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自动化机器学习算法研究与系统实现
研究目的和意义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已成为当今最热门的技术之一。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正式将人工智能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之一。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信息技术时代的又一波浪潮。在这波浪潮的推动下,互联网行业、金融行业、传统制造业、政务民生、公安警务等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向人工智能领域转型升级,利用人工智能先进技术提升智能分析和辅助决策能力,
南京大学 2021-04-14
生物趋化方程组的理论研究
项目简介: 在生物学研究中, 生物学家常常通过具有扩散的偏微分方程来描述种群迁移等现象。例如,当原始微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如粘液霉菌形成、胚胎发育、肿瘤侵入健康组织等) 时,个体的非结构化行为在宏观层面上将转变为相当复杂的动力学行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
西华大学 2021-04-14
GPS/BDS卫星授时芯片研发及产业化
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定位和授时功能,该项目专注于普通民用卫星授时市场,研发卫星授时专用芯片。由于省去了定位计算,与常用的卫星导航芯片相比,在授时应用时,该芯片的成本、功耗均可节约75%以上。芯片支持GPS和BDS,授时精度优于20ms,可广泛应用于普通家用电子钟、车载电子钟、电子广告牌、计时收费设备、智能电表、工业自动化控制及智慧农业等领域。 芯片可提供24个时区格林威治时间,无需用户进行时区换算;提供年月日时分秒星期及中国的阴历,免去了万年历的换算;具有守时功能,无需额外授时电路;提供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4
纤维素纳米纤维的超支化改性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的吸附剂制备方法,具体为纤维素纳米纤维的超支化改性方法,采用超声破碎与高速剪切均质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纤维素纳米纤维,再通过超支化化学改性,将树枝状PAMAM接枝到CNFs表面,再采用冷冻干燥的方法将CNFs-PAMAM制成气凝胶,,并且该吸附剂还有可生物降解,同时制备过程具有环保、高效、简单等优点。 该气凝胶作为吸附剂具有非常小的密度和很高的孔隙率,以及大孔小孔并存的结构特征,十分有利于其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
四川大学 2016-10-11
电渣重熔返回渣的资源化利用
成果简介电渣冶金作为一种特种冶金新技术, 在特殊钢行业占据具足轻重的作用, 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高品质特殊钢冶金技术。 但是电渣冶金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冶炼过程所需的高品质萤石矿日益枯竭, 这也是电渣冶金行业目前所面临的迫切问题。 而目前电渣冶炼完成后的渣量基本上都不再循环利用, 即使利用, 循环量也是非常少的。 显然, 如果能把这部分渣利用起来, 不仅降低电渣过程多高品质萤石矿的依赖, 也大大降低电渣的冶炼成本。本成果所开发的电渣重熔渣系主要以返回渣为基础, 添加部分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工业智能听诊系统研发及产业化
本成果专注于工业声学大数据在智能制造领域应用,开发工业智能听诊系统,其利用声学传感器在线采集机械设备及产品信号,依据专业声学分析方法,结合机器学习技术,可替代人工完成产品异音异响下线检测及关键设备的预测性维护。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机械设备及产品发出的声音信号能够有效表征其运行状态,若出现异音异响,则表明其机械设备及产品存在故障或质量缺陷。目前机械设备及产品的质量检测和故障诊断大多采用人工听诊的方法,存在误判率高、效率低下以及生产成本日益增加的问题。 本成果专注于工业声学大数据在智能制造领域应用,开发工业智能听诊系统,其利用声学传感器在线采集机械设备及产品信号,依据专业声学分析方法,结合机器学习技术,可替代人工完成产品异音异响下线检测及关键设备的预测性维护。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7
盾构螺旋输送机耐磨块国产化
成都市修建地铁的地质条件为沙卵石构成的冲积平原地质构造,越向西北方向,卵石的体积越大。成都目前均采用盾构机掘进形成地铁运营线隧道。盾构螺旋输送机是掘进过程中将砂卵石输运出来的重要机构,但螺旋轴叶片磨损非常严重,必须采用高硬度材料制成的耐磨块焊接而成,而且掘进几公里就需更换。这种耐磨块由德国海瑞克公司垄断,卖非常高的价格。经过几年的工作我们已掌握了耐磨块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并已经在工程中获得应用。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危化品运输罐箱监测仪
危化品运输罐箱监测仪由多种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开关传感器、倾角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选配)、探测器系统、车载终端、 GPS/GPRS 终端组成。该仪表可实现对危化品运输罐箱的全程安全状态监测,并在发生异常情况(泄漏、倾覆、偷盗等)时启动报警,在第一时间告知远程监控中心。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中远红外波段光场局域化和剪裁
提出采用规则几何纳米结构和掺杂来实现光场在纳米尺度上的精确局域化和调控,实现了单层石墨烯规则几何纳米结构剪裁中红外电磁场在单原子二维平面的局域分布、波长与强度调控。通过构建单层石墨烯规则几何纳米结构,利用边界对表面等离激元波的反射,形成多重干涉效应,实现了对10.7 μm入射波的光场局域化,并且通过纳米结构的几何形状调控其空间分布,结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2017, 6, e17057上。另外,通过对单层石墨烯进行硝酸根化学掺杂,实现了单层石墨烯表面等离激元强度提高了约2倍、波长由150 nm提高到了280 nm还发现了二维层状范德华α-MoO3晶体的中红外双曲声子极化激元效应,将声子极化激元体系推广至半导体。二维层状α-MoO3晶体具有丰富的光学声子模式,该研究揭示了它们能够与中红外电磁场进行有效地耦合激发声子极化激元,从而实现二维平面上高度的电磁场局域。另外,该研究利用α-MoO3晶体较大的层间间距,通过金属离子插层的方法,实现了对其声子极化激元的传播调制以及“关闭”
中山大学 2021-04-13
无机-有机杂化体系递送小干扰RNA研究
总结了过去20年来siRNA药物在癌症治疗领域中的发展进程、企业和市场分布状况;分析和总结了功能性无机-有机杂体系在siRNA递送进展中的优势;总结了杂化纳米材料构建的基本策略,以优化siRNA递送。同时,他们还分析探讨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相关研究成果以“Engineering functional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systems: advances in siRNA therapeutics”为题发表在Chem. Soc. Rev.上(Chem. Soc. Rev., 2018, 47, 1969-1995),并入选该期的封面(Chem. Soc. Rev., 2018, 47, 1903-1903)。综述第一作者沈建良博士于2014年毕业于我校化学学院,目前受聘于中科院温州生物材料与工程研究所及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和视觉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课题组长,课题组主要从事智能多功能化纳米制剂在肿瘤中的诊疗应用。
中山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92 193 194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