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喜树碱为先导的抗肿瘤药物的创制与应用技术
以喜树碱为研究对象,从多样性合成与结构优化-----先导发现----活性筛选-----构效分析---活性分子模版的构建-----候选药物分子药效、安全性评价-------药物分子的成药性综合评价的基本策略与研究路线,开展以喜树碱为先导的抗肿瘤药物的创制研究,构建多种具活性骨架的喜树碱类似物,发现了具有临床价值的YQL系列抗肿瘤候选药物,研究发现该类药物对多药性耐药细胞株表现出较高的活性,且活性优于目前的临床药物伊立替康。
兰州大学 2021-01-12
基于靶向分子探针的肿瘤精准给药筛查技术的产业化
本项目属于肿瘤靶向药物的体外药敏检测,是基于化学靶向药与其靶蛋白在细胞死亡时也可结合的特性,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发光基团与靶向药连接,得到一系列候选探针,经细胞筛选、裸鼠荷瘤切片共定位、人源病理样本孵育验证,筛选获得靶向药探针。将探针与患者活检样本共孵育后,通过检测其荧光分布及强度即可直接得知患者对该靶向药的敏感程度,从而给予患者更加精准的给药建议。该技术检测耗时短、结果准确、方法便捷、易于推广,能够与基于大数据的基因检测技术形成很好的互补融合,帮助临床医生为患者制定出更加精准的诊疗方案。 技术创新点: 该探针能够实现将靶向药与患者活检样本的结合情况进行原位显色并相对定量,其荧光的分布及强度直接提示患者对该靶向药的敏感程度,目前国内尚无其他技术能够实现。该技术能够弥补基因检测只能从基因水平间接预测药物敏感度的不足,给出的结果更为准确和个性化。目前我们已合成并检测了包括 3 种肺癌靶向药探针在内的 6种探针,项目一期预计合成国内已上市的 6 种肺癌化学靶向药的全部探针。 市场应用前景: 近年来精准医疗行业的发展愈发蓬勃,2016 年其国内市场估值已达百亿。精准医疗大致分为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两大板块,目前精准诊断一般依靠间接法或直接法。间接法主要通过基因及表观遗传学检测和大数据分析,对同一亚型的患者给出相同的诊疗方案,其准确性强烈依赖于基因检测的准确性及大数据库的完善程度。一代 Sanger测序虽成本较低易于普及,但只能检测单基因突变,且灵敏度较低、检测耗时长、工作量大,无法满足庞大的测序需求;二代测序 NGS 具有通量高、敏感度强、能够获得未知突变信息等优势,但其仪器和试剂要求极高价格昂贵,且能够准确解读数据的科研人员十分稀缺。同时,基因检测不能检出基因表达过程中旁路对于待测基因表达的影响,将直接导致给药建议有误差。直接法主要是肿瘤药敏技术,如 MTT比色法、ATP 荧光检测法等,需要依托原代肿瘤细胞培养技术,该技术由于巨大的个体化差异,成功率很不稳定,使得该类技术普及困难。 基于以上情况,开发一种更加精准敏锐且操作便捷、易于推广的肿瘤精准给药筛查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该技术能够与现有的精准诊断技术形成强有力的互补,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为患者争取更大的生存机会,为国内精准医疗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 合作方式: 融资共同开发,优先与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合作。鉴于技术保密性,暂未申请专利。
南开大学 2021-04-13
耐300℃聚氨酯高强复合隔热板的制备技术
300℃复合隔热板是以聚氨酯(PU)预聚体为基体材料,以中空玻璃微球(HGM)为增强材料,并且添加催化剂等助剂制备的一类PU耐高温隔热复合材料。采用预聚体法分别制备了改变PU交联度和改变填料用量的2组PU/HGM复合材料;通过压缩实验、硬度实验、导热系数和TG-DTA测试,结果表明:当HGM用量在一定质量分数比例时,所制得复合材料压缩强度为37.42MPa,弹性模量为9.96MPa,最大压缩应变5.19%,导热系数为0.1483W/m·K,耐热性(使用温度)为220℃左右,300℃时失重率为80%。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优。 中空玻璃微球(HGM)主要从粉煤燃烧后的粉煤灰中提取出的和人工合成的,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HGM 具有诸多优良的性能,包括质轻、导热系数低和抗压能力强等。HGM 在复合材料中广泛应用,不仅可以降低复合材料的密度,而且还可以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绝缘性和耐热性等性能。中空玻璃微球(HGM)主要从粉煤燃烧后的粉煤灰中提取出的和人工合成的,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HGM 具有诸多优良的性能,包括质轻、导热系数低和抗压能力强等。HGM 在复合材料中广泛应用,不仅可以降低复合材料的密度,而且还可以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绝缘性和耐热性等性能。通过HGM 对PU泡沫燃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的实验表明,PU泡沫中仅加入HGM 对其氧指数和水平燃烧速度影响不大,但可改变其应力-应变过程:当压力低于临界值时,应变随压力增大而缓慢增加;而当压力超过临界值后,应变随压力增大而迅速增加。通过向硬质PU泡沫塑料中添加石墨和HGM,实验表明:10%(wt,质量分数,下同)的HGM、20%的石墨和70%的硬质泡沫塑料制得的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阻燃性能,且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达到了30%(体积比),并得到了最大耐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着HGM 的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增加,而其密度和溶胀比下降。密度为125kg/m3 的HGM 对低密度(54~90kg/m3)硬质泡沫塑料的性能影响,在微球含量为0.5%~5%的范围内确定微球含量对该泡沫塑料热膨胀系数、拉伸和压缩性能的影响。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在煤炭清洁转化中的超临界应用技术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 原煤可采储量占世界的12.8%, 排名世界第三位。煤炭是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支撑, 因此煤炭清洁转化对我国能源产业发展以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 简称SCF)是指温度、压力均高于其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的流体。SCF 兼具气体和液体的优点,其密度接近液体,具有较大的溶解能力;其粘度接近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能;其扩散系数接近气体,具有很高的扩散速度;此外,超临界流体绿色、环保、无污染、可回收利用,尤其是超临界水和超临界二氧化碳,价廉易得。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将超临界技术开发应用于煤炭、化工材料、医疗制药、环境保护、食品卫生等领域。在煤炭方面用于煤发电、煤气化、煤液化、煤干燥等行业,不仅可以实现煤炭的高效转化,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超(超) 临界发电技术是通过提高锅炉中蒸汽初参数,改善热循环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发电效率的目的。超临界煤催化气化技术是指煤在超临界气化剂(通常为水) 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过程, 产生出富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混合气体的过程。超临界催化气化主要特点是气化合成气中氢气含量高, 特别适用于煤制氢项目, 能够有效降低后续制氢装置能耗, 提高制氢效率。煤液化技术是煤炭清洁利用的重要途径, 也是缓解我国石油供需矛盾的一项可行有效的技术。目前工业上比较成熟的煤液化技术主要是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使用超临界技术对煤进行液化, 是指将煤炭粉碎到一定粒度后, 用处于超临界状态的溶剂将煤中可溶性物质(绝大多数有机质) 提取出来得到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方法。煤液化生成的气体作为高热值的燃烧气体使用; 液体可加氢精制成柴油或经过提纯得到高价值化工产品; 固态残煤可以作为廉价的吸附剂。超临界煤液化实现了温和、绿色环保条件下煤炭的全面综合利用, 提高了经济效益。超临界干燥技术利用超临界流体扩散系数高的特点, 使其快速地进入被干燥物体的内部, 温和、高效地与水分子进行交换起到干燥物料的作用, 并且不破坏干燥物形状和结构。因此, 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在煤干燥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水滑石插层结构紫外阻隔材料的制备技术
太阳光中过量的紫外福射对地球上的生物及材料造成极大的破坏作用,每年材料的紫外老化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水淆石(LDHs)作为一类无机超分子结构功能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药材料、阻燃材料、催化材料等领域。近年来LDHs材料在耐紫外老化沥青的应用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可明显减缓沥青的老化。为进一步提高LDHs材料的紫外阻隔性能,有必要更深入地探索和研究LDHs材料的超分子结构对紫外光的阻隔机理及构效关系,从而为开发性能优异的新型超分子结构层状紫外阻隔材料及进一步探索其在高分子材料抗紫外老化领域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本项目针对高分子材料的紫外老化现象和目前紫外阻隔材料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结构化学和超分子化学基本原理,探索了FLDHs材料的紫外阻隔技术,对LDHs层状材料的超分子结构、能级特征、缺陷结构、主客体相互作用W及协同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高分子材料的老化机理和LDHs材料的结构特征,对LDHs的层板结构和层间客体进行了调控,制备了一系列性能优良的超分子结构紫外阻隔材料。进一步将其添加到沥青和聚丙稀(PP)中进行紫外加速老化实验,考察了其对高分子材料的抗紫外老化效果,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光标控制系统
发展了基于头表脑电技术的光标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对残疾人的大脑信息进行解码,然后对其意图进行识别,然后将识别结果作为控制命令输出,达到对计算机光标或者外界轮椅的控制,建立残疾人和外界的一条通道,为残疾人和外界的交流以及运动的辅助提供了帮助。该系统融合了多种信号模式,可以针对不同的被试及应用目的提供相应的控制方式。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基于互联网+及数字孪生技术的智能制造
项目成果/简介:项目在多年国家项目的支持下,在项目“面向工厂规划和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工厂技术”获2013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基础上,进行持续开发完善,与沈阳机床合作,在智能制造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合作研究, 在沈阳机床智能制造展示线开发完成数字化孪生仿真模型及基于互联网的定制信息系统,系统实现了网络化定制下达生产订单,数字化孪生系统在线仿真模拟,真实展现生产场景,并可通过移动设备进行浏览和信息管理。项目符合中国制造2025所倡导的智能制造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中国制造向智能化转型起到促进作用。项目通过展示真实个性化印章的智能加工、检测和装配,体现网络化的定制及数字化双胞胎技术。应用范围:项目所开发完成的技术符合中国制造2025所提出的智能制造技术路线,已应用于工业实际和大专院校的教学培训。目前国家大力资助建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制造企业也在积极转型,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发展,这些都需要数字孪生和互联网+技术的支持。 项目成熟度:小批量生产,项目已独立以及结合沈阳机床的生产线及教育系统得到市场的应用,特别是在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相关项目中得到应用。 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1.项目可应用于离散制造业的规划、调试、运行和维护阶段的仿真优化,通过建立工厂、生产线、设备的三维模型,实现虚实结合的数字双胞胎。 2、教育培训领域:通过实现智能制造理念的面向教育和培训的生产线系统,通过模块化的系统,实现对智能制造教学和培训。项目阶段:小规模生产效益分析:项目的技术创新点、先进性在于实现了数字孪生技术在生产线中的应用,达到了生产线的虚实融合。不仅可在规划阶段对生产线进行仿真验证,还可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实现虚实融合,并通过AR-VR技术对操作指导、维修指导和生产过程监控提供支持,从而实现多维的虚实融合,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项目相关技术不仅能够应用于工业实际的智能化制造之中,还特别适合面向智能制造的教育和培训。
同济大学 2021-04-10
基于AI技术的通用网关及数据管理平台
本项目研发了一套完整的现场数据采集服务支撑技术,提供了数据采集集成服务的商业运营新模式。针对工业互联网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场数据采集需求,整合了综合感知、AI智能处理、网络安全传输、数据质量管理和标准化输出等多个环节,把经过质量分析和标准化处理后的实时数据,作为产品对接到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的数据池,供后续数据处理和应用分析。整套技术包括4大模块:1)智能网关:基于具有AI能力CPU的智能网关,完成对多种传感信息的有效采集,并安全传输给数据前置云服务器;重点研究基于小目标的AI图像分类算法。2)AI模型管理系统:实现对智能网关中视觉AI感知中的模型计算和管理,该系统可以统一部署也可以部署的用户指定的内网服务器中。3)数据管理和标准化处理:数据有效性管理、数据质量评估、数据标准化和数据安全机制。4)智能运维:开发一套基于移动APP的智能运维系统,为运维人员提供有效帮助,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证系统运行质量和数据的有效性。 如图所示,项目完成了对于现场数据的传感、传输、管理、输出和设备运维等一系列工程实现。应用范围: 1、智能网关: 开发基于具有AI能力CPU的智能网关,完成对多种传感信息的有效采集,并安全传输给数据前置服务器。 综合接入能力: 包括有线传感器和特定的无线传感器、与现有系统的对接 有效感知能力: 实现基于图像的AI视觉感知能力,重点研究基于小目标的图像分类算法 安全传输能力: 提供4G、5G、NB-IOT的上行传输模块化替换 提供安全的加密手段,保证数据安全 现场调试配置能力: 具有现场WiFi调试功能,方便安装和运维人员现场配置和检测 软件和通信标准版本现场升级 2、AI模型管理系统 需要实现对智能网关中视觉AI感知中的模型计算和管理,该系统可以统一部署也可以部署的用户指定的内网服务器中。 样本管理能力 原始样本管理、样本实例库分类和管理、检测样本管理等 模型计算和管理 算力管理:对算力的统筹,外部算力的对接等 算法管理:自主开发算法的管理和调动,外部算法的调用和对接 模型管理:包括模型的功能属性和已经应用的情况的统计分析 设备管理 设备的AI模型配置能力、AI推演过程的监控、AI推演结果的跟踪采集和分析 3、数据管理和标准化处理 数据有效性管理 监测数据是否按时上传、上传数据是否符合要求、是否为非法数据 告警输出:把告警信息进行分类,并推送给相关的运维系统 数据质量评估 按照标准对现场采集数据进行多维度的质量分析,为后续数据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数据标准化 格式标准化:完善采集时间、地点、单位等属性, 输出标准化:按照标准协议与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池进行对接 数据安全 区域性部署:可以应用户要求部署在其内网 并行部署:可以通过并行部署,网关上联多个服务器,确保用户的可靠性需求 数据回滚能力:可以应工业互联网平台要求对数据进行一定期限内的回滚,保证数据在一定时间段内不丢失 4、智能运维 开发一套基于移动APP的智能运维系统,为运维人员提供有效帮助,提供效率、降低人员成本、保证系统运行质量和数据的有效性。 运维人员管理 对运维人员的信息、定位、工作状况管理 巡检任务管理 对部署的硬件和相关工作环境定期巡查的任务制定、下发、执行过程和结果的记录和管理 临时故障处理 对系统自动告警和现场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能力,包括人员调配、处理流程提示和建议、相关情况处置参考案例、后续统计追踪等。网关核心板实物照片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4-10
高性能光伏用EVA封装胶膜的制备技术
成果描述:EVA胶膜封装是太阳能光伏电池重要的组件之一,通过封装可以保护电池片和电极、提高电池的发电效率和耐久性。本产业化项目通过改善封装材料的透光率、粘接强度及耐老化等性能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光伏发电成本,制备使用寿命可达30年、低成本高性能EVA胶膜。已实现工程化,可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包括配方、技术工艺、生产线设备定制等全套技术。建成示范生产线1条.市场前景分析:受行业影响,EVA太阳能電池封裝膠膜整个市場存在了一些不確定性。目前有上升趋势。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自主研发的高性能EVA胶膜透光率达92.46%、使用寿命可达30年,封装太阳能组件发电效率同比提高1.5%。同时,项目的产业化实施,可使光伏组件封装效率提高10%、成本降低40%。
四川大学 2021-04-10
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光标控制系统
发展了基于头表脑电技术的光标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信息技术对残疾人的大脑信息进行解码,然后对其意图进行识别,然后将识别结果作为控制命令输出,达到对计算机光标或者外界轮椅的控制,建立残疾人和外界的一条通道,为残疾人和外界的交流以及运动的辅助提供了帮助。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9 60 61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