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XM-306B下肢肌肉附主要血管神经模型
XM-306B下肢肌肉附主要血管神经模型   XM-306B下肢肌肉附主要血管神经模型由下肢肌、阔筋膜张肌、臀大肌、缝匠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长伸肌、趾长伸肌、腓肠和小腿三头肌等13部件组成,显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等结构,共有119个部位数字指示标志及对应文字说明。 尺寸:自然大,87×12×17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648三叉神经及其分支模型
XM-648三叉神经及其分支模型   XM-648三叉神经及其分支模型显示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分支及其分布,颈部切除胸锁乳突肌,示颈总动脉、迷走神经、颈神经等。 尺寸:自然大,23×15×28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XM-640交感神经系统模型
XM-640交感神经系统模型   XM-640交感神经系统模型置于基板上,显示自主神经系统,位于躯干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呈黄色,副交感神经呈白色,共有36个部位指示数字标识标志及对应文字说明。 尺寸:3/4自然大,75×25×8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NMT新冠肺炎神经损伤研究工作站
“NMT界乔布斯”许越先生推荐创新平台 中关村NMT产业联盟推介成员单位创新产品 “全球抗疫,人人有责”   推出背景:       中国的疫情目前已得到有效抑制,但全球的疫情形势依旧严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尽全力向世界各国分享抗疫的经验和成果,这充分显示出大国的奉献与担当,同时彰显了为人类命运的共同繁荣而奋斗的精神。       但大家也清醒地认识到,与新冠肺炎的科技斗争才刚刚拉开序幕,未来任重道远,尤其是在研究技术及方法的竞争上更是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      作为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NMT联盟的会员单位,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充分响应国家对于生物安全的政策。在短时间内,利用20多年的技术积累,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隆重推出: 《NMT新冠肺炎神经损伤研究工作站》系列产品!   应对挑战: 1)活体组织器官水平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单细胞神经元的生理状态,以及对药物的生理反应,与脑组织中神经元真实生理信号的差异,已逐渐成为神经研究中的瓶颈。NMT不仅可以检测单细胞,还可以实现对活体脑片的检测,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研究手段的空白。 2)非损伤性检测:神经研究中常使用的如膜片钳技术,在检测过程中会破坏细胞膜完整性,进而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可信性。NMT可不接触神经元、脑片,实现对进出离子、分子信号的检测,极大提升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高效:在利用NMT对神经元、脑片的离子、分子信号的研究过程中,因检测过程不接触样品,无需操作形成高阻封接,显著提升了实验效率。 分类及用途: 1)《NMT新冠肺炎神经损伤研究工作站》(型号:NMT-NIR-100) 基于底层核心NMT技术,以及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让科研人员可以马上投入相关科研创新工作。   2)《NMT新冠肺炎神经损伤研究工作站》(型号:NMT-NIR-200) 基于底层核心NMT技术,结合自身科研兴趣,以及其它相关技术参数,在我方技术人员协助下形成技术解决方案,让科研人员建立更具独有创新特色的实验平台。   《NMT新冠肺炎神经损伤研究工作站》(型号:NMT-NIR-100) 应对挑战: 1)活体组织器官水平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单细胞神经元的生理状态,以及对药物的生理反应,与脑组织中神经元真实生理信号的差异,已逐渐成为神经研究中的瓶颈。NMT不仅可以检测单细胞,还可以实现对活体脑片的检测,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研究手段的空白。 2)非损伤性检测:神经研究中常使用的如膜片钳技术,在检测过程中会破坏细胞膜完整性,进而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可信性。NMT可不接触神经元、脑片,实现对进出离子、分子信号的检测,极大提升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高效:在利用NMT对神经元、脑片的离子、分子信号的研究过程中,因检测过程不接触样品,无需操作形成高阻封接,显著提升了实验效率。 用途: 基于底层核心NMT技术,以及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让科研人员可以马上投入相关科研创新工作。 参数 1.基本功能: 1.1针对新冠肺炎神经损伤研究设计 1.2活体、原位、非损伤检测 1.3可检测指标:H+、K+、Na+、Ca2+、Cl-、O2、H2O2 2.性能: 2.1自动化操作 2.2长时间实时和动态监测 2.3无需标记 2.4立体3D流速检测 3.软件: 3.1imFluxes智能软件,可直接检测、输出离子分子的浓度与流速 《NMT新冠肺炎缺氧损伤研究工作站》(型号:NMT-NIR-200) 应对挑战: 1)活体组织器官水平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单细胞神经元的生理状态,以及对药物的生理反应,与脑组织中神经元真实生理信号的差异,已逐渐成为神经研究中的瓶颈。NMT不仅可以检测单细胞,还可以实现对活体脑片的检测,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研究手段的空白。 2)非损伤性检测:神经研究中常使用的如膜片钳技术,在检测过程中会破坏细胞膜完整性,进而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可信性。NMT可不接触神经元、脑片,实现对进出离子、分子信号的检测,极大提升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高效:在利用NMT对神经元、脑片的离子、分子信号的研究过程中,因检测过程不接触样品,无需操作形成高阻封接,显著提升了实验效率。 用途: 基于底层核心NMT技术,结合自身科研兴趣,以及其它相关技术参数,在我方技术人员协助下形成技术解决方案,让科研人员建立更具独有创新特色的实验平台。 参数 1.基本功能: 1.1针对新冠肺炎神经损伤研究和研发设计 1.2活体、原位、非损伤检测 1.3可检测指标:H+、K+、Na+、Ca2+、Cl-、O2、H2O2 1.4可实时监测和记录检测时的环境参数:温度、湿度、大气压、海拔、经纬度 1.5配备新指标拓展功能 2.性能: 2.1自动化操作 2.2长时间实时和动态监测 2.3无需标记 2.4立体3D流速检测 3.软件: 3.1imFluxes智能软件,可直接检测、输出离子分子的浓度与流速,以及检测时的环境参数
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立足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
立足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
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 2025-05-23
标识网络体系及关键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用户数量及应用规模不断扩大,传统互联网日益暴露出安全性、移动性、可扩展性及服务质量差等严重问题,无法满足当今乃至未来网络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构思和设计全新的互联网体系与机制。近年来,国际上对新型互联网体系与机制的研究极为重视,美国和欧盟自2007年起,相继启动了FIND、FIRE和FIA等计划,但至今尚未见到综合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line在这种背景下,“标识网络体系及关键技术”项目以自主创新为主要手段,提出了新型互联网体系的构思,并获得国家973、863等科技计划的支持。项目组发明了标识网络体系及关键技术。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0
基于集成学习的网络流量预测
本平台设计一套集成学习系统用来精确预测未来时间段的流量,本系统使用随机森林,SVR,三指数 平滑、GBDT,BPNN等传统算法和机器学习算法作为单模型,并通过集成学习的方式提高预测准确率。
中山大学 2021-04-10
未来网络媒体内容分发系统
项目简介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网络视频、文件下载为代表的内容应用以及相应的数据流量开始成为主流。根据互联网流量分析机构CISCO发布的最新报告,在互联网流量高峰时段,以视频、网页、文件为主的内容流量已经超过互联网总流量的63%。海量的内容需求对互联网带宽带来巨大压力,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CDN(内容分发网络)。CDN通过将内容分发至网络边缘,实现就近数据服务,从而减少网络带宽压力和服务器压力。随着CDN技术的出现,目前CDN 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按照CISCO 预测,未来5年网络流量将增加5倍,其中70%以上的数据都将通过CDN进行传输。 未来网络媒体内容分发系统是下一代的流媒体 CDN 技术。传统CDN是一种集中控制、封闭式管理、私有的缓存技术。需要运营商投入巨大硬件和软件资源,搭建一个专用的内容分发平台,限制了CDN技术的性能和广泛使用。未来网络内容分发平台利用内容中心技术(Content-centricNetworking),实现泛CDN。网络上所有节点均可成为CDN缓存,自动管理和分发内容,无需专用硬件和软件平台。 北京大学网络视频实验室对网络视频传输、未来网络技术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在内容中心网络、HTTP流媒体、未来网络方面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研究,开发了HTTP内容中心网络系统。应用范围 随着互联网流量的剧增,以及对网络视频质量要求的增加,内容分发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大。按照CISCO预测,内容分发市场增长率将超过30%,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项目阶段 目前本项目已经完成了原型系统的开发,正处于产品化阶段。知识产权 北京大学网络视频实验室在承担国家863项目“未来网络体系架构和创新环境”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内容中心网络的命名方式、内容寻址机制和缓存路由协议,提出了命名内容查找协议NCR、期望最优路由协议ESP,并在INFOCOM、 SIGCOMM、CFI发表多篇论文,申请发明专利多项。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技术许可、合作开发。
北京大学 2021-04-11
SBA 5G 网络切片原型系统
2017年7月11日,北京邮电大学温向明教授研究团队受邀赴日内瓦参加ITU-T SG13全会,代表北京邮电大学、OAI软件联盟及开源5G中法联合实验室,全程展示了全球首个5G网络服务化切片管理编排原型系统,并提交了SBA 5G网络切片标准化提案。该系统是5G网络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可实现灵活的网络切片管理、业务动态编排及弹性伸缩,可有效应对5G网络中场景多样化、业务动态化和网络异构化的挑战。在大会上,团队主要研究成员王鲁晗、陈昕博士接受了ITU-T新闻媒体专访,并现场展示了5G网络中典型应用场景eMBB、mIoT网络切片创建、管理流程,及端到端业务的实现。5G切片管理编排原型系统得到了与会设备商、运营商及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ITU-T Future Networking工作组副主席Alex Galis评论到,“This work is very impressive, I extremely expect to see it implemented in operators network!” 。温向明教授研究团队表示,研究团队将加强与国内外重要运营商展开深层次的合作,提升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影响力,共同推动5G网络切片管理编排的标准化进程,占领5G网络切片管理编排及网络操作系统的制高点,加速推动5G网络切片管理编排系统在运营商网络的商用。原文:https://www.bupt.edu.cn/info/1079/73629.htm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4-10
设备状态点检网络化管理系统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2 33 34
  • ...
  • 84 8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