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性能聚酯PET专用树脂的先进制造技术
成果描述:针对目前国内的聚酯生产装置的工艺落后、只能生产低档通用料的难题,自主开发系列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档PET专用树脂的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开发热收缩膜共聚酯专用料或光学材料用专用料等。可提供共聚酯热收缩膜专用树脂的全套聚合技术及工艺,在PET装置上实现共聚酯的聚合制造,关键技术工艺包括: 1)PET热收缩膜专用料关键结构表征及聚合实现,建立共聚单体含量、分布与收缩性能、结晶性能、加工性能之间的关系; 2)针对国内现有的PET装置,提供PET热收缩膜专用料生产内控指标及催化聚合工艺,指导装置开发共聚酯产品。 3)建立共聚酯专用料结构性能快速评价方法,指导装置快速调整聚合工艺及条件,可控聚合制备合格产品。市场前景分析:目前国内PET行业产能过剩状况严重,低端产品需求早已饱和,高端产品(如特种聚酯薄膜)专用料又需大量进口。聚酯热收缩薄膜是一种新型热收缩包装材料, 由于它具有易于回收、无毒、无味、机械性能好、特别是符合环境保护等特点,在发达国家聚酯(PET)已成为取代聚氯乙烯(PVC)热收缩薄膜的理想替代品。目前国内至今尚无完全符合热收缩薄膜产品要求的国产专用聚酯及与之相配套的成膜工艺问世。具有高附加值,市场需求巨大。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制备的产品满足加工及使用性能要求,获得市场认可。如热收缩型聚酯薄膜在常温下稳定,加热时(玻璃化温度以上)收缩,在一个方向上发生70%以上的热收缩。国内领先。
四川大学 2021-04-11
改善硫酸亚铁结晶减少钛液夹带流失技术
本项目旨在解决钛白工厂硫酸亚铁结晶太细,过滤困难,滤饼夹带钛液流失严重的问题
四川大学 2021-04-10
工业机器人自主控制器研发技术
国内首套基于PC+RTOS+总线架构设计的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支持X85/Arm多CPU架构,支持VxWorks/Windows RTX/Linunux-Preempt/SylixOS多种实时操作系统,具体技术指标: (1) 支持六关节自由度机器人、SCARA机器人、五轴机器人、连杆码垛机机器人、四轴多关节机器人、DELTA机器人、直角坐标机器人、多轴专用机器人等多种结构机器人的控制。 (2) 支持多机协作、最多可实现1台控制器控制器4台机器人。每一台机器人的参数、程序相互独立,在运行及远程模式下可以令所有机器人同步运行、停止;在支持一托多的同时也支持每一台机器人搭配任意种类的外部轴,包括地轨、变位机、龙门架;同时支持双机协作模式,可令两台机器人的启停完全同步。 (3) 支持二次开发,提供开放的API接口,支持客户基于C/C++/Python/Lua进行二次开发集成工艺。 (4) 包含多种工艺算法:上下料、码垛、焊接、焊缝跟踪、视觉、激光切割、传送带跟踪、碰撞检测、拖拽示教等多种通用工艺,并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
东南大学 2021-04-11
生物质内外联合加热方式制取生物炭技术
由生物质制成的炭具有无烟、无味、热值高等特点,可以直接施放到土壤中或作为炭基肥的原料使用,一方面改良土壤、增加肥力,另一方面利用其耐降解性质,延长碳在土壤中的封存时间,降低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此外,生物炭是一种很好的吸附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其表面含有丰富的含氧活性功能团,可净化水质,吸附土壤中一些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等。因成本较低,已广泛使用于化工、冶金、环保、农业等领域。 目前,已有的生物炭生产系统都会至少存在下列问题之一:①产能小,难以满足大规模生产需求,如窑式炉、釜式、螺旋推进炉等;②炉内温度难以控制,生物炭品质难以保证,如竖流式炉等;③对原料要求高,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如回转窑;④能耗大,生产成本高,存在环境污染(特别是焦油难处置)。针对以上问题,东南大学将炭化过程产生的副产品(焦油和热解气)进行燃烧,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采用内外联合加热方式为生物质炭化过程提供热量,无焦油产生,实现连续式进出料和能量梯级利用。目前已建成日处理秸秆量7吨和24吨的成套工程,日产生物炭约2.1吨和7.5吨。工程连续稳定运行。
东南大学 2021-04-11
行波堆、小微堆开发示范与技术推广
核燃料的后处理技术和体系是核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不可缺失的一环。行波堆的实现有可能解决目前阻碍快堆与闭式燃料循环发展的技术和经济性问题,加速启动快堆应用和市场,提前进入核能大规模可持续发展阶段,减少需要处理的废料,推迟废物终极处置期限,提供更多资源和时间来发展提高后处理技术和过程的水平和经济性,同时还能极大降低核扩散风险。为应对现有核电技术和系统面临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挑战,满足国家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支持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重大战略需求,我们从核能与放射性集中所在的核燃料着手,提出系统解决问题的创新路径和方案,以保障核燃料与反应堆的反应性和放射性本质安全为基础,同时解决核电安全性和经济性问题。采用高度安全的高性能全陶瓷微包覆燃料,开发设计不可熔毁、无放射性物质泄漏的模块化制造型小微堆,快速进入市场验证新型技术和商业模式;实施在大型水冷堆中的燃料替代、提高抗熔毁能力、可以实质性消除大规模放射性物质泄漏风险的解决方案,促进核能真正成为让政府、公众和业主放心的能源,扩大市场规模和应用范畴,实现巨大的潜力。
厦门大学 2021-04-11
绳牵引并联康复机器人技术研究
一、项目简介 康复训练机器人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典型人机合作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协助患者保持平衡能力和帮助患者实现运动功能的恢复性训练,由于患者与机器人在同一物理空间, 因此对机器人的柔顺性、安全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鉴于绳索牵引并联机构作为一种新型的并联运动机构,具有结构简单、惯性小、柔顺性好等优点,而且不存在刚性体的碰撞、冲击等缺点,非常适合于康复机器人的驱动控制。 二、前期研究基础 目前本研究团队对绳牵引并联机器人技术已有广泛深入研究,针对飞行器标模所构建的原理样机,采用八绳牵引的六自由度冗余约束并联支撑技术,该系统具体包括机械传动子系统(采用八绳布置方式,通过万向滑轮,分别连接飞行器模型与电机驱动端)、运动控制子系统(采用伺服电机、多轴运动控制卡和伺服驱动器,基于并联机器人技术的智能鲁棒控制方法,实现对期望轨迹的高精度跟踪)、模型位姿测量子系统(采用相机、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等多种传感器,实现对模型运动轨迹的高精度动态测量)、绳拉力和气动力测量子系统(在试验模型设计了内置式六分量测力天平,以实现对气动力的实时监测)。 结合医疗康复的实际需求,将进行绳牵引并联康复机构方案设计,系统运动空间与运动学、动力学分析等;采用智能传感器技术与控制技术,搭建原理样机并进行实验验证,最终实现康复机构的高可靠性与高安全性运动训练。 三、应用技术成果(1)应用技术成果(文字加图片) 截止目前,本课题团队研究的绳牵引并联机器人技术在四项国家自然基金的支持下,不仅在实验室搭建了多功能原理样机(图1),更在实际风洞单位进行了试验验证(图2),表明了相关科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拟将绳牵引并联机器人技术应用于医疗康复方面,如骨盆运动、步态训练以及腕关节恢复等,相关示意图如图3-4所示。 四、合作企业 拟与校内相关学院与附属医院合作。
厦门大学 2021-04-11
电解铝碳渣制备氟化铝关键技术
工艺描述: 将电解铝火眼碳渣破碎,与脱碳药剂充分混合,加入高温炉进行脱碳,得到中间产品;中间产品磨粉,与脱钠药剂充分混合,加入高温炉进行脱钠,得到粗氟化铝;粗氟化铝加入水浸槽,洗盐后得到氟化铝。 技术亮点: 属于电解铝危废高值产品化技术,拥有发明专利3件;实现了碳渣的全量利用,节约了原生氟资源;整个工艺绿色,没有废水废渣产生,废气达标排放;单位能耗远低于原生氟化铝,有效减碳;氟化铝产品符合现有国家标准。 
郑州大学 2021-05-10
植物功能提取物高效提取分离关键技术
浙江大学 2021-05-10
纳秒脉冲电场调控干细胞和促进分化技术
随着社会老龄化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干细胞为核心的再生医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节软骨损伤及其退行性病变-骨关节炎给社会带来越来越大的劳动力损失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本项目利用纳秒脉冲电场选择性降低DNA甲基化,提升干细胞干性,促进干细胞多向分化。
北京大学 2021-05-09
小肽促进干细胞软骨分化和软骨再生技术
随着体育活动普及以及生活水平提高,关节软骨损伤及其退行性病变-骨关节炎给社会带来越来越大的劳动力损失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因应这些挑战,以生物材料、干细胞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先进治疗方式逐渐涌现。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实验室首先发现并优化了多肽(饥饿激素,ghrelin)促进干细胞软骨分化和体内软骨再生的方法。多肽可以作为体外研究和体内软骨再生的重要手段,有良好的临床和产业化价值。
北京大学 2021-05-09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941 942 943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