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银幕生产主要设备
产品详细介绍剪板机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银幕制造有限公司 2021-08-23
20kg量级亚米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大连理工大学首颗科学卫星项目正式启动。2021年将完成卫星正样的制造与测试,2021年底前择机发射。该卫星总设计师、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院长夏广庆表示,该星是世界首颗20kg量级亚米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与国内外遥感卫星相比,该星以仅21kg的重量实现优于1m的分辨率,代表了目前国内外同重量级别遥感卫星的最高水平。”卫星计划于2021年发射。作为大连理工大学的首个科学卫星项目,该卫星将在轨开展海洋科学观测、海上交通监测与分析等科学任务,并验证新型电推进技术。卫星总指挥、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于晓洲说,怎样在体积小、质量轻、功耗大的约束下保证各分系统的高可靠性工作并实现高分辨率遥感成像和数据高速下传,是研制这颗卫星的最大难点。“比如,要达到这么高分辨率的对地成像,要求卫星平台具有高精度姿态控制,相机和数传系统有足够大的功率。这些难点需要极强的技术创新和集成设计能力。”完成首飞之后,卫星平台及相关技术未来可以广泛应用于海洋环境科学研究、高精度对地遥感、海洋船舶交通信息管理、新技术验证和深空探测等领域。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1
一种留胚米专用巨胚稻品种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留胚米专用巨胚稻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1)选择留胚率为80%以上的水稻品种为母本,胚重是普通稻胚重的2.0-2.3倍的水稻品种为父本,杂交获得F1代种子;(2)F1代自交获得F2代种子;(3)F2~F3代,按单株种植,选择留胚率80%以上、胚重为普通稻胚重2.0-2.3倍的水稻植株;(4)F4代株系中,按单株种植,选择亩产450公斤以上的水稻单株,种植株系;(5)F5~F6代株系中,按单株种植,系统选育,选择留胚率80%以上、胚重为普通稻胚重2.0-2.3倍的水稻植株;(6)种植株系至F7代,按单株种植,选择留胚率80%以上、胚重为普通稻胚重2.0-2.3倍的水稻植株作为定型品系。本发明选育方法得到留胚米且巨胚的水稻品种,富含营养且防止营养过度流失。
浙江大学 2021-04-13
新品上市瑞士徕卡手持激光测距仪D3a 100米
产品详细介绍新品上市瑞士徕卡(Leica)手持激光测距仪---D3a(100米) 所属类型:迷你精准性---适用于室内测量专家,也可用于室外,可测悬高 产品用途:本产品适用于家庭装修、工程装潢、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管理、房产测绘、房地产评估、卫生监督、城市监察、交通管理、电力、电信、气象、林业、农业等各行各业,可以简单、快速、精确地测量室内、室外及难于接近部位的距离,可以精确地测量建筑物的高度及室外较长距离。 产品特点: ◆小巧机身,特殊材质打造,符合工效学的外形及柔软的握把,保证了握把时的良好手感 ◆角度传感器,无需水平气泡呈现绝对水平距离;间接、简单测量不易接触距离;还可实现小角度的测量,最大优势可测悬高,全球首创 ◆优异的防尘防水性能,能够应付各种复杂环境 ◆自动识别多功能后座,适应各种环境;三角架接口,使远程更加精确和容易 ◆勾股定理的测距程序,方便地测量出物体的高度 ◆延时测量;最小及最大测量、持续测量;空间计算;存储常数 ◆多项应用程序设计,完全的多面手仪器 ◆激光自动关闭 3分钟;仪器自动关闭 6分钟,更加省电和设计人性化 技术指标: ◆典型测量精度: ±1mm;激光束精度:±0.3°;机架精度:±0.3° ◆测量范围: 0.05至100m ◆角度测量范围:±45° ◆测量单位:0.000m,0.00m,0mm0.00ft,0.001/32ftin0’00”1/32,0.0in,1/32in ◆调用最后测量数值个数: 20 ◆激光等级 II;激光类型 635nm,小于1mW ◆每电池组可测量 至5000次 ◆电池 型号AAA2×1.5V ◆防雨/防尘:IP 54 ◆尺寸 :127×49×27.3mm ◆重量 :149g ◆工作温度范围 -10℃至+50℃ 标准配置: 主机D3ax1台; 外包套x1个; 手腕带x1条; 7号碱性电池x2节; 中文说明书x1份; 正品保修卡x1张; 包装盒x1个; 软盘x1张; 外文说明书x1份;   十字反射板x1套 (function() {if (typeof desc === 'undefined') {setTimeout(arguments.callee, 100);return;}document.getElementById('J_DivItemDesc').innerHTML = desc;})();
连云港金升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病毒疫苗快速工艺研发技术平台以及高质蜀病毒疫苗规模化生产装置装备相关技术
本研究团队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号:ZL 201610601410.0;ZL 201610601445.4)的新型固定床生物反应器——Xcell反应器(图1)。Xcell反应器采用新型的“瀑布式”传氧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泡通气,可提供良好的氧传质性能以及混合性能;采用“悬浮接种”技术使得反应器的种子细胞捕获能力良好且细胞在反应器中分布均匀;采用“Push-pause”混合技术,可有效避免固定床模块出现死区,进一步提高液体混合效率,同时对氧传递有一定的促进作用。Xcell反应器为贴壁动物细胞的培养与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固定床生物反应器与技术。 为了实现基于固定床生物反应器细胞培养过程的高效研发与规模放大,本研究团队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申请号201910893202.6)的固定床生物反应器缩小模型——TFB反应器(图2)。基于TFB反应器与Xcell反应建立了固定床生物反应器scale-down/scale-up平台(图3)以及QbD导向的病毒疫苗过程工程的快速开发策略,实现了细胞培养及病毒扩增工艺从20 mL到0.5 L与2.5 L的规模逐级放大。
江南大学 2021-05-11
转型时期农业生产方式调整与生产效率研究
浙江财经大学王建英副教授撰写的《转型时期农业生产方式调整与生产效率研究》2018年12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获2019年“浙江省第二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基础理论研究类)。 该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粮食储备行为变化的机理和应对措施:基于农户储备和国家储备的研究”(批准号:7160322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转型时期农户粮食储备行为变化的内在机理及影响研究”(批准号:2018T110607)和浙江省软科学研究项目“转型时期创新农业生产环节外包的决策机制与绩效研究”(批准号:2018C3503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从中国农业生产环境发生的变化出发,该书抓住农村土地租赁市场发展、农业劳动力持续非农流转、农业机械化率大幅上升的显化特点,基于稻谷作为口粮消费的重要性,该书主要依据中国南方籼稻主产区江西省稻农的微观调查数据、有全国代表性的农户微观调查纵向数据(RCRE数据)、以及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等主要水稻生产和出口国(中国、印度、孟加拉国、越南和老挝)多个地区稻米价值链参与主体的微观调查数据,在农户模型理论的指导下,从不同视角对转型时期稻农的水稻生产方式调整与生产效率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和实证考察,勾勒出一幅综合的图景。
浙江财经大学 2021-04-30
农作物秸秆原料生产L-乳酸和D-乳酸成套技术
L-乳酸或D-乳酸是重要的多用途精细化学品,目前最重要的用途是作为可降解塑料-聚乳 酸 (Polymeric Lactic Acid, PLA) 的合成单体,但90%以上的乳酸单体都是由淀粉基或糖基原料发 酵得到。利用丰富的、可再生的玉米秸秆农作物秸秆生产高光学纯度的L-乳酸和D-乳酸,是木 质纤维素生物炼制的重要方向。本技术的产业化实施将对传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更新换 代具有重大的提升作用,并大幅减少因秸秆焚烧带来的雾霾等大气污染因素。然而,高额生产 成本严重阻碍了本技术的产业化进程。目前,秸秆乳酸的生产成本具体表现在过程的高能耗、 大量废水排放、产物浓度低等环节上。 本项目的农作物秸秆原料生产L-乳酸和D-乳酸成套技术采用华东理工大学研发的干法生物 炼制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干法稀酸预处理、固态生物脱毒、高固体含量糖化与发酵等主要工 序。其中,干法稀酸预处理技术使用新型的螺带搅拌式预处理反应器,实现了过程零废水排 放,新鲜水和蒸汽用量比典型的预处理技术降低80%以上;固态生物脱毒则采用生物降解法脱 除预处理原料中所含的各种有毒物质,实现过程的零水耗和零能耗;高固体含量糖化与发酵 技术则通过自主研发的螺带型反应器处理固含量达40%以上的乳酸发酵,与常规发酵反应器相 比,电耗降低80%以上。通过该成套技术可以得到不低于10% (v/v) 浓度L-乳酸或D-乳酸的发 酵液,纤维素转化率达75%以上。本技术的实施将会大大降低纤维素乳酸单体的生产成本,为 纤维素乳酸的产业化奠定基础。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柑橘优质生产与贮藏物流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
该项目研究开发了柑橘采后冷链物流监控系统,采用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智能网络型监控系统,对柑橘从种植农户、批发企业到售卖终端的整个物流过程涉及的各物流环节进行实时监控,整合了计算机、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等多项新型技术,形成一种全新的数据采集、调控与应用模式,开发出一系列配套的监控设备和平台数据服务。项目的开发有效增强了果实采后品质提升,降低物流损耗,成果在浙江省椪柑产区进行了产业化推广应用,降低物流损耗 20%,物流节能近 50%,对柑橘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浙江大学 2021-04-11
"偕二氟双环己烷型TFT液晶材料 低污染生产新技术"
作为TFT液晶材料的“领军者”,偕二氟双环己烷的市场前景可想而知。目前,该材料技术由日本垄断,本项目新技术的出现将有望打破该格局,为本土TFT液晶材料研究和产业化作出贡献。本技术采用经济易得的工业原料4-丙基环己基酮和二氟氯乙酸(钠)为起点,以反式烯丙醇和二氟氯乙酸酯化,由Reformatsky-Claisen重排反应将偕二氟亚甲基重排到目标化合物结构中的所需位置,得到关键中间体γ、δ-不饱和酸;最终通过分子内烷基化反应完成闭环以及Barton-McCombie自由基去氧反应,完成了偕二氟双环己烷液晶材料(单体)的合成。
南京大学 2021-04-10
钕铁硼晶界组织重构及低成本高性能磁体生产关键技术
浙江大学 2021-05-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9 50 51
  • ...
  • 714 71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