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上海微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微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13年起,从事在线教育课程开发领域,是一家提供全领域课程资源开发、运营、服务的专业教育公司,总部位于上海,旨在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教学理念、成果,结合中国特有的文化和教育认知形式,树立“微课•中国”的整体品牌形象。 公司自创立以来,通过不断研究、发展,逐步形成针对高校、企事业单位、教育培训机构的全网络在线课程研发产品线,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形成以PC端、移动端为主要载体的在线教育产品,并承担课程运营服务,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项目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快速部署在线教育平台,定制化开发课程内容,并提供共享课程资源。
上海微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12-07
微键音提示扭力螺丝批 MC10 NO23348
产品详细介绍 微键音提示扭力扳手 MC 10。 扭力范围:2 至 10Nm。 当拧紧螺丝时会自动快速释放: 在达到预设扭力值时,会发出灵敏的键音提示信号。  预设扭力可以通过转动手柄尾端的滚花环设置(可锁定)。 精确的扭力值与显示窗口。  辅助刻度表用于精密调节扭力:  1 圈 = 2.0Nm,1 刻度 = 0.2Nm。 带有1/4英寸方型转接口(6.3 mm)  自锁式转接头,弹簧套筒适合安装(1/4英寸)6.3mm批头。 T型杆包括在发货清单中。  精度:+/- 6%。  总长度:165mm。  重量:270克。 NO 23 348  注意: 一个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螺丝刀手柄,仅仅靠手动操作便能输出6~8Nm的扭力。 为了加强扭力目的,MC 10的前方增加有一个1/4英寸方型转接口,可用来安装固定长杆(T型杆,带棘轮)。 扭力扳手 MC 10是一件精密工具。放置于一个实用的工具盒内。             使用标准公制螺纹紧固螺栓柄 (DIN 13,第13部分) 以及头部连接尺寸规格(DIN 912,931,934)。 使用未经处理的和未电镀螺栓测定的摩擦系数(不抹油,抹油)。       相关产品: 微键音提示扭力扳手 MC 30, MC 100, MC 200, MC 320  微键音提示扭力扳手 MC 200-Multi  微键音提示扭力扳手 MC 15  微键音提示扭力扳手 MC 10  微键音提示扭力螺丝批 MC 5 适合专业领域使用!  自锁式转接头,弹簧套筒适合安装(1/4英寸)6.3mm批头。 T型杆包括在发货清单中。
普颂德科(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2021-08-23
微键音提示扭力螺丝批 MC2 NO23343
产品详细介绍 微键音提示扭力螺丝批 MC 2. 扭力范围:0.4 至 2Nm.  当拧紧螺丝时会自动快速释放: 在达到预设扭力值时,会发出灵敏的键音提示信号。  预设扭力可以通过转动手柄尾端的滚花环设置(可锁定)。  精确的扭力值与显示窗口。  50mm长的细长型轴杆与磁座6.3mm(1/4英寸)标准插槽。  1/4"包括适配器插座公制六角驱动和1/4"公制方型接口。  精度:+/- 6%。  总长度:170mm。  重量:135克。  NO 23 343 50mm长的细长型轴杆与磁座6.3mm(1/4英寸)标准插槽。 1/4"包括适配器插座公制六角驱动和1/4"公制方型接口。 适合专业领域使用!  螺丝批MC 2是一件精密工具。 放置于一个实用的存储箱内。     使用标准公制螺纹紧固螺栓柄 (DIN 13,第13部分) 以及头部连接尺寸规格(DIN 912,931,934)。 使用未经处理的和未电镀螺栓测定的摩擦系数(不抹油,抹油)。     相关产品: 微键音提示扭力扳手 MC 30, MC 100, MC 200, MC 320  微键音提示扭力扳手 MC 200-Multi  微键音提示扭力扳手 MC 15  微键音提示扭力扳手 MC 10  微键音提示扭力螺丝批 MC 5
普颂德科(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2021-08-23
SC-0253A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仪(微库仑法)
仪器概述  本仪器是采用动态微库仑法原理分析技术,根据法拉第定律采用计算机控制微库仑滴定的最新产品,符合SH/T0253、SH/T0222、SH/T1147、ASTMD3120、ASTMD3246、 GB/T18612-2011、ASTM5808、SH/T1757、ASTM4929等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产品中微量硫的分析,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环保、商检、科研等监测领域中样品的总硫含量分析。 技术参数 1、工作电源:AC220V±10% 50HZ 整机功耗:不大于3KW 2、测量范围:0.2ppm~10000ppm~百分含量3、可测样品状态:固体、液体、气体(选配相应进样器,标配为液体进样) 4、推荐进样量:固体:≧5mg 液体:1到100ul  气体:2到5ml 5、控温范围及精度:室温~1050℃,±1℃  6、重复性误差: X<1.0ppm  Cv≤±0.2ppm 7、1.0ppm≤X≤10ppm/Cv≤±10%    X>10ppm/Cv≤±5%  8、增益及采样电阻:自动调节 9、偏压:0到500mV  连续可调,实时监测 性能特点 1、仪器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USB通信技术,人机直接对话,实现了偏压全时监测,便于用户操作 2、自主研发的操作软件和测试软件,自动完成数据采集、处理、贮存和打印3、测试样品少,每次仅需8μl,测试时间快,每一试样上机测试时间约为(1~2)分钟 4、增益和采样电阻由原来的人工调节改为自动调节,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5、仪器采用风冷散热,风扇自动开关,关机降温不需要有人值守 6、仪器采用独立的温度控制系统。采用宇电的全自动温度控制器,故障率接近零 7、电解池采用304不锈钢电极帽,可以长期使用,避免被电解液腐蚀 8、计算机控制整个分析、数据处理等过程,显示全过程工作状态和数据峰形,根据需要可将参数数 网址链接 http://www.csscyq.com/proshow.asp?id=817
长沙思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22
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浮桥线型自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浮桥线型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岸基控制端和数个浮船控制端,岸基控制端设置于河岸,岸基控制端包括摄像头、图像采集卡和工业计算机,浮船控制端分别设置于各个浮船上且位于同侧,浮船控制端包括位于浮船上的标靶、环境数据采集单元和用于驱动浮船移动的驱动单元,摄像头用于监控并捕捉数个浮船上的标靶图像,并由图像采集卡将图像转换为数字信号传输给工业计算机,工业计算机用于分析图像并判断浮桥线型偏差是否超过预设阈值,并根据判断结果控制环境数据采集单元采集信息,工业计算机分析后控制驱动单元驱动浮船移动调节。本发明实现了浮桥线型的自动监控与调整,提高调整效率和准确性,增强浮桥稳定性和安全性。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李微研究员团队发表关于远程导向基团控制糖苷化立体选择性合成复杂活性糖苷的研究成果
李微课题组利用N-phenyltrifluoroacetimidoyl (PTFAI)和2-diphenylphosphinoyl-acetyl (DPPA)这两种基团,分别通过远程导向以高立体选择性实现了多种糖基的α和β糖苷化。
中国药科大学 2022-05-31
去耦合机制将表面浸润性和机械稳定性拆分至两种不同的结构尺度
通常,减少固-液接触是增强表面超疏水性的常用手段,根据Cassie-Baxter方程,固-液接触面积的减小,有利于提高表观接触角和降低滚动角。但由于接触面积的降低,必然导致微/纳结构承受更高的局部压强,从而更易磨损,这就意味着超疏水性和机械稳定性在提高一种性能时必然导致另一种性能下降。该论文基于全新思路,首次通过去耦合机制将超疏水性和机械稳定性拆分至两种不同的结构尺度,并提出微结构“铠甲”保护超疏水纳米材料免遭摩擦磨损的概念。结合浸润性理论和机械力学原理分析得出微结构设计原则,利用光刻、冷/热压等微细加工技术将装甲结构制备于硅片、陶瓷、金属、玻璃等普适性基材表面,与超疏水纳米材料复合构建出具有优良机械稳定性的铠甲化超疏水表面。该工作在集成高强度机械稳定性、耐化学腐蚀和热降解、抗高速射流冲击和抗冷凝失效等综合性能的同时,还实现了玻璃铠甲化表面的高透光率,为该表面应用于自清洁车用玻璃、太阳能电池盖板、建筑玻璃幕墙创造了必要条件。研究人员将该表面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盖板,实现了表面依靠冷凝液滴清除尘埃颗粒的自清洁方式,为少雨地区提供自清洁太阳能电池的解决方案。基于玻璃装甲化表面的自清洁技术可巧妙地利用雨或雾滴消除粉尘、鸟类粪便等污染,长期维持太阳能电池高效的能量转换,并节省传统清洁过程中必需的淡水资源和劳动力成本。该论文创新的设计思路和通用的制造策略展示了铠甲化超疏表面非凡的应用潜力,必将进一步推动超疏水表面进入广泛的实际应用。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1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开发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新方法,助力肿瘤精准检测
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简称MSI)是目前肿瘤临床检测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分子表型,多发生于结直肠癌、胃癌、和子宫内膜癌。微卫星不稳定性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治疗方案制定及治疗效果预测相关,更是肿瘤免疫治疗疗效预测的重要分子标记物。当前,临床上使用的两种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的金标准方法:MSI-PCR和MSI-IHC,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实验操作来完成,均费时费力且成本较高。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的发展,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方法开始显露头角,在检测结果与两种临床金标准保持高度一致的情况下,极大的缩减了检测时间并减少了检测成本,大幅提高了推广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的可行性。2014年,西安交大叶凯教授团队率先开发了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方案——MSIsensor。2017年该检测方案作为全世界首个泛肿瘤检测方案MSK-IMPACT中的微卫星不稳定性计算方法,通过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严格测试并获得批准。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测试表明,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与金标准的一致性可达99.4%。然而,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方案大都要求提供病人的癌症组织样本及一份取自血液或者癌症组织附近的正常样本。一方面,这一份正常对照样本限制了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应用场景,尤其难以应用于血癌样本、福尔马林包埋样本、PDX/PDO等不易获得正常对照样本的情况;另一方面,额外的对照样本增加了微卫星不稳定性的检测成本。基于上述原因,在叶凯指导下,叶凯青年科学家工作室科研人员经过两年的探索,从微卫星不稳定性发生机理出发,通过数学模型抽象,从单个肿瘤样本中提取特征,开发了MSIsensor-pro。MSIsensor-pro实现不依赖正常对照样本的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只需50个微卫星位点的测序数据即可实现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精准检测。MSIsensor-pro的开发扩大了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应用范围,减低了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的成本。同时MSIsensor-pro在低肿瘤纯度和低测序深度这类低信噪比数据中也显示出来很大的潜力。 该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组学和生物信息学领域权威期刊《基因组蛋白质组与生物信息学报》(影响因子6.597)上。叶凯的博士生贾鹏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叶凯为通讯作者,西安交通大学为本文唯一通讯作者单位。这是叶凯教授课题组在基因组暗物质解析方面的又一重要突破。论文链接为: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672022920300218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华东师范大学黄国翔教授研究团队:稳定的高维弱光孤子分子及其主动操控
近日,Materials view China 网站报道了华东师大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国翔教授课题组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Laser and Photonics Reviews 的研究成果“稳定的高维弱光孤子分子及其主动操控”(Stable High-Dimensional Weak-Light Soliton Molecules and Their Active Control)。
华东师范大学 2022-09-28
数学学院吴元泽副教授在研究泛函不等式稳定性方面取得成果
该项研究成果深刻揭示了Caffarelli–Kohn–Nirenberg不等式的基本特征并极大地发展了泛函不等式稳定性的研究方法,对推动泛函不等式稳定性的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矿业大学 2022-06-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8 109 110
  • ...
  • 242 24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