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自动测试设备
成果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电子信息技术的自动测试设备,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壳体,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为长方体结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侧边之间安装有密封件,且密封件环绕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所述密封件的横截面呈E形,且密封件插接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侧边上,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安装有温度计,且温度计的探针插入第二壳体的内部,第二壳体的顶部嵌装有显示屏和键盘,第一壳体的底部插接有散热翅片,且散热翅片插入第一壳体的内部,所述散热翅片的侧边设有通孔,且通孔位于第一壳体的外部。本实用新型散热效果好,同时避免了由灰尘和湿气带来的干扰,测试更加准确,提高了元器件的寿命。市场前景分析:本实用新型散热效果好,同时避免了由灰尘和湿气带来的干扰,测试更加准确,提高了元器件的寿命。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成都大学 2021-04-10
新一代节能舒适中央空调系统关键技术
"本项目针对目前建筑中央空调系统面临的能效低、舒适度差等突出问题,通过与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研发,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一种覆盖新风处理,供给及室内温湿度调节的新一代舒适节能中央空调系统,主要有分布式深度除湿新风机组,物联网新风平衡系统和诱导式空调末端等多项先进专利技术,可为大型公共建筑提供高效、节能、环保的中央空调解决方案。项目产品诱导式空调末端已获得德国TUV技术认证,并在新加坡创立高新技术企业Air T&D Pte. Ltd,项目以实现绿色智能建筑、提供健康舒适室内环境为宗旨,主攻商业建筑楼宇中央空调市场。本项目获得第二届“中国·济南新动能国际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研发的关键技术可应用在大型公共建筑中央空调节能领域。通过分布式深度除湿新风机组,物联网新风自平衡系统、诱导式空调末端等关键技术,可实现高效新风处理、智能新风供给以及提供舒适室内环境。目前相关技术已应用在新加坡国家研究基地实验室,南洋理工大学教学楼、自习室、会议室等领域,成本回收期5年以内,可实现空调节能20%以上。 "
山东大学 2021-04-10
一种新型功能型黑茶发酵技术与产品开发
已有样品/n一种新型功能型黑茶发酵技术与产品开发。  成果简介:一是以夏秋鲜叶为原料,为夏秋鲜叶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二是开发出一种富含高活性GA成分的发酵茶,GA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癌抑癌、抗氧化、杀病毒、美白等功效;三是该发酵茶还富含其它多种活性有机酸成分;四是该产品可以食用,也可以泡饮。  应用前景:我国大量夏秋茶树鲜叶资源丰富,大部分未得到开利用,利用其开发生产功能型黑茶,原料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开发前景广阔。尤其是当前环境条件恶化,我国癌症爆发率持续上升,人们对养生健身需求巨大。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新一代无线局域网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
1 成果简介在国家重大专项“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 的“ 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无线接口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 课题支持下,由清华大学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海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六家单位组成产学研用联合的研究团队,开展 IEEE 802.11ac( 802.11n 的升级演进标准)标准化、实现技术、产业应用的研究,目前已经形成 10 项国内专利,向 IEEE802.11ac 标准化组织提交了标准文稿 22 项,标准草案修改建议 31 项。目前,本团队按照 IEEE802.11ac D1.0 版本的标准草案研制了原型系统,通过该原型系统可以充分地研究和验证IEEE 802.11ac 所采纳的所有关键技术和实现难点。 本团队在任务分工布局之时,高度重视产业化应用,围绕着产业化应用的需求特点,充分发挥联合单位的行业优势,在 802.11ac 系统平台集成化小型化、标准兼容性测试、宽带无线接入应用、与蜂窝通信结合的“ C+W” 应用、高速数字家庭应用等多个方面部署研究,以期推动产业化进程。 本团队的研究工作和成果的特点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原型系统吞吐量高,瞄准的 802.11 技术具有垄断性市场地位。2 应用说明IEEE 802.11ac 的理论极限速率是 6.933Gbps,是当前能够提供最高速无线通信传输速率的技术体制之一。本团队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一方面在拓展传输距离、优化传输效率和节约能耗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强化技术特点;另一方面,在高速数字家庭和无线物联网网关设计这三个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应用市场进行产业化技术储备。高速数字家庭:无线局域网为广大人民群众浏览互联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随着高清视频、微博等新兴业务的蓬勃发展,以及各式各样的笔记本电脑、 Pad、智能手机等终端的广泛普及,人们需要在享受高质量业务服务的同时,还要希望服务提供具有便捷的特性。 IEEE 802.11ac 无疑是实现高速数字家庭、高清视频分发的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无线物联网网关: IEEE 802.15.4 Zigbee 和 IEEE 802.11ah 是当前最有影响力的物联网无线传输协议。基于 IEEE 802.15.4 Zigbee 和 IEEE 802.11ah 的智能感知子系统接入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需要有物联网网关。而 IEEE 802.11ac 是智能感知子系统接入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的一个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3.效益分析2010 年,全球 WLAN 芯片销售达到 7.5 亿片, 802.11n 达到 30%。据预测, 2014 年,全球嵌入 Wi-Fi 消费终端零售额规模将超过 2500 亿美元。尽管 Marvell、高通、 Cisco 等大公司在 802.11 系列产品上具有极大的优势,但由于 Wi-Fi 的应用极多,应用场景繁杂,新应用层出不穷(比如物联网网关等),必然可以找寻到属于我们生存与发展的市场。4 合作方式商谈。5 所属行业领域信息领域。
清华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SLM技术的轻量化柱塞及柱塞泵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SLM技术的轻量化柱塞及柱塞泵,该柱塞包括柱塞主体和封盖,所述柱塞主体由柱塞头部、连接部和柱塞尾部依次一体成型而成,所述柱塞头部为中空球体,所述中空球体上开有过油孔,所述柱塞尾部为中空圆柱体,所述中空圆柱体的侧壁上至少开有四条均匀分布的通油流道,所述通油流道与所述中空圆柱体的轴线平行,所述通油流道与过油孔在所述连接部交汇相通。本实用新型将SLM快速成型技术应用于柱塞泵柱塞的制造,从而设计出一种封闭的空心薄壁柱塞结构,可以显著减轻柱塞的质量,减小了驱动力和运动中的惯性力,同时减小了无效容积,提高了容积效率,减轻了磨损,显著提高柱塞泵的使用性能和寿命。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扩成井”快速钻井法凿井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
“一扩成井”新工艺,减少了扩孔次数, 实现了井筒施工“打井不下井” 。提高了 钻井速度;创造性研发出T型自扩孔式钻头 结构,解决了钻头和中心管结构在大推拉 力和大扭矩作用下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等难 题;首创了离心铸造“双金属”楔齿滚刀刀 壳结构,研制出新型刀具使其平均使用寿 命提高了30%以上。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TCF一次性纸制品(快餐饭盒)生产技术
研发阶段/n内容简介:目前市场上的纸制快餐盒价格高(一般每个在0.45-1.0元之间,有污染(所用浆含氯、二恶英等有毒物质),或者强度、刚性差,防水抗油性能差,不卫生。本技术在调查研究国内现有纸制快餐饭盒的基础上,取众家之长,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研制出一种无毒,防水,抗油的纸制饭盒,其特点如下:1.所采用TCF(全无氧)纸浆为国际上标准的食品包装材料,其中不含氯,二恶英等有毒物质;2.成本低,本技术所用原料费用仅为目前市场上纸板产品的1/3-2/3;3.白度高,本技术产品白度可达85%;4.质量好,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柔性电子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柔性电子制作方法,其包 括以下步骤:提供一个同轴针头;提供柔性聚合基底材料,并在所述 柔性聚合基底材料内添加表面活性剂以形成柔性组合物;提供平板, 并在所述平板的表面上涂一层预定厚度的所述柔性组合物;将所述柔 性组合物及导电液体分别置于两个微型泵内,并将两个所述微型泵的 出口分别连接于所述同轴针头;先后开启收容有所述导电液体的微型 泵及收容有所述柔性组合物的微型泵,并基于微流控技术分别控制两 个所述微型泵的压力及流量;待所述同轴针头内的所述柔性组合物与 所述导电液体之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半孔率统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半孔率统计方法,采用近景摄影技术对爆后台阶预裂面 和光爆面进行快速非接触测量,获取预裂面和光爆面空间三维信息,建立台阶面三维 DEM 模型。通过 影像识别技术,划分预裂孔和光爆孔的孔痕,并根据孔痕在预裂面和光爆面上的不平整度来划分每一个 炮孔半孔的长度。统计所有炮孔的半孔信息,计算得出评价此次爆破效果的半孔率。优点是:本发明可 以极大地提高半孔率的统计精度,减小统计误差,降低作业成本;采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可以获 取更加完整的预裂面和光爆面信息,有利于爆区信息的存储,同时也可以提高预裂和光爆效果评价的可 靠度
武汉大学 2021-04-13
虫生真菌微菌核一步发酵新技术及发酵工艺
生物农药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方向,其中杀虫真菌生物农药具有环境友好、害 虫不容易产生抗性、能够接触性侵染的优势更加受到人们亲睐。项目针对虫生真 菌液固两相发酵周期长、成本高、一些菌株产抱条件苛刻,难于规模生产的共性 技术难题,自主创新,开发出新型微菌核(Microsclerotium, MS)制剂,具有生 产成本低,货架期稳定、抗逆性强和对害虫有持续控制作用的特点,可以替代分 生抱子,具有巨大的商业化前景。微菌核是由厚壁色素细胞组成的直径200-600 Pm的休眠繁殖体,在特定诱导条件下由菌丝聚集而成的,目前国内外关于虫生 真菌微菌核发酵工艺研究寥寥无几,尚无商业化开发应用的先例。重庆大学生命 科学学院王中康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莱氏野村菌微菌核诱导发酵相关研究,在农业部、科技部和教育部的科研项目资助下,先后完成莱氏野村菌微菌核的诱 导、发酵工艺、中试发酵工艺优化;微菌核新剂型创制和制剂加工研究。目前项 目已达到中试水平,研究成果通过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验收,一致公 认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目前已完成农业科研成果转化项目鉴定、实现了野村菌微菌核一步液体发 酵中试生产工艺优化。 产业化实施条件及预算:产业化实施(年产微菌核制剂1000吨)需要有生物 农药定点生产企业资质,预算约1200万元(包括厂房2000平米,专用设备费(发 酵生、干燥设备、制剂成型设备等)及常规设备200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新 农药登记费200万元。)
重庆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8 169 170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