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8部门关于印发《北京市科技创新国际化提升行动计划(2024-2027年)》的通知
提升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对北京深化国际协同创新、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2024-12-31
可视化、智能化通信资源展示系统V1.0
可视化、智能化通信资源展示系统
西华师范大学 2015-01-31
精彩预告④ | 提高临床技能培训 第62届高博会将打造数字化医学教育展区
第62届高博会将于11月15-17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主题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将设立6个企业展区和4个特色专区,举办50余场学术活动和8场特色活动,预计将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1500余所高校的学科专业负责人、实验室专家、实训指导老师及高校教师参与。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4-10-24
纳米氮化钒粉体的制备方法
一种纳米氮化钒粉体的制备方法,工艺步骤依次为:(1)前驱体的制备,以V2O5和草酸为原料,V2O5与草酸的重量比为1∶1~1∶3,将所述配比的V2O5和草酸放入反应容器并加水,然后在常压、40℃~70℃进行搅拌,直到V2O5和草酸的还原反应完成为止,还原反应完成后,将所获溶液蒸干即得到前驱体草酸氧钒;(2)前驱体的氨解,将所获前驱体草酸氧钒放入加热炉,在流动氨气氛围中加热至600℃~750℃进行氨解,保温10分钟~3小时后关闭加热炉电源,保持炉内氨氛围,待分解产物冷却至100℃以下取出,即获得纳米氮化钒粉体。
四川大学 2021-04-11
马氏体-贝氏体低合金耐磨钢
采用多元合金化,并通过调整合金中硅、锰含量,获得一种马氏体-贝氏体低合金耐磨钢。该钢种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HRC>52),并且具有较高的韧性(Ak>25J/cm2)。适用于具有一定冲击力,又要求材料具有较高抗磨性的工况,如大型球磨机的衬板等。目前该材料已用于四川省电力局江油发电厂引进的法国机组φ5.000m×24.0m球磨机,已运转4年,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热等离子体炬及应用
已有样品/n(1)研制了一系列热等离子体炬,炬功率为1 kW,20 kW,100 kW,2000kW等。 (2)工作气体流量在4~200 m3/h。 (3) 连续运行时间可达200h。 研制的2000KW的热等离子体炬应用于新疆天业集团和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的裂解煤制乙炔中试试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等离子体石墨烯宏量制备
相比于常见的石墨烯合成工艺,电弧等离子体合成石墨烯具有反应连续、工艺简单、无催化剂;化学选择性好,综合能耗低;制备的石墨烯纯度高、缺陷少,且具有高度发达的“褶皱结构”,在复合材料、储能器件等领域具有巨大应用前景。因此,电弧等离子体法有利于实现低成本、高品质石墨烯的宏量制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液晶弹性体3D打印
通过材料的三维点阵结构的几何构型设计(如负泊松比结构、细长杆屈曲结构等),使其在变形过程中产生能量耗散是目前3D打印实现吸能结构的主要手段。但是,目前3D打印吸能结构的材料多为弹性材料,而粘弹性材料本身优越的能量耗散属性并未在三维吸能结构中得到很好的利用。 液晶弹性体作为一种受光或热刺激能产生大体积收缩的功能软材料,目前主要用于制作软体驱动器或者机器人。同时,液晶弹性体展现了非线性大变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上板—锚索—下锚体联合基础
现有基础一般不能抗拔,研发并推广应用具有抗压且能抗拔的基础,以适应工程的需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项目组成员通过预应力锚索连接镶嵌于地面中的上板与地下的下锚体发明的系列上板—锚索—下锚体联合基础,具有抗压、抗拔和抗滑移能力,为国内外首创并获得了多项专利,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分析、室内试验、野外试验、设计研究、施工研究和经济评价。技术特点: 具有的先进性和创新性主要有: 1.能充分发挥不同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节约材料,降低造价。
兰州大学 2021-04-14
废旧轮胎弹性颗粒体埋入式钢轨
本成果采用废旧轮胎制作弹性颗粒体,包裹钢轨进入混凝土路面中,形成减振型轻轨,已在成都东动车段中应用,产品成熟。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5 116 117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