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电液便器节水、减污、免防
疾病
传染装置
电液便器节水控制装置的研究设计,对于节约用水,减少污水,保护环境,预防疾病传染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将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项目于1999.10.9被中国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权。本装置的先进性在于:1.可把大小便冲水按最佳用量控制供给,避免了大小便冲水用量相同造成的浪费.使用该装置,人均每天可节水20--30kg,全国年可节约用水数十亿吨,减少数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治疗养殖鱼类细菌性
疾病
的药物筛选方法
研发阶段/n(1)采用BHIA培养基从患病鱼体病灶处(或者从肝、脾、肾、腹水)分离病原菌,在初培养的基础,挑取单个菌落进行纯培养并快速鉴定其种类。(2)将分离菌株接种在盛有适宜的培养基的平板中,采用药物纸片检测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性,确定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谱。(3)参照日本化学疗法学会的试管法,在药物系列试管中测定抗生素类药物对分离致病菌的抑、杀菌浓度,根据不同种类的抗生素类药物对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大小,选择治疗疾病的适宜药物种类和剂量用药。应用前景:适用于全国各地的海、淡水水产养殖区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南开团队为
疾病
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新策略
肽是人体中最必不可少的成分,是人体一切活性物质的存在形式。因此,通过在特定条件下形成具有确定结构特征的多肽聚集体的多肽组装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南开大学
2022-05-27
基于耳内图像的耳科
疾病
智能辅助诊断系统
本项目通过收集本院耳鼻喉科6066张正常人、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及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耳内镜图像。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徐倩慧 中山大学医学院 2017.09~2022.06 童钊鹏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2021.09~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蔡跃新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副主任医师 耳鼻喉头颈外科 四、项目简介 本项目通过收集本院耳鼻喉科6066张正常人、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及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耳内镜图像。通过模仿医生诊断的注意力机制,将获取局部关键特征的局部分类器与获取全局特征的主分类器有机结合,构成深度学习的主框架。通过计算AUC等统计学指标来评估模型的性能,并与两位副主任医师、两位主治医师进行人机对比来进一步评估模型的性能,同时通过热图显示深度学习模型在耳内镜图像不同区域的权重,以判断深度学习关注的区域是否与临床医师一致。该深度学习模型可获得整体93.4%的准确率,区分正常人与分泌性中耳炎的AUC为0.99,而区分化脓性中耳炎活动期与静止期的AUC为0.94.模型的准确率要高于两位主治医师,达到副主任医师的水平,同时热图显示深度学习模型定义的关键区域恰好是临床医生做诊断的区域,如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区域,分泌性中耳炎的光锥区域。同时,同时,本项目还将深度学习模型的技术落地,自主研发出研发便携式可拍摄与自动诊断的耳镜设备。
中山大学
2022-08-10
甲壳质
纤维
及制品
甲壳质及其衍生物为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和开发的生物材料。该项目取得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ZL94116666.X、ZL96103888.8、CNl261111A)和5项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96205886.6、ZL00235704.6、ZL00235702.X、ZL00235703.8、ZL00243215.3),并发表十余篇论文。本项目经上海市科技情报所检索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上海市优秀产学研项目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本项目的总体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作出了较大贡献。 成果转化条件:投资1500万元,成果转化后年产值0.75~1亿元人民币。
东华大学
2021-02-01
聚阴离子
纤维
素
聚阴离子纤维素为羧甲基纤维素升级换代产品,广泛用于油田助剂、造纸、纺织等领域,粘度、造浆率、降失水性为其重要理化指标。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银
纤维
电阻测试装置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青岛大学
2021-04-10
聚酯
纤维
本体阻燃技术
我国是世界第一聚酯大国(占全球总量54%以上),聚酯纤维又是占合成纤维90%的最大合成纤维品种。纤维纺织品的阻燃是解决其着火引发火灾的重要措施。我校王玉忠院士的研究团队针对聚酯的阻燃与抗熔滴相矛盾这一阻燃界长期未解决的技术难题,创造性地提出了“高温自交联与炭化”阻燃抗熔滴新原理,开辟了“无传统阻燃元素”的全新阻燃途径,并发展了相应的技术,可以同时解决聚酯的阻燃与抗熔滴难题,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该团队成功建立了国内首个无卤本体阻燃聚酯纤维的工业化生产线,解决了无卤高效阻燃的耐久性问题, 并成为目前国际上主流技术。本技术的阻燃效率高于其他商业化产品,可纺性和力学性能与纯PET相近。产品已通过发达国家的相关检测和认证,产品出口国外。
四川大学
2021-04-11
智能压电
纤维
复合材料
智能压电纤维复合材料通过对单层平行排列压电纤维的复合,能有效抑制压电陶瓷沿三维方向的压电效应,增强机电效应的方向性,优化单向驱动性能;作为复合材料,结构整体性大幅提高,很好地克服了压电陶瓷的脆性问题,并能有效避免因局部纤维失效而影响整体器件的问题。智能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可进行大幅度弯曲和扭转,适宜应用于包括曲面在内的多种工作主体结构,因而极大地拓宽了压电器件的应用领域。智能压电纤维复合材料集传感、驱动和控制功能于一体,可以广泛应用于飞行器的智能蒙皮、自适应机翼、装备的振动噪声控制和结构健康监测等领域,对有效提高武器装备和飞行器性能、提升生存能力和延长服役寿命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针对振动对高性能飞行器等武器装备的关键性能、服役寿命的明显制约,发展厚度薄、重量轻、柔韧度好、机电效应方向性强、驱动力和变形量大的智能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填补国内在该技术领域的研究空白,突破西方对该技术和产品的封锁,为智能材料和结构在我国航空、航天、武器装备及民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济南大学
2021-04-22
建筑
纤维
生产技术
小试阶段/n本技术所生产建筑纤维具有的作用:1、用于混凝土路面、桥面、机场道面、工厂地平等抗裂性要求高的工程。可使工程的完好使用寿命长5-10年。2、用于隧道、矿井的墙面、顶板、蓄水池等采用特种施工方法的工程。采用喷射工艺进行混凝土施工时,掺入纤维将有效减少喷射混凝土的回弹率,降低管道磨阻,使混凝土的回弹率墙不超过8%,拱顶不超过12%,提高施工效率,改善作业环境,并有利于推广湿喷技术。3、用于军事防护工程、码头护岸、桥墩、河道、水坝等工程。对混凝土抗裂能力、抗冲击抗磨耗能力的改善作用将使工程的使用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8
9
10
...
225
22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