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汽车车身复合材料
汽车车身复合材料主要以经编结构复合材料为主,将刚性纱线成圈技术、针 织结构增强设计和异型结构织造技术三者相结合,生产质量轻、强度高的相关产 品,满足汽车车身材料的使用要求。汽车车身的材料主要是多轴向经编复合材料 和异型结构经编复合材料。 2 关键技术 ① 多轴向经编复合材料的定义 轴向织物是由带有纬纱衬入系统的织机生产的一类独特的织物。在织物的纵 向和横向以及斜向都可以衬入纱线,并且这些纱线能够按照要求平行伸直地衬在 需要的方向上。因此这类织物亦称为取向结构。多轴向经编复合材料指在经编结 构基础上形成的轴向织物。 ② 多轴向经编织物特点 需求量大、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卡尔迈耶的 Malimo Multiaxial 型多 轴向经编机最高机速可达 1400r/min,相应产量可达 240m/h) 原料适应性好,力学性能优异 ③ 多轴向经编复合材料结构特点 较好力学性能:由于经编多轴向织物纤维平行且伸直排列,所以纤维强度与314 刚度在复合材料中可以充分发挥。机织物的经纬纱线呈波浪形,其力学性能贡献 只有 50%左右。如在平纹布中碳纤维拉伸强度仅为 1100N/mm2,而同样材料在双 轴向经编织物中拉伸强度为 2200N/mm2。 降低应力集中,提高材料性能:在普通机织复合材料中,当材料受拉伸载荷 时,其应力转移有一个过程,由于树脂模量低,纤维处于不断伸长过程中,应力 载荷也逐步加到纤维上,纤维在伸长过程中破坏,树脂与纱线受到剪切应力,在 纤维还未断裂时,反复的剪应力作用也使复合材料界面被破坏,导致复合材料强 度损失。 3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论文 5 篇,专利 1 篇,SCI6 篇 4 项目成熟度 小批量生产阶段 5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多轴向经编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应用,经编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车辆壳体、 发动机引擎盖、保险杠等
江南大学 2021-04-13
高效防护复合材料技术
针对轻质高效防护复合材料技术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大量实验研究,突破了轻质复合材料装甲防弹/承力一体化结构设计、制备和应用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获得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在轻质防弹复合材料防弹机理理论分析方面,建立了纤维复合材料的多阶段靶板破坏模型,实现了弹击过程的动态模拟;在轻质防弹复合材料设计技术方面,首次提出了刚性梯度层设计理论和防弹/承力一体化设计方法,获得了良好的实用效果;在轻质防弹复合材料应用技术方面,设计制备了防弹/承力一体化轻质复合装甲材料装甲椅盆,已成功用于某武装直升机,获得了明显的减重效益;在轻质复合材料装甲开发方面,针对不同应用要求,开发出了十余个系列的轻质复合材料装甲,同时建立了系列化的轻质复合装甲材料弹道性能评价方法,制定了复合材料装甲工艺及性能测试等多个规范性文件。 目前,可针对军用、民用需求生产各类型轻质防护复合材料装甲,包括座舱防弹板、防弹装甲椅盆、大型驱逐舰导弹舱口盖、运钞车用装甲板、防弹衣用胸插板等防弹、防刺、防暴用品进行开发。 “轻质防弹复合材料装甲技术”2008年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
气凝胶材料是一种纳米多孔性固体材料,孔隙率高达80.0-99.8%,是最轻的固体材料,比表面积非常大,隔热性能好。 本项目除可生产耐650ºC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外,还可生产耐1100ºC透波型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可用于冷库保温、石油管道保温、LNG保温、高速铁路保温隔音等领域;还可用于防爆、防弹,气凝胶材料具有吸能的特点,在防爆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本项目研制的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性能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耐1100ºC的两种二氧化
山东大学 2021-04-14
纳米石墨相变储能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及其应用技术
我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和上海市纳米技术专项等资 助下研制开发的纳米石墨相变储能材料具有储能密度高、导热换热效果优异、安全稳定、 阻燃和环境友好等优点。 技术指标:与现有的相变储能材料相比,纳米石墨基相变储能材料的导热系数提高 1~2 个数量级,相变温度在-40~+70°C 之间连续可调,储能密度可达 150~250J/g 左右, 经 1000 次循环后,性能劣化小于 5%。
同济大学 2021-04-11
碳纳米管对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技术
项目以海上风机叶片和大飞机结构材料为研究目标,提出根据环氧树脂和双马来酰 亚胺树脂结构特点,设计并在碳纳米管表面引入带有特征官能团的结构,通过工艺调整 和仪器分析相结合控制特征官能团的数量,制备出质量稳定的多功能碳纳米管改性剂。 然后在不改变碳纤维/环氧树脂或 BMI 复合材料基本成型工艺的条件下,利用此多功能 碳纳米管改性剂提高碳纤维/环氧树脂或 BMI 复合材料的韧性、强度、模量、耐冲刷能 力、耐腐蚀和抗老化性能。 
同济大学 2021-04-11
纳米隐身功能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多频段隐身性能研究
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氧化锌晶须(简写为ZnOw)技术,进行军民纳米隐身功能复合材料的开发,研制一种吸收频带宽、重量轻、厚度薄、吸收率高、物理和化学性能好、室外施工、常温固化、使用维修简便、采购和维修费用低等实用性较强的陷身材料,并在适当装备上实测验证其隐身效果。根据国防部门要求,参照国防标准本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术指标为:1)隐身值:3mm波段,优于—10dB(隐身值90%以上        8mm波段,优于—5dB(隐身值75%)以上8cm波段,优于—5dB(隐身值75%)以上2)附着力: ≥ 7Mpa3)冲出强度≥50kg.cm4)面密度:≤1.7kg/m2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3
反应性挤出制备无卤阻燃尼龙纳米复合材料新技术
卤系阻燃聚酰胺(尼龙)材料由于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有毒烟雾及腐蚀性气体而日益受限,此外传统的无卤阻燃聚酰胺技术也存在阻燃剂添加量大、阻燃剂带色、材料制备工艺复杂以及对环境污染等问题。本项目建立了反应性挤出制备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阻燃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的新方法,其以三聚氰胺和氰尿酸为原料,聚酰胺为基体树脂,水为分散介质,同时通过在体系中引入分子复合剂,在挤出加工过程中,实现MCA的原位合成以及阻燃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该方法将MCA的合成和阻燃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统一在一个过程中完成,大幅简化了MCA及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原位生成的MCA具有一定的长径比,并以纳米尺度均匀分散在聚酰胺基体树脂中。 主要技术指标: 所制备的无卤阻燃聚酰胺纳米复合材料可达到如下指标: 阻燃性能:UL94 1.6mm V-0级, 极限氧指数>30; 力学性能:拉伸强度70.6MPa,缺口冲击强度5.0kJ/m2; 原位合成的MCA粒径:60——90nm. 建设投产条件: 在普通双螺杆挤出机中即可实现本技术所涉及的工艺流程。
四川大学 2023-05-15
可控降解活性纳米复合材料脊柱内植物研制及临床应用
在脊柱外科临床治疗中,进行脊柱稳定性重建时,对生物材料的需求巨大。鉴于NBA/CDACP复合材料的优良性能,我们将该复合材料用于研制脊柱重建内植物,拟完成以下主要研究目标和任务: 1)设计制备NBA/CDACP复合材料脊柱内植物产品(脊柱椎间融合器、人工椎体、人工椎板),并进行产品的生物力学研究; 2)完成NBA/CDACP复合材料脊柱内植物产品的动物实验; 3)完成NBA/CDACP复合材料脊柱内植物产品的临床应用研究; 4) 培养2-3名生物纳米材料临床应用研究方面的科研人才和研究生,在国内外发表约5篇相关科研论文,申请2项国家专利,3项省内专利; 5) 初步建立活性纳米复合生物材料及制品的标准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程序和模式,初步形成该类材料和制品的行业评价标准,为将来制定国家标准奠定基础; 6)临床应用研究完成后,将该产品向国家申请生产许可证,进行批量生产,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四川大学 2016-04-29
一种制备纳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制备纳米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首先将纳米陶瓷粉、微米级铝或铝合金粉混合粉末在真空或氩气保护 下,通过干式高能球磨制备出纳米陶瓷颗粒体积分数为 10~50%的毫 米级复合颗粒。然后将毫米级复合颗粒直接熔化或者添加到铝或铝合 金熔体中,并施加超声振动,促进纳米陶瓷颗粒在金属熔体中的均匀 分散,制备出纳米陶瓷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本发明中干磨法制得 的毫米级复合颗粒可以很容易地完全加入到金属熔体中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原位自生铝基复合材料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314 31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