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智能控制
实现设备的集中控制,实时全方位的监视用户设备与系统的运行情况和关键参数信息数据,保障设备与系统稳定运行。提供生产流程监控,关键参数数据监测,数据报表,异常事件报警和记录等功能,并支持多平台、多终端数据访问。并对重要数据进行预测维护。实现程序的远程监测调试,实现数据手机推送。
山东矿机华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2021-06-17
控制主机
产品特点 1. 工业级机柜式机箱设计,机箱采用钢结构,有较高的防磁、防尘、防冲击的能力。 2. 15英寸LED液晶显示屏,内置五线工业加固触摸屏,简单易用的触摸屏操控。 3. 工业级专用主板设计,双核两线程超低功耗的嵌入式工业级处理器,处理速度更快,运作性能更强,可以长时期不断电稳定工作。 4. 内置大容量128G SSD固态硬盘,具有抗震动、抗摔、读写速度快、功耗低等特点。 5. 内置6组工业异步传输接口,内置4组通用串行总线,最高480M传输速率。 6. 具有一路短路触发开机运行接口,用于定时驱动开机运行,实现无人值守功能。 7. 支持DHCP,兼容路由器、交换机、网桥网关、Modem、Internet、2G、3G、4G、组播、单播等任意网络结构。
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 2021-08-23
稀散多金属采选冶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与污染控制及环境 管理研究
一、研发背景 我国是有色及稀散金属资源大国,产量更是在全球具有绝对控制地位。稀散有色金属矿的开发利用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重金属污染。稀散有色金属矿经开采、选、冶加工后,会遗留下大量的尾矿、冶炼渣和各种尘泥。从环保和安全上来说,稀散多金属采选冶废弃物是重大的污染源和危险源,控制固体废弃物污染特别是矿业固体废弃物成为中国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技术内容 (1)新型深部充填减量化技术。开发一种价格低廉、材料来源广泛且固化重金属效果优良的地下采矿胶结充填料,能够降低充填采矿成本,并可以安全处置危险废物;(2)尾矿库微生物原位成矿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硫酸盐还原菌、寡营养铁还原菌)控制环境中 Fe3+ 浓度、降低环境电位、降低环境中游离镉、锑等重金属离子,实现现役尾矿库的微生物生态修复。(3)五层覆盖强还原原位成矿修复技术。基于矿物学--生物地球化学协同作用,开发已闭库或无主尾矿库的重度污染区的五层(无污染客土层、膨润土密封层、有机质深度还原密封层、含高风险稀散多金属及砷和重金属尾矿生物法控制污染主反应层、原始尾矿层)覆盖强还原稳定成矿修复技术。 三、作用原理 针对我国含稀散多金属硫化矿采选冶废物易引起氧化淋溶、存在溃坝风险和对周边及重大流域构成的严重环境威胁等问题,首先研究采选冶废物处置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建立稀散多金属采选冶废物处理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评估方法;利用冶炼废渣及尾矿库内堆存尾矿,研发新型膏体充填减量化、资源化技术;针对现役尾矿库,利用硫酸盐还原菌及寡营养铁还原菌研发尾矿微生物原位成矿修复技术;针对已闭库及无主尾矿库,基于矿物学--生物地球化学协同作用,研发重度污染区的五层覆盖强还原稳定原位成矿修复技术;组合应用上述技术,在典型稀散多金属采选冶集中区开展技术示范;最终形成“基于风险控制的稀散多金属采选冶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处置与污染控制方案和环境管理导则”,为我国稀散金属多金属污染防控和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微萃取组件和超重力场微萃取装置
微萃取组件,由上盘和下盘组成,所述上盘中心部位设置有微流体通道,底面为平面,所述下盘中心部位设置有进料凹槽,从进料凹槽至下盘顶面边缘分布有微形槽,组合方式为:上盘设置的微流体通道中心线与下盘顶面设置的进料凹槽中心线重合,上盘的底面与下盘的顶面之间具有0.05~0.25mm的间隙;一种超重力场微萃取装置,包括上述微萃取组件、进料混合器、联接体、接料槽、防护罩、轴套、减速器、电机和支撑系统,微萃取组件中的下盘通过轴套与减速器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并位于接料槽内,萃取组件中的上盘与联接体连接,连接时应使上盘设置的微流体通道的中心线与联接体设置的插孔的中心线重合。
四川大学 2017-12-28
吉星微录仪微课制作利器无线、有线二合一
广州市吉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基于故障限流——快速储能协调控制的 微电网暂态性能强化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故障限流-快速储能协调控制的微电网暂态性能强化装置及方法,如下:当微 电网遭遇外部短路故障时,考虑故障位置的差异及高渗透功率的交互需求,某些故障工况下限流器和快 速储能装置的协调控制以提高微电网的故障穿越能力;对于某些特定的工况如微配电网联络线短路故障, 微电网必须从主网络断开时,故障限流器及快速储能装置的协调控制以保障微电网在并网与孤岛模式之 间实现平滑过渡。本发明可以在有效限制故障电流、减小微电网耦合点电压跌落的同时,也在
武汉大学 2021-04-14
农药水乳剂(EW)稳定性体系构建与集成技术
构建了水乳剂稳定体系及集成应用技术开发,本技术可以指导 农药企业水乳剂产品开发,从而在农业病虫害防治领域推广应用。成果结合水 乳剂配方筛选、优化,通过数据拟合得到数学模型,指导构建了水乳剂配方稳 定体系。利用现代分析及检测技术以中粒径、跨距、电位等为主要检测指标, 系统研究了乳化剂用量、冷热贮及黄原胶、pH 值、经时、加工工艺条件等对水 乳剂稳定性的影响,解决了水乳剂产品存在分层、析水、析油、奥式熟化、结 晶、分散性差等问题,集成了水乳剂的研发及应用技术。 项目经过专家鉴定达 到国内领先水平,采用该技术生产的农药水乳剂产品经市场推广应用后,取得 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稳定化组合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在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污染性质全面表征的基础上,针对其污染特点,对 飞灰稳定化处理药剂和工艺进行了比选与实验研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飞灰稳 定化组合处理技术。该技术组合应用基于化学机理的稳定过程和物理机理的固化过程, 使飞灰中的重金属转化为具有地质化学稳定性的极低水溶性化合物,处理后飞灰污染物 浓度低于《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规定的进入卫生填埋场处置的 限值,满足在卫生填埋场中处置的长期环境安全性要求。 基于上述发明专利工艺,通过关键设备的比选改进、设计和操作参数优化,本成果 实现了我国生活垃圾组成背景下的焚烧飞灰化学稳定化处理工程的长期运行,成为 GB16889-2008 标准颁布后国内首次工程应用实例,达到了飞灰无害化处理的领先水平。 与国外同类技术比较,本成果稳定化处理后的飞灰产物具有长期环境安全性、填埋 操作方便、增容比小的优势,重金属稳定化指标更优。工程实践表明,飞灰稳定化处理 及后续卫生填埋处置综合成本合计为 540 元/吨,与目前主流的飞灰固化或稳定化处理 后去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处置综合成本比较,节支达 400 元/吨以上;填埋容积亦减少 20%。本成果以卫生填埋替代成本昂贵且容量十分有限的安全填埋处置,具有明显的经 济和环境效益。
同济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因工程热稳定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备热稳定疫苗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联合使用基因工程和仿生矿化技术制备热稳定疫苗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在疫苗表面引入具有诱导无机物矿化能力的多肽的方法;(1)构建疫苗的基因克隆;(2)将多肽的核酸序列插入疫苗基因克隆中,得到重组克隆;(3)将重组克隆在细胞或大肠杆菌内表达,得到具有自矿化能力的疫苗。本发明还一种制备钙矿化上述制得的具有自矿化能力的疫苗的方法;(1)向有酸根的疫苗液加入Ca2+离子;(2)将体系进行孵育,获得磷酸钙包被疫苗。本发明通过疫苗矿化,高效地解决了疫苗运输和保存中的热失活现象,显著降低疫苗的财政支出,在新型热稳定疫苗生产中有很好的应用。
浙江大学 2021-04-13
动力重建创伤后下颈椎后柱动态稳定性技术
本项目主要采用生物衍生肌腱构建下颈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装置。采用临床自愿捐献的人体肌腱进行脱细胞、冻干制备直径3mm,长度不等的生物衍生肌腱材料,进行体外对照实验和动物模型活体对照实验。研究发现这种材料通过创新的颈椎后路固定方式,使颈椎在前屈时提供足够动态稳定性,在左右侧屈、旋转及后伸运动中并不限制其正常运动,较好的模拟后方韧带复合体的功能。同时,动物实验证明,此种装置修复动物下颈椎后方连接结构损伤,均表现出良好的修复能力。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证明无大量淋巴细胞细胞浸润,细胞呈梭形,纤维组织排列整齐、均匀,可见毛细血管增生,植入装置保持了活力。故采用生物衍生材料的颈椎后路动态稳定系统能在体内长期存活,能够重建后柱稳定并保留部分运动功能。
四川大学 2016-04-2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0 21 22
  • ...
  • 241 24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