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无卤阻燃玻纤增强塑料技术
玻纤增强塑料(Glass-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GFRP),是通过相应的高分子加工手段制备的一类高分子-玻纤复合材料。相对于一般塑料,GFRP塑料的刚性、强度以及耐热性等得到大幅提高。通常大部分的玻纤增强材料多用在产品的结构零件上,是一种结构工程材料。针对应用范围最广的几类玻纤增强塑料(GFRPP、GFRPA、GFRPBT等)因玻纤造成的灯芯效应导致阻燃困难的技术难题,本技术将阻燃剂分子设计、复配协效、纳米技术和包覆技术有机结合,研制出一系列适用于不同玻纤增强塑料的高效无卤阻燃剂。具有环境友好、阻燃效率高、低成本、低毒性等优点,所制备玻纤增强塑料兼具阻燃性及良好的机械性能。以GFRPA6以及GFRPBT为例,使用本技术生产的无卤阻燃剂在添加15-25%时可通过UL-94垂直燃烧测试V-0等级的不同厚度要求(0.8 mm-3.2 mm)的产品,材料LOI达到28-35%,材料力学性能相比未阻燃样品保持85%以上,完全满足日常汽车、机械等领域使用要求。在此基础上,使用适当复配协效技术可进一步制得更高效、成本更低的阻燃玻纤增强塑料。本技术已申请多项发明专利。 主要技术、指标: 产品性能举例:GFRPA6:燃烧性能—UL-94 V-0 (0.8-3.2 mm),LOI:≥30%力学性能—保持80%以上(拉伸强度≥130MPa,弯曲强度≥175MPa) GFRPBT:燃烧性能—UL-94 V-0 (1.6-3.2 mm),LOI:≥30%,力学性能—保持80%以上(拉伸强度≥90MPa,弯曲强度≥140MPa) 建设投产条件(投入资金情况、需要的厂房、使用配套设施状况等): 年产1000吨无卤阻燃剂,投资500万元。1000吨阻燃剂可用于生产5000-7000吨阻燃工程塑料。
四川大学 2023-05-15
基于边缘提取的红外图像直方图增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边缘提取的红外图像直方图增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取原始红外图像的 边缘区域,以得到边缘区域图像;统计边缘区域图像中不为零的灰度值,以得到边缘区域的直方图及其 累计直方图;根据所述边缘区域图像的直方图与累计直方图对所述未处理的红外图像进行增强。本发明 的增强方法增强对比度高,图像清晰,视觉效果好。 
武汉大学 2021-04-14
超能见度实时图像增强处理模块
Ø  成果简介:军事应用中的远距离监视一直是我国边防/海防的重要任务。目前,基于CCD/CMOS的可见光摄像机已在昼间视频监视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目标观察/态势判断方面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边境和海面经常出现轻雾和中雾天气,能见度较低,影响了可见光视频图像质量。在民用交通中的应用是城市交通管理及港口码头航运管理的视频实时监视系统也已得到广泛应用。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雾/霾天气增多,大大影响了视频图像的质量,因而导致监控质量的下降。通过增加本模块,可以实现实时处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纤维毡增强热塑性复合片材(GMT)
轻质高强GMT片材,主要用于汽车,已经应用于保险杠横梁,座椅骨架,前端,电池托架等40多种零部件。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可部分取代金属材料,较原金属件减重30%~80%,而且节省模具费用,并有利于多种零件组合,形成模块化生产方式,适应汽车轻量化,节能、环保的主要发展方向。 华东理工大学聚合物加工研究室突破界面、浸渍、连续化三大关键技术,于2004年建成了我国第一套熔融浸渍法GMT工业装置(与双良集团合作)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一种制备片材的新工艺——预混粉体浸渍法。该方法已获得中国国家专利以及国际专利,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生产技术。运用此种方法,不仅可以制得GMT材料,而且可以得到轻质热塑性片材等其它种类的复合材料。在对GMT材料制备、性能等进行了全面研究基础上,着重研究了GMT的模压成型工艺,掌握了GMT制品开发的成套技术,与企业合作,开发了一系列的汽车零部件制品。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LFT)
LFT已在汽车的防撞内杆、前端框架、仪表盘骨架、车门中间承载板、电瓶箱、座椅骨架板、备胎仓以及车底部护板等结构件和半结构件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华东理工大学聚合物加工研究室解决了LFT生产的技术难点,自主研发了150吨/年在线混合LFT中试生产线,开发的LFT-PP-30已经应用于发动机防护罩。 技术关键:纤维束的充分分散和纤维长度的有效保留相结合。 纤维的单丝分散率:≥85%; 纤维长度:≥5mm; 纤维含量:20-40%wt。 特点:生产工艺流程短,生产设备相对简单,投资节约; 能量利用合理,能耗低; 以通用工业原料进行生产; 所有原材料立足国内,便于组织生产; 材料流动性好,易于加工复杂、薄壁制品; 对于压机和模具要求低。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雷朝滋: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有关情况。
中国政府网、高校科技进展 2023-10-31
中小学VR虚拟现实创新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
   中教启星中小学VR虚拟现实创新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是一款为中小学校、校外教育基地设计开发的用于满足青少年自主探索、安全实验的软硬件一体化产品,满足多地区、多学校和多学科专业的VR虚拟现实实验创新教学的需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依托国际先进的桌面级便携式一体化虚拟现实设备,深度集成VR、AR、MR等多种新兴技术,学生可亲自操作,并反复观察细节。完美支持人机交互、师生教学和生生互动,彻底打破虚拟和现实的边界,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自主探索中,打破课堂壁垒进行自然探索;一改以前难以实现的地理、历史及理化生、科学、生物教学,在虚拟现实场景下,学生能更主动地学习,更深刻地理解,更长久地记忆,实现综合素质的拓展和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让VR技术真正服务教学、助力教育创新发展。结合VR实验室的整体环境建设、特色师资培训及其他配套服务,帮助中小学、校外教育基地提升办学特色,打造创新品牌。 功能模块: 1、地理创新教学模块 中教启星《寰宇地理》VR教学系统紧扣新课标地理教材,将地球和地图、陆地和海洋、天气与气候、人口与宗教、国家和地区等中学地理课程的教学难点直观、全景、高清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在游戏和探索中深度吸收转化学科知识,是VR软硬件技术在地理学科教育的创新性应用,更是一间便携的学科实验室、一座移动的科技馆。 2、历史创新教学模块 中教启星《文明的足迹》VR教学系统则根据统编历史教材的教学要求,以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和智能化的交互方式,让文物开口“说话”,让“穿越时空”成为可能,让历史“活”起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寻访文明的足迹,触摸历史的脉搏,感受华夏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求知欲、好奇心和想象力。 3、科学实验类VR工具及课程 适用于普教的VR课程设计工具,可提供包括物理力学、电学、机械制作、化学、数学等虚拟现实实验课程。 4、高阶模型库教学模块 具有高级模型库,在高级模型库中可提供非常精细且逼真的三维VR模型,课程内容应适用于普教及高教的自然科学认知类范畴,包括天文、植物、化学、地球科学、人体解剖学、机械、微生物学、古生物学及动物在内的多个学科门类。 5、人体模型库教学模块 提供高精度的人体各个系统的模型图资源,包含骨骼、韧带、肌肉、神经、大脑、内分泌、心血管、淋巴、呼吸、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统的全三维人体模型库。通过触控笔可随时对人体系统进行拆解或选择某特定的人体系统的构造,在全三维模式下对人体各系统进行学习、浏览,同时还可查看系统预置的人体组织的注释。   特色亮点: 1、强大的硬件技术与完善的软件资源相配套 中教启星在VR技术发展之初就将VR+教育的理念引入公司研发体系。现今已拥有桌面式和沉浸式硬件设备与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科学和创客多种学科教学体系,将VR技术真正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2、完善的服务体系 整体方案中包括系统的师资培训、丰富的课程资源、持续的课程开发培训与支持。 3、可定制化解决方案 创新的技术与人性化的方案相结合,根据学校实际需求及资金实力定制个性化的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   产品构成: 1、软硬件相结合 硬件以桌面级便携式一体化虚拟现实设备为核心,软件包含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自然科学和创客等多种学科教学体系。 2、持续服务支持 根据学校教学需求、学生认知特点及校园场地等因素,进行个性化VR环境设计、定制化资源配置、合理化VR硬件组合搭配及特色增值服务(如学校师资培训、科技专家资源库建设、课程研发中心建设、VR大赛活动策划等),协助学校或基地打造品牌化、特色化的VR教学基地。
北京中教启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基于数字化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创新型地理专用教室
   基于数字化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创新型地理专用教室是指以“数字化”为主导,以数字星球系统为核心,遵循教育部《中学地理专用教室建设规范》,配备常规教学类的交互地图教学系统;天文实践类的课程资源包;创新应用类的虚拟现实VR教学系统、地理AR沙盘、全息教学系统、3D地理教学系统;实验活动类的地理交互学具、地理综合实践套装;并辅以教学通用设备以及环境创设,能够把地理课本上的知识更直观、生动、全方位的精彩呈现,让学生打开传统的思维模式,以一种更加生动活泼的方式学习地理,有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设计思路    1)通过数字化地理专用教室构建一个平台,切实有效地突破地理教学瓶颈,使数字化地理专用教室成为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2)通过数字化地理专用教室方案的实施应用,颠覆性地改革地理学习的观念和方法,让地理知识实现O2O。    3)将云技术融入数字化地理专用教室,开启地理学科“互联网+教育”的新时代,让学生的地理学习地理教学焕发生机和活力。    4)依托数字化地理专用教室的数字化信息技术环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与研究性学习。    5)通过对数字化地理专用教室的硬件、软件、资源及互联网技术的科学配置与有机整合,满足地理教师备课、教研、教学、评测及反馈的应用需求, 形成完整的教学闭环。 核心优势   一、三个率先,引领市场。     1、率先提出地理专用教室解决方案,并规模实施;     2、率先提出数字化地理专用教室解决方案,并规模实施;     3、率先提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化地理专用教室解决方案,并规模实施;   二、市场良好的售后服务保障,教学研服务培训,让教室、设备真正用起来。     专门的服务团队,完整的服务体系 ,对客户进行实时跟踪服务,及时解决问题,并提供培训服务,教研活动服务等。   三、雄踞全国地理专用教室用户数量榜首。     地理学科的教育装备已有7000家客户,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师范院校等,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品牌效应。   四、多频次进入国家标准     其核心产品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业标准》和《中学地理专用教室装备规范》,其技术领先难以超越。          五、商标专利技术把控,避免用户牵涉侵权盗版的专利纠纷中。     2017年11月30日,北京市高级法院下达终审判决书,维持北京一中院判决,最终裁定:     一、无锡XXX(原:无锡XX)自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对该专利产品的侵权行为,立即停止制造、销售、使用、许诺销售、进口数字星球系统产品并立即销毁未销售的数字星球产品;     二、无锡XXX自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赔偿被侵害方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费用。   六、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中学数字化地理专用教室装备规范》牵头单位、制定者。     2019年3月28日在北京市召开的第三批教育装备行业团体标准立项审定会议中,中教启星中学数字化地理教室装备规范被列入《第三批教育装备行业团体标准立项清单》,成为数字化地理教室装备规范制定的牵头单位和标准制定单位   七、全面构建地理生态社区微循环。     备课系统、教研平台、测评系统、教学助手和地理社区等地理教学工具的应用,能够满足数字化地理专用教室和地理产品用户基于网络的成长需求,实现教育+互联网的结合,始终贴合用户的需求,构建起地理生态社区微循环系统。
北京中教启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基于封闭式卡盒的便携式病原体检测系统
当今世界,传染病形势日益严峻,为了实现传染病的现场快速诊断,本项目开发了一种基于封闭试卡盒的全自动便携式病原体检测系统,该系统以封闭式卡盒为核心,在系统外部移液、磁分离、热循环等驱动下全自动地完成病原体核酸样本提纯和实时荧光PCR扩增检测,在两个小时内全自动地实现生物样本输入到检测结果输出整个过程。系统小巧便携,操作简便;封闭式卡盒的设计有效地避免了样本间的交叉污染,使诊断结果更加稳定可靠。
东南大学 2021-04-13
栅式多参数、多功能、分布式传感技术与网络系统
该成果将光纤光栅与多种通信复用技术相结合,采用一种新型的光纤光栅调谐解调技术,具有当前最先进技术特点的多参数、多功能、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网络系统。该系统能够同时对多点(1-32点)、多个物理量(例如温度、应变、振动等)进行测量。其检测的最大应变量20000µε,应变分辨率1 µε,可检测温度范围-30—200℃,温度分辨率0.03 ℃,并可给出相关物理量的分布曲线。 该成果在实际应用中将推广和转化为两个方向的产品:1.广泛应用于各类重大工程建筑,包括大型桥梁、大楼、大坝、输油管道、化
南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3 34 35
  • ...
  • 732 73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