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金属材料内部质量检测与三维表征技术
金属材料内部质量检测与三维表征技术是一种超声显微检测技术与先进信号、图像处理方法相结合的无损检测技术。该技术可实现金属材料内部缺陷的 定位、定量、定型以及定形的表征,进而实现金属材料内部质量的综合评价。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技术具有制样简单、扫查范围大、检测精度高、体空间表征等优势,可实现如下主要功能:(1)金属材料纯净度的评价;(2)金属材料偏析、缩孔、裂纹的识别;(3)金属材料凝固组织的表征;(4)金属材料内部缺陷的三维体空间分布的可视化。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环保型木塑复合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木塑复合材料又称塑木复合材料是国内外近年蓬勃兴起的一类新型复合材料,由木粉、稻糠、竹粉等废生物质纤维与热塑性塑料经塑料成型加工工艺制成,兼有塑料与木材二者的优点,有类似木材的外观、具有热塑性塑料的加工性、耐酸碱、防水防虫、刚性硬度大、无甲醛释放等特点。 项目团队长期致力于固体废弃物的高值化循环利用及其产业化领域的研究。针对当前木塑行业存在的问题,重点开展废弃植物纤维的预处理及表面改性技术,解决木塑复合材料普遍存在的耐候性差、易褪色等缺陷,开发阻燃、防霉等功能性木塑复合材、高性能低成本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4
特种高分子3D打印材料技术与装备
项目组创建了固体推进剂3D打印专用超强韧高分子材料新体系,权威机构检测指标优于国际最优的德国产品,已经成功应用于某武器系统,形成稳定的销售;攻克了发射药领域多项颠覆性3D打印材料技术,经JKW专家鉴定为有重大潜在颠覆性军事价值。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成果简介 1、项目开创了含能材料3D打印成型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备领域,是目前国内唯一可以进行所有军用火炸药门类3D打印的项目组,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可以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项目组,取得多项重大原创成果。 2、项目组创建了固体推进剂3D打印专用超强韧高分子材料新体系,权威机构检测指标优于国际最优的德国产品,已经成功应用于某武器系统,形成稳定的销售;攻克了发射药领域多项颠覆性3D打印材料技术,经JKW专家鉴定为有重大潜在颠覆性军事价值,实现了国内第一次发射药3D打印实弹射击、第一次3D打印小型发动机试车;带领团队在战斗部特种3D打印装备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第一次实现3D打印火炸药起爆等等。已经在所有军用火炸药3D打印成型用高分子材料领域取得突破,并且还可以提供材料配套的所有3D打印设备,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2-08-12
西安交大等研发出高性能合金设计机制与材料
当金属材料内部的晶粒尺寸减小至纳米尺度,材料的强度将依Hall-Petch关系大幅度提高。但当纳米晶金属塑性变形时,位错变得极难在如此小的晶粒内部保留下来,导致材料丧失应变硬化能力,很容易发生塑性变形局域化而失稳。
西安交通大学 2022-05-27
新型密封材料及装备的设计制造与性能表征
新型无石棉短纤维增强橡胶基密封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本项目制备开发的短纤维增强NAFC材料具有耐高温(300摄氏度)、低蠕变、高强度、低成本的特点,且其制备工艺单,基本沿用了传统CAF材料的生产设备,产品技术指标完全满足国家标准对NAFC材料性能的要求,且某些指标已经超过了国外同类进口产品。 非石棉密封复合材料生产技术:本项目所开发产品的技术指标包括压缩回弹率、泄漏率、应力松弛率、外观质量等均符合国标规定的要求,其使用性能达到甚至超过国外知名企业同类产品的性能指标,可替代国外进口产品。 密封件及其防松弛元件生产技术及装备:项目团队已开发出密封元件分级制造新技术以及工艺参数可控制的国内最先进的静密封件生产装备,包括新型缠绕机、金属包复垫滚压成型机、石墨复合垫剪圆及包边机等。采用上述技术和装备可生产出满足不同工况条件的高质量静密封产品。此外,项目团队开发了高温连接用防松弛技术及其相应的元件,可提供成熟的产品设计和制造技术。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中小学<创造与制作活动课>制作材料
产品详细介绍
浙江大风车教育装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东莞市惠和永晟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惠和永晟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是是一家专注于纳米功能材料及相关产品研发、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总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园区晨夕路1号1栋1203室。作为广东惠和-惠尔特集团的连锁销售公司,公司专注于硅溶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致力于向全球合作伙伴提供高品质硅溶胶及延伸产品的定制化解决方案。截至目前,东莞市惠和永晟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开发出有40多个硅溶胶品类产品作为日常产销。此外还还包含抛光材料等抛光用原料,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光学器件等领域的加工制造。​​公司将继续秉承“创新、务实、诚信、共赢”的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东莞市惠和永晟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2025-03-26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模式、堵点与突破
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破解科技和经济“两张皮”现象的关键抓手。科技创新各个环节衔接不紧凑,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顺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培育。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25-02-17
纳米铜粉
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SCISR)(中国专利申请号 Chinese Patent App No 02138720.6)能强化液相体系微观混合的特性,其适用于快速反应沉淀过程的规律,在超细粉体研究制备领域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且从反应器尺寸上来说,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比一般实验室反应器要大得多,工业化的放大问题容易解决。 在浸没循环撞击流反应器中,以CuCl2作原料、KBH4作为还原剂、氨水作络合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分散剂,反应—沉淀法制取纳米铜粉。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得粒径5.1~10 nm左右、粒径分布比较窄的纳米铜粉。制备工艺比较温和,反应温度为常温,实验制备产品粒径重复性好,实验室制备成本为3600元/公斤。产品经武汉大学检测中心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检测,分析得到产品单质铜含量较高,产物均为球形颗粒,无针状结晶。与已有的同类方法但采用不同反应技术制得的纳米铜粉数据相比,本产品更细、粒径分布更窄,是所见报道中粒径最小的。 纳米铜粉是一种新型的纳米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产品可通过包覆银膜制备铜银双金属粉替代贵金属银、钯粉末应用在电学领域的如导电胶、导电涂料和电极材料的制造等,包覆量仅为30%就可以具有常温抗氧化性能;同时制得的纳米铜粉可以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直接分散在高级润滑油中可提高润滑性能达到40%-50%,它的研发成功将为我国汽车发动机高级润滑油等产品的升级换代提供一种新型抗磨添加剂产品,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纳米药物开发
设计了一种基于非编码RNA靶向递送的多模态可视化纳米药物,初步实现了对体内肝癌细胞模型中肿瘤干细胞和侵袭转移的抑制。郭若汨博士、吴志强博士和王晶医生为该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附属第一医院郭宇副主任医师为通讯作者。       该研究首先通过对临床标本进行分析,发现肝癌的非编码RNA治疗靶标。进而利用前期开发的肝细胞癌特异性“诊断-治疗一体化”纳米载体技术,实现对体内肝癌细胞的基因治疗和疗程中MRI实时显影。研究中发现,开发的纳米药物通过调控上皮间质转化/干性,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和增殖。同时,负载治疗基因的纳米药物也具有磁共振成像等多模态分子显像功能。
中山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5 46 47
  • ...
  • 577 57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