮增加了 20.4%。涡轮采用中空设计后,自振频率变化很小,频率平均变小 0.167%,可近似认为没有变化。中空结构增压涡轮不仅达到了减轻重量的目的,而且大幅度减小了烧结变形。设计了侧向抽芯模具结构(如图 2 所示),实现了复杂形状增压涡轮的近终成形。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注射成形充模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出了喂料的充模过程(如图 3 所示),并阐明了涡轮在注射成形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与机理。优化了注射成形工艺参数,得出最佳的注射成形工艺参数为:注射温度为 160℃,注射压力为 60MPa,模温为 80℃,最终制备出了无缺陷的注射成形坯。以平均粒度 15μm 的惰性气体雾化的 K418 镍基高温合金为原料,选用 67%装载量,将粉末与粘结剂(60%石蜡+15%高密度聚乙烯+15%聚丙烯+10%硬脂酸)于 140℃在开放式混炼机中混炼 30min,制备出适合镍基高温合金粉末注射成形的高效粘结剂,制备出了流变性能良好的注射喂料。分析了脱脂方法、脱脂制度和脱脂温度对致密度和最终高温合金性能的影响,掌握了碳、氧含量的精确控制技术。通过烧结+热等静压工艺获得高致密度的粉末高温合金,具有晶粒细小、显微组织均匀、综合力学性能优异等优点。MIM418 合金 1230℃真空烧结相对密度为 97%,热等静压后的样品接近全致密。图 1 实芯涡轮和中空结构涡轮图 2 侧向抽芯模具结构图 3 涡轮注射填充过程模拟经过 1200℃固溶/空冷、750℃时效,MIM418 抗拉强度达到 1425MPa,屈服强度为1004MPa,延伸率达到19.4%,与铸造合金性能相比分别提高了70%,30%,120%。图 4 为烧结态的注射成形涡轮。涡轮表面光洁,尺寸精度高,如图 4 所示。图 4 注射成形涡轮制备出满足涡轮使用性能测试要求的涡轮,涡轮尺寸与内部质量良好,达到装机测试要求。涡轮样品在无锡威孚英特迈涡轮增压器公司进行了台架实验,图5 所示为涡轮样品焊接及部分工装的照片。钢轴焊接后接头抗拉破断力达到 18吨,远高于铸造涡轮与钢轴的焊接强度。转速相同时,粉末注射成形涡轮部件测频一致性和气动性能涡端一致性均优于铸造性能,超速飞裂试验停止在 225000转/分与 225000 转/分,增压器拆检的结果可知,超速飞裂试验涡轮表现良好,两套增压器的失效皆由涡轮轴断裂造成。粉末注射成形涡轮样件测频一致性优于铸造涡轮,粉末注射成形涡轮与钢轴联结强度也明显高于铸造涡轮。粉末注射成形MIM418 涡轮在超速飞裂试验中表现不俗,在钢轴断裂 21.5/22.5 万转的状态下,涡轮仍保持完好。粉末注射成形涡轮的涡端试验表明,涡轮部件涡端性能一致性较好,3 组样品涡端的效率曲线基本重合,均在±0.5%的偏差内。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粉末冶金结构件密度仪
产品详细介绍根据ASTM B311、B328,MPIF Standard 42、57,JIS Z2505、Z2506,GB÷T5163等海内规范,采用阿基米得原理浮力法原理,直读所测粉末冶金生胚件、烧结件和含油轴承的密度、有效孔隙率、体积和含油率。   QL-120P 粉末冶金生胚密度计,高精准度粉末冶金密度计,台湾玛芝哈克(matsuhaku) 粉末冶金生胚密度计厂家推荐,专业测试各种粉末冶金生胚件、烧结制品和含油轴承的密度、孔隙率、吸水率和含油率。 粉末冶金结构件体积密度测试仪 QL-120P的规格参数:1、型号:QL-120P(另有QL-300P、QL-600P两种型号的机型可选)2、称重范围:0。001g~120g(另有称重范围为0。01g~300g、0。01g~600g可选)3、密度解析精度:0。0001 g÷cm34、测量时间:约10秒5、测试种类:粉末冶金生胚件、烧结件和含油轴承,及各种固体、颗粒体、薄膜、浮体QL-120P 高精准度粉末冶金密度计,密度测试精度为万分之一(0。0001g÷cm3),秉承测量值高精准度、操作方便、设计简单吝啬、故障率低、经久耐用;等理念,专门为粉末冶金行业设计!    QL-300Q轴承含油率检测仪、轴承含油率测试仪采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法。只有三个步骤,自动显示含油率,改变传统人工计算的方式,勤俭时间、更快速、更方便。可直接测量含油轴承的含油率,测量精度高达0。001,非常相宜转动部件的铜基、铁基、铁铜基等含油轴承含油率、孔隙率等方面的检测。测量快速、专业、精准、方便! 含油轴承含油率测试仪QL-300Q的技术参数:1:测量范围:0。01g~300g2:油率解析:0。1%3:度精度:0。001 g÷cm34:试时间:约5秒5:试种类:粉末冶金含油轴承,粉末冶金生胚、毛坯件、烧结成品等6:粉末冶金含油轴承、压铸件、铜套,可直接读取其含油率;7:对粉末冶金烧结成品等,可直接读取产品的视密度和体积;8:针对粉末冶金生胚、毛坯件等,可应用煮沸法、真空抽取饱和法,准确快速读取产品的体密度、湿密度、比重、有效孔隙率和体积; QL-300Q轴承含油率检测仪免掀盖精致一体成型铝合金测量平台,透明水槽。精度更高、操作更简便、更快速、更人性化,更符合新材料实验室作业规范。可显示混淆物主要材质含量百分比,相宜新材料研究与开发。能自动判定待测样品合格与否,具有报警提示功能。可应用于:铜基、铁基、铁铜基含油轴承;铜基、铁基、铁铜基结构轴套;不锈钢合金基轴承、打印机齿轮、压缩机齿轮、缝纫机零件、抽风机、电扇之轴承相关零组件;等材料的含油率密度,比重检测。 
厦门群隆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锂盐调控人BMSC成骨-成脂反向分化、增加骨量的分子机理
独自拥有。
四川大学 2016-04-29
颌骨修复材料研发团队揭示纳米表面性能对骨免疫的调控机制
 纳米表面结构引导骨再生是当前骨替代修复材料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及研究热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纳米表面结构对成骨细胞系成骨分化的调控机制,而对成骨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调控作用研究甚少。本研究系统比较了巨噬细胞对不同纳米颗粒大小(16,38,68 nm)和不同表面化学成分(富含胺基的丙烯胺及富含羧基的丙烯酸)的纳米表面结构生物材料的免疫应答差异,发现纳米表面结构可以改变巨噬细胞的形态,将胞外的理化信号转入胞内,激活自噬反应,从而调控免疫微环境,影响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该研究从骨形成免疫微环境的角度提出了“纳米表面引导成骨”的新机制,提示通过精准控制生物材料的纳米表面结构,可靶向调控免疫细胞,营造有利于骨形成的免疫微环境,最终实现纳米成骨,为纳米骨生物材料的研发提供了新的策略。
中山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 10 11
  • ...
  • 42 4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