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2-11-01
催化转化法生产高纯碳酸鍶新技术
高纯碳酸鍶在电子工业和彩电显象管中是极其重要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精细无机化工产品。 为降低能耗和减少三废排放以及环境的污染等,研究了催化转化法原料来源较方便价格较低的天青石矿为原料来生产高纯碳酸鍶。 将矿石粉碎至120目,与碳酸氢铵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液固相间的催化转化反应,使SrSO4转化为粗品SrCO3沉淀,滤去母液,加入盐酸进行溶解为氯化鍶,经除杂(除钡,镁,钙,铁,铝等)合成,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制成高纯碳酸鍶产品。 年产5000吨生产规模,建设总投资约为650-750万元,年产值4000万元,生产成本约为2000-2200万元,年利税收入约为1800-2000万元。 产品应用前景很好,在国内外市场上长期处于紧俏产品。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膜法中成药制备新工艺技术
采用陶瓷超微滤膜、纳滤膜等分离技术替代传统的醇沉发,不但减少了药物有效成分损失、提高产品质量,而且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并易于工业化放大。技术指标:本技术具有我国资源特色,在国内外均属首创,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与装备。可根据中药厂需要,提供不同提取工艺及装备,该成果已有20多个工业化成功应用案例。例如在敖东制药公司,采用陶瓷膜技术进行血符口服液的生产,与传统的醇沉工艺相比,节约乙醇消耗70%以上,生产周期节约30%。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微生物法生产天然香料α-松油醇技术
已有样品/n微生物法生产天然香料α-松油醇技术。  成果简介:α-松油醇(FEMA 3045)有稳定的丁香花、铃兰花等花香香气,是我国重要的出口香料品种,可用于调配柠檬、甜橙、桃子、柑橘等食用香精。α-松油醇天然存在于柑橘精油、松节油、桉叶油、迷迭香油等多种植物精油中,但在精油中的天然含量一般较低,因而实际使用的α-松油醇主要来源于化学合成。本成果突破现有技术以化学合成法生产α-松油醇的技术瓶颈,提供一种微生物法生产香料α-松油醇的方法,通过该法生产的香料属于天然香料,克服了化学合成法存在的安全性问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旋流板湿钙法烟气脱硫除尘技术
Ø 旋流板塔是一种高效传质设备。近年来在烟气脱硫领域的应用取得了很大进展。它的突出优点是:操作负荷和操作弹性大、传质效率高、防堵性能强。本系统主要由主塔、副塔和沉灰池、加料池及配浆池组成。主塔内安装有若干块“高负荷旋流塔板”和高效除雾板(该板也可能安装在副塔内)。来自锅炉的含尘、含硫烟气从主塔底部进入主塔,在塔内旋流上升、并在各板上与由塔顶进入的液体旋流接触,完成除尘、脱硫任务;洁净烟气经副塔进入烟囱,由烟囱顶部排空。携有大量烟尘和脱硫渣的液体从主塔底部排出流入沉灰池,烟尘和脱硫渣沉入池底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半乳甘露低聚糖酶法生产技术
实现半乳甘露低聚糖酶法制备技术的规模化生产,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田菁种子、皂荚等酶法制备半乳甘露低聚糖集成技术主要由低甘露糖苷酶活力甘露聚糖酶调控合成等5个关键技术组成,该技术体系突破了半乳甘露聚糖酶法制备半乳甘露低聚糖选择性低、得率低、高生物活性组分含量低和工业适应性差的问题,实现了半乳甘露低聚糖酶法制备技术的规模化生产,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半乳甘露低聚糖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活性和调整人或动物肠道微生态的生物活性,可作为保健品、食品添加剂,以及作为抗生素替代品的饲料添加剂。在食品、保健品以及饲料行业应用前景广阔。
南京林业大学 2022-08-15
膜法中成药制备新工艺技术
本成果采用陶瓷超微滤膜、纳滤膜等分离技术的单项或者集成设计方法,替代中药传统的醇沉工艺和多效蒸发工艺,实现中药组分的纯化和浓缩。关键之一在于根据中药浸提液的构成,优化设计和生产陶瓷膜元件,优选必要的高分子超滤膜或者纳滤膜。所生产的膜分离装置采用了多项专利技术,能提高有效组分得率和产品液的澄清度,降低原材料成本,高效节能、显著降低废液排放量、消除溶剂对环境的污染。 专利情况: 成熟度:量产 合作方式:技术服务 创新要点:采用陶瓷超微滤膜、纳滤膜等分离技术替代传统的醇沉发,不但减少了药物有效成分损失、提高产品质量,而且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并易于工业化放大。 技术指标:本技术具有我国资源特色,在国内外均属首创,形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与装备。可根据中药厂需要,提供不同提取工艺及装备,该成果已有20多个工业化成功应用案例。例如在敖东制药公司,采用陶瓷膜技术进行血符口服液的生产,与传统的醇沉工艺相比,节约乙醇消耗70%以上,生产周期节约30%。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羊毛织物生物法功能化整理技术
目前羊毛制品的功能化加工都是通过化学整理获得的,而处理条件温和、损伤小、生态环保的羊毛生物法功能整理,长期以来没有取得突破。在国家“863计划”项目“羊毛纤维生物法功能化整理技术”(2008AA02Z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酶促酰基转移反应的羊毛生物接枝功能化改性机理研究”(51073073)、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基于多酶协同作用的羊毛制品生物法功能化整理技术及关键酶制剂制备”(BE2012019)、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谷氨酰胺转胺酶(TGase)催化羊毛蛋白交联改性及其机制研究”(SBK200920544)等项目资助下,本项目以生物技术为手段,综合利用多种生物酶制剂的协同作用实现了羊毛制品的生物法防缩、防霉和抗菌整理,建立了基于多酶协同作用的羊毛制品生物法功能整理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 本项目在功能性羊毛织物加工方面主要形成了以下四个关键技术指标: (1)整理后羊毛织物强力保留率≥85%; (2)毛织物经、纬向毡缩率<3%,面积毡缩率<6%; (3)毛织物抗菌率≥90%; (4)耐洗涤次数≥20 次。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本项目共申请专利 16 项,已经获得以下专利授权: 1) 一种生物酶法提高羊毛抗菌性的方法 200910031593.7329 2) 一种生物酶法提高羊毛阻燃性的方法 200910025310.8 3) 用氯化咪唑盐类离子液体/蛋白酶进行二浴法羊毛织物防毡缩的方法201010101761.8 4) 一种基于弱氧化和角质酶预处理的羊毛织物蛋白酶防毡缩方法200910031552.8 5) 一种应用角质酶/蛋白酶进行二浴法羊毛织物防毡缩工艺方法200810236012.9 6) 一种基于角质酶、角蛋白酶和蛋白酶处理的羊毛织物生物防毡缩方法200910031551.3 项目成熟度; 本项目已在无锡协新毛纺织有限公司,江苏鹿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得到了验证和推广
江南大学 2021-04-13
高性能反相乳液型油田降滤失剂
本项目通过超浓反相乳液聚合,利用丙烯酰胺、丙烯酸等单体共聚合成高性能反相乳液型油田降滤失剂。 钻井泥浆处理剂占钻井总费用的40%以上,随着我国三次采油技术的要求,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各种隧道穿越,钻探工程的增加,对泥浆处理剂的用量会迅速增加,该产品作为主要的泥浆处理剂,符合国家整体建设发展战略,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此外,该产品还是性能良好的污水处理剂,对冶金、矿物加工产生的污水具有良好的聚凝、净化作用,对环境治理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同类产品通常在水溶液中进行,工艺路线长,有污水产生。产品性能较国外同类产品相比,相差甚远。 本技术生产工艺大大简化,产品无需后处理,可直接在泥浆中使用,产品性能大国为先进水平,降低了设备投资和产品成本,无任何三废。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求解非线性规划的滤子方法研究
线性规划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经济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作为最优化方法的一个重要分支,非线性规划方法在经济、工业、国防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在非线性规划中,有一些理论问题没有解决,有些新的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传统的算法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求(如问题的数据量庞大且带有特殊结构,Jacobian矩阵计算困难等)。因此,一方面需要对原有的算法理论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需要研究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优化算法的理论和实际计算效果。 本项目考虑把NCP函数和滤子方法相结合,利用对偶信息,减弱收敛的条件,提高计算效果。其次,针对滤子方法、SQP方法各自的不足之处,考虑将其同其它算法结合并利用数值代数技术,如与序列线性方程组方法相结合,以减少其计算量,可以克服原约束优化算法的一些缺点。最后,考虑一些带有特殊结构的大规模优化问题,如约束Jacobian计算困难或Jacobian结构特殊,利用数值代数技术对模型降阶并设计合适的优化算法。简言之,在现有的滤子方法的研究结果基础上,拟利用数值代数(如Krylov子空间方法)和滤子技术提出一些解决约束非线性规划问题的新方法,完善它们的收敛性分析和其它理论分析,提高它们的计算效果。这不仅在滤子方法等数学规划理论与算法方面有所贡献,而且在经济、工程、科学计算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该项目已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立项支持。
上海电力大学 2021-04-2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 8 9
  • ...
  • 691 69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