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双转台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夹具高度及加工路径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转台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夹具高度及加工路径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1)生成刀位轨迹文件;(2)提取刀位点位置坐标值和刀轴矢量;(3)计算双转台 A 轴旋转角度θA 和 C 轴旋转角度θC;(4)计算出系数和以及(5)利用这些系数计算出最优夹具高度,由此实现对机床的夹具高度及加工路径优化过程。通过本发明,由于最大程度避免了刀具及安装刀具的机床主轴在机床坐标系下的 X、Y、Z 轴上不必要的平移运动,可以有效地缩短加工时间,并能够避免局部运动幅度过大造成的加工质量劣化和撞刀事故。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一种用于预测金属难加工材料插铣最大铣削力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预测金属难加工材料插铣最大铣削力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为难加工材料建立反映插铣最大铣削力的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使用插铣过程中的侧向步距、切宽、进给和切削速度这些参数作为预测因子;(2)设计且进行难加工材料的插铣加工实验并采集其插铣加工过程中的铣削力数据曲线;(3)通过对数据曲线执行滤波和取极值处理以获得实验数据并计算出预测模型中的修正系数和指数,由此确定指数模型;以及(4)运用指数模型来执行最大铣削力值的预测过程。通过本发明,由于在预测模型中增加了侧向步距作为参数,因此更准确全面地预测难加工材料插铣过程中的最大铣削力大小,从而能够为难加工材料的高效加工提供有效指导。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对采用球头刀具的五轴联动机床平滑加工路径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采用球头刀具的五轴联动机床平滑加工路径的方法,包括:(1)根据加工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工艺参数,生成刀位轨迹源文件;(2)对源文件依次进行逐行读取、解析并提取其刀位点位置和刀轴矢量,以及判断刀位行有无干涉锥角以确定其锥角值的操作,由此获得锥角刀路文件;(3)对锥角刀路文件依次进行逐行读取,解析并提取其刀位位置、刀轴矢量和锥角,以及确定所有刀位行最优刀轴矢量的操作;以及(4)根据最优刀轴矢量计算刀位点坐标并执行后置处理以生成机床加工路径,从而实现对机床加工路径的平滑处理。通过本发明,能够使刀轴平滑过渡局部变成三轴加工,以消除局部非线性误差,并消除了奇异位置机床旋转轴大幅旋转问题,提高加工效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DS-RM-AE 加工中心(数控铣床)装调维修实验实训台
该实训装置为数控机床真实的电控系统,透明化展示,可进行电气配置、安装、接线、参数设置、PLC(PMC)编程、调试、性能优化、故障诊断等实训项目。 实验培训内容 1) 数控系统功能、结构、安装、参数设置、调试 2) 数控机床报警识别、故障诊断及维修 3) 数控系统数据备份、与计算机的通讯 4) 交流伺服电机驱动接线、调试及动态特性 5) 主轴电机的接线、参数设置和调试 6) 霍尔元件、接近开关等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7) 半闭环控制的实验和调试 8) PLC指令、编程及逻辑控制 9) 输入输出接口的定义、设置及调试 10)数控机床电气柜控制电路的原理及应用 11)低压电气元件的原理、性能及接线 12)丝杠螺距、传动比等参数设置 13)反向间隙补偿实验 14)丝杠螺距误差补偿实验 15)数控机床的编程、插补运动的实验 16) 车削中心C轴功能的调试、编程(四合一) 产品特点 1) 铝合金结构 2) 工业现场真实电控系统的透明展示 3) PLC控制面板 4) 刻度盘显示伺服电机转动 5) 电机区透明防护罩 6) 强力对流风机 7) 滚轮式可移动 8) 配置完整的实训指导书、系统说明书、调试手册、PLC程序,调试开发软件包、数据光盘等.
南京德西数控新技术有限公司 2021-12-08
郑元世教授团队在多智能体网络化系统的鲁棒性和可扩展性上取得新进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多智能体研究中心郑元世教授团队通过引入了智能体及邻居的历史状态,提出了一种基于记忆信息的一致性协议并建立了该协议下显式的一致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5-02-26
【高教前沿】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邬志辉: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育,实现教师教育范式的全面变革
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下,教师准入不再是死板的应试,而是通过虚拟实践考核实际教学能力和教育智慧。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7-10
机器视觉智能检测与定位技术
机器视觉智能检测与定位技术用机器视觉取代人类视觉,为传统装备增加视觉判断与智能定位功能,可实现“无人车间”的智能检测与机械手的准确定位,实现装备智能化,解放劳动力。 该技术由太原科技大学数字媒体与通信研究所独立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硬件成本低于国内外同类产品。 该技术从准确性、精度、速度、硬件成本等指标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可实现生产线装备的实时在线智能检测与定位,检测准确度97%以上,精度0.3mm以下,定位精度可达0.01mm以下。 该技术拥有中国发明专利18项,软件知识产权5项。 2015年以来,先后应用在上海地铁隧道灾害监测、沈阳公路隧道检测、西安铁路高铁桥墩裂缝检测、爱旭太阳能义乌生产线的硅片崩边缺角及隐裂检测、通威太阳能成都、合肥生产线的硅片碎检及隐裂检测,河北电力的绝缘子检测。
太原科技大学 2021-05-04
疫情防控智能识别系统
2020年2月15日,同济大学牵头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团队研发的第一套疫情防控智能识别系统(Tongji NCP-AIS),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大门口开始试运行,可快速识别人流中个体感染者的风险。 科研团队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人脸识别、温度识别、动作识别等技术,可实现人脸识别、心率监测、呼吸监检测、门禁联动、门禁数据智能更新、咳嗽检测和语音播报,让人工智能技术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更大的作用,减轻学校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实现疫情期间高效的校园安全管理。系统针对大规模人群,可以自动发现体温不正常个体,实现拍照和跟踪,以及提醒功能。
同济大学 2021-04-10
智能疫情防控机器人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俞凯教授联合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疫情防控机器人”。依托语音识别、合成、理解和对话管理等人工智能(AI)技术,结合新研发的疫情排查对话逻辑和话术,机器人根据设定向社区居民主动宣教疫情防控知识,遇不适居民还会提醒就医。 2020年1月27日起,“疫情防控机器人”供社区和有关部门免费使用,已为江苏、山东、重庆、湖北、北京、浙江、四川、湖南、上海等多地提供服务,对话机器人自动接通10余万户,访问结果直接生成数据报表供社区。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0
中医医案管理与智能分析系统
中医理论和临证经验是通过传承、实践以及创新而形成的具有特色的知识体系,包含在中医辨证施治过程之和医案之中。中医医案蕴含着丰富的临证经验、诊疗技能、技巧和诀窍,医案包含的结构与关系非常复杂很难用计算机来分析处理。在多年工作积累的基础上,经过“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及传承方法研究”课题的深化,我们提出了基于语义网络的中医知识获取技术,并开发了中医医案管理与智能分析系统。系统以中医理论知识为基础,利用人工智能、中医自然语言理解技术,提供多种方法与工具对临床医案进行多层次解析和挖掘,以获取医案中隐含的诊疗知识和临证经验。系统以中医基础理论为知识源,通过对中医专家的医案进行实例化,提取医案中的诊疗规律和临证经验,医案分析结果可以用语义网络、表格以及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 系统包括领域知识建模、Ontology的形式化与存储、信息资源语义描述与存储、语义分析等多个组件。通过这些组件的有机结合,知识工程师可以利用领域本体中的词汇来描述WORD文档、文本文档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源;用户可以浏览领域知识树查找相关医案,查看领域本体中的概念描述,并通过语义查询接口进行语义查询。将相关技术集成开发完成了中医智能信息处理系统,系统主要实现了以下功能:①医案管理:对医案进行存储、检索、删除、修改。②文本预处理:对文本进行分词、标注、抽取特征词和特征词的标准化。③知识管理:对本体知识库进行标准化存储、更新和检索。④知识获取:对医案进行实例化映射,建立语义网络,获取中医知识。⑤数据挖掘:对医案进行常规的数据挖掘。⑥数据可视化:把知识模型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现出来。本系统可用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等行业。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4 95 96
  • ...
  • 235 23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