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水处理组合工艺与生态高效低耗技术创新与研发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主要内容: ① 用吸附-混凝-超滤组合工艺,高效去除水中天然有机物;采用光催化-吸附-膜分离组合工艺,有效去除水中亚硝胺类污染物;同时采用正反冲清洗方式的膜滤装置,最大程度提升清洗效果;研制了一种简单且高效的三相分离器,解决污泥沉淀区入流口和回流口的重合问题,提高了气液固的分离效果。 ② 研制了具有不同内部构造的EDI工作模型,实现了无酸碱再生、零废酸废碱排放条件下的连续、高效的废水直接处理,所得淡化纯水和高浓度浓缩液均得到回收利用。 ③ 研发了铝盐型、铁盐型、硅酸盐型、天然有机高分子型等一系列复合高效絮凝剂,在提高其絮凝性能、注重技术的经济性与实用性的同时保障了生态安全性。 ④ 开发了以生物膜叠球填料为特征的剩余污泥减量型有机废水处理工艺,建立了基于生物电化学系统的有机废水能源化处理技术体系,实现了污泥减量化和污水处理能源化;通过开发联合改性催化剂和泥炭吸附剂,解决了既不能生物处理、也不具备能源化的废水处理问题。 ⑤ 提供了一种高效低耗、应用范围广、使用便利的挂膜式浮动链曝气污染水体修复方法,有效实现区域污染水体的原位修复;系列重金属污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特别是利用水生植物千屈菜修复铬污染水体,治理效果明显,美化景观环境。 项目特色: 本成果明显使操作费用降低、膜使用寿命延长、污水处理排污费减少,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已在天津、江苏、辽宁、海南和广东等省市多家企业进行成功的实施转化与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及明显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
南开大学 2022-07-28
一种鲁棒凸组合自适应电话回声消除方法
本成果是国家授权发明专利。该发明提供一种鲁棒凸组合自适应电话回声消除方法,该方法一方面能获得快的收敛速度和低的稳态误差,另一方面能获得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其回声消除效果好,能在电话双端通话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一种基于凸组合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
本成果是国家授权发明专利。该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凸组合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该方法收敛速度快且稳态误差小,使移动通信的信噪比高、稳定性好。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铁路钢轨及铁路组合辙叉修复专用贝氏体焊条
项目简介: 本项目针对铁路组合辙叉及钢轨修复需预热的具体问题, 通过渣系设计、合金及焊接工艺设计,成功研制了无预热的辙叉心轨修复用贝氏体焊条。该焊条的修复工艺性好、   
西华大学 2021-04-14
LA-S植物图像根系+叶面积组合版分析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1、用途:用于植物根系分析、叶面积分析、病斑面积分析、虫损叶面积分析、叶片叶色分析、作物冠层分析等2、系统组成:成像装置、分析软件和电脑(电脑另配)。3、技术指标:配光学分辨率9600×4800dpi、A4加长的双光源彩色扫描仪。扫描叶面积、根系的反射稿为A4加长幅面(35.6 cm×21.6 cm),透扫幅面为30 cm×20 cm,最小像素尺寸0.0053mm ×0.0026 mm。配自动对焦的800万像素彩色成像高拍仪;带移动电源的背光源板可野外辅助照明3小时。该野外成像背景板最大测量面积A4幅面,具有自动图像校正与标定特性。可一键化拍照测量野外活体叶面积。可全自动地大批量分析计算叶面积,并以叶片目标边缘标记来核对其正确性。可同时分析多张叶片面积,可分析小至1mm2的叶片,分析误差<0.5%、测量中的分析时间<2秒。可同时分析多片叶叶面积、病斑面积、虫损叶面积(含分析2/3以上叶片被严重虫损的虫损叶面积)、可测量植物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或“绿色程度”,分析叶片叶色(具有按英国皇家园林协会RHS比色卡的比色特性)、作物冠层分析。可交互进行植物相关的各种尺寸、角度测量。可分析测量:1)根总长;2)根平均直径;3)根总面积;4)根总体积;5)根尖计数;6)分叉计数;7)交叠计数;8)根直径等级分布参数;9)根尖段长分布,10)可不等间距地自定义分段直径,自动测量各直径段长度、投影面积、表面积、体积 等,及其分布参数;11)能进行根系的颜色分析,确定出根系存活数量,输出不同颜色根系的直径、长度、投影面积、表面积、体积。12)能进行根系的拓扑分析,自动确定根的连接数、关系角等,还能单独地自动分析主根或任意一支侧根的长度和分叉数等,可单独显示标记根系的任意直径段相应各参数(分档数、档直径范围任意可改,可不等间距地自定义),并能进行根的分叉裁剪、合并、连接等修正,修正操作能回退,以快速获得100%正确的结果。13)能用盒维数法自动测根系分形维数。可分析根瘤菌体积在根系中的占比,以客观确定根瘤菌体贡献量。14)大批量的全自动根系分析,对各分析结果图可编辑修正。各分析图像、分布图、结果数据可保存,分析结果输出至Excel表,可输出分析标记图。还可用A4幅面的灯板来拍照分析根系。15)能做根系生物量分布的大批量自动化估算。16)能自动测量油菜、大豆等果荚的果柄、果身、果喙部分的粗细、长、弧长、玄高等参数。17)能自动测量各种粒的芒长。18)能测各类针叶的叶面积、长度、粗细。选配电脑推荐:品牌电脑(酷睿i5 CPU / 8G内存/ 19.5”彩显/无线网卡,5个以上USB2.0口,运行环境Windows 10完整专业版或旗舰版)
杭州万深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TiC/金属复合涂层反应热喷涂粉末及其制备技术
项目的简单概述 本项目根据反应热喷涂的原理,研究开发了反应热喷涂粉末的前驱体碳化-复合技术,在此基础上成功开发了TiC/金属系列陶瓷-金属复合涂层反应热喷涂粉末。该产品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所制备的粉末具有包覆结构,结合强度高,流动性好,可以保证喷涂过程中反应组元充分反应、获得优质的TiC/金属反应热喷涂复合涂层;(2)涂层中TiC颗粒细小(普通火焰喷涂≤300nm;等离子喷涂≤500nm),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高;(3)对喷涂条件要求低,既可用于普通火焰喷涂,也可用于等离子喷涂;(4)生产和应用(喷涂)成本低。 项目的最新进展、所达到的水平 已申报2项国家发明专利,可产业化。 项目的关键数据,如性能指标等 ①喷涂方式:普通火焰喷涂或等离子喷涂 ②孔隙率:≤3%(普通火焰喷涂) ③涂层表面硬度:HRA≥90(普通火焰喷涂) ④耐磨性能:普通Ni60涂层的12~18倍(普通火焰喷涂)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裂解过程反应与传热过程耦合机理建模和 优化技术
乙烯工业是石油化学工业的龙头和核心,乙烯生产装置的核心部分是裂解炉,整个乙烯装 置效益与裂解炉的设计和操作有直接的关系,高水平设计和优化操作裂解炉是乙烯生产装置经 济效益提升的前提。本项目以乙烯裂解炉为例,研究了不同辐射模型对裂解炉流动、传质、传 热和反应的影响,建立准确的辐射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三维燃烧器的燃烧机理,比较不同 燃烧模型对裂解炉运行状况的影响,建立准确的燃烧模型;在以上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裂解 炉炉膛CFD与炉管裂解反应模型耦合模拟和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CFD模拟的区域 法数学模型,研究了其在工业裂解炉中的应用,以提高工业装置的操作运行水平,降低成本和 能耗。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蓖麻油基生物航煤及核心催化反应技术
南开大学蓖麻生物航油集成技术,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的前瞻理念下,集成南开十几年蓖麻产业链开发基础及化学化工科研优势,自主研发,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建立了“生物航油基础研发基地”,突破了催化剂关键技术,打通了工艺流程,产品全项达标,成本在目前所有生物质航油中最低,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7 项,列入国家发改委《战略新兴产业重点产品目录》、《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项目指南》等,获第四届国家和天津市创新创业大赛奖项,具有拉动千亿元绿色低碳产业链的巨大发展潜力。 生物航空煤油(生物航煤)就是以动植物油脂或农林废弃物等生物质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可在航空煤油中大比例的添加使用(50%),且不需要对发动机做任何改进。2012 年开始的欧盟航空碳税之争已迫使各国争相开发生物航煤技术来实现航空业的碳减排。生物航煤的研发契合国家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对我国航空业减排、根治雾霾、维护能源安全、以及拉动三农等都有重要作用,是国家大力支持的绿色低碳产业创新增长点,是当前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难题之一。目前,该项目的技术难题就是核心催化剂脱氧活性不佳、航煤选择性低、稳定性差。 南开大学李伟教授科研团队目前已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蓖麻航油制备及配套催化剂关键技术,使原料油转化率>99%,蓖麻生物航油产品收率>80%;经中石化石科院按国际生物航煤最高标准的 ASTM D7566 和国家喷气 3 号燃料(GB 6537-2006)等指标检测,全项达标。相关研究内容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发表论文 1 片、申报中国发明专利 7 项、国际发明专利 2 项。相关技术受到国内外高度重视及新闻媒体关注。在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以天津赛区第一名成绩进入全国总决赛,最终以第 6 名荣获“全国优秀团队”称号。
南开大学 2021-02-01
蓖麻油基生物航煤及核心催化反应技术
南开大学蓖麻生物航油集成技术,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 碳发展”的前瞻理念下,集成南开十几年蓖麻产业链开发基础及化学 化工科研优势,自主研发,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建立了“生物航油基础研发基地”,突破了催化剂关键技术,打通了工艺流程,产品全 项达标,成本在目前所有生物质航油中最低,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7 项, 列入国家发改委《战略新兴产业重点产品目录》、《国家重点推广的低 碳技术项目指南》等,获第四届国家和天津市创新创业大赛奖项,具 有拉动千亿元绿色低碳产业链的巨大发展潜力。 生物航空煤油(生物航煤)就是以动植物油脂或农林废弃物等生 物质为原料生产的航空煤油,可在航空煤油中大比例的添加使用 (50%),且不需要对发动机做任何改进。2012 年开始的欧盟航空碳 税之争已迫使各国争相开发生物航煤技术来实现航空业的碳减排。生 物航煤的研发契合国家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对我国航空业减排、根 治雾霾、维护能源安全、以及拉动三农等都有重要作用,是国家大力 支持的绿色低碳产业创新增长点,是当前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难 题之一。目前,该项目的技术难题就是核心催化剂脱氧活性不佳、航 煤选择性低、稳定性差。 南开大学李伟教授科研团队目前已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 权的蓖麻航油制备及配套催化剂关键技术,使原料油转化率>99%, 蓖麻生物航油产品收率>80%;经中石化石科院按国际生物航煤最高 标准的 ASTM D7566 和国家喷气 3 号燃料(GB 6537-2006)等指标 检测,全项达标。相关研究内容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发表论 文 1 片、申报中国发明专利 7 项、国际发明专利 2 项。相关技术受到 国内外高度重视及新闻媒体关注。在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以天 津赛区第一名成绩进入全国总决赛,最终以第 6 名荣获“全国优秀团 队”称号。 市场应用前景: 生物航油市场需求巨大,据国际民航组织规定,2020 年中国航空燃油的 30%(约 1200 万吨)要打上“生物质标签”,如果按“50%生 物质航油:50%化石航油”掺混,需要 600 万吨“纯”生物质航油, 总产值达数千亿元。但 2014 年全国生物航油产量不足 100 吨,离规 模化相差甚远。蓖麻航油具备占据 50%市场份额的可能性,按 5 年生 产蓖麻生物航油 300 万吨计算,仅技术转让和催化剂销售利润就可达 5 亿元以上。同时,使用生物航油可降低 50%以上的污染物排放,可 有效减排治霾,维护我们的环境安全。 拟开展合作方式: 现已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7 项,拟开展合作方式:建设年产万吨级生物航油 及配套催化剂示范生产装置,采用股权合作或实施许可的方式合作。
南开大学 2021-04-11
嵌段共聚物节能、环保的聚合反应挤出技术
苯乙烯与二烯烃嵌段共聚物包括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SBS, SIS,)、溶聚丁苯橡胶,星型SSBR, 星型SIBR等的橡胶材料,以及透明高抗冲聚苯乙烯K树脂。目前,前者在全世界已形成了数百万吨的生产能力和消费量,广泛的应用于轮胎橡胶,改型沥青,热溶胶,压敏胶,制鞋,聚合物改性等领域;后者K树脂由于将橡胶嵌段的球粒直径控制在纳米数量级,因而同时具有优良的透明性、抗冲击性、抗弯折疲劳和加工性能,因此在医用包装材料,医用器械材料,办公用品、家用电器、汽车、化工、仪表等领域都具有极广的应用,这是通用高分子材料所无法替代的,但是目前我国K树脂尚未成功工业化。本项目采用聚合反应挤出技术,该技术以挤出机为反应器,充分利用螺杆挤出机对高粘度介质也具备有效传热、传质的特点,将单体聚合与高聚物加工两个过程合二为一,实现无溶剂本体聚合,直接在挤出机中几十秒钟内由单体聚合成超高分子量聚苯乙烯、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K树脂等。本项目通过混合单体进料方法,得到的聚合物经NMR,IR,DMA,GPC,TEM,SEM,AFM测定及理论分析发现其为(SB)n多嵌段的共聚物。B橡胶嵌段的分散相尺度在自然状态下呈纳米级球状分布。有高达220%以上的超高断裂延伸率。在液氮中冲断面呈现出典型的韧性断裂形貌。该技术成熟度已达到可中试阶段。如采用分段加料的方式,由单体一步本体聚合得到当今世界上必须用耗能、污染的溶液聚合法方可得到的SBS、SIS等嵌段聚合物,其技术成熟度同样已达到可中试的阶段。该技术已申请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具有完全独立的知识产权。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1 42 43
  • ...
  • 356 35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