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部分教学挂图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中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挂图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在拓扑外尔半金属晶体中观测到非平庸的超导特性
通过电输运、扫描隧道谱、比热、抗磁性等系统的实验研究并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在掺硫的第二类拓扑外尔半金属二碲化钼单晶中发现了非平庸超导态的特征。实验中所使用的硫掺杂的高质量二碲化钼晶体是通过化学气相输运的方法合成的,掺杂比例约为0.2。 首先通过准粒子干涉实验与第一性原理计算相结合,在样品表面探测到了费米弧拓扑表面态的存在。最后通过扫描隧道谱学和比热的测量对比,发现样品表面态的超导能隙远大于体态的超导能隙,而且该样品表面态的能隙与临界温度的比值(Δ/kBTc)约为8.6,远大于常规超导材料的能隙与临界温度的比值(约为1.76),表明了表面态具有非常规超导库珀对配对机制,极可能是拓扑超导的普适特征。然后通过电输运测量和比热测量,发现这种材料为s波超导体,且它的超导能隙的带间耦合很强,超导对称性应为s+- 对称性。这可能是继铁基高温超导之后,又一种新的s+-超导体。而且根据理论预言,拓扑外尔半金属中s+-对称性的超导态会形成拓扑超导态。掺硫的第二类拓扑外尔半金属二碲化钼单晶中拓扑超导特征的发现,证实了外尔半金属中实现拓扑超导的可行性,推动了拓扑超导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也为拓扑量子计算机的最终实现奠定了前期的科研基础。图一. 电磁输运实验观测到的s+- 超导的证据,揭示拓扑超导的可能性。 (A) 电磁输运实验的测量示意图。 (B) 超导转变温度附近的电阻率-温度关系。(C) 各个温度和磁场下的电阻率。(D) 超导上临界磁场和温度的关系。红色的线是两带超导模型的拟合曲线,拟合结果发现带间耦合比较大,表明该超导行为是s+- 超导。图二. 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发现表面态的超导能隙远超过体态的超导能隙,揭示出拓扑超导的可能性。(A) 4 K和0.4 K下样品表面的微分电导dI/dV谱。在0.4 K下,超导能隙是1.7 meV,远大于体态的超导能隙,且能隙与临界温度的比值约为约为8.6,远大于常规超导材料的能隙与临界温度的比值(1.76)。4 K时样品处于非超导态。(B) 0.4 K超导dI/dV谱和各向同性BCS超导谱的对比。(C) 0.4 K时,不同磁场下的超导dI/dV谱,超导能隙被外加磁场所抑制。
北京大学 2021-04-11
一种支持对地观测数据元数据注册的映射方法及系统
一种支持对地观测数据元数据注册的映射方法及系统,首先构建存储观测数据元数据信息的注册信 息模型,包括构建观测数据元数据注册信息模型的注册包;依据观测数据元数据注册对象,构建注册信 息模型的外部对象类;依据观测数据元数据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注册信息模型的关系类;依据观 测数据元数据的分类信息,构建注册信息模型的分类架构;依据观测数据元数据的相关属性,构建注册 信息模型的扩展属性类。然后构建观测数据元数据信息模型到注册信息模型的映射关系,包括构建观测 数据元数据信息模型到注册信息模型的映射流程;构建观测数据元数据类型和注册对象的类型映射;构 建观测数据元数据属性到注册对象的属性映射。
武汉大学 2021-04-13
一种可实时观测种苗根长和苗长的发芽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苗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实时观测种苗根长和苗长的发芽装置,包括透明塑料盒体、隔板、固定板和种子固定槽,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转球安装座,所述旋转球安装座上开设有球形槽,所述球形槽内活动连接有旋转球,所述旋转球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固定连接有水平的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内螺纹连接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内螺纹连接有第三套管。该可实时观测种苗根长和苗长的发芽装置,结构简单,能一次性解决种苗根长、苗长的测量问题,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能快速、简便的测出种苗的根长和苗长,大大的降低了其使用的局限性。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大空间建筑大跨度射流接力设计方法
大空间建筑分层空调分层面越低,空调能耗越少,但此时送风射程受限,冷风抵达区域越小。大空间建筑大跨度射流接力设计方法是利用二次接力设备接力一次送风射流使射流抵达区域增加的一种新型气流组织。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射流接力方法可使室内环境均匀化提高,冷风感下降,适合大跨度室内热环境均匀性的要求。研究团队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获得从室内环境需求出发,进而获得室内二次接力设备配置的设计方法。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大空间建筑分层空调负荷计算方法
对于以满足人员活动区舒适性为目的的大空间建筑,常采用分层空调方式达到人员活动区的室内热环境要求。但传统的分层空调负荷计算方法存在着不科学、经验取值依据不足等诸多问题。研究团队经过几年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基于内热环境 B-G 模型的解析解,建立了大空间分层空调负荷在喷嘴送风与下送风两种情况下的负荷计算方法,提出了计算所需的相关线算图。该方法已经在实际大空间建筑中得到验证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机器人工作空间轨迹规划控制方法
分析说明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状况和项目背景,项目基于什么,做了什么,形成了什么技术或产品,  主要创新点或优势(少写理论,多介绍成果,精炼易懂,300 字以内)。 高铁组基础设施中螺栓结构处处可见,大量螺栓松弛检测和拧紧工作依靠人工操作,不仅费事费   力且易漏检漏测,为了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需设计一种专用双臂机器人替代作业 者进行螺栓校验和紧固工作。项目包括柔顺轨迹规划控制、协同紧固操作控制及环境和对象特征提取 等诸多研究难点。 项目基于该需求已经在轨迹规划控制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其中建立了关节刚度模型,并提出了考   虑运动和动力约束下的轨迹优化方法,基于该方法能够对机器人实现快速、平稳、准确的轨迹运动控制, 从而达到提高操作效率和操作精度的目的。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机器人工作空间轨迹规划控制办法
、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大空间高精度恒温控制系统
成果简介很多生产企业或精密仪器装置, 例如光纤生产企业, 冶金制造加工业等, 要求工作场合对温度进行控制, 便于进行相关实验或为装置提供稳定的工作温度。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恒温控制系统, 采用分级 PWM 控制方式, 相对于设定的温度,系统稳定后温度偏差小于±0.05° C。 使用该技术已经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提供了一套装置, 用来控制天文望远镜的使用环境温度, 在 3m3 的空间内, 温度控制精度可达到±0.03° C。另外, 本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25 2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