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面向5G前传的高速半导体激光器
5G新基建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宽温高可靠的25Gb/s DFB(分布反馈)激光器芯片是5G光传输核心光芯片,也是当前5G建设的卡脖子问题之一。自主可控的5G光模块DFB激光器芯片对解决光通信“空芯化”问题,推进“中国芯”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保障我国通信基础设施安全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DFB激光器的微分增益随温度上升迅速下降,常规的DFB激光器面临严重的高温高带宽瓶颈。面对5G应用要求的-40~85℃的宽温应用场景,常规DFB激光器芯片往往是超频运行,严重影响可靠性。因此,研制全国产宽温25Gb/s DFB激光器芯片,同时兼顾低成本高可靠需求对推进“中国芯”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成果创新性地提出一种沟中沟脊波导DFB激光器结构,相比较常规DFB激光器,在脊两侧对称的刻蚀两个沟槽。此结构可抑制注入载流子的横向扩散,提高对光场的束缚,提高芯片带宽,满足芯片高速工作需要。芯片的高温输出光功率大于10mW,单模抑制比大于40dB,实测宽温25Gb/s眼图及误码率均达到商用需求。同时,相比较常规芯片,其制作过程只需多加一步简单的刻蚀,无需二次外延,成本低,做了2000小时的老化试验,其功率变化小于0.5%,具有高可靠性。 图1(a)常规DFB激光器芯片截面图(b)新型沟中沟脊波导DFB激光器芯片截面图(c)新型沟中沟脊波导DFB激光器芯片概图(d)(e)(f)分别为常规芯片、沟脊距为2μm、沟脊距为6μm SEM图 图2(a)(b)(c)25℃、55℃和85℃下不同沟脊距与常规芯片响应曲线对比(d)25℃、55℃和85℃下不同沟脊距与常规芯片响应带宽对比,带宽可提高3GHz 25℃和3.7GHz 85℃下芯片25Gb/s眼图(g)25℃、55℃和85℃下芯片背靠背传输及10km传输误码率曲线 图3(a)(b)25℃和85℃下常规芯片与沟中沟脊芯片2000小时老化实验结果,功率变化小于0.5%
华中科技大学 2022-10-11
基于热释电效应的红外敏感材料与传感器
红外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和环境等领域,其研发与生产水平关系到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和环保事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对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开发相对落后,其核心敏感材料的制备更是少之又少。以日本、美国为主的少数国家掌握着热释电材料制备及器件开发的成熟技术。因此,国内开发高性能热释电红外传感核心敏感材料显得格外重要。 热释电效应是指极化随温度改变的现象。当温度改变时,极化发生变化,原先的自由电荷不能再完全屏蔽束缚电荷,于是表面出现自由电荷,它们在附近空间形成电场,对带电微粒有吸引或排斥作用。如果与外电路联接,则可在电路中观测到电流。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热释电效应的温度敏感性传感器,其独特的滤光片可以使人体发出的9~10μm的红外光通过,不需要接触人体就能检测出人体辐射能量的不同及变化,并把它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通过将信号放大,就可以驱动各种控制电路,可广泛应用在智能家居、智能控制、防盗报警等多种场景下。本成果独立开发高性能热释电红外敏感材料及传感器,如下图所示:
华中科技大学 2022-11-03
工业危险气体泄漏的非制冷红外成像检测技术与装备
本项目研究突破了宽波段非制冷IRFPA、检测波段优选、宽波段红外物镜、微弱气体图像滤波增强、检测系统性能评价等理论和关键技术,实现了对典型工业危险气体(烷烃、烯烃,氨气、六氟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泄漏的远距离成像检测和定位,经过专业检测基地和工业现场检测验证,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危险气体泄漏是当前工业重大安全隐患之一,迫切需要能够及时发现泄漏隐患,定点预防重大工业危险气体泄漏事故的先进检测技术与装备。基于气体特征吸收峰的红外光谱检测是泄漏气体非接触遥测的有效途径, 采用制冷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IRFPA)已被证明是工业气体泄露遥测的有效手段,但高昂的价格,且工作寿命也难以适应石油天然气与化工行业昼夜连续工作的要求。近年来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性能的迅速提高,使其用于工业气体泄漏红外成像检测成为可能。 本项目提出基于非制冷IRFPA 的工业气体泄漏成像检测技术思想,并2011 年起陆续获得北京市自然基金和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科学仪器开发培育项目的支持,针对非制冷 IRFPA 灵敏度偏低,长波红外波段偏窄等问题, 研究突破了宽波段非制冷IRFPA、检测波段优选、宽波段红外物镜、微弱气体图像滤波增强、检测系统性能评价等理论和关键技术,实现了对典型工业危险气体(烷烃、烯烃,氨气、六氟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泄漏的远距离成像检测和定位,经过专业检测基地和工业现场检测验证,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在完成工程样机基础上,近期与北京智慧共享合作研制完成在线式产品样机,现场应用示范效果明显,具备批量生产的基本转化条件。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7
基于web的学生考试成绩管理系统V1.0
基于web的学生考试成绩管理系统
西华师范大学 2015-01-07
一种井下工具的自润滑滑动轴承节
1)自润滑滑动轴承节能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2)简化轴承的更换步骤;3)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4)自润滑层的材料具有耐磨、摩擦系数小等特点;5)丝杠通过下端部的螺母固定,能保证滑动轴承外圈位置的固定,提高滑动轴承的稳定性。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2-29
双重(三重)差分模型在政策评价中的运用
双重(三重)差分模型通过设置交互项来分析政策效应,在政策评价领域具有明显优势。该研究设计的优势在于:第一,通过将改革引起的结局变量时间前后差异和组织内外部因素引起的结局变量的差异结合起来,以反映改革的效应。第二,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研究阶段内可能存在其他政策,这些政策可能与本研究关注的结局相关。如果这些政策对不同组别的影响不一致,那么排除这些政策就可能会产生偏倚。如果研究样本当中这些因素分布不均衡,就应该对这些非随机的因素进行控制以稀释它的不同影响。尤其是在评价宏观事件的影响时,因为在研究设计上无法找到一个符合实际的合理的对照组而对控制其他改革效应带来了难度。双重差分可提供一个罕见于其他相关研究的机会,通过政策实施前后结果取差来排除没有考虑到的因素的存在以及由于它们的存在可能造成的混杂效应,使对政策效应的分析更加可行,也更接近现实实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5-07-15
成都市多点执业政策的实施现状研究与政策建议
成都市多点执业政策的实施现状研究与政策建议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5-05-24
成都市民营医院竞争力的调查与分析
成都市民营医院竞争力的调查与分析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5-05-24
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杜仲叶总黄酮的 萃取工艺研究
项目研究背景 :我国杜仲叶资源非常丰富,在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河流 域都广泛分布,并被大量栽培年,杜仲叶总产量 300 万吨,但在大多数杜 仲产区尚未利用,以原料杜仲叶的形式和价格低廉大量出口到日韩等国, 用于生产各种药品和保健品。 技术原理 :本项目采用国际最新的超临界 CO2 萃取技术, 萃取杜仲叶 中的总黄酮,解决了杜仲叶总黄酮成分在提取分离过程中,受热易氧化、 分解的难题,杜仲叶干叶超
南昌大学 2021-04-14
基于多终端协同的多流并发传输控制方法与系统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26 827 828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