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东南大学李全团队在光免疫肿瘤治疗方面取得重要研究突破
近日,东南大学智能材料研究院院长、首席科学家、化学化工学院李全团队在细胞焦亡介导的光动力和光热协同免疫肿瘤治疗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东南大学 2023-07-11
一种同轴送丝熔敷激光头的光路分光单元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轴送丝熔敷激光头的光路分光单元,该分 光单元主要包括:准直镜,前四分光透镜,后四分光透镜,聚焦透镜 和金属斜平面反射镜。该单元目的是将准直后的激光束通过两面相对 位置固定的四分光透镜按照激光能量,平均分为水平面上中心对称的 四束光路,分离后的光束通过聚焦透镜聚焦,经过金属斜平面反射镜 聚焦至焦点,光路中空部分嵌入送丝机构,使光路焦点最终聚焦在焊 丝上,实现高精度、高质量、全方向的同轴送丝。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 IQ 光调制器偏置电压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IQ 光调制器偏置电压控制系统及方法,该控 制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激光光源、偏振控制器、IQ 光调制器、光耦合 器、光电探测器、数据处理模块,IQ 光调制器的输出经光耦合器分光 后连接到光电探测器,其输出与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相连,数据处理 模块的三个输出分别送至 IQ 光调制器的三个子调制器的直流偏置电 压输入端口。该控制方法为首先通过测量输出光功率的最大值及相邻 最小值,优化子相位调制器的偏压,然后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太阳灶聚光式光伏光热发电综合利用装置
(专利号:ZL 201410182973.1)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灶聚光式光伏光热发电综合利用装置,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太阳灶聚光式光伏光热发电综合利用装置包括光伏光热温差发电锅炉、聚光式太阳灶和太阳灶及锅炉支架组件,聚光式太阳灶将收集到的太阳光反射给光伏光热温差发电锅炉;顶部光伏发电组件和底部光伏发电集热器分别位于炉体的顶端和底端,底部光伏发电集热器与炉体之间还设置有温差发电片,均用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炉体底端中心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太阳灶式光伏-光热-温差发电综合利用系统
(专利号:ZL 201510044647.9)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灶式光伏‑光热‑温差发电综合利用系统,属于太阳能利用领域。本发明的太阳灶式光伏‑光热‑温差发电综合利用系统,包括光热采集系统、水路循环系统和双面集热器,光热采集系统中的伸缩杆与置物圈把柄铰连,通过置物圈把柄与伸缩杆使置物圈与聚光太阳灶的外圆口所在面平行设置;在置物圈上安装有双面集热器,该双面集热器由上部光伏组件、中部集热总成和下部光伏组件组成,且双面集热器通过通水管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基于改进麻雀优化算法的光伏电池模型参数辨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麻雀优化算法的光伏电池模型参数辨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获取光伏电池的实测电流和实测电压;2)建立光伏电池模型,并将模型估计输出与实际输出的均方根误差作为目标函数;3)将levy飞行和螺旋搜索机制融入到标准的麻雀优化算法中,形成改进的麻雀优化算法;4)使用改进的麻雀优化算法最小化目标函数,对光伏电池模型的未知参数进行辨识,获取最佳参数并建立数学模型;5)基于获取的最佳参数及模型进行外电路i‑v特性预测;本发明具有快速收敛、能够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以及较高搜索精度的特点,能够显著提高对光伏电池模型参数辨识的准确性。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立体易SCAN-P8全自动结构光3D扫描仪
产品详细介绍
广州市网能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2021-08-23
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山西省省级众创空间认定申请和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创业孵化机构体系化、专业化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形成示范带动效应,现开展2023年山西省省级众创空间认定和绩效评价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山西省科技厅国际与区域科技合作处 2023-07-20
新型微波超材料对空间波和表面等离激元波的自由调控或实时调控
成果介绍超材料(Metamaterial),或其二维形式—超表面(Metasurface)由具有亚波长尺寸的人工原子周期或者非周期地排列而成,其描述方式可分为等效媒质和空间编码两种形式。由等效媒质描述的超材料(或超表面)我们称之为新型人工电磁媒质,由空间编码描述的超材料(超表面)我们称之为编码超材料(超表面)和数字超材料(超表面)。对于新型人工电磁媒质,人们通过自由设计单元结构、单元排列方式、以及单元各向异性,可以根据意愿控制等效媒质的媒质参数,实现自然界中不存在或者很难实现的介电常数和/或磁导率,进而控制电磁波。本成果对于新型人工电磁媒质对电磁波的调控作用,例如隐身衣、电磁黑洞、雷达幻觉器件、远场超分辨率成像透镜、新型透镜天线、隐身表面、极化转换器、人工表面等离激元器件及混合集成电路等。技术创新点及参数对于编码和数字超材料(超表面),我们提出基于空间编码调控电磁波的新思路。其中,一比特编码超材料选用相位差接近180度的两种基本单元(记为0单元和1单元),按照一定规律排列0和1单元构成超材料,以实现所需的设计功能。当电磁编码采用FPGA控制时,可实现现场可编程超材料,即单一的超材料在FPGA的实时控制下可实现多种功能(例如单波束、多波束、波束扫描、隐身功能等)。市场前景本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该项目突破传统模拟超材料的等效媒质表征方法,创造性地提出用 0 和 1 表征的数字超材料,建了数字编码和现场可编程超材料新体系;在国际上率先从微波传输线的角度研究人工 SPP 超材料,提出一种性能优越的超薄、可共形 SPP 传输线,开辟了基于 SPP 模式的微波领域新分支,实现了超材料研究从跟跑、并跑变成走在世界前列的跨越。
东南大学 2021-04-11
网域空间3D虚拟化关键技术在生物反馈干预高血压前期中的应用
本技术成果将虚拟现实和生物反馈治疗技术结合起来,通过获取实时数据构建场景,也就是人体体征作为变化驱动,对治疗场景利用数据驱动的方式,配合3D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构建逼真的反馈场景以及提供良好的互动控制系统给医生和患者,达到比传统生物反馈方法更加好的治疗效果。
中山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2 53 54
  • ...
  • 63 6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