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TJ-6纳米分散研磨仪
产品详细介绍工作原理研磨:利用剪切力(shear force)、摩擦力或冲击力(impactforce)将粉体由大颗粒粉碎成小颗粒。分散:纳米粉体被其所添加溶剂、助剂、分散剂、树脂等包覆住,以便达到颗粒完全被分离(separating)、润湿(wetting)、分布(distributing)均匀及稳定(stabilization)目的。在做纳米粉体分散或研磨时,因为粉体尺度由大变小的过程中,范德华力及布朗运动现象逐渐明显且重要。选择适当助剂以避免粉体再次凝聚及选择适当的研磨机来控制研磨浆料温度以降低或避免布朗运动影响,是湿法研磨分散方法能否成功地得到纳米级粉体研磨及分散关键技术。纳米级分散研磨机采用三维高频振动技术,产生每分钟上千次的冲击、剪切、研磨,效率比球磨机提高几十倍。通过冲击力和摩擦力结合的方法来减小颗粒尺寸。电磁动力马达产生振动,通过研磨球的冲击振动减小样品的尺寸,此外,由研磨球翻滚运动产生的摩擦也使样品的尺寸进一步减小。高频振动确保3分钟内可将物料混合均匀,效果、效率均优于进口设备“红魔鬼”“快手”。行业应用ü 适用于实验干样品或悬浮液中固体样品的精细研磨粉碎ü 适用于乳状液或糊状物的均匀化处理ü 适用于纳米材料分散,效果优于普通机械法和超声波法ü 适用于无机矿物材料的表面改性、光饰作用,金属材料的机械合金化优点ü 选择性研磨:研磨过程开始时,通过冲击力减小样品的尺寸,此外,由研磨球翻滚运动产生的摩擦也使样品的尺寸进一步减小ü 研磨后样品粒径的分布窄,均匀化程度好ü 可避免结块现象ü 处理样品量大,6个研磨罐,最大处理量达6Lü 研磨罐独立,避免交叉污染 ü 可进行无铁研磨  丰富的罐体和磨球材质,可进行防止掺入杂质的无铁研磨 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工作电压:     单相220V/50HZ    研磨罐容量:   50—6000ml    定时器:       0—99小时    变频器:       0.75KW    电机功率:     0.75KW      振动频率:     1500rpm    主机尺寸:     Φ600 * 800    主机重量:     110kg    最大进样尺寸: < 10 mm    最终出样尺寸: 5– 10 μm
天津市东方天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氧化石墨烯/酞菁纳米棒复合杂化材料用于可见光催化剂还原六价铬
六价铬对人体具有慢性毒害,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和粘膜侵入人体,主要积聚在人体内的肝、肾和内分泌腺中。六价铬有强氧化作用,所以慢性中毒往往以局部损害开始,逐渐发展到不可救药。通过光催化可实现六价铬还原为无毒害的三价铬。现有光催化剂多数只能利用紫外光区域,催化性能较低。酞菁在可见光区域具有良好吸收效果,通过利用八甲基取代的酞菁铜纳米棒与氧化石墨烯制备复合材料,可以有效提高光催化剂的光谱吸收范围,实现太阳能的充分利用,同时加快电荷传输,实现在水溶液中高效还原六价铬,在日常太阳光照下两小时内降解97%的水中的六价铬。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Fe-MOF/Fe3S4复合材料及其作为纳米酶在检测马拉硫磷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污染物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Fe‑MOF/Fe&lt;subgt;3&lt;/subgt;S&lt;subgt;4&lt;/subgt;复合材料及其作为纳米酶在检测马拉硫磷中的应用。将六水合三氯化铁溶液和富马酸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A,然后进行回流反应,得到Fe‑MOF前驱体;将硫源加入到Fe‑MOF前驱体的乙醇分散液中,超声处理后,密封并进行水热反应,制得Fe‑MOF/Fe&lt;subgt;3&lt;/subgt;S&lt;subgt;4&lt;/subgt;复合纳米材料。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流程简便、原材料价格低廉、资源丰富,合成成本低,且产品性能稳定,适合大批量合成。通过溶液颜色变化可实现对马拉硫磷的可视化检测,具有高灵敏度、低检测限、宽线性响应范围和较好的选择性及稳定性。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基于时空多尺度联合学习模型的能源需求预测技术
本项目提出了将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相结合的多尺度综合能源需求分析与预测模型,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智慧城市的综合能源需求分析与预测的方法,提升能源供应规划和营销策略的优化与决策支持。
南开大学 2021-02-01
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现状、预测及低碳发展路径选择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深海生命线卫士—复合能源管道健康管理领跑者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学号 高春林 克劳斯塔尔大学 2019 /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李茜 电信院/电气工程 副教授 能源系统智能感知 四、项目简介 深海生命线卫士—复合能源管道健康管理系统是集能源管道实时监测、状态评估、故障预警、三维立体显示、创新健康管理、用户检修策略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能源管道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代替了传统的人工巡检和巡逻船巡检的故障监测模式,将大幅度减少综合成本。该系统改进了市面上监测系统功能单一、显示界面陈旧等问题,率先提出创新性健康管理功能,使用户全面了解能源管道的生命周期及整体健康情况,为用户提供高效状态检修策略。该系统定位是做能源管道健康管理系统先驱,守卫深海生命线安全。
西南石油大学 2023-07-17
基于时空多尺度联合学习模型的能源需求预测技术
本项目提出了将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相结合的多尺度综合能源需求分析与预测模型,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智慧城市的综合能源需求分析与预测的方法,提升能源供应规划和营销策略的优化与决策支持。 项目特色:  面向综合能源时空数据的需求分析和预测可以根据历史数据,结合地理区域的相互关系来预测给定时间范围和空间位置的能源需求。  针对综合能源的特性,项目提出了联合学习和迁移学习的思想对模型进行训练。同时优化不同区域中多种类型能源的联合预测模型,将已有模型的结果迁移到训练集数据不足的模型中,提高能源用量预测的准确率。  面向智慧城市的综合能源信息应用服务场景,并利用 GIS 技术实现配电网分析和用户用电特性分析的可视化。
南开大学 2021-04-13
山东奥扬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奥扬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奥扬科技)成立于2011年6月,致力于新能源汽车智能动力供气系统(LNG、CNG、H2)、能源储运装备系统、新能源发电装备系统的研发制造。公司的产品主要销往一汽、陕汽、欧曼等主机厂,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前列,并成功出口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创新技术中心、独角兽企业称号,山东省瞪羚标杆企业等称号。 依靠在低温绝热气瓶领域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公司建立了以用户为中心,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依托的发展模式,已逐步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低温绝热储运应用装备生产企业之一,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并与一汽解放青岛、陕重汽、成都大运、济宁重汽、济南重汽、北京福田戴姆勒、陕汽商用车等知名整车厂商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 奥扬科技坚持秉承“以用户为中心,系统匹配与优化”和“最懂中重卡用户使用感受”的产品研发理念,力求为客户提供安全、优质、低成本、高质量的LNG车辆供气系统。公司不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和生产工艺改进升级,通过新品研发响应市场需求,解决客户痛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开发的车载LNG供气系统产品覆盖不同容积、不同压力30余种型号,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品体系。 公司一直专注于车载LNG供气系统行业,在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方面积累了多项专利和核心技术,覆盖产品设计、加工工艺等领域。公司在北美、德国等设有海外研发机构,引进以美国博士为首席专家的四型瓶专业研发团队,提升创新能力,攻克技术难关。 公司已获授权专利49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现有5项正在申报,累计承担国家级、省级重大项目2项。目前,公司已经取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B3级(纤维缠绕气瓶)、B4级(低温绝热气瓶)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GC2(管道)级安装许可证。  
山东奥扬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9-13
高性能多功能聚四氟乙烯微孔材料的绿色制造
具有微纳多孔结构的聚四氟乙烯(PTFE)微孔材料在高效过滤、防水透声、高端织物、医疗器械等国民经济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材料。但是,由于PTFE材料极难加工,近五十年来,只有美国Gore公司开发的拉伸法实现了PTFE微孔产品的大规模商品化生产,产值高达百亿。但是,拉伸法存在的一些顽固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如产品均匀性、产品孔径与孔隙率的。本成果颠覆传统拉伸法,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剪切诱导原位成纤工艺,巧妙地解决了存在半个多世纪的问题,可制备具有高孔隙率、小孔径、高强度的高性能PTFE微孔材料,并且可根据生产需求灵活调整产品宏观性状与微观结构,仅通过简单的工艺参数调整,即可实现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平板膜、纤维、中空纤维膜、微孔泡沫等批量化生产。与拉伸法相比,本成果工艺灵活、设备简单、能耗显著降低、无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产业化潜力。此外,本成果提供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PTFE微孔材料改性方法,可以通过先进的复合工艺实现具有高导电、高导热等功能化PTFE材料,有效填补市场空白。围绕本成果,已发表多篇国际论文、申请四项国家发明专利、两项海外专利,在油水/固液分离、先进织物等领域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相关产品已成功验证并得到多方行业内专家认可。
山东大学 2025-02-08
低温无压烧结纳米陶瓷用高烧结活性复合纳米ZrO2粉末微球
研发阶段/n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无压烧结纳米陶瓷用高烧结活性复合纳米ZrO2粉末微球的一步合成法,其利用乳浊液法控制团聚粉末的形状(球形),利用均匀沉淀法控制一次纳米颗粒的大小、团聚和粒径分布,利用共沉淀法控制团聚粉末的成分与结构的均匀性,从而一步合成复合纳米ZrO2(CaO,MgO)软团聚粉末微球,将制粉和造粒过程一步完成。本发明涉及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低温无压烧结制备纳米陶瓷这一难题,大大加快纳米ZrO2陶瓷的实用化进程。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8 49 50
  • ...
  • 278 27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