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水/空气/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服务
当代国际竞争的加剧,让国家安全意识日益深入人心。但如何利用创新科技防范,水/空气/食品中存在的,包括人为制造的未知毒素所带来的安全风险,中美澳三国科学家和企业倾力合作10年推出,全新的生物智能安全风险评估技术: WAFSA(Water/Air/Food Safety Assessment Technology) 水/空气/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科技 WAFSA服务对象,主要是各类学校及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常年水/空气/食品的安全风险评估,为保障广大师生及各级领导/公务员/职员正常的工作秩序提供科学依据。   WAFSA已获得《中关村NMT产业联盟》相关技术及服务认证!   1)什么是WAFSA? WAFSA以活体生物环境有害毒素检测为理论基础,以NMT为技术基础,以斑马鱼、日本鲭鱼、酵母等为活体生物传感器,结合大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技术,将水/空气/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已知及未知毒素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2)如何得知我们的水/空气/食品有安全风险? 通过WAFSA监测,您将得到WSI(水安全风险指数),ASI(空气安全风险指数)以及FSI(食品安全风险指数)及相关说明。   3)知道有风险后,我们该如何应对? 请首先远离/隔离毒素源,然后联系国家相关监测机构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检测。   4)什么是‘未知毒素’? 对人类有害,但又超出目前人类传统检测能力的生物及非生物因子。 目前已知水中的有害物质(毒素)有300多种,而且仍以每年十几种到几十种的速度迅速递增。 ‘未知毒素’主要来源于‘叠加毒素’和‘人工毒素’。 ‘叠加毒素’由不同的已知或未知毒素的随机叠加效应而成;而‘人工毒素’则是人类通过物理化学方法或生物工程技术所制造出的,自然界本不存在的,并且对人类有害的物质。   5)什么是‘生物监测’? 利用活体生物通过漫长的进化而具备的,超出人类对环境的感知能力,对环境有害物质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的方法。   6)‘生物监测’相比‘传统监测’的优势? 主要是两点:一是速度快,二是可以覆盖对人类健康具备危害的‘未知毒素’。
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海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
研究对我国的海洋污染损害赔偿制度提出的建议对规范企业行为,保证企业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央财经大学 2021-02-01
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技术
项目成果/简介: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可定性定量解析环境受体中大气污染来源,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实现精准治污及重污染实时成因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是环保部重 点实验室,多年从事颗粒物防治领域相关工作,拥有国内首个大气颗粒物源和受体样品库,积累 40 余个城市的大气颗粒物源与受体成分谱,保存 5000 余个颗粒物源与受体的样品及成分数据。 实验室拥有完备的颗粒物样品采集及化学分析系统。目前,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已在全国 40 余个城市推广应用。其中,自主研发的二重源解析技术、因子分析-CMB 复合受体模型和 CMB-Iteration模型等新型源解析技术被《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列为推荐使用模型。同时,因子分析-CMB 复合受体模型被写入美国EPA 官方公布的《EPAPMF5.0 使用指南》,相关论文被列为“关键文献”。实验室建有大气环境超级观测站,并研发了大气多组分在线源解析系统。应用范围:技术主要用于城市或区域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大气污染成因分析及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或改善规划,重污染成因分析及应急预案,大气污染防治决策管理支撑等。
南开大学 2021-04-11
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技术
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可定性定量解析环境受体中大气污染来源,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实现精准治污及重污染实时成因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是环保部重 点实验室,多年从事颗粒物防治领域相关工作,拥有国内首个大气颗粒物源和受体样品库,积累 40 余个城市的大气颗粒物源与受体成分谱,保存 5000 余个颗粒物源与受体的样品及成分数据。 实验室拥有完备的颗粒物样品采集及化学分析系统。目前,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已在全国 40 余个城市推广应用。其中,自主研发的二重源解析技术、因子分析-CMB 复合受体模型和 CMB-Iteration模型等新型源解析技术被《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列为推荐使用模型。同时,因子分析-CMB 复合受体模型被写入美国EPA 官方公布的《EPAPMF5.0 使用指南》,相关论文被列为“关键文献”。实验室建有大气环境超级观测站,并研发了大气多组分在线源解析系统。
南开大学 2021-02-01
超大抗污染过滤膜水净化技术
成果内容:在6项国家级项目连续支持下,创建了在多种过滤膜表面构建仿细胞膜抗污染涂层的共性技术方法。获得了多种抗污染性能优异的水净化膜,建立了自清洁油水过滤分离装置及工艺技术。抗污染不锈钢网膜滤水通量10000-60000 L/m2h,除油率99%;抗污染超大尼龙网膜处理湖泊藻类污染的除藻率可高达95%,水体透明度及处理效率比其它处理分别提高3-5倍和100倍。抗污染膜构建技术及主要应用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成果成熟度:已进入中试产品阶段,需要合作进行产业化攻关。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与合作开发。 产业化应用市场需求: (1)湖泊及水源水中藻类和其它悬浮污染物高效滤除; (2)游泳池水高效、快速过滤净化; (3)巨量含油污水自清洁过滤净化处理; (4)原油开采液抗污染油水过滤分离; (5)水面浮油快速、高效收集; (6)生活污水高效过滤处理。 有关奖项:2017年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2021年陕西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专利号 专利名称 专利状态 知识产权权属 ZL201110203771.7 利用RAFT聚合技术在材料表面构建仿细胞外层膜结构涂层的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110205373.9 仿贻贝粘附蛋白和细胞膜结构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授权 独占 ZL200910219143.0 一种仿细胞外层膜结构修饰涂层制备的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310469385.1 一种通过聚多巴胺涂层构建功能化表界面的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510013872.6 含磷酰胆碱和聚乙二醇的功能聚合物及其抗污涂层的构建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610120275.8 功能型仿细胞外层膜立体结构涂层的构建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810353089.8 一种抗生物污染的超亲水微滤膜的制备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610485203.3 一种滤纸改性制备油水分离膜的方法及应用 授权 独占 ZL201610485188.2 一种亲水/疏油型油水分离不锈钢网膜的制备方法 授权 独占 ZL201910027531.2 一种仿生聚合物及制作耐久性双仿生聚合物涂层的方法及应用 授权 独占 ZL201720628315X 一种滤水型油水分离器 授权 独占
西北大学 2021-05-11
超大抗污染过滤膜水净化技术
项目成果/简介:成果内容:在6项国家级项目连续支持下,创建了在多种过滤膜表面构建仿细胞膜抗污染涂层的共性技术方法。获得了多种抗污染性能优异的水净化膜,建立了自清洁油水过滤分离装置及工艺技术。抗污染不锈钢网膜滤水通量10000-60000 L/m2h,除油率99%;抗污染超大尼龙网膜处理湖泊藻类污染的除藻率可高达95%,水体透明度及处理效率比其它处理分别提高3-5倍和10
西北大学 2021-01-12
垃圾衍生燃料及低污染焚烧技术
内容介绍 垃圾衍生燃料及焚烧技术是以经过预处理的生活垃圾中的可燃成分 (包括塑料、橡胶、纸、纤维、木材等)为主要原料,配比适量的其它 燃料等物质制备出衍生燃料,简称RDF。与这种燃料配套使用的焚烧技术 可以回收高余热能,并且抑制二恶英低污染锅炉的排放。 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可在城市生活垃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有机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与设备
针对我国大量有机污染场地特别是有机氯污染场地遗留现状和需求,研究开发了超声波-零价铁技术及其相关设备。本技术充分利用了超声波技术的穿透力强、能量集中的优点和零价铁的强还原能力,二者协同作用可以形成类芬顿体系,可在短时间内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快速处理,实现有机污染场地的快速修复,目前该技术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中试设备(下图)单批处理污染土壤量为100kg,处理时间30-60min,对某农药厂场地土壤(主要污染物为有机氯化合物)进行中试处理,土壤中总有机氯污染物的去除率达到65%,各有机氯污染物在土壤
南京大学 2021-04-14
重金属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
成果重点研究了污染土壤修复功能材料的高效性、配伍性、稳定性和实用性等问题。针对As、Sb污染土壤,以白炭黑为基体,开发了生物型铁基材料,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表面络合、静电吸附、配体交换、氧化还原;针对Pb、Cu、Zn、Cd复合污染土壤,以高岭土/白炭黑为基体,开发了生物型硫化零价铁材料,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离子交换、吸附、沉淀、矿化、表面络合;针对As、Sb、Zn、Ni、Cu复合污染土壤,以赤泥为基体,开发了含磷型修复材料,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离子交换、吸附、表面络合;针对Pb、Cu、Zn、Cd复合污染贫瘠土壤,以硼砂为原料,开发了含硼型修复材料,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离子交换、吸附、表面鳌合;针对多金属(Cd、Pb、Cu、Zn、Sb、As等)复合污染土壤,以白炭黑为载体,以配位、螯合、矿化沉淀、静电吸引等作用机制为导向,通过多种配方的优化组合,已开发出适用不同污染行为的稳定化材料。 目前已完成污染土壤修复示范基地2个。对东安县金江流域锑矿区周边锑、砷污染土壤采用生物性白炭黑材料和硫酸盐还原菌协同稳定化修复后,锑的稳定化率达到53.13%-92.03%,砷的稳定化率达到52.36%-70.9%;对水口山铅锌煤矿区周边多金属复合污染土壤采用含硼型白炭黑材料和红麻联合修复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分别降低为:Cd,75.46%、Pb,60.54%、Cu,57%、Zn,59.29%、As,44.57%,Sb,21.12%。 成果研制的稳定化材料具有高效的重金属稳定化效果,且能够显著提升农作物产量和抗逆性能;同时白炭黑材料施入土壤可以增加土壤活性硅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水肥涵养能力等。
中南大学 2022-12-08
一种移动污染器械回收柜
一种移动污染器械回收柜,包括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开口处设有若干用于遮挡的活页,柜体内通过可分离连接设有若干置物架,置物架用于将柜体内部分隔出多个空间;柜体内还设有收纳格,所述柜体的底部设有若干滑轮,柜体外侧设有利器盒;采用了这样的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使用便捷安全,内部架构易于拆卸和清洗,可广泛应用于清创室、门诊小手术室。
浙江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 14 15
  • ...
  • 46 4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