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上海三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上海三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济济,设备先进,厂房宽敞。公司利用自身的技术特长,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源源不断地开发出具有时代特征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公司主要产品有:不同规格和性能的压力蒸汽灭菌器、各类不锈钢蒸馏水器等医疗器械和实验室设备。 本公司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公司成立以来认真贯彻GB/T 19001和YY/T 0287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法规的要求,格按该标准的要求组织生产和实施管理,获得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三方认证,公司的电热蒸馏水器系列产品获得CE认证。 公司产品质量稳定,灭菌器系列产品连续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医疗器械优质产品;近年来,公司产品又获得多项国家专利技术申请批准;公司的YX600W型卧式圆形压力蒸汽灭菌器被评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应用"产品;2004年公司取得了压力容器生产许可证。
上海三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2021-12-07
江西业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江西业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坐落于南昌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佳海产业园,为集团性企业,是江西省科技厅批准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业力集团是一家集医疗耗材、诊断试剂及配套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有限责任制企业,现有员工200余人。旗下有包括江西业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江西东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昌市中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南昌老康科技有限公司、南昌业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昌真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生物医疗科技公司。作为科技创新驱动型企业,江西业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目前已申报多项知识产权,专利申报44项,其中12项专利已获证。 公司2019年销售营业额10000余万元,销售网络覆盖江西全省各地市县。在北京、湖南、湖北、安徽、河北、浙江、赣州、九江、上饶、萍乡等全国范围内设有销售办事处达25处。  
江西业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2021-11-01
广东施泰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施泰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1999年,是广东省首家从事外科植入物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包括创伤、脊柱类植入物及相关配套的手术器械,公司在国内率先采用钛合金材料生产脊柱类植入物,并不断精益求精,研发适合临床操作,为患者带来卓越健康效益的多项专利产品,经十数年努力,公司已发展为集研究、制造和销售矫形外科(骨科)手术器械于一体的专业的现代化企业。 公司位于佛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拥有包括瑞士托纳斯、日本西铁城、美国哈斯在内的一系列国际先进水平的加工设备,及三座标检测仪、影像仪、动态疲劳试验机等一系列高精度检验设备。公司还拥有十万级洁净生产车间及环氧乙烷灭菌设备。 公司利用自身的研发设计、加工特长,及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研究所、汕头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等多个临床基地的实践试验保障,不断的与国内众多的知名专家联手走产、学、研的道路,研发出包括专门为中国人设计研制的解剖型肋骨板微创技术,脊柱经皮三维外固定联合微创技术,经皮微创钉棒内固定技术、组合式解剖型钛网融合技术、经皮微创骨水泥注入式椎弓根螺钉椎体加固技术、经皮微创非融合动态钉弹性内固定技术等多项专利技术,尤其是用于脊柱内固定的双螺纹钉棒系统及经皮微创的钉棒系统等产品及工具,是目前临床上最先进、最符合临床操作的新时代产品之一,是施泰宝人匠工精神的结晶。 公司结合临床的特殊需求,不断设计、生产出满足临床需求的专业产品,不断创新中前行。其自主研发生产的脊柱经皮三维外固定联合微创技术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爆裂性骨折的中西结合手段革命性的选择。对伤椎起到纵向撑开、撬拔复位、非融合持续弹性固定的作用,联合PVP、MED或经皮微创人工骨植骨术,用全微创的方式救治了大量的患者。手术简便成熟、不需要全麻,手术风险少、病人创伤少出血少、术后可以平卧、副作用少、康复期短、无需二次手术切开取出植入物等特点,并能最大限度的恢复伤椎的生理结构与活动功能。施泰宝特有的组合式解剖型钛网融合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现场为患者量身组合,无需裁剪,钛网上没有了锋利的剪切口,不再担心会损伤终板,为解决传统钛笼下沉、植骨融合率不佳的业界难题提供了一个革命性的选择。非融合动态钉棒弹性内固定技术,可选开放或经皮微创的术式让患者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脊柱的生理结构及活动功能,为脊柱内固定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理念;骨水泥注入式椎弓根螺钉,融合了开放、经皮微创、非融合动态弹性内固定技术供临床灵活搭配选用,在固定的同时加固了椎体,是骨质疏松患者及年长患者的福音。经多年的临床验证,施泰宝各项产品质量优良、技术先进,得到业界广泛好评,相信会有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不断的由施泰宝呈现给国人!为保证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本公司的产品已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进行承保。在此广东施泰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郑重承诺: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如确有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引起的医疗事故,将严格按照产品责任保险合约进行赔偿。 公司按照GB/T190001-2008idt   ISO9001:2008、YY/T0287-2003idt BSEN  ISO13485:2012标准、MDD93/42/EEC(2007/47/EEC)以及《规范》和《细则》的要求,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顺利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GMP现场检查及国医械华光认证有限公司的CMD认证;产品也全部通过CE认证,并获得广东省技术一等奖、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荣誉。 2016年,施泰宝公司由佛山市康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全资并购,翻开了公司高速发展的新篇章,经过扩大融资、吸纳人才、资源整合后,已成为一家具有创新意识、高效运作、专业管理的现代化企业,我们将致力于更加精确的市场战略体系和更贴心的市场销售态度,为新老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期待与新老客户联手合作,并肩发展。
广东施泰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2021-11-05
温州京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温州京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2021-12-07
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高科技实验室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企业。现已发展成为国内具有一定生产能力和规模的实验室设备制造商,销售与客户服务网点遍布全国。公司生产的各类实验室用干燥箱、培养箱、生化仪器和摇床等设备,广泛应用于农业环保、卫生防疫、科研等单位。公司坚持走科技兴业的道路,拥有一支强大的技术队伍,得到国内多家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持。 公司重视科学管理,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迈着稳健的步伐在现代化企业的经营轨道上前进。精益求精的产品质量与尽善尽美的服务为我们赢得了每一位客户的赞誉。我们坚持贯彻国际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把关产品质量,确保代理商和用户无后顾之忧。 精益求精是每位新苗人永恒的追求,新苗人将以先进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周到的服务立足于市场,回报社会。
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2021-12-07
上海恒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上海恒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2022-05-24
社交网络中舆情数据的精准实时抓取与实证应用
西安交通大学大数据分析技术与算法国家工程实验室舆情大数据分析研究小组在舆情监控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数据方面构建了包括Facebook、Twitter、微博、贴吧、门户网站、论坛在内的100余处主流站点的数据,构建了包括文本、图片、视频等在内的跨模态舆情大数据。在此基础上基于计算平台,研制了多款定制化的舆情监控系统,其中研制的猎狗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在榆林市委宣传部、公安局、信访局、国安局、政法委等党政机关部署应用,平台运行良好,深获好评。研制的高考舆情监控系统承担自2013年以来全国普通高考、成人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信息安保工作,经由系统发现处理的各类案件800余起,其中重大案件13起,为国家、考生挽回直接经济损失预计共达700余万。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一种用于相位采集与同步精准调制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相位采集与同步精准调制的装置。激光器发出激光经相位型分束镜发生透射和折射,透射光作为物光,依次经半波片、散射介质后,再经第一反射镜反射到分束镜一侧;反射光作为参考光,经第二反射镜反射后,再经位相型电光调制器调制后入射到分束镜另一侧,两束光在分束镜中反射和投射,参考光和物光相重叠分别入射CCD相机和空间光调制器被接收。本实用新型能在测量空间光调制器面板光场相位分布的同时,实现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相位调制,在医学成像、信息安全等诸多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浙江大学 2021-04-13
整合蛋白质组学助力“癌症之王”的精准诊疗
揭示了LIF在胰腺肿瘤发生中的重要生物学功能,并且表明其成为有效的治疗靶标以及肿瘤诊断标志物的光明前景。基于该项研究所开发的整合蛋白质组学分析策略,为更好地理解肿瘤微环境中的细胞间信号转导网络提供了新颖的系统水平研究工具,为探寻胰腺癌治疗和诊断的分子靶标提供了重要可靠的线索。 基于本研究发现的LIF在胰腺癌中的关键性作用,加拿大Northern Biologics公司将胰腺癌纳入其anti-LIF·I期临床试验中,并将胰腺癌作为重点适用病症进行测试。 田瑞军课题组在过去五年时间里,开发了一系列新的生物质谱和蛋白质组学分析新策略(PNAS, 2015, 112, E1594; PNAS, 2018, 115, E8863; Anal. Chem., 2018, 90, 5879; Anal. Chem., 2018, 90, 12574; Anal. Chem., 2017, 89, 9407; Anal. Chem., 2016, 88, 4864),并在创新药物发现、癌症靶点和标志物开发、肠道微菌群宏蛋白质组分析和干细胞蛋白质组分析等方面实现了系统地应用。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基于高通量肿瘤转移类器官的精准用药评价平台
【痛点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报道,中国患癌人数已居全球第一,2020年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癌症死亡病例300万例,其中死于恶性转移的癌症患者高达90%,因此研究癌症转移分子机制能够进一步探明恶性肿瘤的生物学本质,为精准癌症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近年来以类器官等拟人化模型为代表的功能性检测技术为临床研究和药物开发带来新的选择。2021年科技部下发的《关于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6个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的通知》中,把“基于类器官的恶性肿瘤疾病模型”列为“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首批启动重点专项任务。2021年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的《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产品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中提到,当缺少相关动物模型时,可以采用类器官开展药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估。2022年美国众议院通过法案《2022年食品和药品修正案》,首次将包括类器官在内的微生理系统作为独立的药物非临床试验评估体系纳入法案,与动物模型等视为同等重要的研究手段。 【成果介绍】 本项目组在肿瘤类器官技术的基础上首创癌症转移类器官培养系统,可根据客户提供的不同器官的CT扫描图像,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个性化的支架,模拟相应癌组织的内部三维结构。独创的细胞外基质替代物,可发挥有效的促细胞黏附和分泌蛋白的作用,通过取代昂贵的进口胶原材料大幅降低生产和存储成本。本项目组已开发出第一代基础款骨转移和肺转移类器官培养系统,并完成高通量制备(图1),在骨肉瘤类器官和乳腺癌肺转移类器官的构建上取得成功,在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上与临床样品的相似度可高达80%以上。使用本产品可在体外完整重现癌细胞在转移中的形变、增殖、运动等全过程,有望逐步取代用于机制研究和药物筛选的动物模型。 核心技术包括: ① 原位癌和转移癌微环境的模拟 根据常见肿瘤转移灶的特点,本项目组使用生物材料模拟对应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再进一步进行转移癌肿瘤类器官的构建。目前已经成功构建骨肉瘤原位癌类器官、乳腺癌骨转移类器官和乳腺癌肺转移类器官。 ② 复杂肿瘤类器官的构建 在新鲜肿瘤细胞经体外3D培养的基础上,通过生物医学工程手段构建包含多种细胞和组分的微生理系统,实现对肿瘤实体、免疫微环境和血管化的多角度模拟。 ③ 高通量药物筛选与评价平台 利用本项目搭建的药物评价平台,模拟真实的药物测试环境,可以进行不同类型肿瘤药物的敏感性检测。本项目组开发的第一代基础款的肿瘤骨转移和肺转移类器官培养系统,初步实现了复杂肿瘤类器官的批量化构建。在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上与临床样品的相似度可高达80%以上,使用本产品可在体外完整重现癌细胞转移的全过程。 【竞争优势】 本项目组开发的肿瘤类器官,旨在实现癌症转移微环境的体外有效模拟,为抗肿瘤药物的个性化筛选提供廉价有效的新方法。凭借“用户友好、价格亲民、存储方便”三大优势(图2),更便于在科研院所、医院、制药企业推广普及。 【资质荣誉】 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优胜奖(2023); 第九届“求是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2023); 第四届医学3D打印技术与临床应用全国创新大赛一等奖(2022); 华中科技大学第十二届“求是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奖(2022)。 【发展规划】 ① 初期 定点选择高校、研究所、医院和制药企业,向从事癌症研究和药物筛选评价的一线研发人员提供免费的试用产品,旨在将“取代动物实验”的新型类器官产品的理念进行有效渗透,同时收集研究人员使用产品后的反馈意见。 ② 发展期 经过初期的产品使用和意见反馈,对产品进行优化调整,形成行业咨询报告;积极推动“基于肿瘤转移类器官的精准用药评价平台”的商标专利和相关生产工艺的知识产权获取的进程;启动融资和生产扩大化。 ③ 壮大期 利用该产品“价格低”、“货期短”、“使用方便”等优势,形成能够与进口Matrigel、Transwell等产品对峙的半壁江山;进行多轮融资,为上市做准备。 ④ 成熟期 一方面将“骨转移和肺转移类器官药物评价平台”发展成国内从事癌症转移研究必备的明星产品,另一方面根据用户需求打造个性化定制方案,实现“基础研究+临床试验+市场推广+用户反馈”全流程服务;完成公司上市。 【专家介绍】 刘熙秋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外疾病模型的构建。华中科技大学海外引进人才、湖北省回国科技人员创业促进会成员、欧洲癌症研究协会大使、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类器官和器官芯片分会委员。2007年和2012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取得生命科学学士和生物材料博士学位,2012-2016年任法国国家科学院研究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0余篇,其中包括Advanced Materials, Biomaterials,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等国际一流期刊,出版英文专著1部。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华中科技大学校级基金2项,授权专利2项。担任英文期刊《Materials Today Bio》和《Acta Materia Medica》编委、广东省科技咨询专家库候选专家、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评委等职务。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2021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三届“花果山英才”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等荣誉。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7-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14 1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