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硫化钕纳米针的合成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662884.7)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化钕纳米针的合成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以硫化钠、三氟甲磺酸钕、乙二胺及琥珀酸二异辛基磺酸钠作为原料,水为溶剂,将硫化钠、三氟甲磺酸钕、乙二胺、琥珀酸二异辛基磺酸钠与水均匀混合后置于反应容器内并密封,于温度300~400℃、保温2~12h,即得到目标产物:硫化钕纳米针。本发明采用的合成方法,具有过程简单、反应温度低、耗时短及对环境无污染的特点;同时,本发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仿生表面纳米涂覆提高PVDF微孔膜亲水性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PVD技术制备纳米结构超硬保护性涂层
涂层技术是提高刀具性能和寿命的重要途径。随着高速切削、干式切削等先进切削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刀具涂层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高硬度、高弹性模量、耐磨性和韧性等机械性能,还要具备抗高温氧化性能、耐蚀性以及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红硬性),传统的刀具涂层,如TiN、CrN、甚至TiAlN涂层已逐渐不能满足性能的要求。因此,亟需开发高性能的新型保护性涂层材料。 材料结构涂层是利用纳米材料的特异结构产生高硬度的新型涂层材料,包括纳米多层涂层和纳米复合涂层。本项目组采用PVD(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开发的TiAlSiN、TiSiCN、CrAlSiN等纳米复合结构涂层获得近50GPa的超高硬度,同时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和热稳定性,其使用温度达到1000℃;开发的CrAlN/ZrO2、TiAlN/SiO2等纳米多层涂层,不仅具有超过50GPa的超高硬度,同时由于含有氧化物阻挡层,抑制了外界氧原子向涂层内部的扩散,使涂层抗氧化性能得到大幅提升,同时还具备优异的耐蚀性能。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铁电纳米粒子/蓝相液晶复合显示材料
所属行业领域 平板显示及光通讯 成果简介 蓝相液晶由于具有快速的电光响应速度(亚毫秒级)、无需彩色滤光片、无需取向处理、无需视角补偿膜等优点,而被誉为最具革命性的新一代液晶显示材料。然而目前蓝相液晶材料存在蓝相温域窄(通常仅有1~3oC)、驱动电压高以及电光迟滞等问题,限制了其产业化进程。本成果通过开发纳米粒子掺杂蓝相液晶复合显示材料,具有较宽的蓝相温域(-10~10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铌酸锂纳米器件的刻蚀方法
本发明属于光电器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铌酸锂材料的刻蚀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在铌酸锂表面制备金属钝化层,用来提高纳米图形的保形性以及侧壁刻蚀倾斜角;沉积硬掩膜,并采用微电子光刻技术进行图形化处理;在待刻蚀的铌酸锂区域沉积活性金属薄膜,以提高刻蚀深度;将覆盖有活性金属层的铌酸锂晶体在还原气氛中进行退火;然后采用相应的酸溶液和碱溶液去掉铌酸锂表面的金属及其与铌酸锂的反应物,得到具有一定刻蚀深度的铌酸锂纳米图形。所制备的大规模铌酸锂纳米器件阵列尺寸可控,保形性和重复性好,侧壁倾斜角大于80°,图形凸块表面光滑。铌酸锂纳米器件制备步骤简单,难度低,可降低大规模生产成本。
复旦大学 2021-01-12
中国戏曲文学本事取材研究
本专著主要对各种文化对于古代戏曲创作的影响,对古代戏曲与各体文学的关系进行探讨.考察戏曲文学与史传文学,笔记小说,诗词文赋,宗教故事,民间传说等各种文艺样式的关系,由戏曲文本生成研究扩大,深入到戏曲文化学研究.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梳理与文艺研究相结合,宏观着眼与微观考证相结合,本事溯源与嬗变整理相结合,辑佚补阙与订讹考辨相结合.
江苏海洋大学 2021-05-06
花生试验研究辅助工具
该项目在多年花生栽培和育种过程逐渐积累了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方法,技术内容涵盖了花生鲜样保存、果针标记、洗根、断根追肥、土壤样品处理等方面,可为花生栽培、生理生态和育种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便捷有效的辅助工具,应用前景广泛。 一种花生鲜样保存装置:可以避免传统保存方法对花生植株样品的破坏,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实现封存样品的精确拿取;一种花生果针标记装置:标记装置主体可以连续循环使用,做到了节能环保,使用过程便捷高效;一种节水便捷式花生洗根装置:可以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又解决了较小的根系无法被筛选,容易随水流冲走的问题,提高了花生根系的清洗效率;一种花生断根追肥培土一体机:通过断根作业,可以减少花生营养体生长冗余,通过同步追肥、培土,改善了花生生长土壤条件与营养需求,可以实现追肥、培土、断根等措施的机械化一体作业;一种清洁无污染的土壤研磨装置:设计便于研磨发力,实时观察研磨过程,又可避免研磨过程土壤细粉的溢出,实现了操作过程的清洁化;一种便捷省力的土壤筛:可实现便捷省力的筛分土壤,极大的节省了人力,使用更加方便。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5-07
揭示病毒首先攻击肺泡的研究
2020年1月26日,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东方医院左为团队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上发布的研究成果显示:II型肺泡很可能正是2019-nCoV感染的靶细胞。 左为团队基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两项最新研究成果,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人的机制和通路继续深入进行分析。团队利用共享数据库,采用高通量单细胞测序的方法,针对库中当时的8名患者,分析了43000多个人体肺细胞的单细胞RNA测序数据(健康人),希望找到病毒最先攻击的位置。“受体的门开在哪里,病毒会先攻击哪个部位?都是我们非常想知道的。”左为说,研究结果显示,病毒首先攻击的不是上呼吸道,而是位于人体深部的肺泡。 
同济大学 2021-04-10
新冠肺炎患者分类治疗研究
2020年3月9日,北京大学姜保国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Lancet 在线发表题为“Comorbidities and multi-organ injuries in the treatment of COVID-19”的研究成果,该成果首次提出将 COVID-19患者进行分类治疗,同时在治疗COVID-19时,应注意潜在的多器官损伤及其保护和预防。研究人员接管了武汉同济医院的重症患者集中治疗病房。6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被分为三种类型。60例患者中有13例[22%]主要患有肺炎,被归类为A型,提供了抗病毒药,抗生素,氧疗和糖皮质激素等基本治疗方法。60例患者中有33例(55%)为B型,其疾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肺炎,并伴有严重合并症。对于归类为B型的患者,研究人员继续在控制肺炎的同时监测合并症的变化,进行个人评估并制定具体的治疗计划,包括降压药,降糖治疗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60例患者中有14例(23%)是重症患者,被分类为C型。分类为C型的患者患有疾病,认为该疾病是由于A型或B型疾病的早期治疗而恶化(导致多器官损伤),这些重症患者应注意器官功能,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包括机械通气,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对症治疗和抗休克疗法。
北京大学 2021-04-10
新冠肺炎疫情控制策略研究
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黄森忠教授团队在新冠肺炎疫情控制策略研究中不断取得进展。该研究通过梳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核心时间线脉络,分析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参数,并将其与SARS(非典型肺炎)和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比较,经过建模分析,最终对新冠肺炎疫情控制的拐点、流行时间跨度、最终规模及复工风险等作出评估预测。  新冠肺炎每日新增治愈人数与新增确诊人数比值随时间变化的时序图 该工作基于传播动力学及普适SEIR模型进行建模,通过“南开大学智英健康数据研究中心”开发的程序EpiSIX,实时跟踪国家卫健委及各地卫健委自2019年12月12日以来发布的确诊病例数据,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趋势进行研判,对疾控策略的效率进行评估,并将相应建议提供给疾控方参考。 该研究团队从2020年1月30日持续发布疫情传播预测(至2月29日每3天发布一次,共11期;从3月3日起每5天发布一次,共3期),并根据疫情变化,及时调整预测评价指标及预测目标(如疫情最后规模及“没有本地新增病例”的事实终结时间点)。该研究项目由南开大学新型冠状病毒应急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予以支持,并得到了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的支持指导。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中国科学:数学》。
南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1 102 103
  • ...
  • 405 40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