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速光
通信
用微结构光纤器件
项目简介本成果提出新型微结构光纤器件,提出基于非对称耦合理论的实现模式转换、波分 复用等功能器件。已申请发明专利 6 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 3 项(ZL200810021652.8、 ZL200810021651.3、ZL200910032535.6)。 性能指标 (1)模式转换效率可达 80%以上,带宽在 100 nm 以上。 (2)实现 1310、1550 nm 波长复用、解复用,消光比低于-25 dB。 适用范围、市场前景 适用范围:高速光通信关键器件,组成高速、大容量光 通信
江苏大学
2021-04-14
无线传感器网安全
通信
系统(产品)
成果简介:无线传感器网作为以数据为中心的任务型网络,要进行数据的采 集、传输、融合、处理等工作。如果直接部署,而不采取有效地安全通信措 施,攻击者可以获取传感器的各种信息并进行篡改;可以通过 DoS 攻击瘫痪 整个网络;也可以在俘获一个节点之后,冒充原节点,阻塞真实信息、传输 虚假信息,这都严重的威胁着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的安全性与采集数据的真实客观性。本项目在传感器节点上实现了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加密算法、 数字签名算法、密钥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基于PowerPC的
通信
网络处理器
该网络通信处理器采用Freescale的MPC8377E作为CPU,外设配置5个 千兆网口(其中4个由VSC7395交换机提供)、键盘和显示接口、UART接 口、SATA接口和USB2. 0接口,可完成5通道网络数据收集、信号处理和存 储功能。釆用PowerPC作为信号处理CPU,具备多个千兆网络,可满足不 同通信、网络和信号处理实时处理应用。性能指标: 1. +10-30V电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基于人工透镜的相控阵卫星
通信
终端
本项目提出将多个龙伯透镜单元组成阵列式分布,通过在透镜底部布置多个馈源,可实现波束相控阵,同时智能化接收、发射多个波束,具有扫描角度大、覆盖范围广的优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超远距离星间高速
通信
技术
星间链路技术主要用于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军事通信系统以及海洋和地面观测卫星系统等,使卫星具有互通能力,不但可以减小信号传输延迟、而且提高系统的抗毁性和机动性。如目前的北斗全球组网首要解决的问题便是远距离、实时星间通信的问题。 星间通信链路技术 天津大学微波太赫兹微电子系统实验室结合微波空间通信和激光空间通信的优点,提出了一种介于红外激光和毫米波的中间频段,兼顾微波通信和激光通信优点又能克服二者的缺点,可同时满足大于1Gbps高速传输要求和万公里距离以上远距离传输要求的新型光电子学太赫兹星间通信系统。利用标准商用工艺、通过自主研发解决小型化的片上太赫兹信号源、巨量太赫兹天线阵列以及太赫兹空间功率合成等技术难题。该工作目前得到了航天五院卫星事业部的支持。 太赫兹泄漏波天线单元结构 世界上首个泄露模天线,天线的工作频率为410GHz 28.3THz远红外探测器芯片
天津大学
2023-05-12
超远距离星间高速
通信
技术
星间链路技术主要用于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军事通信系统以及海洋和地面观测卫星系统等,使卫星具有互通能力,不但可以减小信号传输延迟、而且提高系统的抗毁性和机动性。如目前的北斗全球组网首要解决的问题便是远距离、实时星间通信的问题。
天津大学
2021-04-14
通信
信号调制方式自动识别系统
随着电磁环境日益密集复杂,通信信号调制方式识别成为无线电管理的重要任务。利用通信信号调制方式识别系统可以便于监测无线电台是否严格遵守分配的工作参数限制,同时侦听非法电台的干扰并识别信号的调制类型,从而确保无线电通信的正常秩序。 本系统采用接收信号的高阶累积量作为主要特征,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实现了对22种不同调制方式(包括7种模拟调制方式和15种数字调制方式)高效自动识别,可用于接收机I、Q数据的识别,识别正确率高。 本系统可以应用于无线电监测与无线电管理、通信侦查、电子对抗、信号认证、干扰识别和频谱管理等领域。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电子
通信
设备故障监测系统v1.0
有一定实用价值
成都大学
2015-12-30
城市快速路智能交
通信
息发布系统
本项目的研究成果,能够帮助出行者在出行之前提前规划出行路径,在出行之中选择最优出行路径,同时可以获取实时交通诱导信息、服务信息、事故信息等,提高了出行舒适度和自由度;能够将快速路交通流合理的分配到路网之中,提高道路利用率,缓解局部区域交通拥挤,提升系统整体运行效益。另外,所开发的系统将车辆、道路和使用者应密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交通拥挤问题,还能对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节约等都有显著的效果,最终有利于交通动态及静态信息在最大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被交通管理者、出行者、驾驶员所共享,并通过集成挖掘和多方式的交通信息的发布,从而实施整个快速路交通系统的优化运行,实现快速路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
移动
荷载下简支梁损伤和
移动
力同时识别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移动荷载下简支梁损伤和移动力同时识别方 法:测量结构在损伤状态的加速度动力响应,以结构的加速度响应作 为结构损伤和移动力识别的动力指标;根据结构的数值模型,将未知 移动荷载采用切比雪夫多项式表示,并利用梁单元形函数概念将移动 荷载等效成单元节点力,分别计算结构加速度响应对损伤和移动力参 数的灵敏度矩阵;结合敏感性分析结果,以结构测量加速度响应和计 算所得的有限元加速度响应的差值作为目标函数,采用一阶泰勒展开 的识别方程逐步迭代同时识别出简支梁的损伤和移动力。通过本发明 方法,能够仅仅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15
16
17
...
48
4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