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柑橘优质生产与贮藏物流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
该项目研究开发了柑橘采后冷链物流监控系统,采用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智能网络型监控系统,对柑橘从种植农户、批发企业到售卖终端的整个物流过程涉及的各物流环节进行实时监控,整合了计算机、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等多项新型技术,形成一种全新的数据采集、调控与应用模式,开发出一系列配套的监控设备和平台数据服务。项目的开发有效增强了果实采后品质提升,降低物流损耗,成果在浙江省椪柑产区进行了产业化推广应用,降低物流损耗 20%,物流节能近 50%,对柑橘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三阶段厌氧工艺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1.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省环保局经省政府同意下达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黄姜皂素废水综合治理工业性试验”的攻关成果。黄姜皂素综合废水的COD浓度在30000~40000mg/L,pH值为0.6~1.5左右,色度为3500倍,其中的Cl-或SO42-的浓度及还原性糖度较高,并且含有对微生物有毒的物质,极难处理。因此,目前所建成的治污设施都无法正常运行。本成果创立了以水解酸化-内电解-改进UASB厌氧为流程的三阶段厌氧工艺技术,并以此为核心与生物接触氧化、催化氧化脱色优化组合为一套新型的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对当前应用的热点--两阶段厌氧工艺进行了创新,将该工艺技术应用于黄姜皂素废水处理,取得重大突破,为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促进黄姜产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该成果通过了省环保局组织的专家鉴定,成果为同类技术领先水平,被省科技厅认定为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成果登记号(EK040749)。本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号200410013271.7,公开号CN1583599A)。2.主要技术指标 废水经三段厌氧处理后,COD从进水的34000~39000mg/L,到出水COD浓度在2000mg/L左右,COD去除94%以上;然后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好氧曝气,废水中的COD进一步下降至450mg/L以下,NH3-N的去除率在60%以上;经好氧处理的废水再经催化氧化脱色,其COD下降至200mg/L左右,BOD降至30mg/L左右,色度下降至60倍以下,运行费用约为5元/m3。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引射式加热器替代回热系统低压加热器技术
目前热力发电厂低压加热器存在系统复杂、端差大和热效率低等问题,机 组经济性的提高受到了较大限制o采用引射式加热器替代回热系统低压加热器可 使低压加热器面临的诸多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引射混合式低压加热器是利用压力 较高的水抽吸压力较低的蒸汽并进行热量、动量和质量交换、掺混的装置,是射 流技术在传热邻域的新应用,它通过汽液两相流的混合加热制取过饱和水。加热 热源可以采用低压放散蒸汽、凝结水闪蒸汽或汽轮机的低压抽气,起到节能减排 的作用。该加热器具有热效率高、热力系统简单、价格低、占地少、使用寿命长、 无振动、噪音低等优势。利用引射式加热器替代回热系统低压加热器可将机组热 效率提高0. 8-1. 0%。
重庆大学 2021-04-11
薄煤层无人工作面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研究
无人工作面煤与瓦斯共采技术是以中国矿业大学多年研究形成的薄煤层无人工作面和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理论为基础,并结合现场高瓦斯近距离煤层群条件下薄煤层保护层开采,建立起来的难采薄煤层保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技术。该技术在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保护下,通过远程控制关键生产设备并监测其工况,集成利用目前最新的采煤机自主定位与自动导航技术、煤岩自动识别技术、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刮板输送机自动推移技术、工作面自动监控监测技术、井下高速双向通讯技术和计算机集中控制技术来实现自动或半自动割煤、移架、移刮板输送机等生产流程,使工作面达到少人甚至无人的目的;并通过本煤层、顶板裂隙带、采空区及被保护煤层瓦斯抽采体系,有效解决卸压煤层群高瓦斯涌出对保护层无人工作面构成的威胁。该技术在充分开采利用难采薄煤层煤炭和瓦斯资源的同时,也实现对高瓦斯煤层群的卸压防突。 此技术可实现多重目标: (1)充分开采利用薄煤层煤炭及瓦斯资源;(2)实现难采薄煤层开采工作面生产过程自动化、采煤工艺智能化、工作面管理信息化以及操作的无人化;(3)实现高瓦斯近距离煤层群的卸压防突;(4)有效控制保护层无人工作面瓦斯涌出量。 因此可以有效解决难采薄煤层开采劳动强度大、机械化程度低、安全系数低、工作效率低和煤层群高瓦斯涌出的难题,实现科学采矿及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的理念。 薄煤层无人工作面煤与瓦斯共采技术来源于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该项目研究成果总体理论与技术水平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矿业大学 2021-02-01
基于铝镓合金在线供氢的氢能源技术及应用研发
铝镓合金是一种新型、易储、即取的固体能量块。其是以铝为主体的在线供氢材料,加水实现平稳释氢。其制备工艺流程简单、易于实现,且产品易于储存、运输和销售。该项成果处于同类产品世界领先水平,其产业化能够避免目前氢气利用过程中储存、运输和加注等环节带来的困扰,从而有效突破阻碍氢能源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研究团队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魏存弟教授研发团队 成果成熟度 可产业化。
吉林大学 2021-05-11
低温肉制品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制与应用
针对我国低温肉制品加工起步晚,加工机理与品质变化规律不明,缺乏质量控制技术支撑,产品出水出油严重、褪色快、货架期短、加工经济损失大、设备完全依赖进口等特点,系统开展低温肉制品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与产业化应用研究。该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 12 项,发表 SCI 论文 57 篇,自主研发装备 6 套、新产品 50 余种。项目实施为我国低温肉制品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为推动产业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得了2016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主要技术特点:该项目揭示了肌肉蛋白乳化、凝胶机制及主导色素变化规律,形成低温肉制品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理论基础;研发出低温肉制品质量控制关键技术,有效解决了产品出水出油严重、褪色快和货架期短的重大技术难题;研发出可替代进口的加工关键装备,支撑了我国低温肉制品的产业化发展。
南京农业大学 2021-05-11
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开关电源的软开关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对航空航天用开关电源的重量、体积、效率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要求,本项目旨在研究开关电源的软开关技术,以实现开关电源的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和高可靠性。 技术特征 1、研究了Buck变换器、Boost变换器、四管Buck-Boost变换器、全桥变换器、谐振变换器等常用开关电源拓扑的软开关技术。 2、提出了适用于第三代宽禁带器件的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架构,即“预调节器+DCX-LLC谐振变换器”和“DCX-LLC谐振变换器+后调节器”的两级式结构开关电源,以大幅提升开关电源的效率和功率密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5-11
复杂环境下智能巡检运维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
复杂环境下智能巡检运维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针对我国核电安全与电网运维领域的急需,突破了智能巡检运维机器人的多项关键技术,研制成功多型号系列化智能巡检运维机器人,国内首次在阳江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及宁德核电站投入运维使用,广泛应用于国内16个省市2000多个配电站,促进了我国智能电站与智能电网建设技术水平的提高。该成果还在南水北调工程大型泵站监控、重大活动保电安保、无人消防车、工业机器人、智能工程机械等领域应用,取得了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东南大学 2021-04-10
高场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的关键技术转让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武汉大学 2021-04-10
白酒窖泥老熟微生态制剂及窖泥质量快检技术
成果描述:借助白酒窖泥老熟老化机理研究构建的白酒窖泥功能菌种资源库及质量评估快检技术平台。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繁育窖泥功能菌种并在窖泥改造中强化应用,将传统窖泥制备工艺与复合营养、复合功能菌配合技术相结合,精心制作而成的窖泥老熟微生态制剂,可以有效地增加窖泥生化活力,实现增己降乳和提高优质酒产率。通过免培养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指针菌数理模型的利用,可以快速地检测指针菌在窖泥中的存在状况,及时地指导窖泥老熟微生态制剂的利用,达到窖泥质量的有效维护和管控。市场前景分析:可应用于大多数白酒生产企业。产品及技术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窖泥质量快检技术可以在24小时内对窖泥的老熟老化状况进行预评估,对窖泥质量的改造方案提出建议。窖泥老熟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既可以养窖护窖,也可以显著促进新窖泥老熟和劣质窖泥优化,通过实现增己降乳,使新窖、普通窖达到优质老窖的生产水平。国内领先。
四川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61 762 763
  • ...
  • 887 88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