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SC-0253B 石油产品硫/氯测定仪 (微库仑法)
仪器概述  本仪器是采用动态微库仑法原理分析技术,根据法拉第定律采用计算机控制微库仑滴定的最新产品,符合SH/T0253、SH/T0222、SH/T1147、GB/T11061.4、GB/T3208、 GB/T18612、ASTM5808、SH/T1757、ASTM4929等标准。适用于轻油、轻烃(气体)或重油等石油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环保、商检、科研等监测领域中样品的总硫或氯含量的精确分析; 技术参数 1、工作电源:AC220V±10% 50HZ 整机功耗:不大于3KW 2、测量范围:硫:0.1ppm~5000ppm~百分含量                      氯:0.2ppm~5000ppm~百分含量 3、可测样品状态:固体、液体、气体(选配相应进样器,标配为液体进样) 4、推荐进样量:固体:≧5mg 液体:1到100ul  气体:2到5ml 5、控温范围及精度:室温~1050℃,±1℃  6、重复性误差: X<1.0ppm  Cv≤±0.2ppm 7、1.0ppm≤X≤10ppm  Cv≤±10%      X>10ppm    Cv≤±5%  8、增益及采样电阻:自动调节 9、偏压:0到500mV  连续可调,实时监测 性能特点 1、仪器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USB通信技术,人机直接对话,实现了偏压全时监测,便于用户操作 2、自主研发的操作软件和测试软件,自动完成数据采集、处理、贮存和打印3、测试样品少,每次仅需8μl,测试时间快,每一试样上机测试时间约为(1~2)分钟 4、增益和采样电阻由原来的人工调节改为自动调节,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5、仪器采用风冷散热,风扇自动开关,关机降温不需要有人值守 6、仪器采用独立的温度控制系统。采用宇电的全自动温度控制器,故障率接近零 7、电解池采用304不锈钢电极帽,可以长期使用,避免被电解液腐蚀 8、计算机控制整个分析、数据处理等过程,显示全过程工作状态和数据峰形,根据需要可将参数数据和峰形存盘或打印 网址链接 http://www.csscyq.com/proshow.asp?id=828
长沙思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22
SC-0175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测定仪
仪器概述 本仪器是根据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T0175《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设计制造的。适用于用加速法测定馏分燃料油的氧化安定性能。用加速氧化法测定中间馏分燃料油的固有安定性能,是油品开采、生产、使用单位,各相关院校、科研部门等测试馏分燃料油氧化安定性能首选的一种自动化仪器。 技术参数 1、工作电源:AC220V±10% 50Hz 2、显示方式:电脑触摸屏控制 3、恒温精度:95℃±0.2℃ 4、氧化计时:16h±0.2h 5、工作方式:自动加温,自动控温 6、氧 化 管:硼硅玻璃材质,符合SH/T0175标准 7、氧气流量:50±5ml/min 8、冷却计时:≤4h 9、试样数量:6路,同时可作6个试样 10、 氧化稳压阀:在流量计前配有稳压阀 性能特点 1、彩色触摸屏显示,单片机控制系统,控制全过程,启动开始实验后,免看守。 2、仪器由加热水浴,冷却暗箱,流量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组成。 3、控温精准,温度范围可达到 100℃,温度控制稳定精准,可达到 0.1℃。 4、温度控制安全方面,设有超温断电装置。具有故障自动诊断,自动报警。 5、流量计可测量 3±0.3 L/H 氧气,每个流量计配一套氧化装置,而且在流量计前配有稳压阀。 6、智能化控制,试样氧化时间自动控制,到时系统报警提示。 7、流量控制由流量计等组成。可直观方便的调节氧气流量达到试验要求。 8、配备的暗箱可以实现氧化管的冷却要求,可直接放入其中,进行室温冷却。 9、恒温浴全不锈钢材质,耐腐蚀,整机呈落地款式,底部装有活动支脚,搬移方便。 网址链接 http://www.csscyq.com/proshow.asp?id=749
长沙思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23
SC-0122润滑脂滚筒安定性测定仪
仪器概述  本仪器是根据SH/T0122《润滑脂滚筒安定性测定法》所规定的要求设计制造的,适用于测定润滑脂在滚筒试验机上工作后的稠度变化,用以判断润滑脂的机械剪切安定性。本仪器设计先进,操作使用方便,试验结果准确,是理想的同类进口仪器的替代产品,广泛应用于铁路、航空、电力、石油行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计量检测部门等单位使用。   技术参数 1、工作电源:AC220±10% 50Hz 2、适用标准:SH/T0122、ASTM D1831 3、滚筒转速: 165±15r/min 4、恒温箱温度:室温~80℃ 5、滚筒数目:双筒 6、滚柱规格:不锈钢Φ90×180mm 5kg 7、计时方式:数字计时 8、加热方式:PTC陶瓷加热体 9、仪器尺寸:500×440×450 mm 10、仪器重量:约30Kg 性能特点 1、微电脑温控器,数字显示。 2、数字计时器,记录工作时间,带风鸣报警器。 3、皮带驱动滚筒,可同时试验两个滚筒。 4、仪器箱盖上设温度计孔,可进行温度修正。 5、空转轮有定位环,控制滚筒正常工作。 网址链接 http://www.csscyq.com/proshow.asp?id=718
长沙思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21
SC-0193润滑油氧化安定性测定仪
仪器概述 本仪器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H/T0193《润滑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旋转氧弹法)》所规定的要求设计制造的,采用工业计算机自动控制。适用于测定具有相同组成的(基础油和添加剂)新的和使用中汽轮机油的氧化安定性,也可以用来评定含有2,6-二叔丁基对甲酚的新矿物绝缘油,作为其氧化安定性的快速评定方法的首先仪器。 技术参数 1、工作电源:AC220、±10%v、50HZ 2、加热管功率:2500W 3、压力传感器量程:0~1.6MPa,精度:±2‰ 4、油浴控温范围:室温~200.0℃连续可调 5、控温精度:±0.1℃ 6、试验形式:两弹,可同时做两个试样 7、旋转机构转速:100±5r/min 8、氧弹与水平面夹角:30° 9、油浴容积:30L; 10、显示及控制方式:10.2寸彩色液晶触摸显示屏 性能特点 1、本仪器设计制造符合SH/T0193标准,强大的软件数据处理系统。 2、可以自动对被测油样进行压力检测、数据记录、氧化时间计算、并能自动结束试验。 3、仪器的整个试验过程自动进行,操作简单。自动判断压力拐点,并自动结束试验 4、自动记录测试过程中的数据和测试结果。并对历史记录进行查询、比对,并打印出压力变化曲线。 5、原装进口旋转装置,转速稳定且噪音小。 网址链接 http://www.csscyq.com/proshow.asp?id=788
长沙思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21
火电厂厂级运行性能在线诊断及优化控制系统
“火电厂厂级运行性能在线诊断及优化控制系统”从火电厂全厂整体综合优化运行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其所属多台机组的运行状态进行连续监视、经济分析、在线诊断以及优化控制,达到稳定、节能的目的。本项目由西安热工研究院和华北电力大学共同协作完成并获2005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一等奖。 本项目创建了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包括从全厂整体综合优化运行系统的概念、定位、理论方法、关键技术到应用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火电厂厂级运行性能在线诊断及优化控制系统"(SIS)。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高性能水基环保型橡胶与金属热硫化粘合剂
橡胶与金属热硫化粘合剂应用于汽车工业、机械工业等领域中橡胶-金属复合制品 及零部件的制造。传统热硫化胶粘剂多为溶剂型产品,含有毒有害的酮类、氯化溶剂、 芳烃溶剂等,且常采用对人体及环境都是有害的重金属盐成分,而环保水基型产品被国 外公司垄断,国内尚属空白。 本项目产品为高性能水分散型环保产品,粘接强度高、耐高温性能好、施工工艺简 单,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公司的技术与产品上对国内的 制约。 本项目团队同时开发完成以及正在开发许多用于新能源(太阳能及 LED 等)、汽车、 电子电器等先进制造业用各种胶粘剂及新材料项目。在新材料的产业化开发方面拥有较 雄厚的实力。
同济大学 2021-04-11
高性能大直径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产业化技术
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磁致伸缩应变比压电陶瓷大4倍以上,而且能量密度比压电陶瓷大10倍以上,但其杨氏仅为压电陶瓷的1/3左右。美国将其列为战略性功能材料,并对我国实行禁运。传统制备技术主要有布里吉曼法(Bridgman法,即下拉法)、丘克拉尔斯基法(Czochralski法,即直拉法)和浮区区熔法(Float Zone法)。上述三种制备GMM工艺都存在共同缺陷:1.生产效率很低,生长一件Æ18´150mm定向凝固GMM需要48-168h;2.生产GMM工序很长,需要合金熔炼、晶体生长、热处理等工序,生产成本高,设备投资大,3.生产GMM成品率只有15-30%。 本项目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步法工艺和设备生产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与传统工艺相比较主要有如下优点:1.质量好、高性能。因一步法工艺是将合金熔炼、晶体生长、热处理三道工序集中于一台设备完成,故减少了过程污染,杂质和氧含量低,合金成分控制准确,提高了材料的性能和产品的一致性;2.效率高、成本低。一步法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操作简单,人为因素少,故产品的合格率高(达80%);单炉产能达5-10公斤,每天可以生产2-3炉,生产效率比传统工艺提高了100-150倍,成本大大降低;3.易于制备大直径(Æ70mm以上)棒材。一旦形成规模生产,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在低频、大功率换能器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此外,可广泛应用到机械、电子、石油、纺织、航天、农业等其他领域,是一种重要的新型功能材料,是许多高技术的物质基础,被誉为是21世纪的战略材料。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基于高性能计算集群机器学习的交通大数据分析系统
本平台实现交通数据的可视化、预测、关联性分析
中山大学 2021-04-10
天津地区人工冻土物理力学性能分析及应用技术
1.首次得出了天津市区不同土层的人工冻土的力学特性指标、变形特性指标和热物理特性指标及其变化规律;2.分析研究了人工冻结过程中温度场发展规律,给出了冻土墙设计厚度所需的平均冻结温度及时间;3.依据天津地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点,确定了天津地区人工冻土设计计算方法。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4-11
一维功能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性能调控及应用研究
半导体纳米线是一种独特的准一维纳米材料。它不仅是电荷的最小载体,也是构建新的复杂体系和新概念纳米器件的基元。在该领域中,新现象和新概念层出不穷,推动着材料、物理、化学等交叉学科的发展,并将对未来电子、光电子、通讯等产业产生重大影响。在这一当今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中,国际上尤其是发达国家集中了最精锐的研发力量,以期望在纳米器件的实用化方面有所突破,在未来高科技争夺战中,保持领先并居于主导地位。在纳米研究领域,美国政府仅在2005年就投入10亿美元,而日本在同一年的投入约12亿美元。 我国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中也已经把纳米科技作为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列入重点支持范围。其中一维功能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性能调控及应用研究是目前纳米材料研究的世界热点。 张跃教授承担了973、863、重大国际合作、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等各类纳米研究方向的课题,通过创新合成方法、优化合成工艺,实现了多种形貌的一维功能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利用等多种手段对纳米材料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生长机理、力学性能以及光致发光、场发射、导电性等物理性能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碳纳米管及ZnO纳米阵列的实际应用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其代表性成果包括: 1.改进了ZnO和掺杂ZnO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较低温条件下,通过不同工艺成功制备了纯ZnO及In、Mn、Sn等掺杂ZnO纳米棒、纳米线、纳米带、纳米电缆、纳米阵列、四针状纳米棒、纳米梳、纳米盘等多种形貌结构的纳米材料,实现了一维ZnO纳米材料较低温度条件下形态和尺度控制生长,产物品质纯净、产率高、质量好,易于工业化生产。制备方法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认为是半导体制造领域中氧化物纳米结构集成方法的重大进步,不仅对从事纳米材料研究的科学家,而且对半导体产业意义重大。有关双晶ZnO纳米带的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2003,375:96-101)上,论文被引用60余次,位列该期刊2003至2007年被引用前50名之内。 2.提出了一维氧化锌纳米材料新的生长机理。首次合成四针状纳米氧化锌材料并揭示了该结构的八面体孪晶核生长的理论模型,该研究结果的论文发表在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2002,358:83-86)上,被他引更是达到了130 余次。首次发现和论证了一维氧化锌纳米结构中的螺旋位错诱导晶体生长机理,观察到了一维氧化锌纳米材料存在的大量螺旋位错、周期性的位错及生长台阶,发现生长是沿着位错进行,且与其伯格斯矢量的方向一致。 3.原位研究单根ZnO和In-ZnO纳米线的力学行为。利用TEM对单根纳米线加载交变电压使其发生共振,原位测量其本征共振频率,通过计算得出氧化锌纳米线的弯曲模量。氧化锌纳米线可以构建纳米悬臂梁和纳米谐振器,通过氧化锌纳米线构建的纳米秤,测量了黏附在纳米线自由端的纳米颗粒质量。该研究论文发表在英国物理协会的期刊J. Phys.: Condens. Matter( 2006, 18 (15), L179-L184)上,被评为该期刊2006年度的顶级论文(Top paper),位列其中第九名,是该年度该期刊22篇Top papers研究论文中唯一由中国研究人员完成的成果。 4.合成了多种ZnS准一维纳米材料,并提出了四针状ZnS纳米结构的生长机理,指出其生长过程由立方相形核和六方相孪晶生长机制共同控制。同时率先报道了ZnS四针状纳米材料的光致发光性能,发光波长相对其它ZnS 纳米材料发生蓝移4.8~32.8nm。该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Nanotechnology (18 (2007) 475603)上,在发表后的第一个季度内,下载量就超过250次,成为该期刊排名前10%的热点文章。 5.碳纳米管及ZnO纳米阵列的实际应用取得了重要突破。采用涂敷和CVD两种方法成功制备了多种大面积碳纳米管阴极,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大面积一维纳米ZnO阵列阴极。首次研究了纳米阴极的强流脉冲发射性能,其中碳纳米管阴极的发射电流密度高达344 A/cm2,ZnO阴极的发射电流密度达到123A/cm2。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在Carbon、Appl. Phys. Lett.等国际著名期刊上。研制的多种纳米阴极在线性感应加速器上已经得到成功应用,阴极的发射电流强度及发射电子的均匀性远远高于现有的阴极性能指标。 张跃教授有关纳米材料的研究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2006-052),完成专著1部,另合作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80 余篇(其中SCI 40余篇、EI 近20 篇),重要成果发表在Appl. Phys. Lett.、Carbon、Advan. Funct. Mater.、 J. Physical Chemistry C、Chemical Physics Letters、J. Phys.: Condens. Matter、J.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J. Nanosci. Nanotech.等国际知名期刊上,申报12项发明专利(已授权5项)。发表研究论文中的4 篇代表性论文,已被引用300余次,单篇他引超过130次。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8 79 80
  • ...
  • 107 10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