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颗粒增强 Al2O3+SiC/铸铁基表面复合烧结机篦条
炉篦条是炼铁厂烧结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工作温度经常高达 900℃以上。烧结机在完成铁精粉的烧结并将烧结矿卸掉在回车道上运行时,炉篦条受到急剧的冷却作用,同时承受着烧结矿的撞击、腐蚀和高温磨损。在反复循环作用之后,其表面逐渐氧化、开裂、塌陷和弯曲变形而损坏。目前,我国炼铁厂烧结机炉篦条消耗量大,平均使用寿命为 3-5个月。因此,提高烧结机炉篦条的使用寿命和降低烧结矿的生产成本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Al2O3+SiC 颗粒增强铸铁基表面复合烧结机篦条是新近开发出的一种颗
江苏大学 2021-04-14
表面施胶剂是一种通过浸润表面施胶工艺,以满足规定的纸张抗水
可以量产/n表面施胶剂是一种通过浸润表面施胶工艺,以满足规定的纸张抗水 防渗能力效果的一种新型造纸化学品助剂。该产品是采用特殊的聚合工 艺制备的阳离子型纳米聚合物乳液,经应用实验证明:其性能已达到了 国际先进水平,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1)低粘 度,粘度值(25℃)10-20mPa·S,固含量 30±1%;(2)乳胶粒粒径小, 平均粒径:80-120nm;(3)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在(-5~+55℃)保持 6 个月不分层、不浑浊;(4)具有优良的抗水性能;(5)低成本。 该项目于 2009 年通过省级鉴定,项目具有技术先进、投产迅速、需 求量大且环保等优势,属“绿色造纸化学助剂”产品。 按目前市场同类产品的销售价格为 5000 元/吨,原料成本 3200 元/ 吨,以 10 个年产 10 万吨规模的小型造纸厂为例,纸产量为 100 万吨, 以每吨纸需用产品量为 2.5kg 计(140g 瓦楞纸),该产品年需求量为 2500 吨,年产值达 1250 万元,销售毛利润为 450 万元。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抗流失、抗酸蚀高活性贵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开发
贵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在有机催化反应被广泛应用。目前,常见的贵金属负载型催化剂主要是将贵金属(Pd、Pt、Ru等)纳米颗粒负载于活性炭、树脂、介孔硅、介孔碳、MOFs等载体材料表面,进而被应用于催化加氢、偶联、氧化、N-烷基化等反应。在实际的化工催化应用、催化基础研究中,这类负载型催化剂都具有较好的回收及重复使用性能。然而,由于贵金属主要以纳米颗粒的形式负载于上述载体的外表面;在催化反应过程中,活性位点纳米颗粒非常容易从催化剂载体表面流失,从而使得催化剂在重复使用过程中活性逐渐下降;更重要的是,造成了贵金属资源的极大浪费。 成果亮点 本项目开发了一种可将贵金属催化活性组分纳米颗粒高分散负载于介孔中空载体空腔内部的方法,从而有效地阻止贵金属纳米颗粒在催化反应过程中的流失,催化剂经过多次循环使用仍能保持较高催化活性。此外该类催化剂有较强的抗酸腐蚀性能,在酸性体系下使用,仍可长时间多次套用。
兰州大学 2021-01-12
加快凤阳产气霉生长的方法及所用的预处理后活性炭颗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快凤阳产气霉生长的预处理后活性炭颗粒,其制备方法为依次进行以下步骤:1)、加热洗涤:在活性炭颗粒中加入去离子水后煮沸,弃去废液后,得初次洗涤后活性炭颗粒;2)、超声波清洗:在初次洗涤后活性炭颗粒中加入去离子水进行超声波清洗,弃去废液后,得二次洗涤后活性炭颗粒;3)、将二次洗涤后活性炭颗粒用去离子水反复清洗,直至洗涤液中无肉眼可见浑浊;4)、将步骤3)所得的活性炭颗粒沥干水分后烘干。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利用上述预处理后活性炭颗粒进行加快凤阳产气霉生长的方法,在凤阳产气霉生长环境中配设预处理后活性炭颗粒,目的是为了吸附凤阳产气霉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VOCs。
浙江大学 2021-04-13
可控降解活性纳米复合材料脊柱内植物研制及临床应用
在脊柱外科临床治疗中,进行脊柱稳定性重建时,对生物材料的需求巨大。鉴于NBA/CDACP复合材料的优良性能,我们将该复合材料用于研制脊柱重建内植物,拟完成以下主要研究目标和任务: 1)设计制备NBA/CDACP复合材料脊柱内植物产品(脊柱椎间融合器、人工椎体、人工椎板),并进行产品的生物力学研究; 2)完成NBA/CDACP复合材料脊柱内植物产品的动物实验; 3)完成NBA/CDACP复合材料脊柱内植物产品的临床应用研究; 4) 培养2-3名生物纳米材料临床应用研究方面的科研人才和研究生,在国内外发表约5篇相关科研论文,申请2项国家专利,3项省内专利; 5) 初步建立活性纳米复合生物材料及制品的标准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程序和模式,初步形成该类材料和制品的行业评价标准,为将来制定国家标准奠定基础; 6)临床应用研究完成后,将该产品向国家申请生产许可证,进行批量生产,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四川大学 2016-04-29
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在制备用于治疗神经性疾病的神经磁刺激增强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在制备用于治疗神经性疾病的神经磁刺激增强剂中的应用。一种基于磁性纳米材料和外磁场作用,可实现脑深部神经磁刺激的方法和系统构造。本发明利用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良好相容性和磁场响应特性,将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递送到特定脑区,在一个特定外加磁场作用下,磁性纳米颗粒放大磁场效应,刺激周围的神经细胞,实现神经环路的活化,达到治疗一些神经性疾病的目的。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酪蛋白凝胶颗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酪蛋白凝胶颗粒乳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中的酪蛋白凝胶颗粒乳化剂是通过向含有酪蛋白或酪蛋白酸盐的溶液中添加京尼平进行交联制得的,交联条件为在体系pH值为6~10.5、温度为10~50℃的条件下交联10~60h。所得交联的蛋白凝胶颗粒表面含有大量的毛刷层结构,能够迅速地吸附到油水界面,可增加油水界面的机械强度,具有更高的乳化效果和乳化稳定性,同时交联的酪蛋白凝胶颗粒可在油水界面完整地存在,不会发生解离,具有较高的界面活性,空间位阻较大,能有效地防止液滴之间的聚集和聚并,可长期稳定水包油型乳状液类食品。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双亲性辛烯基琥珀酸短直链淀粉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亲性辛烯基琥珀酸短直链淀粉纳米颗粒的制备工艺,步骤如下:(1)用普鲁兰酶酶解糊化淀粉乳,得到短直链淀粉;(2)配制短直链淀粉水溶液,糊化后加入相当于短直链淀粉干粉重25‑100%的辛烯基琥珀酸酐溶液,持续搅拌6‑10h,得到改性辛烯基琥珀酸短直链淀粉溶液;将辛烯基琥珀酸短直链淀粉制成1‑10mg/mL的溶液,37‑40℃下搅拌6‑10h,冷却至室温得到辛烯基琥珀酸短直链淀粉纳米颗粒溶液。本发明纳米颗粒粒径在5‑100nm之间,对组织的附着力强。可以包埋疏水的活性物质,装载率高,成本低,提高胃肠道对疏水活性成分的输送效率,提高其生物利用率。保护疏水活性成分,提高其稳定性,掩蔽不良风味的释放;并有效减少生物活性成分的添加量和毒副作用。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用于mRNA疫苗递送的新型可离子化脂质纳米颗粒平台
本工作成果构建了新型可离子化脂质分子库,可通过排列组合形成数十个新型可离子化脂质,已掌握脂质纳米颗粒构建的核心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相对传统疫苗(如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等),mRNA 疫苗具有应变能力快、制备简单、免疫效力强等特点,在控制病毒传染性疾病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脂质纳米颗粒(LNP)是介导mRNA在人体内发挥功能的最优解。Pfizer和Moderna公司构建的LNP依然被认为是“best-in-class”的mRNA疫苗递送技术。其中关键组分双亲性可离子化脂质的合理设计可达到mRNA有效递送和释放。但脂质纳米颗粒核心技术专利集中于少数国外公司如Arbutus、Moderna、CureVac和BioNtech,专利壁垒高。目前,我国没有自主研发的高效并安全的用于人体的mRNA递送系统,致使欧美可随时限制我国的mRNA疫苗生产。 本工作成果构建了新型可离子化脂质分子库,可通过排列组合形成数十个新型可离子化脂质,已掌握脂质纳米颗粒构建的核心技术。目前已成功合成并进行活性验证的新型可离子化脂质4个。其中,脂质A1-D1-5的活性最佳,基于其制备的LNP不但成功地载荷小干扰RNA在小鼠体内有效地治疗了代谢疾病,还实现了高效的mRNA负载和体内递送。代谢疾病的治疗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mRNA负载系统已经与多家公司开展合作进行临床前开发工作。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8
负载ZIF-8颗粒的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ZIF-8颗粒的碳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管中负载有ZIF-8颗粒的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209m2/g,其中,碳纳米管长1~25μm、管内直径2~25nm,ZIF-8颗粒径2~25nm;方法先将碳纳米管加入硝酸溶液中超声后回流,再对回流液进行固液分离和洗涤,干燥后得到端面开口、附有功能基团的碳纳米管,接着,先将其加入锌盐溶液中超声得混合液,再对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洗涤和干燥处理,得到端面开口、固定有锌源的碳纳米管,之后,先将其加入2-甲基咪唑溶液中超声后静置得反应液,再对反应液进行固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243 24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