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紫光激发高效稀土荧光粉暖白光LED
依据国家规定,白光LED将逐步取代白炽灯,但其光谱中红绿光太少,蓝光太多并泄漏,偏离太阳光谱很多,长期照明将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损害健康,不适用于室内照明,加紧改造白光LED发光光谱刻不容缓。用单个紫光LED辐照高效RGB三基色荧光粉生成白光是当前最佳方案,具有价格便宜、驱动方便、和传统白光LED工艺兼容的优点,适当调整三基色比例可使光谱与阳光谱尽可能靠近,提高显色指数,降低色温,防止蓝光泄漏,形成暖白光,适合于人类室内照明。这也是中村修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2015年7月提出的方案。本项目自主研发了能在紫光(395nm-410nm)激发下可发红、蓝、绿(RGB)的高效三基色掺稀土的下转换荧光粉,用这些荧光粉涂敷在紫光LED芯片上可发高效、暖色温白光,其发光光谱和太阳光靠近,没有蓝紫光泄漏。可用于室内健康照明,替代白炽灯、日光灯和节能灯,也可用于博物馆、服装、医疗等高显色的特殊照明领域。
厦门大学 2021-04-11
5000t/a AH系列稀土复合稳定剂
AH系列稀土复合稳定剂集热稳定剂、抗氧剂和内外润滑剂等助剂为一体,经科学配方和严格工艺处理而成的新一代多功能、多用途的聚氯乙烯(PVC)塑料加工助剂。该系列产品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加工初期着色性小和流动性好,高效且用量少,无毒(实际无毒级),耐候性能优良等特性。使用本系列产品无需改变原工艺操作规程,也不需改变稳定剂以外的其它材料配方,可等量或减量取代原用稳定剂。
安徽大学 2021-05-09
稀土对再生铋黄铜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研制了一种RE-Bi再生黄铜来改善传统铋黄铜由于冷、热脆性导致的废料重利用困难的问题。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合金的显微组织;采用拉伸试验测试合金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RE使铸态合金晶粒明显细化,Bi由膜状变为颗粒状均匀地分布在基体中;随着RE添加量的增加,铸态、热轧态合金的伸长率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添加0.2%的RE时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当RE添加量超过0.2%时,合金中生成过量RE化合物,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0
紫光激发高效稀土荧光粉暖白光LED
本项目自主研发了能在紫光(395nm-410nm)激发下可发红、蓝、绿(RGB)的高效三基色掺稀土的下转换荧光粉,用这些荧光粉涂敷在紫光LED芯片上可发高效、暖色温白光,其发光光谱和太阳光靠近,没有蓝紫光泄漏。可用于室内健康照明,替代白炽灯、日光灯和节能灯,也可用于博物馆、服装、医疗等高显色的特殊照明领域。
厦门大学 2021-04-10
“异构赋能”的思路构筑稀土分子诊疗试剂
 将医学诊断和治疗以“相辅相成”的方式合二为一,实现诊疗一体化(theranostics),成为提高疾病防控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诊疗试剂的设计和制备是关键。常用的构筑方式是将不同功能的分子连接或者混合起来。由于这些组分化学本质的不同,化学结构往往相差很大,设计和合成无疑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其应用条件(如剂量)的兼容性难以得到保证。因此,能否通过简单的化学手段,合成结构相似但功能不同的分子,实现“一体化”与“多功能”的兼容,成为诊疗试剂设计的新思路。 针对这一问题,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张俊龙课题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配体区域异构,对配体激发态到稀土的能量传递过程进行精准控制,在顺/反式稀土异构体中,分别实现近红外光学成像和光动力治疗功能。近期,他们与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Jonathan L. Sessler教授深入讨论、交流后,提出“异构赋能”的新概念,并在活体中验证了两个异构体在检测与治疗中的功能裂分。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Split and Use: Structural Isomers for Diagnosis and Therapy,Yingying Ning, Yi-Wei Liu, Zi-Shu Yang,Yuhang Yao,Lei Kang,Jonathan L. Sessler*,Jun-Long Zhang*, J. Am. Chem. Soc. 2020, 142, 6761-6768)。
北京大学 2021-04-11
高性能稀土镁合金薄板带生产技术
“高性能稀土镁合金薄板带生产技术”项目是以北京市科委经费支持为起源、以国家“十二• 五”科技支撑计划为发展,以北京科技大学与美国波音公司国际合作开发高性能稀土镁合金等为基础,逐步形成的一项特色科技成果。通过系统地研究铸轧、挤压板坯热轧、铸锭热轧和热处理过程中镁合金组织演变机理与性能控制技术等,研发出具有高成形性能的稀土镁合金;实现了高精度镁合金板成卷轧制过程自动化控制及精整、表面处理技术的开发,并完成了高精度镁合金专用轧机机组及控制装置的研发设计及应用,在此基础上研发出高性能稀土镁合金薄板带生产工艺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稀土高韧性高耐磨火车轮毂的研发
采用稀土高韧性车轮与传统车轮相比,可提高寿命 2 倍,同时与铁路轨道线路匹配,降低摩擦力和磨耗比,为国家节省大量车轮和钢轨材料,节能环保。 产品抗拉强度达到 800MPa, 布氏硬度大于 HB300,延伸率大于 6%,使用寿命达到传统车轮的 2 倍。
扬州大学 2021-04-14
二氧化碳减排与资源化绿色利用的 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
CO2是引起地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极难与普通化合物发生反应,本项目是以CO 2 为原料,通过过程耦合和产品耦合等方法,开发了一系列产品清洁生产新工艺,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1)借用了环氧化合物生产二元醇过程浪费的活性和能量活化CO 2 ,发明了近临界催化反应、热循环节能和反应吸收耦合过程强化新技术,经碳酸丙(乙)烯酯,合成绿色化工原料碳酸二甲酯并联产二元醇;2)在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技术领域首先提出了原子有效利用率和社会资源有效利用率的环境友好的评价理论体系,开发了反应耦合过程特性多尺度模拟与优化及工程放大技术;3)从CO 2资源化绿色利用的角度,通过碳酸二甲酯间接实现CO 2 代替剧毒光气,开发了原光气为原料生产的碳酸酯系列产品等;4)发明了产品耦合、过程耦合、能量耦合与系统集成等多项过程强化关键技术和塔设备单元强化技术。 本项目推广应用12家企业,与国外先进的甲醇氧化羰基化法相比节约投资75%以上,节能90%以上,投资少、成本低。本项目推广应用后,碳酸酯系列产品从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本项目是减排CO 2并实现资源化绿色化利用的节能、可持续发展、低碳技术。项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已获授权发明专利6项,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重点支持项目。 先后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2010年中国石化行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次性防飞溅隔离巾
“一次性防飞溅隔离巾”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发明,该隔离巾由防护材料和透明材料等组合而成,预设有两对袖套式操作口,既能保证良好的视野,又提供了一定的操作自由度,方便医护人员实施临床治疗,可显著降低手术和操作过程中的感染暴露风险,以满足医护人员的安全防护要求。在临床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比如目前与新冠肺炎的战斗中,可以有效地为医护人员提供额外的安全防护,提高手术和操作的可行性,大大减少院感风险。一次性防飞溅隔离巾样品医务人员研究改进一次性防飞溅隔离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组织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王珮华主任医师、汪照炎主任医师和急诊科徐兵主任医师等相关学科的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专业分析和可行性评估,并进行细节改进,立项“手术防飞溅隔离操作系列装置”创新项目。九院成果转化办公室成立应急小组,分别从原型设计、专利布局、专利申请、产品合规、产业对接等方面制定系统推进方案,各项细节同步实施。2月21日该系列装置完成四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技术市场迅速形成推文,并于当天将九院抗疫发明的企业对接需求发布出去。在临床医疗救治中,有部分操作会有血液、痰液导致的气溶胶污染,容易导致医护人员发生暴露性感染风险,比如气管切开、肺结核患者的胸部手术、呼吸管口换管、吸痰等。即使有帽子、口罩、防护镜等个人安全防护配备,也很难防止气溶胶短时间在局部气流中的传播。在2003年的SARS和本次新冠肺炎的诊治过程中,有很多医护人员的感染就是因为直接面对飞溅液体和气溶胶。该系列装置适用于基层医院或紧急场景、生物安全防护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医务人员实施紧急操作。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0
一次性肠胃减压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肠胃减压器,包括减压器本体和胃管,所述减压器本体设有第一接口,所述胃管设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接口处设有螺旋帽,所述第二接口处设有与所述螺旋帽相匹配的外螺纹。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胃肠减压器,当减压器本体与胃管连接时,螺旋帽与胃管接口的外螺纹旋拧接紧,连接非常牢固,不会出现松脱的现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胃肠减压器,节省护理人员时间,避免重复安接,有利于规范治疗与护理,方便了护士及患者,美观整洁,有利于护理安全。护理人员操作方便,患者放心使用,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青岛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133 13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