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海因平台的系列氨基酸制备技术
海因是重要的手性合成前体,在全面分析了解反应机理和气液传质过程基础上,设计了新型的反应体系,常压条件高收率制备了海因,海因的摩尔收率(对羟基乙腈)为86.2%,高于国外文献报道的高压法收率(83%),且产品品质优良。开发了基于海因平台的手性天然氨基酸和非天然氨基酸制备平台技术。其中苯丙酮酸酶法制备L-苯丙氨酸的生产工艺,通过膜分离和模拟移动床分离技术应用,提高了产品收率和质量。采用物料循环技术,减少了污染,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还开发了L-色氨酸、L-酪氨酸、L-取代苯丙氨酸的酶法制备技术,均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在国内首次开发了以苄基海因为前体、规模生产D-苯丙氨酸的酶法制备工艺,提出D-海因酶催化机理模型,指出D-海因酶的立体选择性是由于酶的巯水性“口袋”的结构决定的,并合理解释了酶催化过程。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采用该化学酶法工艺生产了六种光学纯的D型氨基酸:D-苯丙氨酸、D-色氨酸、D-丙氨酸、D-缬氨酸和D-蛋氨酸,其中D-苯丙氨酸已成功实现了工业化生产、D-色氨酸完成了中试。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热管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开发与应用
热管技术32年产学研,形成了以碳钢-水热管换热器为代表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节能装备,已用于钢铁、电力、石油、化工等领域及青藏铁路,并出口俄罗斯、韩国、印度等国家;技术领先国外至少20年,一般节能效果均可达到6~12%,最高可达20~30%。圣诺热管公司2008年销售超过2亿元。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多孔油料碳吸附材料制备和应用技术
含油废水是一种量大而且面广的污染源,其排放量居各类工业废水之首。含油废水的来源很广,其中主要有油田开采泄露原油、石油工业的炼油厂含油废水、铁路机务段的洗油罐含油废水、轧钢废水和金属清洗液、拆船厂的油货轮含油废水、油轮压舱水、洗舱水、机械切削加工的乳化油废水、以及餐饮业、食品加工业、洗车业排放的含油废水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含油废水的处理越来越受重视,成为现代社会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阳离子醚化剂清洁生产关键技术与应用
阳离子淀粉带正电荷,易与带负电荷的细小纤维、 填料结合,广泛用于造纸、 纺织、粘合剂、 化妆品等领域,制备阳离子淀粉所需阳离子醚化剂巨大。传统的阳离子醚化剂生产过程副产物1,3-二氯-2-丙醇(DCP)含量高,原料环氧氯丙烷(ECH)反应不完全,产品应用性能下降,汽提工艺导致高能耗和有毒废水排放。本项目依据清洁生产理念设计了新生产工艺,制备了高质量阳离子醚化剂,为下游产品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1、针对水法合成阳离子醚化剂杂质含量较高的问题,采用催化合成工艺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1-12
聚羧酸盐超分散剂的制备技术
传统的分散剂在结构上为普通的表面活性剂结构,在分散介质中对固体颗粒有一定的分散稳定作用。但由于它们在固体粒子表而的吸附不十分牢固,容易从粒子表面上解吸而使被分散的粒子又重新聚集或沉淀。为克服传统分散剂的局限性,近年来分散性能优异的超分散剂己开发成功并得到了很好应用。这种分散剂主要用于农药、油墨与涂料等固体颗粒的分散,分子量一般在1000-10000之间。与传统分散剂相比,超分散剂主要有以下特点:(1)可以和颗粒表面形成多点锚固,提高吸附牢度,不易解吸;(2)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乳化剂和分散剂配方设计技术
 乳状液和悬浮液广泛应用于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如农药制剂的乳化分散;机械加工中的防锈乳油、脱模剂等;化妆品中的膏、霜等;原油开采中的乳化钻井液、乳液除垢剂、乳化压裂液等;铺路的沥青乳化;食品工业制造冷饮、糕点等中的乳化;印染工业中广泛应用的乳化硅油等。但乳化技术,国内外差距还很大,如优质的硅油乳化剂长期以来一直进口。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技术及软件工具
项目为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绿色设计与制造提供关键支撑技术,为企业 规避国际贸易壁垒提供评价数据、报告;提供产品绿色方案设计评价方法和工 具,实现产品绿色设计。
山东大学 2021-04-13
高强韧铸造耐磨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
耐磨材料是工业领域破碎和研磨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消耗性部件材料,2006年全国消耗在摩擦、磨损和润滑方面的资金为9500亿元,而且由于磨损所造成的备件消耗费和设备维修费分别达283亿元和406亿元(2009年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报告)。耐磨材料的服役工况越来越严酷,大型、高效破碎设备要求耐磨材料能承受强冲击和高应力,并能安全、长期服役,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多年深入系统地研究,发现耐磨材料微观组相的磨损机理与磨损工况的内在联系,并揭示了铸造耐磨材料的强韧化是显著提高其耐磨性的有效途径,发明了针对强冲击磨损工况的具有双阴影抗磨效应的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结构、制备与铸造成形的一体化技术,发明了通过微量原子置换部分Fe原子的铸造耐磨材料硬质相韧化技术,解决了磨损过程中硬质相强韧性不足而导致耐磨性降低的难题,充分发挥了硬质相的抗磨作用,显著提高了铸造耐磨材料的耐磨性与强韧性。利用上述关键技术发明,与十余家知名耐磨材料企业合作,开发了系列高强韧铁基复合材料、铁基高硼合金以及Fe-C合金的典型铸造耐磨材料产品,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产品已通过国家权威部门检测,其强韧性、耐磨性和使用寿命超过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本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8项,已授权12项,已广泛应用于相关工业领域,已新增产值10.39亿元,新增利税3.06亿元(近3年为1.94亿元),出口创汇110万美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推动了铸造耐磨材料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的进步。获2009年度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采用本成果的生产企业预计2011年新增产值2.6亿,新增利税6000多万元。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高性能单层石墨烯的绿色生产技术
项目简介: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机械性能,在锂电、超级电容器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国内市场化的石墨烯以多层为主,性能优异的单层石墨烯价格昂贵。本项目开发了一种绿色、低成本、可大规模制备的高性能单层石墨烯技术,工业前景广阔。社会经济效益:低成本、高性能、无污染、应用广、可实现大规模生产。创新点:绿色环保、成本低、性能优异、适宜规模化生产。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基于RFID技术的信息防伪与商品追溯系统
基于RFID技术的产品防伪溯源系统是经过对行业的深入分析研究推出的,采用先进的RFID自动识别技术,以REID电子标签作为防伪溯源信息载体,是集成RFID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技术于一体的大型信息系统。该系统可应用于高档酒类、烟草、护肤品、药品、茶叶等商品的防伪溯源,也可用于高附加值的贵重物品,如珠宝等的防伪溯源。该系统不仅可以对假冒伪劣现象进行有效抵制,还可以提高企业生产、物流的效率,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从而增强消费者信心,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树立产品品牌。利用RFID技术防伪溯源,与传统防伪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每个标签具有全球唯一的ID号码,号码直接写入芯片,无法修改、难以仿造;无机械磨损,防污损。
复旦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43 344 345
  • ...
  • 691 69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